学科分类
/ 24
4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睑瘤是生长在眶周的扁平黄色瘤,常见于中老年人上睑内侧。睑瘤患者中半数以上存在血脂水平异常,75%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患有睑瘤或其他黄色瘤。睑瘤是独立预测一般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手术切除、激光、电灼、化学剥脱、药物注射可用于治疗睑瘤,但均存在复发。使用系统性调脂药物可使部分睑瘤消退,有望成为新的治疗方式。

  • 标签: 睑黄瘤 系统性疾病 冠心病 复发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坐浴结合祛止血散对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并发肛周脓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入济南市中心医院接受化疗的98例血液恶性肿瘤化疗后并发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男23例,女26例,年龄(38.65±8.65)岁;观察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39.25±9.01)岁。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叠加中药坐浴结合祛止血散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为(16.69±4.21)μg/L、白介素-6为(93.98±9.63)ng/L以及白介素-8为(0.47±0.17)μg/L,而对照组分别为(14.52±3.19)μg/L、(102.98±8.35)ng/L、(0.58±0.15)μg/L,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65、4.409、3.030,均P<0.05)。观察组创面腐肉脱落时间为(3.54±1.63)d、创面愈合时间为(15.67±2.25)d、创面疼痛程度评分为(2.33±0.98)分、肛周脓肿面积为(0.11±0.03)cm2,而对照组分别为(4.98±1.35)d、(18.32±2.34)d、(3.87±1.12)分、(0.19±0.05)cm2,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03、5.121、6.462、8.568,均P<0.001)。结论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并发肛周脓肿,应用中药坐浴结合祛止血散治疗,可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减轻炎性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中药坐浴 祛腐止血散 血液恶性肿瘤 化疗后 肛周脓肿 炎性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甲基戊烯二尿症临床特征、基因变异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内分泌遗传科诊治的6例3-甲基戊烯二尿症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资料、基因测序结果及治疗情况,并对患儿进行发育评估。结果6例患儿中男2例、女4例。4例为3-甲基戊烯二尿症Ⅰ型,2例为3-甲基戊烯二尿症Ⅵ型伴感音性神经耳聋、脑病及Leigh样综合征。5例患儿通过新生儿筛查确诊,1例为发病后临床诊断。4例患儿尚未发病,2例已发病患儿发病年龄分别为1和2日龄,均在新生儿期出现黄疸及呼吸异常等症状。6例患儿尿3-甲基戊烯二浓度为22.38~77.09 mmol/molCr,均高于正常切值。检测到2种基因11种变异,其中10种变异未被报道。4例患儿检测到7种AHU基因变异,分别为c.656-2delA、EX5-EX6 Del、c.942+3A>G、c.373C>T p.(R125W)、c.895-3C>G、c.667C>T p.(R223X)和c.894+5G>A,均未报道;2例患儿检测到4种SERAC1基因变异,包括c.548G>A p.(R138Q)、c.442C>T p.(R148X)、c.1339C>T p.(R447X)和c.973dupA p.(M325Nfs*5),仅c.442C>T p.(R148X)为已报道变异。经限制亮氨酸饮食及左卡尼汀治疗后,4例AUH基因变异患儿效果较好,2例SERAC1基因变异患儿治疗效果较差。2例已发病患儿运动发育落后和(或)智力落后,其余患儿发育正常。结论3-甲基戊烯二尿症患儿临床异质性明显、病情轻重不一,基因变异多为剪接变异,其次为无义变异、错义变异及移码变异,无亮氨酸饮食及口服左卡尼汀治疗对部分患儿有效,新生儿筛查有助于此病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

  • 标签: 氨基酸代谢障碍,先天性 基因 新生儿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α-酮戊二对老龄小鼠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N小鼠80只,18月龄,体重30~3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0):对照+溶剂组(C组)、对照+α-酮戊二组(C+AKG组)、手术+溶剂组(S组)和手术+α-酮戊二组(S+AKG组)。C+AKG组和S+AKG组分别于术前连续3 d腹腔注射α-酮戊二二甲酯0.6 mg/kg;C组和S组于相同时点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在异氟烷麻醉下进行剖腹探查术制备小鼠术后谵妄模型。分别于术前24 h和术后6、9、24 h时进行食物埋藏试验(进食潜伏期)、旷场试验(总运动距离、进入中央区潜伏期、中央区停留时间和凝滞时间)和Y迷宫试验(进入新异臂时间和次数)。术后6 h时处死小鼠,取海马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离子钙结合接头分子1(Iba-1)的表达和阳性细胞计数,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IL-1β与TNF-α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S组术后各时点进食潜伏期延长,术后6和9 h时进入中央区潜伏期延长,中央区停留时间缩短,术后6、9和24 h凝滞时间缩短,术后6和9 h时新异臂进入次数减少,术后6 h时新异臂停留时间缩短,海马Iba-1表达上调,Iba-1阳性细胞计数增加,IL-1β与TNF-α表达上调(P<0.05),C+AKG组术后各时点行为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S+AKG组术后各时点进食潜伏期缩短,术后9 h时进入中央区潜伏期缩短,术后6和9 h时中央区停留时间延长,术后9和24 h时凝滞时间延长,术后9 h时新异臂进入次数增加,海马Iba-1表达下调,Iba-1阳性细胞计数减少,IL-1β与TNF-α表达下调(P<0.05)。结论α-酮戊二可减轻老龄小鼠术后谵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 标签: 酮戊二酸类 谵妄 手术后并发症 老年人
  • 简介:摘要胆汁核受体(FXR)是核受体超家族的成员之一,研究表明其具有广泛的生理学意义,参与了胰岛素抵抗、葡萄糖不耐受、2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蛋白尿的发生发展等代谢综合征。本文将FXR在肾脏疾病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胆汁酸核受体 急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绿色、健康、环保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对马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马奶是蒙古族传统饮料之一。蒙古人自古就把马奶称为"圣饮"。纵观历史,马奶在游牧社会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而流传至今。马奶是一种文化,一种资源,我们应该继续研究、发展和继承。我希望马奶这种古老而健康的牛奶饮品,能够给人们带来健康,消除疾病,给草原上的牧民带来经济效益。

  • 标签: 酸马奶 蒙古医学 营养价值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琥珀去甲文拉法辛是能双重抑制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实现抗抑郁作用,是一种抗抑郁的药物。本文着重对合成去甲文拉法辛的合成方法进行总结。

  • 标签: 琥珀酸去甲文拉法辛 去甲文拉法辛 合成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枸橼抗凝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RCA-CRRT)应用于肝衰竭患者时,发生枸橼蓄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入住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行RCA-CRRT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在CRRT过程中是否存在枸橼蓄积(血清总钙/游离钙比值≥2.4)将入选患者分为蓄积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平均动脉压(MAP)、去甲肾上腺素(NE)用量、血乳酸(Lac)浓度、肝功能状态、枸橼量、滤器使用时间及预后;用非条件逻辑回归分析患者发生枸橼蓄积的危险因素。结果48例行RCA-CRRT的肝衰竭患者中有20例发生枸橼蓄积(蓄积组),共进行96次CRRT;其余28例患者未发生枸橼蓄积(对照组),共进行106次CRRT。两组年龄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蓄积组患者MAP较低〔mmHg(1 mmHg=0.133 kPa):66.9±13.6比86.4±8.3,P=0.032〕,NE用量较高(μg/min:16.3±8.4比5.9±2.8,P=0.015),血Lac水平较高(mmol/L:4.89±1.45比2.98±0.87,P=0.004),肝功能受损更严重〔总胆红素(TBil,μmol/L):220.4±45.2比163.4±43.8,P=0.012;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分):12.0±2.5比8.8±1.4,P=0.029;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分):31.30±8.22比21.78±6.40,P=0.041〕,每小时枸橼用量(mmol/h:27.4±6.9比19.3±4.9,P=0.032)及总枸橼用量(mmol:3 393±809比1 819±502,P=0.039)更高。虽然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蓄积组28 d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0.0%比28.6%,P=0.039)。非条件逻辑回归分析显示,MAP〔优势比(OR)=2.901,95%可信区间(95%CI)为0.921~19.493,P=0.019〕、NE用量(OR=2.098,95%CI为1.923~12.342,P=0.002)、血Lac水平(OR=5.201,95%CI为3.211~9.433,P=0.012)、Child-Pugh评分(OR=1.843,95%CI为0.437~7.420,P=0.018)、MELD评分(OR=3.012,95%CI为0.384~12.843,P=0.031)、每小时枸橼用量(OR=4.254,95%CI为1.734~11.839,P=0.011)和总枸橼用量(OR=4.109,95%CI为1.283~18.343,P=0.001)是发生枸橼蓄积的危险因素。结论肝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合并组织低灌注时,应避免使用枸橼抗凝或减少枸橼用量,以避免发生枸橼蓄积。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局部枸橼酸抗凝 肝衰竭 枸橼酸蓄积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富马丙酚替诺福韦(TAF)与富马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对血脂的影响。方法检索有关数据库(截至2021年8月31日),收集采用TAF(试验组)和TDF(对照组)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中血脂异常的数据。采用国际通用的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效应值为危险度(RR)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11项RCT,治疗乙型肝炎的研究4项(HBV亚组),治疗艾滋病的研究7项(HIV亚组),质量评价结果均为低偏倚风险。11项RCT共涉及患者11 888例,试验组6 273例,对照组5 61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3级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升高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LDL-C和T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DL-C:2.9%(157/5 347)比0.8%(37/4 727),RR=3.39,95%CI:2.35~4.89,P<0.001;TC:0.7%(36/4 880)比0.1%(6/4 397),RR=4.25,95%CI:1.91~9.45,P<0.001;TG:0.5%(16/3 157)比0.3%(8/3 102),RR=1.83,95%CI:0.81~4.15,P=0.140]。对2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LDL-C升高值(14.00 mg/dl)明显高于对照组(4.00 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TAF可明显升高LDL-C和TC水平。

  • 标签: 替诺福韦 血脂异常 乙型肝炎 HIV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尧洲教授认为,银屑病的根本病因为素有血热,主要发病诱因为感受外邪。银屑病的治疗应兼顾血热和外邪两方面,治疗过程中顾护正气,灵活选择清轻升散的药物,散表不伤正,标本兼顾;清热凉血药物的选择兼顾凉血、化瘀、收敛等方面,一药数用,随证加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银屑病 血热 外邪 黄尧洲 名医经验 中医药疗法 医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腺嘌呤核苷转位酶(ANT)是线粒体上的一类转运蛋白。它与癌细胞的代谢和凋亡过程相关,在恶性肿瘤的新型治疗方面有一定潜能。ANT的四种异构体作用不同,本文将分别阐述它们与癌细胞凋亡的关系。

  • 标签: 腺嘌呤核苷酸类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胆汁代谢水平与超重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方法2010年至2012年,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面向市城区搜集了22 302名孕妇资料,随后选取其中有孕早期血样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43例及年龄特征匹配的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43名,建立了以妊娠期糖尿病为目标疾病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借助该研究人群,本课题以超重为研究目标进行分组,获得超重组(体重指数≥24.0 kg/m2)166例,非超重组(体重指数<24.0 kg/m2)320例;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胆汁代谢水平与超重关联的评价。结果超重组中初级游离型胆汁水平高于非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调整多种混杂因素后,与低水平人群相比,血清胆酸(cholic acid, CA)水平>0.086 nmol/mL时超重的OR值为2.09(95%CI 1.14~3.80,校正后P=0.040);血清鹅脱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 CDCA)水平>0.043 nmol/mL时超重的OR值为2.15(95%CI 1.22~3.78,校正后P=0.040),其余胆汁水平与超重关联无统计学意义。通过逐步回归对各胆汁进行筛选,发现CA可能与超重的发生独立相关;与低水平(CA≤0.086 nmol/mL)人群相比较,当CA>0.086 nmol/mL时,超重的OR值为2.03(95%CI 1.11~3.74, P=0.022)。结论妊娠早期血清CA和CDCA的代谢水平可能与超重发生相关,其中CA与超重的关联可能具有独立性。

  • 标签: 妊娠早期 胆汁酸 超重 脂质代谢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腺嘌呤核苷转位酶(ANT)是线粒体上的一类转运蛋白。它与癌细胞的代谢和凋亡过程相关,在恶性肿瘤的新型治疗方面有一定潜能。ANT的四种异构体作用不同,本文将分别阐述它们与癌细胞凋亡的关系。

  • 标签: 腺嘌呤核苷酸类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轻中度痤疮患者过程中,采取超分子水杨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讨论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医院接收的80例轻中度痤疮患者进行分析,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及临床效果。结果:80例患者在接受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后,其中显效30例(37.5%);有效48例(60%);无效2例(2.5%),临床总有效率为97.5%。结论:针对轻中度痤疮患者采取超分子水杨进行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分子水杨酸 痤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中线粒体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依赖性异柠檬脱氢酶(IDH2)对葡萄糖代谢机制的影响。方法分别用高糖或低糖处理小鼠正常肝细胞AML12细胞株,于24、48、72 h后检测IDH2 mRNA及蛋白表达。慢病毒转染法构建IDH2敲低(KD-IDH2组)、IDH2敲低对照(KD-Ctrl组)、IDH2过表达(OE-IDH2组)以及IDH2过表达对照(OE-Ctrl组)细胞株,分别用正常糖、高糖、低糖处理细胞,每组设置3个复孔。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生成及细胞凋亡。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糖异生、糖摄取、糖酵解相关基因[己糖激酶1(HK1)、丙酮激酶(PKLR)]以及胰岛素、胰高糖素通路相关蛋白[磷酸肌醇 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蛋白激酶A(PKA)、磷酸化PKA(p-PKA)]的表达。在胰岛素、胰高糖素刺激下,检测低糖条件下肝细胞葡萄糖输出能力。通过多功能酶标仪检测2-NBDG摄取用于评估肝细胞糖摄取能力。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AML12细胞在高糖处理48 h后,IDH2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KD-IDH2组细胞IDH2 mRNA表达量为KD-Ctrl组的(35.67±10.60)%(P<0.01),OE-IDH2组 IDH2 mRNA表达上调为OE-Ctrl的(4.59±0.77)倍(P<0.01)。KD-IDH2细胞在低糖条件下,葡萄糖输出能力明显减弱(P<0.01),糖摄取能力为KD-Ctrl组的(1.23±0.06)倍(P<0.01),AKT、PI3K蛋白活化程度(p-AKT/AKT、p-PI3K/PI3K)显著增加,PKA活化程度(p-PKA/PKA)降低(P<0.01),OE-IDH2组细胞则有相反表现。高糖处理使KD-IDH2细胞中糖酵解途径相关基因HK1、PKLR表达上调(P<0.05),细胞内ROS水平较高(P<0.05),同时细胞凋亡增加(P<0.01)。结论肝脏IDH2表达调控影响肝细胞内葡萄糖代谢,IDH2表达降低使细胞内胰岛素信号通路活化增加,且低糖条件下糖异生途径下调;而过表达IDH2通过增加肝细胞对胰高糖素的响应并降低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上调肝糖生成。

  • 标签: 糖尿病,2型 肝细胞 糖代谢 线粒体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依赖性异柠檬酸脱氢酶
  • 简介:摘要健玲教授是广东省岭南名中医,中医妇科博士研究生导师,第6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本文总结黄教授治疗崩漏的临证经验,黄教授认为崩漏病因病机复杂,主要病机乃脾肾气虚或肝肾阴虚为本,瘀热为标,故治疗时急则治其标,塞流止血为主,血止后调经固本,重视脾肾,按照患者年龄阶段论治,疗效显著。

  • 标签: 崩漏 名中医 经验 黄健玲
  • 简介:【摘 要】目的:旨在分析和评价氨咖敏胶囊的总体质量以及现行质量标准的可行性,为日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103批氨咖敏胶囊进行试验,利用现行氨咖敏胶囊的法定检验标准和探索性研究两种方法进行试验,评估了其质量状况。结果:通过抽样的方式随机选择了103批氨咖敏胶囊进行检验,合格率为百分百,通过探索性研究检验,合格率仅为32%。结论:通过试验评价发现,氨咖敏胶囊按照现行标准进行检验,质量良好,但现行检验标准往往因设备简单、检验流程简便的特征,使得无法全面有效的分析药品质量,容易引起用药安全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药品质量标准,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质量 氨咖黄敏胶囊 伤风胶囊 感冒
  • 简介:摘要犬尿喹啉(kynurenic acid,KYNA)作为内源性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和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神经调节剂,近年来,随着对KYNA与G蛋白偶联受体35和芳香烃受体的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发现KYNA与免疫系统、炎症和癌症密切相关。文章从KYNA对免疫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入手,对KYNA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未来KYNA在抗炎、调节免疫及相关疾病等方面的探讨提供参考。

  • 标签: 犬尿喹啉酸 免疫细胞 免疫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