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4 个结果
  • 简介:曹操现存诗歌皆系乐府诗,这一现象值得关注。本文认为曹操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和个人性格以及他的诗学观念是其钟情于乐府的主要原因。无论在诗歌的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形式上,曹操的乐府诗都对汉乐府有所继承;曹操乐府诗对汉乐府的突破表现在叙事空间的拓展、主观抒情因素的加强、四言诗的再度新生等三个方面。

  • 标签: 曹操 乐府 继承 突破
  • 简介:诗、乐同源,合而不同;诗与乐府,并存不悖。汉乐府曲辞分为二途,一者采诗被乐,率多闾巷风谣;一者文人之辞,其中郊庙之辞,大半《诗》颂四言,故称诗而已矣。而文人五言虽杂乐府之中,然与民谣殊类,又异郊庙之辞,后世遂称古诗,姑且以为分别;魏晋以下文士所拟,大率其辞之流,于是概称古诗,且与乐府对举,以专后者之名,竟以汉世为宗。究之古诗、乐府,初则其义相即,并无截然分界,唯以后人所见,方有判然之别,而其对举互异,要归民间采诗与文人所作,二者分途,卒成两体。

  • 标签: 诗乐相合 诗乐并存 民间采诗 文人五言 古诗乐府
  • 简介:文章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系统研究了孟郊的乐府诗歌,论证了盂郊乐府诗在中唐诗坛之历史地位,纠正了以往文学史家言中唐新乐而无视孟郊乐府诗歌历史地位的不足。

  • 标签: 孟郊 乐府诗 比较研究
  • 简介:西汉乐府不仅管理着音乐,还负有管理舞蹈、百戏的职责,乐府负责朝廷典礼以及娱乐场合的歌舞音乐杂戏的采集、改编、演出工作,是综合性的表演艺术管理部门.乐府还负责在上林苑组织、承办招待外使和归降夷狄的大型演出活动.乐府大量演四夷乐与俗乐以及举办大型招待外使夷狄的演出活动,使郑声施于朝廷"且"民力屈,财用竭",这是西汉朝廷减省乐府的政治和经济原因.

  • 标签: 西汉时期 乐府职能 考证 减省原因 乐府减省 音乐
  • 简介:四十多年前,在Aufrecht与Melcher创办AMG之初,他们绝想不列自己会和中国有什么关系,那个遥远的东方国度也许只是字典里的名词。但是现在,AMG在中国却有着如日中天的地位,因为人类对于“卓越”的追求,是不分国界的。

  • 标签: 汽车行业 经营策略 市场分析 发展战略
  • 简介:<正>“一本义工手册在手,服务群众更觉光荣”——这是沈阳市和平区在职党员在社区做义工时的真实写照,义工手册俨然成了党员们备觉自豪的“日记本”。和平区委年初举行了党员社区义工启动仪式,印发了1万多本党员义工服务手册,要求每名50岁以下在职党员每年到社区做义工不少于40小时,并在手册上记载每次义工服务内容,由被服务对象在手册上签字。区委年终组织抽查评比,听取各社区党委的汇报总结。

  • 标签: 社区党委 党建活动 基层党组织 党支部书记 党建研究会 驻区单位
  • 简介:<正>史无前例的创举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活动,是去年7月中俄两国元首宣布的。按照有关协议,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活动,以全面推动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化发展。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在中俄关系史上尚属首次。10年前,中俄决定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加快了两国关系的发展,在国际事务中

  • 标签: 中俄关系 两国关系 国际事务 国家主权 世代友好 和平外交政策
  • 简介:汉代的乐府诗,大部分表现着悲凉感伤的情绪。这是什么缘故呢?费秉勋同志在《汉乐府杂考》(《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一文中提出:这是时代审美风尚的表现。尚悲,是汉代乐歌欣赏的时代风气。王充《论衡·自纪篇》说:'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同声,皆乐于耳。''悲音'与'美色'并列为美感对

  • 标签: 汉乐府 自纪 悲音 西南师范学院 时代风气 杂考
  • 简介:记载中且传世的元本《乐府诗集》仅有至正元年(1341)集庆路儒学刊本一种。至正本的刊刻始末在李孝光、周慧孙二序中有明确的记载。李序云:“监察御史济南彭叔仪父前得其书,手自校雠,正其阙伪。及是更购求善本吴粤之间,重为校之,

  • 标签: 《乐府诗集》 监察御史 记载
  • 简介: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标签: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乐府诗的英译轨迹、译本研究和译者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并对相关的理论与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认为,当前翻译研究界尚缺乏对乐府诗英译的专门的、综合的研究,同时已有的研究存在着不够深入、不够全面等缺陷,并对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设想,希望能有助于拓展乐府诗英译研究的空间,从而对译学研究有所裨益。

  • 标签: 文学翻译 乐府诗 英译本
  • 简介:乐府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音乐机构,本文着重论述了乐府发展沿革及其职能。根据史料记载与出土文物互证,作为机构的乐府最迟秦代已有之,汉武帝时,"汉承秦制",于公元前112年乃立"乐府"。

  • 标签: 乐府 发展沿革 职能
  • 简介:建安时代,曹操及其二子曹丕、曹植承两汉文人诗歌创作的低谷而异峰突起,创作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乐府诗,为我国文人诗歌的觉醒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乐府诗创作颇多学习和继承两汉民间乐府之处。本文拟从创作手法、诗乐结合、思想内容(忧生、游仙)、语言特点等四个方面探讨三曹乐府诗对两汉民间乐府的继承情况。

  • 标签: 建安 三曹乐府诗 两汉民间乐府 继承
  • 简介: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唐代乐府诗中的一些概念理解不清晰,在研究过程中带来了许多不便.通过对相关概念进行解析,可以认为,应将唐人拟写唐以前题目的乐府诗称作是"旧题乐府诗",唐人自制题目的乐府诗称作是"新题乐府诗".又通过对乐府与歌行进行区分,认为乐府是"诗之一体",歌行则是独立的一种文体,其本质是七言自由体的形式,具有易于入乐的特性.

  • 标签: 唐代 乐府诗 名称 解析 文学形式
  • 简介:唐代乐府诗经历了初唐之渐、盛唐之盛、中唐变而再盛、晚唐趋衰的演变轨迹。李白是盛唐乐府大家,不仅集大成,而且有新变。杜甫新题乐府学习李白古乐府而转换方向,是中、晚唐诗人学习李白乐府的津梁。杜甫、元稹、白居易乐府多理少文本于李白。元、白所谓的新乐是一家之言,实并不存在。其界定存在模糊性和摇摆性,只不过放大了传统乐府诗歌讽时叙事等特点而已。元、白新乐是经杜甫学李白古乐府神理精髓的变体。张籍、王建乐府风雅比兴、铺陈六义,实青莲之变。李白乐府主意比事,寓今托古,逗启李贺。温庭筠学李白乐府而知变,想象丰富,浓艳绚丽,写情擅铺。李贺之诡,温庭筠之艳,乐府变格矣。

  • 标签: 李白 杜甫 乐府 嬗变
  • 简介:就算我“油腻”好了,毕竟生活不止眼前的枸杞,还有秋裤和保温瓶。

  • 标签: 乐趣 保温瓶 生活
  • 简介:“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协调发展要求着眼全局,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就如同弹奏交响乐一样,强调演奏的配合与统一,这样才能弹奏出优美的乐曲,奏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行稳致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妙乐章。

  • 标签: 协调发展 乐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综合平衡 统筹兼顾 经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