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血浆中头孢丙烯的HPLC检测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分析柱为HypersilBDSC18(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20mmol/L乙酸铵/10%乙酸(pH=3.7)∶乙腈=92∶8(V/V),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2nm,进样量20μL。血浆样品用三氟醋酸直接沉淀后,取上清进样分析。结果:头孢丙烯在0.10-10.01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最低定量浓度为0.10μg/mL,日内日间RSD均〈15%(n=15)。结论:研究建立的HPLC法快速、简便、高效,精密度和准确度高,适合血样中头孢丙烯浓度的检测。

  • 标签: 头孢丙烯 HPLC 血药浓度
  • 简介:目前在各类试题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计算、溶液的氢离子浓度计算、pH计算混杂在一起,学生极容易混淆,本专题就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理清,对技巧进行归纳.

  • 标签: 浓度计算 离子 电离 规律 溶液 PH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行前牙反颌正畸矫治过程中患者血清中的肌酸激酶(CK)浓度水平,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验组为56例正在进行矫治前牙反颌的患者,对照组为60例正常健康人群。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K)浓度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中血清肌酸激酶水平(CK)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异常率为22.5%,高于对照组。结论进行正畸矫治前牙反颌人群中血清肌酸激酶浓度有异常升高情况,可能由于部分咬肌牵拉致肌肉损伤或肌纤维的微细损伤以致大量的肌酸激酶被释放入血液,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前牙反颌 血清肌酸激酶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浓度ouabain溶液对贵州小型猪内耳的作用,分析听力改变与药物浓度关系。方法采用健康、黑色2月龄贵州小型猪13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动物通过完整圆窗膜局部应用不同浓度ouabain,分为1mM组、0.1mM组,对照组动物局部使用等量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用药前后行听陛脑干反应测定,并通过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动物在应用药物后三天、一周、两周时的听功能及内耳形态学(螺旋神经节、毛细胞)的变化。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内耳形态及听功能未见明显变化,不同浓度Ouabain均可导致螺旋神经节细胞数目减少,毛细胞形态及数量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ABR阈值变化明显(P〈0.05)。结论经完整圆窗膜给药,ouabain溶液对小型猪螺旋神经节细胞有损伤,并且损伤程度具有浓度依赖性,并造成听阈明显提高,ouabain对毛细胞的影响不明显。

  • 标签: 内耳毛细胞 螺旋神经节 听神经病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式早产儿吸入氧浓度调节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需要吸氧的早产儿55例,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用脉搏血氧仪监测,按照目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z)调节吸入氧浓度(Fi02),稳定半小时后进行血气分析。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方法”调节FiO2,每次FiO2变化为O.01;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调节FiO:,每次FiO:变化为0.05。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02),比较两组患儿氧疗调节成功率和调节失败率。结果:观察组氧疗调节成功率(81.3%)显著高于对照组(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O2大于90mmHg的发生率(8,9%)显著低于对照组(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O2小于50mmHg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早产儿吸入氧浓度方法能减少引起氧损伤或氧中毒的发生。

  • 标签: 早产 氧疗 脉搏血氧饱和度 动脉血氧分压
  • 简介:在温室中培育烟草幼苗,至9叶1心时,在第9叶片上用微量注射器注射不同浓度的杀虫剂安打100μL,24h后测定烟草幼苗MDA含量和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安打导致烟草幼苗MDA含量降低,抗氧化酶CAT、APX、GPX活性下降。

  • 标签: 安打 烟草 丙二醛 抗氧化酶
  • 简介:目的:研究大量输血前后血钾浓度的变化情况以及输血后高钾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将132例非挤压伤患者随机分为非输血治疗组(对照组)、大量输血治疗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的血钾变化情况,同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输血前、后及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的血钾水平未见明显差异,但术后12h内,观察组患者的血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62,P<0.05),术后12h之外两组患者的血钾水平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临床上大量输血并不是引起患者高钾血症的主要原因,但某些患者在大量输血后会出现血钾升高,因此在进行输血过程中应对患者血钾水平进行密切监测和观察,且应注意肾功能变化,以排除由于肾功能受损导致的血钾升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大量输血 血钾浓度 高钾血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深静脉泵入高浓度氯化钾治疗低钾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做好护理。方法对我院100例低钾血症患者分组给予微泵深静脉补钾和传统静脉滴注补钾,区别补钾后6h、12h、24h血清钾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病人的依从性是否有显著性。结果采用微泵深静脉推注补钾后短期内血清钾水平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依从性差别有显著性(P<0.001)。结论微泵静脉推注补钾见效快、并发症少,明显优于静脉滴注补钾。

  • 标签: 微泵 高浓度氯化钾 低钾血症 护理观察
  • 简介:目的探寻更好的ELISA室内质控方法。方法在每次ELISA试验时,同时检测临界标准品和质控品,依据所测得的临界标准品和质控品的吸光度以及临界标准品的浓度计算出质控品的浓度。根据所得的质控品的浓度计算出其均值作为靶值,以普遍可以接受的CVl5%设定控制线,建立Levey—Jennings质控图。结果使用该质控方法不但质控结果变异小,更换试剂批号时无需更换质控图,而且可以直接反映出检测的灵敏度。结论以质控品浓度为指标的ELISA室内质控方法明显优于以OD/CO为指标的ELISA室内质控方法。

  • 标签: 质量控制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吸光度 临界值 质控图 溯源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吸入氧浓度对剖宫产新生儿氧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产科在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患者50例,随机分为空气(A)组和氧气(0)组,记录麻醉前及从吸氧到娩出时间段的母体动脉血气值、SOD和LPO值;以及胎儿首次呼吸前的脐动、静脉血气和LPO、SOD值,分析不同吸入氧浓度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母体术中及娩出时血P02及脐静脉血P02氧气(0)组明显高于空气(A)组(P<0.01);胎儿娩出时母体动脉及脐静脉LPO值氧气组均明显高于空气(A)组(P<0.05);但SOD值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实施剖宫产期间给予患者高浓度的氧,改善新生儿的氧合的同时,显著增加了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体氧化和抗氧化的平衡。

  • 标签: 氧浓度 剖宫产 氧合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碳水化合物抗原125(CA125)表达动态变化。方法连续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1例(手术组)、未手术治疗同病患者37例(未手术组)和非肿瘤患者44例(对照组)。3组对象分别在不同时间段进行血清CA125标本采集,手术组3次采样时间分别是术前1d、术后1d和7d,其他两组也分别在入选后第1d、3d和10d取样。结果手术组和未手术组各次血清CA125浓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手术组术后1d和7d检测值明显低于手术前和未手术组同批次结果(P均<0.05~0.0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明显血清CA125浓度高表达,手术切除病灶可显著降低后者浓度

  • 标签: 肺癌/非小细胞 手术治疗 碳水化合物抗原/血清 肿瘤血清标识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维生素D浓度与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3月间入我院进行治疗的宫颈疾病患者20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检测患者HPV-DNA并分型,检测血清维生素D浓度,分析维生素D与HP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血清维生素D水平较高女性感染HPV几率相对较低,维生素D水平越低,感染高危型HPV的可能性就越高。维生素D血清浓度预测在50-70ng/ml可有效预防宫颈HPV感染。结论血清维生素D浓度与HPV感染之间相关性研究对于预防和治疗宫颈HPV感染有着积极意义,需进一步加强研究。

  • 标签: 宫颈癌 血清维生素D HPV 感染 相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乳腺手术麻醉对呼吸循环无影响,麻醉效果确切。方法ASAⅠ~Ⅱ级,20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术前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g。在右侧卧位下于T3~5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上置管3~4cm。观察组0.25%罗哌卡因混合液(0.5%罗哌卡因10ml+2%利多卡因10ml),对照组0.15%的丁卡因混合液(1%丁卡因3ml+2%利多卡因10ml+生理盐水7ml),常规监测两组血压(B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术中给予鼻导管持续吸氧。结果0.25%罗哌卡因用于乳腺癌手术后无呼吸循环抑制。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乳腺癌手术效果确切,对呼吸循环无抑制作用。

  • 标签: 罗哌卡因 乳腺肿瘤 根治手术
  • 简介:通过烧杯试验,分别对Al2(SO4)3·18H2O,Fe2(SO4)3,聚合Al2O3以及1∶1组合无机絮凝剂(Al/Fe)对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的除磷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pH值相同,静沉50min,投药量为700mg/L时,1∶1组合絮凝剂的除磷效率高于单独使用无机絮凝剂,TP去除率为95.12%.处理后出水TP浓度小于1.5mg/L,达到GB16889-2008一级标准.

  • 标签: 无机絮凝剂 高浓度垃圾渗滤液 除磷 组合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奋乃静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钻石C18反相柱(150mm×4.6mm,5µ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03mol•L-1醋酸铵-甲醇(2377);流速1.0ml•min-1;柱温40°C;检测波长254nm。以乙酸乙酯与二氯甲烷(8020)为提取剂。结果奋乃静的高、中、低(1000.0,500.0,10.0µg.L-1)3种浓度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4.28%,97.60%,98.40%,日内、日间差RSD均低于7%(n=5);分析方法的检测限为5.0µg•L-1;线性范围为10.0-1000.0µg•L-1。回归方程为C=39.42F+2.56,r=0.9995(n=10)。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 标签: 奋乃静 血药浓度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2007年IPCC公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AR4指出:过去50a观测到的地球平均温度升高很可能(90%以上)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其中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而地质气候记录证明,早在人类排放能够影响大气以前的CO2浓度变化均不同程度地滞后于气温变化.地质时期CO2浓度的波动是跟随气候变化而变化,是被大气温度驱动的结果,而非相反的CO,驱动温度变化.将现在全球变暖完全归因于人类排放CO2的增加,无法解释1940-1978年的降温事件.通过更长尺度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现在气候是处于全新世变干变冷的大趋势之中,即使现在全球略有变暖,也只是处于变干变冷大趋势中的次级变暖波动.将近代全球气候变暖片面夸大归因于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而忽略了自然因素的贡献,其依据显得缺乏科学说服力,其做法不免有些令人担忧.

  • 标签: 全球变暖 人类活动 CO2
  • 简介:近日,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的金大勇教授领导的先进细胞仪实验室与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席鹏课题组联合攻关,发现了新的纳米光子学发光机制,并实现了高浓度掺杂的上转换纳米粒子技术,从而展示了迄今最灵敏的纳米荧光材料。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出版集团的《自然-纳米技术》。

  • 标签: 高浓度掺杂 纳米粒子 上转换 科学家 生物医学工程 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