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能影响药物流产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来自愿进行药流2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完全流产91.2%(215/236),不全流产7.2%(16/236),流产失败1.6%(5/236)。结论多种因素的存在使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是难以完全避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药物流产期间应严密观察,及时处理;术后建立严格的随访制度。

  • 标签: 药物流产 结果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抗癫痫药物疗效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年4月~2015年5月治疗的成人癫痫患者227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病年龄、病程、病因、发作类型、发作频次、用药史均为临床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结论临床采用药物治疗癫痫患者时,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比较多,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密切注意,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成人癫痫 抗癫痫药物 疗效 临床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处方分析,总结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原因。方法抽查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门诊处方6696张,筛选出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参考药物说明书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手册,分析处方中的不合理现象并进行原因归类。结果抗菌药物处方数量为3214张,不合理处方数量180张,不合格率为5.6%。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医师和药师应该增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知识,改善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

  • 标签: 抗菌药物 处方分析 不合理处方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增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WHO建议的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使用主要以头孢菌素类,并以三代头孢为主。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以二联为主。结论本院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使用的问题。应加强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 标签: 住院病人 抗菌药物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偏头痛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全球20大致残疾病之一。药物治疗是偏头痛治疗的基石。本文回顾了成人偏头痛发作期治疗及预防用药的目的、选药原则、常用药物、疗效判定指标,重点介绍了成人偏头痛药物治疗的新进展,包括传统药物的新剂型如舒马曲坦透皮贴剂、舒马曲坦鼻腔喷雾剂、佐米曲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对肿瘤患者造成的损伤。方法从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肿瘤患者中选取20例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的患者,分析发生外渗的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观察处理后的效果。结果引起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主要包括药物因素、护理操作因素、患者因素及其他因素,20例患者经处理后症状缓解,其中13例出现水疱的患者经冷热敷和拮抗剂治疗后局部红肿、水疱消失,疼痛缓解,4例发生溃疡的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创面愈合,3例伴有静脉炎的患者经处理后炎症消失。结论引起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有多方面,应加强预防,若发生药物外渗,应及时处理,避免化疗药物对患者的进一步伤害,并分析原因,尽量减少外渗事故的发生。

  • 标签: 化疗药物 外渗 原因分析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分析,并探讨其对策。方法在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实施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所致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ADR)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的ADR比例差异显著,对比具有可比性P<0.05;其中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ADR发生率最高,和其他药物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对比具有可比性P<0.05.患者的ADR主要为皮肤损伤以及消化系统症状,和其他ADR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在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因此在临床需要针对患者实际情况采取必要处理措施,同时也要明确不良反应类型及发生规律,加强预防,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头孢菌素 联合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致儿童血尿的常见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因药物造成患儿血尿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用药量过大,滴注速度过快,浓度过高均可发生药物性血尿。结论临床用药要严格掌握适应症,用药原则,加强科普宣教。

  • 标签: 药物性血尿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的做法。方法对相关组织机构进行建立,并对相应管理制度进行制定,对管理人员培训相关药物知识,临床科室和辅助科室要做到密切配合。结果我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医生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观念也明显好转,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也做到了基本规范。结论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而制定的管理制度得到了初步的成效,具有实际意义,同时为其他医院对抗菌药物滥用情况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合理 抗菌药物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内科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40例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胃食管反流患者经临床药物治疗,结果显效20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结论改善抗反流屏障,并增强粘膜抵抗力,包括戒烟;增强食管的清除力,加快胃的排空,应抬高床头位置,应用促动力剂;减少胃酸,应用抗酸剂或抑酸剂,根据病情予以不同的治疗。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盆腔炎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查阅资料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分析。结果由于急性盆腔炎的病原体多为需氧菌、厌氧菌及衣原体的混合感染,因此,抗生素应用时多采用联合用药。结论急性盆腔炎的药物治疗占有重要地位。厌氧菌培养技术的进步及药敏试验的配合,临床得以合理使用药物,兼顾需氧菌及厌氧菌的控制,使急性盆腔炎疗效显著,绝大多数能彻底治愈。

  • 标签: 急性盆腔炎 药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调查我院门诊用药咨询内容,总结分析我院门诊药物咨询情况,以进一步提高药物咨询服务质量。方法:收集医院2014年1月~12月的药物咨询记录,对门诊用药咨询的药物类别和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物咨询的问题依次为用法用量、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结论:通过对门诊咨询记录的回顾性分析,可以发现患者的需求和医院药学工作中的不足,从而提高药学服务的水平。

  • 标签: 药物咨询 门诊 药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对宫颈糜烂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微波进行干预对病情的改善效果。方法相关数据来自本院2015年-2016年期间收治确诊宫颈糜烂患者60例基线资料,其中30例接受对症宫颈糜烂药物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另30例除药物治疗外联合微波干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不同干预方案对宫颈糜烂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相关疗效评估判断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有2例、6例患者为无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0.0%,统计学处理,P<0.05提示有意义;记录患者脱痂期宫颈出血的相关情况,其中组间数据对比后提示观察组更具优越性,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在为宫颈糜烂患者制定治疗干预方案,在常规对症药物基础上与微波干预相结合能够更好对病情发挥更好的改善作用,同时对患者创面愈合也有积极的促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药物 微波 宫颈糜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