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杨树达(1885--1956)与陈寅恪(1890---1968)都是近现代中国真正名副其实的国学大师,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留下的煌煌著作,皆可谓字字精玉的经典,得到当时及后人的极高评价。两人一生交往算不上密切,但因居地与时代的机缘,从少年时代即已结缘,此后更因职业、学术、心志等方面的相近关系,从往还定交到成为学术同道、精神契友,为后人留下一段学林佳话。他们的学术交谊及其精神人格魅力,至今仍熠熠生辉。

  • 标签: 陈寅恪 杨树达 中国近代学术史 交谊 近现代中国 国学大师
  • 简介:陈寅恪"名字及"恪"字辈的由来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县人。清雍正末年,陈寅恪的六世祖陈鲲池从福建上杭县来苏乡中都村迁至南昌府义宁州(1913年分为修水、铜鼓两县)泰乡七都竹塅村。一百多年后,迁入义宁州的怀远人(修水、铜鼓客家人的特殊称谓)开始联宗建祠修谱。

  • 标签: 陈寅恪 读音 特殊称谓 修水县 上杭县 客家人
  • 简介:陈寅恪在研治中国中古史时,尤其是在分析武周政权的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走向影响时提出了“文化阶级”的概念。剖析“文化阶级”这个概念,对于了解传统史学向现代转型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文章在陈寅恪著作的基础上,分析了“文化阶级”的提出背景、使用状况和重大意义。

  • 标签: 陈寅恪 文化阶级 历史哲学
  • 简介:陈寅恪不仅提出了"敦煌学"的学术概念,而且在敦煌学的草创时期,熟练运用敦煌发现的新材料研究了许多新问题,包括对隋唐政治史、佛教史、文学史和中外关系史等诸多方面的重大问题,发前人未发之覆,成为其时学术潮流的引领者。陈寅恪引用时人所说敦煌是我国学术之伤心史,并非限于指外国人掠夺石室宝藏,更在于强调我国学术研究之落伍。陈寅恪的敦煌学研究方法与成就,对于当今敦煌学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陈寅恪 敦煌学 学术潮流
  • 简介:读陆键东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是在一年以前了。在那以前,已读过汪荣祖的《陈寅恪评传》;在那以后,还翻阅过刘以焕的《国学大师陈寅恪》。读过陈寅恪,有时就联想到钱钟书。关于钱的传记也有不少,翻

  • 标签: 陈寅恪 钱钟书 文学研究 国学研究 资产阶级 岭南大学
  • 简介:<正>进入九十年代,学术思想界出现前所未有的景观。往好处讲,是多元。往差处说,是迷乱。目前也很少有人去探寻关于现代学术界思想迷乱的症结。我想这个症结跟两个方面有关系,一个就是中国近三百年历史的大变动,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世界史的潮流、世界当代的潮流。从中国的近代史变局来讲,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化传统(简单地讲就是人文精神的传统,这种传统是世界历史上少有的)到了近现代已经逐渐转而为技术的优势、功利的主导,也就是说具有价值意义的古代文化传统基本上失落了,打断了。从“五四”的时期的“看不起中国文化”,到了现在的“看不到中国文化”,我认为一直在发生、在进行之中的最大转变,最

  • 标签: 陈寅恪 理性化 中国文化传统 九十年代 “启蒙” 合理化
  • 简介:在中山大学,我们深深感受到陈寅恪先生的气氛,正如范景中先生在西子湖畔的"深深地渗透着"潘天寿先生影响的中国美术学院,深深地"感受到"潘天寿先生的"气氛".1范景中先生说:"潘天寿先生的许多思想在今天特别值得强调".今天,我们也感到陈寅恪先生关于中国"艺术史学"和"学术独立"的思想,特别值得强调.

  • 标签: 陈寅恪 “艺术史学” 中国 艺术思想 人文科学 学科建设
  • 简介:1952年10月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从岭南大学调到中山大学任教,直至逝世的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教授,被史学界誉为一代史学宗师,早在国立中山大学时期,便与该校史学界发生密切的学术关系。

  • 标签: 中山大学 陈寅恪 历史学家 院系调整 高等学校 学术关系
  • 简介: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关于陈寅恪的传奇故事,就一直在清化园里流传着。甚至他的名字,也被人们一再讨论——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è)先生。然而在不少字曲里并没有“恪(què)”这样的读音,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è),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似乎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他在困难,家恨和个人的坎坷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 标签: 陈寅恪 国学大师 传奇故事 学问 清化
  • 简介:一代文化宗师陈寅恪,晚年致力于为正统学人所不屑的女性题材研究。研究旨趣发生如此重大的变化,似有令人费解之处。然而,当我们拨开扑朔迷离的云雾,走近大师的内心世界,并了解了他的为人时,就不难发现,这既是他张扬独立自由精神的一种主观努力,也是他抒发胸臆的一种迂回曲折手段,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他高贵可钦的学人品格。后世学人,当以大师为典范。

  • 标签: 陈寅恪 女性题材 学人品格 独立自由
  • 简介:提出并论证陈寅恪先生有18首诗作是在成都所作,并对这18首诗作的内容进行了归类介绍;此外,还对陈寅恪先生作为诗人、著名学者的人品、学识进行了简要评价

  • 标签: 陈寅恪 在成都的诗作 散论
  • 简介:陈寅恪(1890~1969),祖籍江西义宁。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是晚清戊戌维新时惟一支持变法的地方主官,后被慈禧赐死。父亲陈三立,号散原,是近代著名诗人,宋诗派的巨擘,著有

  • 标签: 陈寅恪 文学史研究 研究方法 中国 治学理念 文学评论
  • 简介:求真为中国史学之优良传统,历来为优秀史家所称道,陈寅恪先生在继承和发展这一宝贵思想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深深令人折服。陈先生在治史基础上,强调对史料,尤其是原始史料的占有;在治史思维上,强调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治史心态上,奉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治史视野上,提倡“民族本位论”和“吸收外来说”对举,尤重“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 标签: 陈寅恪 治史 求真
  • 简介:陈寅恪未刊信剳六十封(未收入三联书店2001年初版、2009年重印《陈寅恪集.书信集》),写於1930年初到1933年初.内容为向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语所”)资料室借书、还书,向资料室提供购书书目、书讯,请图书员为自己代购书刊。收信人为图书员杨樾亭、所长傅斯年。

  • 标签: 陈寅恪 历史语言研究所 笺释 整理 2001年 2009年
  • 简介:陈寅恪在为陈垣所作的《敦煌劫余录序》那篇著名的序文中提出: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

  • 标签: 陈寅恪 治学特色 民族文化 史学研究 历史学家
  • 简介:陈寅恪《书信集·致刘铭恕》说:“近年仍从事著述,然已捐弃故伎,用新方法,新材料,为一游戏试验。”这是他对自己学术生涯重要转折的自我说明。他所谓“新材料”,乃指“明清间诗词,及方志笔记等”;“新方法”,即“不同于乾嘉考据之旧规”,亦即《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中所使用的“以诗证史”之“新法”。陈寅恪将自己的《柳如是别传》称作是史学上新的“实验”,从社会风俗史变迁的视角,辨析了“三百年前南北社会风气歧异之点”,“发三百年未发之覆”。这一试验与转变,是与国际史学界对心态史、心智史和妇女史的关注同步发生的。

  • 标签: 陈寅恪 以诗证史 现代史学史 史学方法论
  • 简介:王国维和陈寅恪同为清华三巨头之一,近代以来有名的史学家。他们在学问根底、学术品质、治学范围、中西学之态度、治史方法、治史材料、教学等各方面有相同之处和不尽相同之处,考察他们的为学对我们今天的做学问有很大启示意义。

  • 标签: 王国维 陈寅恪 为学比较
  • 简介:摘要: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在求学德国之后,运用了自己在各自领域的所学所得,既教授课程,在西南联大这一北大的特殊历史阶段的教学历史及精神对于北大东语系的影响。本文进一步阐述了西南联大时期的陈寅恪

  • 标签: 陈寅恪 学科建设 北大建设影响
  • 简介:陈寅恪是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其史学研究路数堪为引领学界之旗帜,然而陈先生史学之精蕴识思尚有隐而未彰之处。就陈先生早年求学植根于经学,晚年在赠其弟子蒋天枢一序中流露出"续命河汾的向往",可知其毕生之学术可归宗于薪传儒家礼乐精神。陈先生这一思想应该说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已基本确立,1939年著成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是充分体现这一思想的代表作。探寻礼制因革与国家治乱的互动结构,总结中国礼治精神是陈先生留待今人的未尽学术工程。

  • 标签: 中国礼学史 礼治 礼制因革 陈寅恪
  • 简介:本文尝试通过对梁启超与陈寅恪的有关陶渊明论述的梳理,说明在现代的文学史研究中,有些研究结论的差异乃至于学术争鸣,实际上是由于研究者的关怀所在以及他们接受的学术训练不同造成的。梁启超的由文入史和陈寅恪的由史入文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学术路径。

  • 标签: 梁启超 陈寅恪 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