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拉伸试验、晶间腐蚀与应力腐蚀实验,结合金相观察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研究微量Ti和Cr对Al-Zn-Mg-Cu-Zr合金弥散相、再结晶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l-Zn-Mg-Cu-Zr合金中,添加0.04%Ti(质量分数,下同)可使合金抑制再结晶的能力降低,从而导致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抗应力腐蚀性能降低;复合添加0.04%Ti和0.04%Cr,形成含有少量Cr的Al3(Zr,Ti)弥散相,合金抑制再结晶的能力显著增强,合金在保持高强度的同时,抗应力腐蚀性能显著提高,抗拉强度为687.6MPa,屈服强度为651.4MPa,比不含Ti和Cr的合金分别提高15.3MPa和7.8MPa,应力腐蚀裂纹萌生时间由161h延长至306h。

  • 标签: AL-ZN-MG-CU-ZR合金 再结晶 应力腐蚀 力学性能
  • 简介:采用铸锭冶金以及形变热处理工艺,制备了不同Cu,Mg含量的Al-xCu—yMg-0.6Ag合金。通过拉伸性能测试、差热分析(DSC)以及扫描电镜(SEM)与透射电镜(TEM)分析,研究Cu,Mg含量对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增加Cu与Mg的含量,能提高基体合金的时效硬化效果与抗拉强度。185℃峰时效时,Al-xCu—yMg-0.6Ag合金的主要强化相由片状Ω相和少量θ’相组成。随着Cu含量的增加,峰时效态合金中Ω相体积分数增大。增加Mg的含量,能加速合金的时效硬化过程,减小Ω相的尺寸。

  • 标签: Al-Cu-Mg—Ag合金 力学性能 时效析出 显微组织
  • 简介: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机械合金化制备的Al-10%Pb(质量分数)纳米相复合结构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Al-10%Pb纳米相复合结构中Pb相的长大可以用LSW理论描述。但是Pb相的长大激活能显著低于常规多晶材料中溶质原子(Pb)在溶剂基体(Al)晶格中扩散的激活能,而接近于溶剂基体(Al)的晶界自扩散激活能。这主要是由于纳米相复合结构中Pb相的长大机制与常规两相合金不同所致。在纳米相复合结构中,溶质原子的迁移以沿溶剂基体的晶界扩散为主,纳米相基体高的晶界分数可促进扩散的进行。

  • 标签: 纳米相复合结构 AL-PB合金 机械合金化
  • 简介:采用原位电阻率测试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Al—0.96Mg2Si合金的析出行为及其对电阻率的影响。发现峰值时效的析出相包括β"和β',而他们的比例随着时效温度和时间的改变而变化。合金在175℃峰值时效内的析出相主要是针状β"相(也包括pre-β")。这些析出相会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而长大,但是进一步延长时效时间至超出峰值时效时间后,析出相的尺寸变化并不显著。合金电导率的变化规律与之类似。合金硬度峰值时效后,继续时效很长一段时间硬度变化都不显著。由于温度是影响β"β’比的主要因素,因此时效温度也是影响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时效温度越高β"/β’的比值越小,△p下降的速度就越快。硬度也随着该比值的减小而降低。通过对透射电镜照片分析获得析出相的分布参数,建立了析出相与电阻率之间的半定量关系式。

  • 标签: AL-MG-SI合金 亚稳相 电阻率 时效 析出相
  • 简介:摘要:镍氢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可控的电池尺寸、高压下和充放电过程中的安全性(320+V)、免维护以及价格低、环境友好等优点,受到大家的青睐,成为电动车的首选动力电池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 RE–Mg–Ni 基贮氢合金是一类具有高容量和优异电化学特性的镍氢电池新型负极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与 RE–Ni 基二元合金相比,RE–Mg–Ni 基三元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电化学性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金属镁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将以感应熔炼和粉末烧结的方法,制备型单相合金,探究Mg对其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继而窥探MgLa-Ni系贮氢合金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 标签: Mg La-Ni系贮氢合金 结构 电化学性能
  • 简介:综述了MgMg合金的腐蚀原理以及合金中各元素在镁合金中的作用,并介绍了Mg合金几种典型的防护方法,如提高合金纯度、开发新类型的合金、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等。

  • 标签: MG合金 腐蚀 防护
  • 简介:通过气雾化方法制备Al86Ni7Y4.5Co1La1.5(摩尔分数,%)合金粉末。首先,将粉末进行不同时间的球磨,然后在不同的烧结温度及保压时间等条件下对粉末分别进行热压烧结和放电等离子烧结。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以及透射电镜(TEM)对粉末和块体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特定球磨参数下球磨100h以上可以产生非晶,而且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可以得到非晶/纳米晶块体材料,然而这种材料的相对密度较低。通过热压烧结可制备抗压强度为650MPa的Al86Ni7Y4.5Co1La1.5纳米块体材料。

  • 标签: 机械合金化 铝合金 纳米晶 非晶 放电等离子烧结 热挤压
  • 简介:研究添加Al-5Ti-lB-RE细化剂对Al-7.0Si-0.55Mg(A357)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先利用真空熔炼技术制各Al-7.0Si-0.55Mg合金,然后在Al-7.0Si-0.55Mg合金中加入不同成分的Al-5Ti-1B-RE中间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金相显微镜(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显微组织和拉伸试样的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在室温下对合金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观察Al-5Ti-1B-RE细化剂的形态以及内部结构,可以发现以TiB,为异质形核核心的TiAl3/Ti2Al20RE的壳层结构相。在Al-7.0Si-0.55Mg合金中加入Al-5Ti-1B-3.0RE细化剂后,抗拉强度会有明显提升,直到0.2%添加量时,抗拉强度会达到峰值。

  • 标签: A357 Al-5Ti-1B细化剂 稀土 断口 细化作用 抗拉强度
  • 简介:研究了轧制Mg-3Al-1Zn合金的动态再结晶组织、晶粒尺寸、织构分布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晶粒尺寸、晶粒大小均匀程度、再结晶组织份数及织构分布共同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晶粒尺寸和织构类型相同时,形变组织份数越高,屈服强度越高;细小晶粒和均匀的晶粒分布易于获得高延伸率;{0002}基面织构对轧制合金屈服强度的各向异性有显著影响。

  • 标签: MG-3 AL-1 ZN合金 轧制 动态再结晶 织构
  • 简介:采用原位电阻法、选区电子衍射(SADPs)、透射电镜(TEM)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一种Al-Zn-Mg-Cu合金从固溶温度经不同非线性冷却条件冷却至室温的组织性能演变规律,引入相对电阻的概念描述不同非线性冷却中的相变过程。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随着冷却速率的降低,合金的显微组织演变由Zn、Mg原子的定向扩散转变为S相的析出。在中温区间内,在较快的冷却条件下,η相首先在Al3Zr弥散粒子和晶界上形核,在较慢的冷却条件下,S相析出,异质形核产生的粗大第二相粒子会导致合金的力学性能恶化。在低温区间,GP区、η′和η相都有可能均匀地析出。

  • 标签: AL-ZN-MG-CU合金 组织演变 非线性冷却 电阻率 力学性能
  • 简介:研究了Al-1Mn-1Mg合金不同变形下的流变应力曲线和微观结构特征,探讨了该铝材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软化行为。结果表明,应变速率为0.1s-1时,若变形温度较低,则发生了动态回复;若变形温度高于723K,产生明显的动态再结晶;变形温度为673K时,在低应变速率条件下,产生动态再结晶,应变速率高于0.1s-1,软化过程具有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的混合特征。当应变速率高于5.0s-1时,产生几何动态再结晶。

  • 标签: Al-1Mn-1Mg合金 热变形 动态再结晶 流变应力
  • 简介:利用透射电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研究高压扭转大塑性变形纳米结构Al-Mg合金的微观结构演变和位错组态。结果表明:对尺寸小于100nm的晶粒,晶内无位错,其晶界清晰平直;而尺寸大于200nm的大晶粒通常由几个亚晶或位错胞结构组成,其局部位错密度高达10^17m^-2。这些位错是1/2〈110〉型60°位错,且往往以位错偶和位错环的形式出现。在高压扭转Al-Mg合金的超细晶晶粒中,用HRTEM同时观察到分别由0°纯螺型位错和60°混合位错分解产生的Shockley部分位错而形成的微孪晶和层错。这些直接证据证实,通常存在于FCC纳米晶中由晶界发射部分位错而产生孪晶和层错的变形机制,同样可以存在于超细晶FCC金属中。基于实验结果,分析了高压扭转Al-Mg合金中的局部高密度位错、位错胞、非平衡晶界、层错和孪晶等对晶粒细化的作用,提出了相应的晶粒细化机制。

  • 标签: Al-Mg铝合金 大塑性变形 高压扭转 位错组态 晶粒细化 变形机制
  • 简介:InordertoimprovetheelectrochemicalcyclestabilityofLa-Mg-Nisystem(PuNi3-type)hydrogenstoragealloy,NiinthealloyswaspartiallysubstitutedbyM(M=Cu,Al,Mn).AnewLa-Mg-NisystemelectrodealloysLa0.7Mg0.3Ni2.55-xCo0.45Mx(M=Cu,Al,Mn;x=0,0.1)werepreparedbycastingandrapidquenching.Theeffectsofelementsubstitutionandrapidquenchingonthemicrostructuresandelectrochemicalperformancesofthealloyswereinvestigated.TheresultsbyXRD,SEMandTEMshowthatthealloyshaveamultiphasestructure,includingthe(La,Mg)Ni3phase,theLaNi5phaseandtheLaNi2phase.Therapidquenchingandelementsubstitutionhaveanimperceptibleinfluenceonthephasecompositionsofthealloys,butbothchangethephaseabundanceofthealloys.Therapidquenchingsignificantlyimprovesthecompositionhomogeneityofthealloysandmarkedlydecreasesthegrainsizeofthealloys.TheCusubstitutionpromotestheformationofanamorphousphaseintheas-quenchedalloy,andareversalresultbytheAlsubstitution.Theelectrochemicalmeasurementindicatesthattheelementsubstitutiondecreasesthedischargecapacityofthealloys,whereasitobviouslyimprovesthecyclestabilityofthealloys.ThepositiveinfluenceofelementsubstitutiononthecyclelifeofthealloysisinsequenceAl>Cu>Mn,andnegativeinfluenceonthedischargecapacityisinsequenceAl>Mn>Cu.Therapidquenchingsignificantlyenhancesthecyclestabilityofthealloys,butitleadstoadifferentextentdecreaseofthedischargecapacityofthealloys.

  • 标签: element SUBSTITUTION rapid QUENCHING La-Mg-Ni system
  • 简介:采用Gleeble热模拟方法研究Mg-6Zn-1Al-0.3Mn变形镁合金在温度为200-400°C,应变速率为0.01-7s-1条件下的热压缩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显著影响其热变形行为。通过计算获得了热变形激活能及应力指数分别为Q=166kJ/mol,n=5.99,且其本构方程为ε&=3.16×1013[sinh(0.010σ)]5.99exp[-1.66×105/(RT)]。热压缩显微组织观察表明:在应变速率为0.01-1s-1的条件下,在250°C热压缩变形时初始晶粒晶界及孪晶处发生了部分动态再结晶,而在高温(350-400°C)条件下,发生了完全动态再结晶且再结晶晶粒尺寸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减小。获得的较优的变形条件为温度330-400°C、应变速率为0.01-0.03s-1以及350°C、应变速率为1s-1。

  • 标签: 变形镁合金 热压缩 应力 应变 再结晶
  • 简介:采用铸锭冶金法制备Al-Zn-Mg-Cu-Zr合金Al-Zn-Mg-Cu-Zr-Cr-Pr合金,再对其进行均匀化退火(460℃/24h)、锻压、固溶处理—室温水淬及峰时效处理。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合金的显微组织,并测试其力学性能,研究复合添加Zr、Cr、Pr对Al-Zn-Mg-Cu超高强铝合金再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添加Zr、Cr和Pr可显著抑制Al-Zn-Mg-Cu合金在锻压后回复过程中的亚晶合并长大,使该合金在较高温度(490℃)以及高温长时保温(480℃固溶4h)情况下仍能保持细小的亚晶组织,从而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复合添加Zr、Cr、Pr能使合金在490℃固溶1h后在T6状态下的抗拉强度提高约25MPa、屈服强度提高近30MPa。

  • 标签: AL-ZN-MG-CU合金 再结晶 显微组织
  • 简介: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室温力学性能及电化学腐蚀测试,研究固溶时间对Al-8.54Zn-2.41Mg-xCu(x=2.2,1.3)超强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时间延长,合金基体中残余结晶相的数量显著减少,再结晶体积分数增加,电化学腐蚀电位正移。固溶时间为60min时,Cu=1.3%(质量分数)合金的强度和抗腐蚀性能均高于Cu=2.2%合金。当固溶时间延长至180min时,Cu=2.2%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略有提高,Cu=1.3%合金强度降低;高铜含量合金剥落腐蚀程度减少,低铜合金剥落腐蚀程度增加,且高铜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高于低铜合金。适当缩短固溶时间,能够提高低铜合金的强度和抗腐蚀性能。在相同的固溶条件下,2种合金的电化学腐蚀电位相差不大。

  • 标签: AL-ZN-MG-CU合金 固溶时间 力学性能 腐蚀性能
  • 简介:对7B50铝合金热轧板在460~490℃范围内进行固溶处理、室温水淬及人工时效,通过室温力学性能测试、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及电导率测试,结合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固溶温度对Al-Zn-Mg-Cu铝合金组织与应力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固溶温度能有效减少残留相,增加再结晶的体积分数。当固溶温度从460℃提高到490℃时,屈服强度(σ0.2)和抗拉强度(σb)分别提高20.9%和23.5%,固溶温度从480℃升高到490℃时,强度变化不大,但随着固溶温度升高,伸长率先提高后降低,抗应力腐蚀性能先升高后降低。当固溶温度为480℃时,应力腐蚀敏感性最低,综合性能较好。残留相增多和再结晶程度提高是引起应力腐蚀敏感性提高的主要原因。在腐蚀溶液中,应力腐蚀断口形貌为典型的沿晶断裂。

  • 标签: 铝合金 固溶处理 再结晶 应力腐蚀
  • 简介:为了研究触变注射成形AZ91D合金中固相颗粒的形貌演变和液相的凝固行为,对该合金的组织和凝固行为进行了试验观察和理论分析。典型触变注射成形AZ91D合金由α-Mg和β-Mg17Al12两相构成,α-Mg相又可分为未熔固相和初生固相。未熔固相主要有形貌较为接近球状的固相、形貌不规则的固相、内部含有小液池的固相以及包裹液相的固相4种形貌。形貌不规则的固相被认为是球状固相和包裹液相的固相的中间发展形貌,内部含有小液池的固相可能是包裹液相的固相的初级形貌,包裹液相的固相则可能发生破裂形成不规则固相,最终发展成球状固相。球状固相被认为是最理想的也是最终的固相形貌。初生固相在液相合金中形核并长大,直至有不稳定长大行为发生为止,较为细小、圆整,主要受冷却速率的影响。Mg-Al合金二元相图的分析结果与试验观察到的组织相吻合。

  • 标签: 触变注射 AZ91D 固相颗粒 凝固行为
  • 简介:将双辊铸轧运用于制造Al-Zn-Mg-Cu合金带材。研究带材减薄率及热处理温度对合金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轧率为60%、热处理制度为500℃的条件下处理1h时,合金带材具有细晶组织(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3μm,晶粒纵横比约为1.7)和高的力学性能(UTS≥360MPa,δ≥20%)。研究了微观组织对Al-Zn-Mg-Cu合金带材力学性能的影响。合适的双棍铸轧热处理及加工工艺能制造低价、高强的Al-Zn-Mg-Cu合金带材。

  • 标签: AL-ZN-MG-CU合金 双辊铸造 冷轧 再结晶
  • 简介:以高纯铝粉、铜粉、镁粉为原料,通过粉末冶金法制备镁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分别为0.5%,0.8%,1%,1.2%和1.6%的Al-3.9Cu-Mg合金材料,对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观察与测试,研究镁含量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镁含量低于2%时,合金的优化烧结温度为620℃。在铝合金中加入镁元素后,合金组织更加均匀。合金的致密度、硬度以及抗拉强度均随镁含量增加先升高后下降。当镁含量为1%时材料性能最佳,致密度为98.1%,硬度(HBW)为93.1,抗拉强度达到242MPa。

  • 标签: 粉末冶金 铝合金 镁含量 烧结温度 抗拉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