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补肺汤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性期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9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80例,按治疗方式分组,其中40例接受舒利迭治疗(对照组),另40例接受补肺汤联合舒利迭治疗(研究组),比较治疗状况,如疗效、肺功能等。结果:研究组治疗疗效95%高于对照组67.50%(P0.05),治疗后,研究组PEF、FEV1高于对照组,FEV1/FVC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过不同通气模式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2年11月2023年11月牡丹江市红旗医院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简称合并症)中随机择取56例进行观察,采用数字表达法分组,两组各自计入28例。观察组予以适应性压力支持通气治疗,对照组予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9%比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1.4%,两组临床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采用适应性压力支持通气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对血氧指标、肺功能水平改善效果十分理想,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适应性压力支持通气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妈咪爱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婴幼儿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前来就诊的婴幼儿厌食症患儿共计6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患儿,对照组采用醒脾养儿颗粒对其病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加上妈咪爱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治愈患儿为3例,好转患儿为14例,无效患儿为17例,总有效率为50%(P<0.01);观察组治愈患儿为9例,好转患儿为23例,无效患儿为2例,总有效率为94.1%(P<0.01)。结论经过实践和临床疗效观察,可以明显看出妈咪爱联合醒脾养儿颗粒对治疗婴幼儿厌食症患儿有着良好效果,配合醒脾养儿颗粒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予以广泛应用。

  • 标签: 婴幼儿厌食症 妈咪爱 醒脾养儿颗粒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从2017年5月到2018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中抽取的60例。常规组采用消化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止血法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消化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止血进行治疗。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相比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止血手术方式,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止血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消化内镜 胃十二指肠出血 注射肾上腺素止血法 氩离子凝固术(APC)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佐匹克隆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方面的疗效,并分析了该种方法的安全性。方法 本文主要对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以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治疗的效果。即两组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的评分、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发生的概率等。结果 观察组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7.05%;对照组发生的副作用明显少于观察组,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佐匹克隆 精神分裂症患者 睡眠障碍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CT引导经皮与电磁导航引导经支气管微波消融治疗肺磨玻璃结节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及呼吸科收治的无法耐受手术的22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资料,男6例,女16例,年龄57~86(70.5±9.0)岁。患者经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ⅠA期)。根据结节所在位置以及结节是否位于小气道旁选择给予CT引导经皮微波消融(CT组,17例)或电磁导航引导经支气管微波消融(电磁导航组,5例)。通过复查胸部CT评价病灶近期局部控制率,从而判定治疗的有效性,并对气胸、咯血、术后疼痛等手术并发症进行比较,评估其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灶的大小、实性成分及病灶所在区域等基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术后疼痛、气胸及咯血等常见手术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期疗效评价方面,术后1个月复查胸部CT,电磁导航组病灶缩小的患者比例较CT组高(4/5比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术后3个月复查胸部CT,两组病灶缩小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17(88.2%)比5/5(100.0%),P=0.420]。结论两种路径的微波消融治疗方法均可对已确诊的ⅠA期恶性肺磨玻璃结节达到良好的局部控制,电磁导航组治疗可以在术后1个月更早地判定治疗效果,常见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肺结节 磨玻璃 计算机断层扫描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 微波消融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治疗心肌缺血中应用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5年 7月到 2016年 10月本院接收的心肌缺血患者 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 58例服用通心络胶囊,实验组 6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心肌缺血患者的疗效显著,并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的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医学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通心络胶囊 曲美他嗪 心肌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更昔洛韦联合热毒宁对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作用。方法观察9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小儿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随机均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5例,以单一更昔洛韦治疗为对照,分析更昔洛韦联合热毒宁联合治疗价值。结果治疗后两组共有56例小儿患者症状完全消失,且体温均恢复正常,没有任何并发症,白细胞以及异型常淋巴细胞检测也均正常,其中观察组占34例,观察组仅有2例患儿治疗后症状无好转且体温升高,有效率为95.56%,远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免疫功能较对照组强,且仅出现2例粒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热毒宁是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有效方法,能避免不良反应,改善免疫功能。

  • 标签: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热毒宁 临床效果 更昔洛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尿症引起脑积水患儿的临床特征、遗传学特点以及诊疗和防控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11家医院诊治的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尿症继发脑积水的76例患儿,经过生化、影像及基因分析确诊,根据是否接受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分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对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基因变异类型、治疗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或χ2检验。结果76例患儿中男51例、女25例,新生儿筛查发现5例,71例为发病后临床诊断;早发型(发病年龄≤1岁)68例(96%),晚发型(发病年龄>1岁)3例(4%)。其中74例患儿资料齐全,主要临床表现为智力、运动落后74例(100%)、视力障碍74例(100%)、癫痫44例(59%)、贫血31例(42%)、肌张力低下或肌张力增高21例(28%)、喂养困难19例(26%)和意识障碍17例(23%)。76例患儿均为MMACHC基因缺陷,其中MMACHC c.609G>A纯合变异30例(39%)。最常见的变异为c.609G>A [94次(62.7%)],然后依次为c.658_660del [18次(12.0%)]、c.567dupT [9次(6.0%)]和c.217C>T [8次(5.3%)]。诊断后采用钴胺素注射,补充左卡尼汀、甜菜碱。41例手术组与31例非手术组的起病年龄、确诊年龄、血总同型半胱氨酸、血蛋氨酸及尿液甲基丙二酸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1例手术组患儿术后长期随访,智力及运动落后、癫痫、视力障碍等症状逐渐好转。结论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尿症引起脑积水常见临床表现为智力及运动发育落后、视力障碍、癫痫等神经系统损伤,主要见于早发型cblC型,最常见的MMACHC基因致病变异为c.609G>A,部分患儿脑积水在代谢干预治疗后好转,对于严重脑积水,需及时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以改善预后。

  • 标签: 甲基丙二酸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脑积水 脑室腹膜分流术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不同治疗方案对 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收治的 67例 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 33例单用替加环素治疗,记为对照组, 34例采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 /舒巴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相比单纯使用替加环素治疗,对 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使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 /舒巴坦治疗,细菌清除率更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肺部感染 替加环素 头孢哌酮 /舒巴坦
  • 简介:目的比较微创无头加压螺钉与切开空心钉联合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横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髌骨横型骨折患者68例,根据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行微创无头加压螺钉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行切开空心钉与张力带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无头加压螺钉固定术治疗髌骨横型骨折的效果优于切开空心钉联合张力带固定术,且并发症少。

  • 标签: 髌骨横型骨折 微创无头加压螺钉 切开空心钉 张力带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丹栀逍遥散在肝胃郁热证胃食管反流治疗中的效果及对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66例肝胃郁热证胃食管反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分组,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33例,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联合丹栀逍遥散加减方治疗。对比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反酸、烧心、胸痛及反胃症候积分低于参照组(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肝胃郁热证胃食管反流患者实施丹栀逍遥散进行治疗,可积极改善患者反酸、烧心临床症状,且药物安全性相对较高。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肝胃郁热证 丹栀逍遥散 中医症候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11;14)易位在接受硼替佐米方案治疗的初治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9月至2021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具有基线t(11;14)信息且接受一线硼替佐米方案化疗的初治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患者,比较t(11;14)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的基线指标、血液学疗效、器官疗效和预后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52例患者,年龄(59.5±9.1)岁,其中男性93例(61.2%)。依照t(11;14)阳性与否分为阳性和阴性组,其中阳性组46例(30.3%),两组在受累器官比例、2004和2012梅奥分期、重要实验室指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首程化疗后血液学≥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2%(11/39)比37.4%(34/91),P>0.05];3疗程后两组血液学≥VGP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9%(14/39)比51.1%(46/90),P>0.05];两组的一线方案后最佳血液学疗效达≥VGP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2%(24/46)比64.2%(68/106),P>0.05]。阳性组的3个月、6个月心脏缓解率均低于t(11;14)阴性患者[3个月,15.2%(5/33)比34.6%(28/81),P=0.038;6个月,19.4%(6/31)比50.6%(42/83),P=0.003],但12个月心脏缓解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7%(10/24)比53.5%(38/71),P>0.05]。另外,阳性组和阴性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达到比50.1个月,P>0.05),中位血液学无事件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2个月比39.9个月,P>0.05)。结论在硼替佐米一线治疗后,t(11;14)阳性患者的心脏缓解率更低,但血液学缓解及生存都与阴性患者相似。

  • 标签: 淀粉样变性 细胞遗传学 血液学缓解 器官缓解 预后 回顾性队列研究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重症慢阻肺 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择取该院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期间收治的 52例重症慢阻肺 II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前瞻性方式将 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26例。对照组给予间歇指令通气加压通气,观察组患者采用有创和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脱机时间( 4.2±1.20) d,对照组脱机时间( 5.8±1.4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336 9,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各项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稍优于观察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来看,观察组 7.69%显著低于对照组 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716 4, P<0.05)。结论 针对重症慢阻肺 II型呼吸衰竭患者可给予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的方式,改善患者血气指标,缩短脱机时间,患者耐受性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 ] 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重症慢阻肺 II型呼吸衰竭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equential treatment of severe COPD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 with invasive ventilator and noninvasive ventilator. Methods 52 patients with severe COPD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prospective way, 52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each group had 26 cases.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sequential ventilation.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evaluat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 = 4.3369,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blood gas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fter treatment, the indexes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ligh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t the same time, in terms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7.69%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19.23%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 2 = 5.7164, P < 0.05). Conclusion for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COPD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 the sequential treatment of 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ventilator can be given to improve the blood gas index of patients, shorten the time of weaning, improve the tolerance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黄斑裂孔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后行内界膜翻瓣术与内界膜剥离术治疗黄斑裂孔的效果。方法选取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黄斑裂孔患者40例(40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研究组实施玻璃体切除+内界膜翻瓣术,对照组实施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离术,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术后黄斑裂孔闭合率、椭圆体区闭合率、黄斑裂孔闭合类型、黄斑裂孔闭合时间、椭圆体区闭合时间、恢复最佳矫正视力(BVCA)时间;分别于术前及术后5、12、24周检测并比较两组BVCA(logMAR),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黄斑裂孔闭合率、椭圆体区闭合率分别为100%(20/20)、30%(6/20),高于对照组的70%(14/20)、0%(0/20),P均<0.05。研究组黄斑裂孔闭合类型以U型为主,占50%,对照组以V型为主,占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62,P=0.039)。术后5、12、24周,两组BVCA(logMAR)较术前均呈上升趋势,且研究组上升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黄斑裂孔闭合时间、椭圆体区闭合时间、达到正常BCVA时间分别为(14.21±3.51)、(12.14±2.69)、(30.74±11.24)d,均短于对照组的(21.12±4.67)、(17.32±3.13)、(46.79±12.41)d,P均<0.05。术后1~7 d,研究组出现眼压升高1例,对照组出现眼压升高2例,给予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两组均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行内界膜翻瓣术治疗黄斑裂孔效果优于内界膜剥离术,患者术后裂孔闭合率高,且多为U型闭合,椭圆体区术后闭合理想,患者视力明显改善,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黄斑裂孔治疗手段。

  • 标签: 黄斑裂孔 玻璃体切除术 内界膜翻瓣术 内界膜剥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肺功能指标水平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6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3例。参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参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值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 支气管哮喘 中医证候积分 肺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联合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21.1-2021.12期间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来曲唑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来曲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妊娠率、排卵率和流产率,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 (FINS)等血糖指标差异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率、排卵率、流产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Homa-IR、FBG、FINS等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突出,可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和糖代谢水平,提高妊娠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二甲双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来曲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