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4 个结果
  • 简介:根据江西省气象局和江西省委农工部联合开展的"气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专题调研活动结果,进行了气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需求分析,并针对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研究结果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更优质的气象服务,气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可以有更大作为.扎实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气象服务工作,是气象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行动和应尽职责.各级气象部门应以贯彻落实2006年国务院三号文件为契机,牢固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新理念,不断深化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致力于实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气象科技新突破,将气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纳入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气象信息传播网络,努力提供优质气象服务,提高农村和农民利用气象科技趋利避害的能力.

  • 标签: 气象 社会主义新农村 服务 研究
  • 简介:气候变化情景在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预估中得到广泛应用,温室气体排放情景是气候模拟的基础,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环境条件、社会管理等假设组成了社会经济情景。IPCC先后发展了SA90、IS92、SRES等情景,应用于历次评估报告。随着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发展,SRES情景的不足逐步显现,为此,IPCC调整了情景的发展方法和过程,发展了新的情景框架[1-2],于2007年发布典型

  • 标签: 社会经济 IPCC 影响评估 区域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排放 气候变化情景
  • 简介: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创新气象部门社会管理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课题。本文从社会管理的本质和主要任务出发,着眼于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出通过建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促进气象社会管理关口前移,提升气象社会管理水平。

  • 标签: 气象部门 社会管理 管理业务 灾害风险 关口 防灾减灾能力
  • 简介:为了定量评估社会对冰雪灾害的应急响应程度,以湖北省某一影响较大媒体2008年1月9日~2月5日每天刊载相关文章的版面位置、版面数、专版数等基础数据构成一个综合指标,研究其动态变化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并建立综合指标的气象评估(预测)方程,划分了灾害等级及对应的气象指标,可供今后防灾工作借鉴。结果表明:1)该指标能较好反映社会对冰雪灾害的应急响应程度,其峰谷变化与积雪深度变化一致,并能反映灾害逐步加重以及认识逐步加深的3次过程;2)该指标与积雪深度正相关且最显著,与低温负相关、与日雨雪量或雪量不相关,但与前2—3天的雪量正相关,与雪量累积以及低温累积的相关性显著提高,说明短期的降雪和低温对社会危害有限,只有持续较长时的降雪、深厚积雪、低温才会对社会产生严重危害;3)建立了社会应急响应程度的气象因子预测(评估)模型,划分了灾害等级及对应的气象指标,当积雪深度超过8.0(19.0)cm,或者累积最低气温低于-7.0(-43.0)℃,或者累积雪量超过24.0(54.0)cm时,就会开始产生严重(极其严重)危害,社会关注度和响应度就会开始(明显)提高。

  • 标签: 社会危害 极端低温 定量评估 应急响应 冰雪灾害 积雪深度
  • 简介:胜栋在《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撰文指出,人类与自然的紧张关系,迫使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并要求人类在处理环境价值与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关系时,必须根据各种不同形态价值的轻重缓急进行排列和实施,做出正确的选择,包括三个选择层面:一是价值层面的选择。人类价值具有极其丰富、无限多样的表现形式,如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政治价值、道德价值、文化价值、环境价值等。

  • 标签: 社会价值 经济价值 环境价值 自然界 大学学报 道德价值
  • 简介:一、气候变迁和变化与人类社会1.现状利用19世纪以前的资料来研究气候变迁、变化与人类社会社会生产的关系时,由于资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没有足够数据和得当的统计方法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也往往是不正确的。因此,对初期得到的研

  • 标签: 气候变迁 气候影响 人类社会 现状利用 北太平洋高压 气候模式
  • 简介:1气象后勤物业管理现状气象后勤物业管理体制产生于房屋公有,福利分配、低租金的住房制度,小区住户统一享受单位物业的水、电、暖、安全、卫生等各项管理服务和福利型为主的补贴,资金来源依靠行政拨款。从2000年起国家取消了福利分房,推行住房货币化政策,但气象后勤的物业管理仍以无偿福利型为主,与市场化的物业管理仍有很大差距,同时也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

  • 标签: 物业管理 后勤 气象 社会化 住房制度 管理体制
  • 简介: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地球上的能源消耗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传统能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引起重视。传统化石能源日趋枯竭,新型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方兴未艾。2006年,C1eanEdge公司发表了《清洁能源趋势2006》,从清洁能源状况、技术投资特点及几个重要趋势三大部分出发,盘点了清洁能源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世界观察”研究机构也对清洁能源发展十分关注,其2006年度报告重点审视了中印两国在清洁能源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本文综合介绍这两份报告的有关信息。

  • 标签: 可再生清洁能源 发展趋势 传统能源 全球经济 能源消耗 全球变化
  • 简介:前言发展是人类一直热切追求的永恒主题,也是新世纪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共识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冲击日益强烈。人类在无止境地向自然攫取资源、追求满足自身奢侈需求的同时,使自然生态系统组成要素的特征发生变化(如气候变化)、结构和功能受损日甚,

  • 标签: 可持续发展 自然生态系统 人类社会 社会生产力 国际社会 人类活动
  • 简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社会管理对加快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保障气象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从实际工作中暴露出的气象社会管理现状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出发,从加强气象社会管理与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的关系角度,阐述了气象部门目前面临的社会管理问题。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试点城市,笔者结合宁波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社会管理活动的探索实践,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能力建设、开放合作、基层建设等多个角度提出对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社会管理的思考。

  • 标签: 气象事业发展 社会管理 管理工作 创新 经济社会发展 气象服务
  • 简介:城市化水平预测与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研究息息相关。基于国家统计局2005—2015年全国各省区城镇和乡村人口,以各省区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指标进行分组,结合IPCC5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的发展特征设置模型参数,运用Logistic模型预测了我国各省区2016—2050年城市化水平。结果表明,到2050年,各省区(除天津、北京、上海、西藏外)在5种典型SSPs下城市化水平收敛于75%左右。其中,SSP1、SSP3、SSP4、SSP5路径下,各省城市化水平比较趋同。而在SSP2路径下,全国总体上从东部到西部城市化程度逐渐降低,空间分布具有明显梯次递减性。5种SSPs路径下城市化速度方面,基本上呈现出中西部快而东部慢、西南快而东北慢的空间分布格局。同时,高收入省份不同路径下的城市化水平差别小,而中低收入省份的差别较大。

  • 标签: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 LOGISTIC模型 城市化水平预测 各省区 中国
  • 简介:防雷减灾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共气象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更是促进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确保安全生产,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青海省防雷减灾工作逐步从实践总结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防雷减灾在构

  • 标签:
  • 简介:陇南气象产业发展情况分析金朴(陇南地区气象局武都746000)引言陇南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境内沟壑纵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发展滞后,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之一。陇南地区气象局距县城近2.5km,位于半山地带。这样的外部环境和地理位置给产业发...

  • 标签: 气象产业 产业发展 情况分析 陇南地区 发展产业 运行机制
  • 简介:《气候与效益农业的关系》课题调研表明,效益农业发达的地区,顺天时地利,变气候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因此欲写本文,提供服务,推进效益农业的稳定发展

  • 标签: 效益农业 气候优势 稳定发展 经济优势 地区 服务
  • 简介:1引言气象档案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珍贵的信息资源,积极开发利用档案信息是当前气象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气象事业的运行决策,业务运转,设备维护,基建技改项目设计,新技术试行研究等等都离不开档案信息。档案价值体现在:资料→档案→信息→科技。我们的任务是:更好地把气象档案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创造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标签: 气象档案 潜在价值 气象发展 服务 信息资源 档案信息
  • 简介:统计表明在农业、林业和渔业、采矿、建筑、制造、交通和公共事业、批发贸易、零售贸易、金融、保险和固定资产、服务业等行业的GDP贡献中天气敏感部分约占到1/3。这正是气象科技普遍受到重视的原因。气象科技发展的基础是气象综合观测科技的发展,气象科技发展的核心是气象预报技术的发展,气象科技发展的目的是气象服务能力的提升。在国际上,综合观测系统向包括天、地、空立体观测的综合方向发展,向包括海洋和陆地的地球系统综合观测发展。逐步实现多尺度系统的综合观测,尤其是对中小尺度系统的精细化观测。逐步建立全球范围、统一规范、持续稳定、面向多圈层的气候观测系统。以保证观测资料的均一性和提高观测资料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开发资料同化系统;实现观测与数值模式、预报服务的互动,开发统一的集合系统;进一步提高模式分辨率;改善对预报过程不确定性的描述。最终完成从制作信息向提供更好的服务转变。这是多数国家共同努力的方向。面向世界,在天气、气候为经济、社会和安全服务方面我们要更加重视新的全球变化情景分析,以及应对政策和措施的选择;更加重视天气、气候变化影响的分析与评估;更加关注区域性天气、气候变化问题;更加强调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理念。

  • 标签: 科技发展趋势 气象科技 国际 观测资料质量 气候变化影响 综合观测
  • 简介:阐述了我国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发展的现状和目前国外的发展趋势,结合目前的差距,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制定了短期气候预测的发展对策,为我国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预报预测系统的整体完善,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

  • 标签: 短期气候预测 业务发展 发展趋势 发展对策 预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