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9 个结果
  • 简介:现在谈国际局势往往会和所谓"国际秩序"问题联系在一起。在西方的舆论环境中,所谓"国际秩序"就是美国主导的国际格局。而从美国主导的角度看,中国的崛起本身就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所以,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问题,主要是美国以确保其霸权地位为核心的战略所构成的挑战。

  • 标签: 美国霸权 国际环境 霸权地位 国际秩序 国际格局 中韩关系
  • 简介:弗兰克宗教哲学的一个特点就是认为神完全属于实在领域,而与客观现实有原则上的亦即范畴上的区别,甚至在客观现实这个概念最广泛的意义上,即把超世界的现实都包括在内的意义上,也不能将其纳入客观现实的内容。

  • 标签: 弗兰克 实在性
  • 简介:土耳其自2002年正义与发展党执政后,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增长,政治与外交逐步形成中等强国色彩战略。土耳其具有实现中等强国的现实基础:地理位置独特,拥有重要的地缘政治优势;综合国力渐趋雄厚;东西文明兼容,教俗结合,既为西方价值观认可,又对动荡中的阿拉伯国家具有吸引力。然而,土耳其实现中等强国的道路也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主要是:加入欧盟前蓄黯淡,影响国家外交与发展战略的实施;民族结构限制国家外交的独立行动;国内政治体制的纠结影响国家的形象。

  • 标签: 土耳其 中等强国 地缘政治 外交战略 中东
  • 简介:引言本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结构正在经历巨大转变。在1997年亚洲货币危机爆发10年后的2008年,另一场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并席卷全球。由美国的雷曼兄弟破产引起的次贷危机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欧洲,其次是日本。此外,此次危机比起危机爆发中心地区美国的情况要严重得多。更不必说,危机也打击了东亚——这个世界的制造业基地。

  • 标签: 经济结构转换 世界经济 新兴经济体 亚洲 货币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
  • 简介:作为世界上第二大发展中国家,印度资本市场与高技术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印证了以英美为代表的资本市场融资模式的路径,即资本市场与高技术新兴产业可以形成联动式发展。这种联动式发展模式虽然促进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但也造成印度三次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严重的二元结构。印度政府已经开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发展传统制造业,通过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和并购功能,鼓励其开展海外并购,以全面提升制造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印度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印度 产业结构 调整 资本市场 互动
  • 简介:1993年欧盟哥本哈根首脑会议正式决定。吸收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并提出了入盟标准:在政治上实行民主制度,包括法制、多党制、尊重人权、保护少数民族权及多元化社会;在经济上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能够应付欧洲统一大市场竞争压力;在法律上要与欧盟的法律框架一致,遵守欧盟法律的权益和义务。之后,欧盟相继为中东欧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协议和具体的标准,并定期对候选国的入盟准备进程进行审查评估。中东欧国家以欧盟制度为参照物,完全按照欧盟的政治、经济和法律标准打造自己,各个国家都先后规划了加入欧盟的一体化战略。

  • 标签: 欧盟法 中东欧国家 大市场 候选国 一体化战略 经济结构调整
  • 简介:印度尼西亚进行经济改革—或称结构调整—至少已有五年了。在此期间,它获得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也从这一进程学到了许多东西。印度尼西亚的许多情况不能照搬到其它国家,但是,其中有些教训对于其它一些开始走上有时是困难的经济改革道路的国家或许是有益处的。本文论述的是印度尼西亚的经验,我想让读者自己去吸取那些可能与其它国家有关的教训或那

  • 标签: 出口产品 经济管理 出口收入 关税政策 农村储蓄 生产率增长
  • 简介:一般认为,国际安全机制是“关于特定国际安全领域,为达成某一共同的安全目标而建立的,容许国家相信其他国家将予以回报,而在它的行为上保持克制的那些原则、规则和标准。这一概念不仅指便于合作的标准和期望,而且指一种超出短期自我利益追逐的合作形式”。合理的国际安全机制对于促进安全合作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没有制度的情况下,实际的合作常常比可能的合作要少”。

  • 标签: 国际安全机制 有效性 合法性 安全合作 安全目标 标准
  • 简介:中印出于追逐世界潮流、抓住全球化机遇、应对信息产业全球化挑战的战略选择,有必要进行信息产业的合作,而双方迅速升温的政治经济关系、合作的愿望和意向、信息产业具有的互补、以及两国信息产业现已开展合作的现实,为进一步扩大合作提供了可能和必要的基础。

  • 标签: 中印合作 信息产业 必要性 可能性
  • 简介:道德价值是个体和集体的行为、品质对于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道德上的意义.苏俄伦理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和苏俄社会道德价值观嬗变的过程均证明了道德价值的历史和现实.无论是作为伦理学概念本身的“道德价值”,还是作为哲学范畴、意识形态表现形式、文化传统的“道德价值”,也都包含并规定了道德价值的历史与现实.

  • 标签: 苏联 俄罗斯 道德
  • 简介:近年来,东亚安全成为热点问题。相关东盟国家的国内政治出现重大变化:地区安全的参与力量、治理架构、规范与议程多元化;南海问题持续发酵,叙事升级,加剧地区紧张。本文以现代和后现代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审视和剖析。现代是西方启蒙运动后出现的社会秩序,以理性和普遍为核心。后现代以反权威、反正统、去中心为灵魂,以不确定性、否定性、多元、非连续为特征,是对现代思维的质疑和颠覆。论文指出,东亚安全热度上升主要来自地区秩序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塑造秩序的理念不确定,基于现代思维的主导权之争与后现代去中心进程并存;在安全规范和议程上,地方知识获得更多的本土自觉.主权安全和发展安全并重,协商治理成为可行的规范:南海问题基于实在的领土争议,但又是话语建构的安全热点,服从于霸权护持的目的。面对长期化和不断复杂化的东亚安全局势,论文提出,应参照后现代的“他者”思维.建设具有包容和普遍代表的地区规范和价值体系。

  • 标签: 东亚 安全 南海 现代性 后现代性
  • 简介:根据中国在2006年8月25日发表的正式声明,对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298条第1款所述的任何争端,中国不接受任何国际司法或仲裁管辖。《公约》第298条第l款包括涉及海域划界、历史海湾或所有权的争端。然而,联合国国际海洋法法庭罔顾以上事实,于2013年4月24日强行组建中菲南海争端仲裁庭(以下简称仲裁庭)。

  • 标签: 仲裁管辖 南海争端 历史性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兼容性 管辖权
  • 简介:俄罗斯经济转轨以来,各经济部门危机深重,惟有对外贸易一度保持着增长的势头。俄出口商品主要是燃料和原材料,其中天然气和石油最为重要,其出口收入占国家外汇收入的近4成。武器和军事装备出口有上升趋势。俄外贸一直保持顺差。政府实行限制进口规模的政策。俄进口商品主要机器设备和食品。俄外贸易伙伴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如德、美、意、荷、英、日、法等,其次是独联体国家。

  • 标签: 俄罗斯 对外贸易 商品结构 贸易伙伴
  • 简介:东盟四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同属农业型的经济发展中国家。农业人口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一定容量的国内市场,是它们的基本特点。战后,为了迅速地改变殖民地时期遗留下来的畸形落后的经济结构,加快本国经济发展,东盟四国都以经济多元化和快速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并以工业化作为实现其战略目标的主要途径。70年代末以后,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东盟四国抓住有利时机,都积极调整产业

  • 标签: 产业结构调整 东盟国家 进口替代工业 经济发展 主要战略目标 农业型
  • 简介:2016年初的“吴胡之争”再次点燃关于“中国外交转型方向”的争论。导致争论的原因不仅在于学界与政界对“转型方向”无法达成有效的共识,更是在中国外交的转型中所遇到挑战与困境。然而.西方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与近几年兴起的“本土化”理论虽然有助于解释中国外交转型的问题.但都过分注重“体系层次”的因素,从而忽略“单元层次”的原因。因此.本文试图以“体系一单元”的双层结构解析中国外交转型中所遭遇的困境,并尝试提出“选择强硬”外交战略可能是突破转型困境的有效方式。

  • 标签: 中国外交 转型困境 结构性压力 海权争议 选择性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