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作为文化产业重要一脉,内地电影产业在最近10年迎来“黄金发展期”,对比演出产业、音乐产业、新闻出版产业等传统文化产业,电影产业发展的势头尤为迅猛。一方面,飞速发展的电影产业为老百姓的精神生活提供了更多的“粮食”,另一方面,高速增长伴随泥沙聚下也滋生出一些精神“垃圾”。以宣传党的主张、通达社情民意为己任的党报,面对新形势,应该如何报道电影新闻?本文拟以深圳市委机关报《深圳特区报》为例,从党报的责任、丈风以及报道形式、板块分类等几方面入手,并对比历史上著名报刊及都市报的电影报道进行分析。

  • 标签: 电影产业 《深圳特区报》 电影报道
  • 简介:马诗棋在《记者摇篮》2015年第12期撰文指出,“新媒体营销力量日渐凸显”。电影的继续发展,正逐渐陷入·个瓶颈——产出量虽然不断增多,但由于传统媒体提供的平台有限,产出之后很难获得表达的机会。新媒体的电影营销方式让票房神话一个个被创造:成龙自导自演的《十二生肖》,取得了约8.7亿的票房;

  • 标签: 电影发展 新媒体 路径 中国 视域 《记者摇篮》
  • 简介:作为中国形象的代表,电影中的北京形象表现为传统古都、现代迷城、世界新城相互交织的特殊文化想象,显示出了瑰丽而又奇特的姿态。传统古都"对于北京形象,老舍称之为‘古都景象’,北京大学教授赵园谓之‘永远的城’。它成功地将乡土中国和政治历史中国糅合在一起,成为北京形象的原初景观。"11.乡土中国。

  • 标签: 城市形象 乡土中国 文化想象 政治历史 《霸王别姬》 宁瀛
  • 简介:摘要:电影《鸟人》中运用简练的人物内心独白,独到的对白,设计完美的音乐,与恰当的音响配合,从声音上再现了梦与现实碰撞的残酷。每一次声音的运用,都仿佛是刻意安排,但却在不经意间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亦带观众入戏,将戏剧冲突,将情绪跌宕起伏,发展到顶峰,从而使观众不仅是在用眼睛观看,也在用灵魂感受。电影中的声音,既起到辅助画面,突出主题的作用,也自成一体, 艺术韵味更浓,自然也使得电影内涵更加深刻,完美,并耐人寻味。

  • 标签: 鸟人 我要飞 声音艺术 现实与梦想
  • 简介:摘要: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进步,电影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对于现有电影票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模型,并对相关影响因素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 标签: 电影票房,影响因素,分析与预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这个杀手不太冷》是由吕克 · 贝松编剧并执导的,影片于 1994 年 9 月 14 日在法国上映。讲述了杀手莱昂和玛蒂达之间互 生情感,后来莱昂为救玛蒂达而身亡的故事。电影向我们讲述了一种朦胧又奇妙的爱情故事,这种超越年龄,超越伦理的“爱”是我们所无法经历的。同时,电影主题也从另一高度,向我们表达了对社会当中的“人性”的一种思考。无论从电影的基调还是过程,都是一 部象征唯美和独特的影片。

  • 标签: 精神意识 后现代主义 批判
  • 简介:<正>一本名叫《灵魂生存者》的电影剧本被美国华纳兄弟公司看中,得到15万美元的稿酬。这个剧本的故事是讲一个假释囚犯与一个银行女出纳合作劫银行而相互爱上。剧作者竟是享有“魔术大王”及“钢锯”浑号的坐监累犯艾迪·钟斯。他曾越狱14次,是美国联邦调查局“通缉最急”的名单上的人物,现已假释出狱,成为好莱坞最抢手的编剧家。钟斯说剧本里的情节是根据他在狱中所遇的真人真事改编。钟斯今年48岁,现在住加州圣日蒙尼

  • 标签: 魔术 监狱 名单 美国联邦调查局 越狱 累犯
  • 简介: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生命之轻》,围绕牧歌和美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对天真范式的无情摈弃以及对思维定势和媚俗的彻底反叛,但是关于电影《不能承受生命之轻》的批评却始终遵循着忠实源文本的法则和传统的电影改编方法。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电影剧本改编过程中是否有列举出来的或者遗漏的文学价值和特性上。批评家们并没有设法把源文本的重点相对化,使之接近于其他可能的灵感来源。通过把电影剧本改编研究展现给所有可能作为模型的符号学手段上,我们发现电影剧本改编是在巨大的上下文关系中被分析的,仅当文学源文本被认为毗连那些可能的模型时,它的相对重要性才能被掌握、描述和解释。

  • 标签: 电影剧本改编 符号学手段 上下文关系 叙事声音
  • 简介:观众一边骂烂片,一边却表现出了"宁可错看一百烂片,不可放过一部优秀国产片"的态度。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哗众取宠的烂片拿到了高票房,但对于真正的用心之作、诚意之作,票房也从来没有辜负过主创们的努力。

  • 标签: 大事记 电影 电影圈 烂片
  • 简介:本文结合了全球化语境下国内外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与失败案例,分析我国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受众定位模糊、本土文化资源挖掘不深、创新精神缺乏、动画产业链不完整、动画技术不成熟、各环节人才缺失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尝试从受众定位、本土文化资源、题材、艺术、产业发展、技术、人才、新媒体等方面提出我国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 标签: 中国动画电影 跨文化传播 问题 策略
  • 简介:2018年《网络迷踪》《解除好友2暗网》获得极大的关注度,电影用创新的视听表达方式带给观众一种全新的感受。主观的第一视角叙事,画面元素的碎片化呈现,将观众视线变成摄影机的一部分,多管齐下,从而带来观影的沉浸式体验。但创新的形式只是表面,电影的内核仍在于与观众探讨当下网络世界中所存在的问题:个体的孤独,亲密关系的疏离,信息的泄露与网络时代群体的异化行为。

  • 标签: 新媒体 第一视角 视觉新形式 沉浸式体验
  • 简介:随着我国电影产业发展速度加快,银幕数持续增加,电影观众对国产优质电影的期待越来越高。国产电影的类型意识得到充分的体现,并融人具有民族特色的类型和视听元素,受到观众的好评。2018年春节贺岁档,7天票房突破了63.66亿元,《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红海行动》单日票房均破亿元。春节档票房前四强均是前作的续集,显示出了系列电影的潜力。

  • 标签: 类型电影 国产电影 春节 产业发展速度 电影观众 视听元素
  • 简介:在营销活动网络化和消费者决策路径发生转向的新形势下,网络口碑这一基于互联网平台产生并传播的受众反馈信息逐渐成为营销方、消费方等多不同主体重点关心的对象。本研究以锚定效应理论作为切入视角,通过实验方法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评分类型网络口碑信息中是否存在锚定效应。实验研究发现:(1)以豆瓣为代表的网络电影评分中存在着锚定效应;(2)高锚使消费者打分偏高、低锚使消费者打分偏低;(3)预警对评分中的锚定效应存在影响。最后,研究通过对照组实验进行数据收集,改良了锚定效应的经典研究范式,并为电影营销、口碑网站、电子商务提供网站优化改进和营销策略建议。

  • 标签: 网络口碑 锚定效应 电影评分 豆瓣网
  • 简介:摘要: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当下,各国文化交流相互碰撞,国内的文化环境打破了相对舒适区,文艺界寻找着外来与国内文化的 平衡点。在新的文化环境下,一些熟悉的观念受到了质疑,人们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本文从漫威系列与吴京系列电影的内容与传播 方式差异进行对比,从而找出国产巨制英雄电影与漫威系列的差异。

  • 标签: 英雄电影 文化输出 漫威系列 吴京系列
  • 简介:印度电影借由富有民族色彩的影像叙事、对社会性问题关注和表达的日益精进,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本文立足于电影叙事的特性,试图从叙事结构、叙事节奏、叙事语言三个角度对《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进行解读,以分析如何更好地把握受众心理。

  • 标签: 电影叙事 视听语言 节奏架构 受众心理
  • 简介: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国家广电总局前身)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宣布从1995年1月1日起,全国各制片单位可直接将生产的影片发行到任何一级发行机构,乃至电影院。此举旨在打破通过省级电影发行放映公司逐级向下发行影片的既定模式。连同1993年一月发布的《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即“广电字3号文件”),决定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不再对国产影片统购包销,各制片厂可以直接同地方发行放映公司进行出售地区发行权、单片承包、票房分成、代理发行等多种形式的交易。中国内地电影体制改革由此迈出了重要一步,各电影制片厂亦开始着手内部机制的改革。电影的生产方式也不再由国家单独投资,而准许企业投资甚至与港资和外资联合投资。1994年十一月,

  • 标签: 广播电影电视 产业化发展 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经营策略 副总裁 集约化
  • 简介:"买到4月27日的报纸后,请您翻到A79版,手抓住报纸右上角快速翻动至A05版,快速连续翻动,电影精彩片段立刻呈现在您的眼前。"这是《南京晨报》在告诉读者如何能够看到于当日推出的微电影报《非晨勿扰》。

  • 标签: 《南京晨报》 报纸发行 电影 新媒体 广告 元素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广发[2012]53号)下发以来,各地落实情况总体良好,对规范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反映,有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自审自播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审核标准尺度不同,导致同一节目出现不同版本;个别节目的制作方不具备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资质,一些需编辑的节目难以联系制作方进行重新编辑;还有一些节目未按要求及时备案。

  • 标签: 节目管理 视听节目 网络 电影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广播影视
  • 简介:作为中国电影史上首个里程碑式的发展阶段,“1930年代电影冶(这一概念在文中主要指的是从1932年至1937年间的中国电影)开创了中国本土电影自主性的探索之路.从传统史学视角来看,其艺术性方面的造诣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从文化视角来看,这一时期电影的制作、内容与宣传等方面所呈现出的多元性与现代化等具体特征,也使得其逐渐摆脱“旧市民电影”的范畴,更多地向大众文化领域靠拢,而后开始作为现代性的大众文化形态发挥其独有的社会功能,并最终演变为当代经典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1930年代电影 大众文化 现代性 多元性 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