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以某500kV变电220kV母线差动保护改造为例,介绍了该站母线保护改造前后母线一次接线方式、母线保护接线回路的变化、软件程序变化,并分析了母线保护改造前后的优缺点,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 标签: BP-2A BP-2B 母线差动保护
  • 简介:变电的直流系统作为站内电气设备的工作电源,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变电的安全运行.针对变电内直流系统改造必须确保不中断供电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完整的直流系统改道工程,并对改选过程中有关的技术难点进行探讨.

  • 标签: 直流系统 不停电 改造
  • 简介:针对无人值班变电的大力推广,呼伦贝尔电网综自变电的改造实施,按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总体方案,尽快建设无人值班变电系统。根据呼伦贝尔电业局的电网特点、各变电的分布情况及接带负荷的情况,在海拉尔供电局开展无人值班变电建设,提出了改造的必要性和改造的方法,以便于以后我局几个变电顺利改造为综合自动化变电

  • 标签: 常规变电站 常投运动模式 综合自动化模式
  • 简介:随着以太网飞速发展,基于以太网的变电自动化系统必然有很强的市场号召力,本文针对其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对其前景进行了预测。

  • 标签: 以太网 变电站 自动化系统 组网技术 物理层
  • 简介:在高压输电线路中,导线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能。对于导线的选型不仅要从输送容量、传输性能来考虑,还要注重环保节能及经济性等问题。因此综合研究得出最佳导线选型方案对高压输电线路至关重要。通过对某地区电网110kV交流输电线路导线选型研究,从技术经济的角度比较不同类型的节能导线的特性,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最终确定了最优的导线选型方案。

  • 标签: 110KV输电线路 导线选型 地线选型
  • 简介:模拟变电所是为加强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强电知识的学习,同时培养供配电专业技术人才而设计建设的实习基地。此基地模仿实际的变电所设计,提供真实的现场运行及故障环境.使学生在实习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 标签: 电气自动化专业 实习基地 模拟变电所 高压开关柜 高压断路器
  • 简介:本文介绍了10KV电压互感器PT单相接地和PT谐振,分析了PT单相接地现象和PT谐振原因,提出了PT单相接地时具体的处理方法和PT谐振时具体的处理措施。

  • 标签: PT单相接地 PT谐振 处理
  • 简介:电站建设人才缺乏是影响核电能源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我国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向中没有核电站建设方向.为满足核电站建设的需求,文章分析了核电站建设特点,进而明确了核电站建设的人才培养要求.以人才培养为主线,依托某高校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大纲,探索了满足核电行业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的人才培养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 标签: 核电站建设 土木工程 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
  • 简介:通过分析有名值法的计算过程,推导出一种近似计算10/0.4kV低压侧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即:在10/0.4kV变电所工程设计时,若高压侧部分相关资料不易获取,可利用二次侧额定电流与变压器短路电压即可计算出低压侧的三相短路电流。通过实例校验,结果表明,该近似算法可以用来校验相关导体和保护设备的合理选择。

  • 标签: 短路电流 短路电压 计算方法
  • 简介:对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来预测电站锅炉在未知的燃烧或运行工况下烟气中汞组分进行了可行性评估.基于已掌握的三个电站锅炉现场测试的汞排放数据库,建立了一个三层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用以对烟囱处汞排放的组分进行预测.全部预测过程包括:数据的采集整理、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训练过程和误差评估4部分.总共选取了59个煤样、灰样以及电站运行工况参数作为输入变量,利用部分实际汞排放测试数据来指导训练过程,其余的实测数据用来校验网络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模型获得的预测精度对单质汞元素的均方根误差为0·8μg/Nm3,对全汞的均方根误差为0·9μg/Nm3.这样的误差在当考虑到现场采用半连续释放测量(SCEM)方法,由湿法测试模块所产生的峰值误差时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 标签: 汞组分 电力锅炉 预测 人工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