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认知语用文体学是认知、语用和文体相结合的界面研究,是一种诠释文学语篇的新视角。本文梳理了认知语用文体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该领域的研究意义,并通过言语行为、认知指示、会话含义等理论模式深入探讨了认知语用文体学的具体应用,指出目前认知语用文体学研究虽然缺乏系统性,但是具有广阔的学术空间。

  • 标签: 认知语用文体 文学语篇 言语行为 认知指示 会话含义
  • 简介:在中日两种语言中,助动词“可以”表示“许可”时,常被解释为‘してもいい’,‘してもいい’与“可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或会话中,根据说话者、听话者以及场景等要素的不同会分别产生不同的引申意义。本文对‘してもいい’与“可以”两者在引申意义上表现出的不同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两者的使用出现不同主要是因为‘してもいい’中还较多的保留了‘しても+いい’这种复旬性特征。

  • 标签: 中日对比 してもいい 可以 引申意义
  • 简介:本文聚焦于在日温州人移民集团的历史和现状。由于早期赴日谋生的温州人多为劳工,所以本文首先采用文献实证史学的方法,通过探寻当时在日中国人劳工的一般状况,阐明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开始的温州人劳工大量移民日本的这段史实。其次本文采用社会学的访谈手法,通过对一个在日温州人家族的移民方式、定居过程、生活现状等等的分析,展现了在日温州人社会的历史变迁。

  • 标签: 海外温州人 在日中国人 移民 唐氏家族
  • 简介:本文以政治语言学语言观为研究出发点,探究语言本体论框架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分析在政治交际中文化的显性和隐性因素。以及通过文化认同获得交际主体的认同并引起共识,从而达到政治目的的过程。世界正在从由经济军事实力掌握一切主动权,过渡到以文化认同和意识吸引进行较量的时代。而对于政治交际而言,文化的渗透以及文化与语言的相互作用又使得政治交际本身更具表现力,使得政治交际的对话性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因此,在和平发展的国际社会,我国应更好地运用我国博大精深的语言和文化精髓.在政治交际中充分发挥作用,促进政治目的成功达成,提高我国国际地位。

  • 标签: 政治语言学 语言 文化 政治交际:认同
  • 简介:2015年度中国的日本文学研究在往年基础上有所推进,40岁左右的中青年学者尤为活跃。在日本文学总体研究、日本古代文学及中日古代文学关系研究、日本现代文学及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研究方面,在翻译文学研究的"译介学"和"译文学"层面,都出现了一批有新意的专著与论文。尤其是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战70周年的背景下,关于日本对华殖民侵略时期中日两国文学关系研究的高质量的成果显著增多。同时,往年存在的一些问题本年度依然存在,缺乏学术价值的平庸选题仍然较多,不合学术规范、以祖述常识和知识充作学术研究的现象仍然存在。

  • 标签: 日本文学研究 学术述评 学术研究史
  • 简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语专业的研究生培养逐步走上正轨并提高层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若干问题。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与国内其他学科、与国外学术界的研究水平的差距。这是制约日语界的人才培养、面对国内外同行和相关学科难以发出自己声响的瓶颈。在了解日语界现状的基础上,找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所在,提出对策。从长远来说,这关乎日语界的整体发展,从近期来说,关乎各院校嗷嗷待哺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改变这一状况,既是本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日语界的学者们尤其是各院校领军人物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和文化自觉。

  • 标签: 日语界 研究生 培养
  • 简介:本文以高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大学生为对象,利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教授朗考特(RichardRancourt)博士编制的知识获取方式问卷,使用Hayes和Preacher推荐的考察分类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方法,采用SPSS20.0和Mplus7.0,对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得出:要重视对一年级学生的个人发展指导;可以通过学习指导拓宽学生知识获得方式;要重视培养和发掘二年级学生的观察力和直觉理解力,等结论。

  • 标签: 高校日语专业 基础阶段 知识获得方式
  • 简介:民族文化是语言研究中无法回避的内容之一。从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绝大多数学者都侧重研究具体事物或现象的民族性方面,而对揭示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理论方法进行对比却少有论及。本文拟以揭示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各种理论为研究对象,以民族文化为切入点,通过文献调查、思辨、比较等研究方法对所涉及的理论进行梳理,对其理论模式特点进行论证和对比,以期为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多角度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文化 语言国情学 语言文化学 民族心理语言学 文化符号学
  • 简介:意象图式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的认知基础上构成的认知结构。太极图式是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前景—背景意象图式和凹凸转换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华夏先祖的智慧结晶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太极图所提出的一个能够在认知上运用的意象图式。在太极图式之中,黑色容易成为前景,在认知中占优势,成为注意的焦点,当然注意力集中在白色的时候,白色部分就变成前景,黑色变成背景。之所以不用"罗宾的花瓶"或"凹凸图式"而用"太极图式"对"一个形式可以表示两个完全相反的事件"进行解释,是因为在"罗宾的花瓶"或"凹凸图式"等图式中,前景和背景形状不一样,这样的图式在用对应的语言表达时我们有可能用不同的表达或相反的表达,很难用认为同样的语言表达来描写它们。而使用"太极图式",由于在人们认知上,前景和背景既是相反的、同时形状一样,这样在用对应的语言表达形式时我们就具有了使用相同表达的可能性。日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能够很好地用"太极图式"进行解释。

  • 标签: 意象图式 凹凸转换原则 太极图式
  • 简介:本文根据中国朝鲜语研究的发展历程,对朝鲜语的研究从语法、词汇、语义、语体修辞学、朝鲜语史、社会语言学领域、语言教学领域、普通语言学理论以及语言对比研究等多个方面对中国的朝鲜语发展过程做了综述,并对中国的朝鲜语发展做了展望,提出中国的朝鲜语今后发展的重点。即要注重朝鲜语的本体研究和语言教育研究;要深入研究朝鲜语同其他语言之间的关系;要致力建立旨在国际化的语言对比的文献资料库等。

  • 标签: 中国的朝鲜语 研究历史 研究及前瞻
  • 简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语料库在语言学相关研究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朝鲜《劳动新闻》和韩国《中央日报》的新闻语料分别建立朝鲜语和韩国语新闻语料库,对语料库中的高频语节进行统计分析,从语节中实词的词形、词源、词义等三个方面对朝韩新闻词汇的使用特点和规律进行描写和阐释。对朝韩新闻语料中的词汇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全面把握现阶段朝韩词汇的实际使用状况并预测词汇未来的发展趋势。

  • 标签: 新闻语料库 朝鲜语 韩国语 词汇对比
  • 简介:作为一种独特的方法论,标记理论在包括社会性别定型在内的人文学科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俄汉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定型较为明显地见诸恭维、抱怨等言语行为,具有明显的语用标记,体现了简约性、强制性、稳定性、复现性以及可预测性等社会性别语言世界图景中具有交际特征的社会规约,彰显出毋容置疑的社会性别因素。

  • 标签: 俄汉语 标记理论 语用标记 社会性别定型
  • 简介:对于敦煌本《兔园策府》一书的性质,历来的研究者多以"蒙书"视之。从现存残卷内容、文体和编撰目的等进行分析,其明显具有"科举类书"的性质。《兔园策府》成书后很快便传入日本,成为官私学校的教材和参考书,对当时律令官人的对策文创作和科举应试产生了积极影响。敦煌本《兔园策府》残卷在日本古代对策文整理和试策文学研究中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 标签: 兔园策府 类书 对策文 影响
  • 简介:时间从句「V‐ない前に」从意义上看,与「V‐る前に」相近,常被看作冗余否定。但是,「V‐ない前に」强调的已不再限于时间,也包括状态和条件,其中隐含着说话者的主观性评价。按照说话者对事件的主观倾向性,「V‐ない前に」在构句方面的功能可分为事实说明、积极建议、消极评价三类。对于已发生的事件多表现为事实说明的功能,对于未发生的事件说话者则从正面或反面进行积极建议或消极评价。

  • 标签: V‐ない前に 功能用法 构式特点 主观性
  • 简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速,国际人才的培养和争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共识。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得益于日本政府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日本留学生的规模快速增大。本稿首先概述留学交流的世界趋势,其次回顾日本留学生政策及其地位的变迁,在此基础之上探讨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及国际型人才培养的课题。研究日本国际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我国目前制定留学生政策以及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起到前瞻性的预测和实质性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 日本留学生政策 国际人才培养模式1
  • 简介:本文对2007年国内的日语语言学研究的现状和动向从研讨会的举办情况和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两个方面进行了考察,指出这一年度出现的新特点:①研究队伍的扩大和年轻化;②研究领域的拓宽;③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同时,本文还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 标签: 日语语言学 现状 动向 进步 不足
  • 简介:描写译学是美国学者詹姆斯霍姆斯于1972年提出的概念。它提出应注意关注译本与译语文化,为翻译研究拓宽了角度和途径。朝鲜朝时期(1392-1897)大量中国明清小说传入朝鲜,对朝鲜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多被翻译成朝鲜文字。中国明代小说《剪灯新话》即为其中的一部作品,它传到朝鲜后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其朝鲜朝译本直到21世纪才陆续被韩国学者发掘出来,截止到2011年,共发掘出四个译本。从翻译情况来看,这些译本体现出多种翻译策略。本文即以描写译学理论为依据和框架,以《剪灯新话》为主要分析对象,具体描述和分析译本的翻译特点,为明清小说韩译的研究提供参考,也为深入理解《剪灯新话》在韩国的传播提供新的视角。

  • 标签: 描写译学 朝鲜朝译本 《剪灯新话》
  • 简介: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开发的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具有数据规模大、代表性强、语料构成均衡的特点,较为准确地反映了现代日语书面语使用的一般状况。利用该语料库提供的丰富信息,我们能够客观、高效地考察现代日语书面语在词汇分布以及语法、构词等方面的重要特征。该语料库的建成对日语语言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 标签: 均衡语料库 本族语 实证研究 计量研究
  • 简介:本文对指示词是否从属于第三人称这个问题,在继承C.S.Peirce的指示词理论,批判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指示词从属于第三人称,指示词与人称词是两个平行并有相关性的语法范畴的观点。指出在“第一·第二人称对第三人称=非人称”之间的人称体系类型之外,还有一个“第一人称对非第一人称”的类型存在。不论是三分的指示词还是二分的指示词,与人称体系之间都存在“相关性”。这个观点的提出,不但为研究语言史中指示体系的体系化过程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还为不同语言的指示词语义功能的描写和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点。

  • 标签: 人称词 指示词 “第一·第二人称对第三人称=非人称” “第一人称对非第一人称”
  • 简介:通过对中日两国"性向词汇"的调查研究发现,不管是重复词汇量还是不重复词汇量,中国人均远远超过日本人,更具强大的能产性以及丰富多彩的使用特点。中日两国在评价"个性强"的人以及行为方面,既有负面评价倾向显著的共性,又有正面评价方面的差异,即中国人注重"精明能干、不服输"和"有正义感、坚强",日本人更加看重"与众不同、有特点、幽默风趣"等,两者形成了对比与反差。

  • 标签: 性向词汇 过剩价值 负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