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欧洲的一个文化危机时代.他们一方面陶醉于工业文明的巨大进步,一方面感受着神与人的相继失落.托尔斯泰以一个先知的姿态预言了欧洲文明的失范,同时也对基督教会的教义加以否定.因为,文明在带来火车和电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传统伦理的沦丧;而基督教在带给人们救赎希望的同时,也带来了智性的寂灭.因此,托尔斯泰在晚年的时候致力于建立一种能够拯救欧洲,并在全世界实现乐园的新学说.他在70岁之后几乎放弃了文学创作,醉心于在世界文化的范围内寻找这种新学说的依据.

  • 标签: 托尔斯泰 救赎 拯救 误读 文学创作 寻找
  • 简介:<正>列宁指出:“在人面前是自然现象之网。本能的人即野蛮人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自觉的人则区分开来了。”自觉的人之所以将自身与自然界区分开来的根本目的在于能动地认识、掌握并改造自然界。作家、艺术家的文艺创作活动是高层次的能动自觉活动。其特点是以艺术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具象审美方式,能动自觉地“根据现实自然所提供的材料,创造出仿佛是一种第二自然”——艺术世界。但是,吕俊君的《论自发性》一文的后半部却着重论述作家——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活动全系自发而为的,并从文艺创作的源泉、机制、态度与效果等四大方面,全盘否定文艺创作的能动自觉性。这是不符合文艺创作实践与文艺理论原则的。特与吕君商榷,请学界人士评析。

  • 标签: 作家 创作态度 创作实践 艺术世界 社会生活 创作活动
  • 简介:<正>挪威的易卜生和瑞典的斯特林堡是北欧的戏剧双星,易卜生对中国现代戏剧影响深远,但是斯特林堡却并未引起足够关注。虽然20世纪30年代就有《父亲》的中文版,80年代亦有他的小说和传记出版,但中国文坛和舞台上却难以寻见斯特林堡的影子。近十来年,斯

  • 标签: 林兆华 斯特林堡 易卜生 《父亲》 中国先锋 自我治疗
  • 简介:<正>时间对于张道来说如金子般宝贵。然而,张道却把两个半天的时间扔给了我们……张道——中国·惠州——一名地级市公安局在职副局长,在繁忙的工作之外,年创作十部公安题材长篇小说从2001年始已陆续出版《非常绑票》、《夜幕较量》、《资本谎言》三部长篇逾百万字,其《夜幕较量》已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另两部版权已卖给北京、江苏的某影视公司,而第四部长篇小说又已楔入笔端。张道习惯地坐在那张黄褐色办公椅上,伏案于同一色调的办公桌上,批阅文件。每次我们推门进去的时候他都定格于这种姿式。这就是那位《中国神探》的原型:中等个头,黑发浓眉,天庭朗照,地壳丰满。目光锐而透慈祥,神思敏而聚正气。面颊消瘦,极显干练之形;鼻翼翕张,谋略藏于胸壑,赳赳武夫、泼墨文豪隐形于深色便装,不觉惊世骇俗。可正是:凡人看来不高,高人看来不凡!在平静中我们走近了他,他也平静地向我们走来,并一同走进了他那风雨如磐的岁月……上篇:炼炉如果命运是块顽石,我就化作大铁锤,将他砸得粉碎,

  • 标签: 副局长 办公椅 姿式 影视公司 子般 文学才华
  • 简介:20世纪90年代,马来西亚华文报纸与华文文学因缘际会.推进了新生代文学的整体性崛起与快速发展。效忠与待遇的不对等、“我被我自己的国家排斥”的无限失望纠缠在一起,使得新生代文学“抵抗”得生动而深刻。在华文报纸提供与策划的“舞台”上,新生代作家用汉语文字演绎着心灵的悲欢,用坚实的身影“舞蹈”出“告别”后的抵抗。这种执意反抗与无奈妥协的复调主题.艰辛与悲情兼具的文学“表演”风格。不仅呈现在当时的新生代文学之中,更呈现在过去与当时的“老生代”文学之中.而且,还会出现在将来的马来西亚华文文学之中。

  • 标签: 1990年代 马华报纸 新生代文学
  • 简介:我们认为余作品《兄弟》《第七天》争议本身就是一个“经典”的中国“当代”问题.也许可以这么说,《兄弟》及《第七天》的争议绝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文学”问题,而有着更为深刻和丰富的“当代”内涵;不是单独作家作品的“经典”标准问题,而是包含了整个社会结构变化的基础问题.

  • 标签: “经典” 当代 余华 善良 社会结构变化 《兄弟》
  • 简介:对于一个多年在外国文学园地耕耘的学者而言,能将自己的代表作辑成一册在对象国发表,将自己最为精华的学术成果呈现在对象国同行面前,以接受对象国同行的检阅,应当说是一个孜孜以求的心愿。

  • 标签: 比较文学 古典小说 问题意识 视界 自觉 传说
  • 简介:<正>烽公司堪称经济社会中的一个奇迹。在资本推动社会发展,价值规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主宰人们的意志和行为的生存背景下,烽公司靠着一种顽强的精神信念,在资产负债率超过100%,根本无力支付员工工资、无力发展生产的艰难状态下,以惊人的意志、罕见的勇毅冰山般的浮出水面。烽公司是三线军工企业突出重围再现雄姿的一个典范。三线军工企业一度面临诸多的困惑。曾几何时,烽公司源自企业内部的自信心的丧失、凝聚力的松弛和战斗

  • 标签: 军工企业 无力支付 精神信念 生存背景 工厂制 突出重围
  • 简介:坚是当下诗坛一位实力派诗人,也是散文视阈一位灵悟妙觉、淡定圆融并且知道如何与心灵对话、“把一些东西放好”的作家。诗人的散文,往往充满着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诗意,这种诗意未必有赖于华丽的藻饰或浮华的装点,即使是朴素而平白的叙述,也可以在文中表达心灵的宗教,赋有诗的内核,淡而有至味,浅能致深远。

  • 标签: 散文集 《慈航》 善心 心灵对话 诗人 诗意
  • 简介:<正>个人资料出生年月:1957年2月籍贯:浙江瑞安现在学历:大专个人信条:不能感情用事,必须感情投入家庭状况:父母、妻子、三个女儿、一个儿子业余爱好:周末朋友聚会、阅读企业管理书籍最推崇的人:鲁冠球(万向集团总裁)创业历程:

  • 标签: 胜华 人王 创新成就 浙江瑞安 家庭状况 鲁冠球
  • 简介:观摩王学辉先生的山水画,首先让人感到的便是气势夺人。巍巍群山犹如苍龙横空出世,皑皑云涛犹如仙驹飞速驰骋。“意冥玄化,而物在灵符,不在耳目。故得于心,应于手,孤姿绝状,触毫而出,气交冲漠,与神为徒。”即谓此也。诚非真正“澄怀味象”者可信手拈来.挥毫写就。言其“含道映物”之作,非谬奖矣。

  • 标签: 山水画 艺术魅力 王学 澄怀味象 首先
  • 简介:1968年,王润教授在威斯康辛大学受业于周策纵先生门下,其时他已有诗集《患病的太阳》和散文集《夜夜在墓影下》行世,显露出不俗的创作天赋。周先生欣赏弟子写诗为文的才华,但又不免对其做学术研究的潜质暗自担忧。然而,他很快就发现其担忧是多余的;第二年,王润教授仅用了两个学期就完成了《郁达夫在新马和印尼》的硕士论文,展示了他良好的学术研究的禀赋,并从此开始了他的诗人和学者的生涯。3年后,还是在这里,王润教授从早晨到午夜,以图书馆为家,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司空图的生平及诗学理论》。1973年,他到新加坡南洋大学中文系任教,正式踏上了教学和学术研究的不归之途,并以其诗人的才情,澹趣的心境,稳健扎实而不事夸饰的治学作风在唐代诗歌、明清小说、比较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及世界华人文学等诸多领域,广采博纳,阐幽发微,屡有新见。

  • 标签: 诗人 比较文学 华人文学 夸饰 唐代诗歌 为文
  • 简介:如同托马斯·哈代之于威塞克斯、贾平凹之于商州、莫言之于高密东北乡,广西作家龚桂也找到了一个讲述系列故事的独特载体——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桂北农村。近年来,龚桂精心发掘着这片给他滋养和灵感的神奇土地,把这里的世事沧桑、人生悲欢演绎成了祖居高尚坪的黄、秦、令三大家族与不同历史事件交织在一起而经久争斗的现代“三国故事”。

  • 标签: 长篇小说 文化思考 叙事情境 家族 三国故事 历史事件
  • 简介:吴历(字渔山,1632-1718)研究在明清天主教和中国绘画史研究领域都并非新鲜的话题。自20世纪初中国历史学学者开始整理吴历生平资料并辑录和笺注其诗画作品以来,关于吴历的研究成果持续不断地涌现。无论是陈垣(援庵)于1937年撰写的《吴渔山先生年谱》、方豪写于1969年的《吴渔山神父领洗年代、晋铎地点及拉丁文造诣考》,还是当代的吴历研究专家章文钦,在其吴历研究著述中都曾留意过吴历何时皈依天学(即天主教)这个问题。

  • 标签: 吴历 皈依 教授 学时 中国绘画史 中国历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