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卫毅:您怎么评价莫的获奖?刘再复:这是我们汉语作家获得的第二个诺贝尔文学奖。不管是高行健还是莫得奖,都是我们母亲语言的胜利,方块字的胜利,我们当然非常高兴。我们不要被各种政治概念遮蔽,也不要被各种政治表象遮蔽,莫就是莫,他就是个赤子,就是个巨大的文学存在,就是个天才级的作家。

  • 标签: 刘再复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 政治概念 高行健 方块字
  • 简介:2012年莫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对于一直寻求文化走出去、希望获得国际认可的的中国文学界和文化界犹如打了一支强心剂,中国文学寻求世界地位的过程取得了重大的肯定。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前,莫就已经跻身国内一流的文学家行列,和同时期的贾平凹、路遥、王安忆、陈忠实、刘震云等著名作家享誉国内文坛,这次获得诺贝尔奖,可以说才让莫真正在国内作家中脱颖而出,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作家。

  • 标签: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 译介 海外 作品 中国文学
  • 简介:你可曾遇见婆婆纳一这是一个偏僻的山村,寂寂寥寥地默坐在半山上,只有十来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住着。桃花开在塌屋旁,绿藤缠在残墙上,青草长在荒径边,春天在这里似乎成了一位被打入冷宫的妃子。心绪被几丝莫名的伤感沾染,漫无目的在村里的小路上穿行。在一堵颓废的墙脚下,看到了一大片密匝匝的蓝色小花,繁星似的缀满了一角绿色的天地。忍不住被吸引了,蹲下身子细细地看。这花儿那样小,还没我的指甲盖大。

  • 标签: 狗尾巴草 婆婆纳 开在 小路 青草 杜英
  • 简介:叶兆的小说,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那些被称之为“新历史小说”的作品,《状元境》、《十字铺》、《追月楼》、《半边营》等。这四篇小说,连同《枣树的故事》,以及新近发表的《没有玻璃的花房》,有着独到的艺术特色。而其中最具有特色的,我以为是他对“历史”这

  • 标签: 叶兆言 小说 历史意识 叙述手法 《枣树的故事》 图腾文化
  • 简介:生命的颂歌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把文学的对象视为生命意志的理念。《红高粱》就是通过"我奶奶"戴凤莲和"我爷爷"余占鳌的故事,以时空错乱的顺序,借用意识流的表现方法,叙述了昔日

  • 标签: 莫言小说 语言 感觉描写 高粱 主题 意识流
  • 简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中国文坛以来,在文坛中长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斩获,更令其受到世界的瞩目。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家的写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他对语言把握的能力。本文从几个方面浅析了莫小说的语言,以期从小说语言的侧面透视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小说的价值。

  • 标签: 莫言 小说 语言
  • 简介:<正>“三”“二拍”的评价问题四十年来,随着如何对待文学遗产的讨论,曾不止一次讨论过“三”“二拍”的评价问题。自五十年代开始,到七十年代,讨论围绕着肯定和否定进行。肯定意见也注意批评其消极影响。如范宁的《冯梦龙和他编撰的“三”》(1956.2《文学遗产增刊》)、刘世德的《“三”、“二拍”的精华与糟粕》等可为代表。进入八十年代,人们才敢于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着眼于它的历史贡献。冯天瑜、涂文学《三二拍所表现的明代历史的新变迁》(1984.12《(史学集刊》)认为三二拍是明代市民文学“短篇杰作的汇集”,“从众多方面展示了明代中叶以后的社会风情”。文章说在近

  • 标签: 三言二拍 作品 发迹变泰 《杜十娘》 研究综述 冯梦龙
  • 简介:1、孔子路过泰山脚下,有一个妇女在墓前哀伤地哭泣。孔子手扶车沿听她哭诉,并让弟子黑色传奇问她缘由,妇女说:"以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我的丈夫跟着被老虎咬死,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咬死了。"

  • 标签: 蒋门神 万喜良 天摇地动 三国演义 成都火车站 农村委员会
  • 简介:大雪之后有一场小雨大雪之后有一场小雨。小雨淅淅沥沥,绵密地落在尚未溶化的大雪之上,与雪一起浸入土地。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简介:逮"吃水"里下河的雨季有点像饶舌的村妇,只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唠唠叨叨,恣意而为,全然不顾旁人的感受。入了梅,那雨也就不期而至了,毫无来由的,说下就下,有一股不屈不挠的韧性,还有一种肆无忌惮的放纵。秧已经插完了,也都"醒"过棵来,正以一种新的方式蓬勃生长,田野又是一片盎

  • 标签: 里下河 老鸦 黑鱼 吃水 乡村 芦苇
  • 简介:这是从中国传统家谱的角度撰写的一篇文章。全文基本是铺陈史料,叙述作家莫小学辍学、自学中学语文、在军艺和鲁迅文学院完成大专和硕士课程的大致情况。有些史料已披露报端,有些是首次引用,读者借此可知作家备尝艰辛的个人奋斗之路,也可纵横观察他生活的时代与个人之间错综的关系。而对于农村出身的作家来说,则可推演至中国七十年代农村教育制度和教育史对他思想和文学观念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乏这种自学成才的杰出小说家,例如茅盾、沈从文等等。当然莫的情况与他们有别,这是另一篇文章考虑的角度。但是假如从这个比较角度来观察两代作家的创作道路,也不失对百年中国教育史与文学的关系,做出进一步有意思的分析。

  • 标签: 莫言 教育 七十年代农村
  • 简介:大学毕业时我的论文是对比探讨赵树理和莫创作得失的,在第二部分结尾处,我给莫作品的评价是,那是一座华丽的空中楼阁,塞悬浮在半空,脱离了文学大众,从而在莫的经营中,文学也便丧失了其唤醒、教育民众和带领民众共同提高文学素养的功能。

  • 标签: 莫言 作品 文学大众 创作得失 大学毕业 文学素养
  • 简介:作家莫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由莫获诺奖所引发的新一轮文学热,或将同时推动作家手稿的收藏热潮。作家曾被称作“爬格子的”,在格子纸上进行写作,就像画家在画布上进行创作那样。不过在电脑写作时代,越来越多的作家改用计算机处理文字。“爬格子的”所剩无几,作家手稿越来越少。作家的手稿几乎不可能作伪,一望便知真假,作伪的成本和作伪的难度,都大得难以想象。而且在真伪的鉴定上也非常简单,与真迹稍一对比,便可水落石出。于是,手稿收买的风险就会小得多。

  • 标签: 手稿 莫言 收藏 诺贝尔文学奖 写作时代 计算机处理
  • 简介:郭璞殉物、干名的人生实践,与玄学人生观有着很大的区别;他在缘情绮靡、理过其辞两种诗风影响下的诗歌创作,不可避免地带有糅合的特色;游仙诗自身的诗体特征,与玄诗风处于某种“似”与“不似”的胶葛之中;玄诗风之“交”,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郭璞《游仙诗》中的慷慨之气、坎螵之怀与艳逸之采,较早地对淡乎寡味的玄诗风产生了难得的反拨作用。昔人异同,各有侧重,而宗归近似。

  • 标签: 人生实践 艳逸诗风 诗体特征 突破与反拨
  • 简介:通观近年的长篇小说创作,一个壮观景象,就是成名作家一窝蜂地折戟沉沙。从王安忆《遍地枭雄》的无人喝彩,到张贤亮《一亿六》所受的冷嘲热讽,似乎真的证明八十年代成名的作家逐渐被"翻过去

  • 标签: 莫言 张贤亮 作家 炫技 八十年代 小说创作
  • 简介:一、文学比政治更永久莫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一件大事。连续好些天了,总有记者来采访,或者来邀约开讲座,但我每次要讲莫,总会不自觉地想起他的名字。莫自己说,他取“莫”这个笔名,是为了纪念那个不能讲话的年代——那种只能沉默的痛苦,今天恐怕很少人能够理解了。而他这次获奖,大家却说得太多了。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 不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