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传统村落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近年来政府逐渐认识到对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传统古镇的保护与发展放在统筹城乡发展和与人自然和谐发展的大框架之中,力图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中保留住传统古村落文化资源。本文以江苏常武地区传统村落为例,思考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 标签: 新型城镇化 传统村落 文化资源 常武地区
  • 简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应该从地域性、民族性、特殊性等方面,进行教学定位,反之将违背各民族的音乐审美心理,抹杀民族地区音乐教育所应该达到的审美教育目的,甚至破坏了各民族音乐传承的自然生态。

  • 标签: 少数民族地区 中小学音乐教育 定位 新体系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深刻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关注。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对实现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均等化,完善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17年9月,宁夏已在中南部9个贫困县(区)1297个行政村完成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在全国贫困地区中较早实现了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各地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出一些接地务实、独具特色的良性运营模式.对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精准文化扶贫发挥了实效,值得借鉴、学习、探索。

  • 标签: 宁夏 文化惠民 乡村振兴 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 简介: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主题。音乐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素质教育中能起到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音乐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又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更显突出。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如何加强,以适应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就云南教育简况,当前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一些中小学在音乐教育实践中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应走一条以本地民族音乐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路子。

  • 标签: 现状 问题 民族化
  • 简介:学术界认为“柄香炉”艺术发源于古印度,并随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原,这种观点缺乏足够论证。通过实物与图像资料比对,考证了虽然手持柄香炉初期器型来源于古印度犍陀罗地区,但中原对这种外域器具并未全盘接纳,而是于魏晋时期在传承了中原本土的古老燃烧器具“镍斗”器型基础上,杂糅了波斯高足而形成了独特的东方“绦斗”式柄香炉。在五代、宋代时期随着行香文化进一步发展出新的艺术特征,并外输至东亚佛教地区而影响深远。

  • 标签: 柄香炉 东亚佛教 东亚传播 文化传播 艺术传播
  • 简介: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北美地区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编号18CH204)。项目周期:2018年9月6日至2021年12月31日。项目负责人为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牧副教授。项目组核心成员为:张丽君(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世界文化博物馆)、谢文娟(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唐超(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和邓珏(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播研究 北美地区
  • 简介: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一)反映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成功的经验与探索,(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三)关于改进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建议:重视各民族民间艺术的继承与发展,重视乡土美术教材的建设;改进高等院校的艺术师范教育;建立在云南少数民族特色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体系,对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将起良好的作用。

  • 标签: 乡土美术教材 民族素质 统编教材 师资培养
  • 简介:《上海洋场竹枝词》对清末民初上海地区的服饰变化有着多角度的折射。近代上海自开埠后因中西文化交融、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生活娱乐方式改变等原因,在服装形制上受到外侨着装的影响,突破传统的束缚,逐渐形成了极具时代特色的服饰时尚。

  • 标签: 《上海洋场竹枝词》 清末民初 上海地区 服饰
  • 简介: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了迅速发展,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引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导下,民族民间文化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印证。一是民族民间传统风俗,节日相继恢复,日渐兴盛,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歌舞随节日活动繁衍传播。例如我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每年都要在政府所在地个旧举行大型的欢庆火把节、扎扎节的活动,活动中身着节日盛装的哈尼族、彝族姑娘和小伙子跳起欢快的鼓舞、烟盒舞、扇子舞,场面壮观,气氛热烈。其中烟盒舞深得各民族喜爱,在各地广为传播,已成为中老年的健身娱乐项目。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区,此类活动更是方兴未艾。二是各地政府为发展经济,开展“文化塔台,经济唱戏”的活动,把少数民族民间歌舞艺术作为搭台主要支柱,用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歌舞招引中外宾客、商贾朋友。此外,在政府举办的国庆、州庆、迎香港与澳门回归等庆典中,也多用民族民间歌舞点缀衬托。千姿百态、绚丽灿烂的少数民族歌舞在这些庆典中独领风骚,倾倒观众。三是各企业、各部门的文艺汇演、调演中,少数民族民间歌舞也是必不可少的项目。如在云南锡业公司每年矿工节都要举行文艺汇演,其中群众自编自导的民族歌舞每年均在三分之一以上。与政府、...

  • 标签: 中小学艺术 地区中小学 民族地区
  • 简介:榆林地区保存下来的石窟虽不是群体性建筑,却有其地方特色。其洞窟形制、壁画内容各有千秋。佳县白云山保存彩色壁画1300余幅,这些壁画色彩鲜艳,内容丰富。有色彩艳丽的大型工笔画,有道教神话故事连环画,有山水风景画,还有花草水墨画。文章从壁画内容、壁画所现宗教信仰、文化内涵及如何进行保护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引起地方政府对石窟文化的重视,提高榆林地区文化产业口碑,为榆林地区旅游文化开发做贡献。

  • 标签: 佳县白云山 壁画内容 宗教信仰 保护措施
  • 简介:工艺美术品产业是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创新能力的欠缺制约了民族传统工艺品产业化运作。研究以渝东南少数民族聚居地黔江区的传统工艺美术品为基础,实地调查分析当地传统工艺品西兰卡普的设计现状及产业规划问题,并提出在文化旅游产业下西兰卡普工艺品的文化价值及可持续设计的现实意义,从跨区域产业化开发思考当下民族地区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设计发展之路。

  • 标签: 工艺文化 黔江 西兰卡普 可持续设计 产业化
  • 简介:随着当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到来,局圄于农村乡土的农民画一度面临着创作人员流失,农村生活题材贫乏,创作式微等问题。农民画如何顺应时代之变,适应城镇化进程,甚至参与到城市文化空间的构建体系中去,为城乡的和谐发展,也为农民画的未来探求一条新路是文章探讨的重点。文章试从城市文化空间的四个分类——文化生态空间、文化产业空间、文化事业空间以及公共空间四个维度,结合上海区域本土的农民画实例,阐释农民画于城市文化空间构建的可能性与适用性。

  • 标签: 民间美术 农民画 城镇化进程 城市文化空间构建
  • 简介: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民族艺术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更是世界艺术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艺术研究、创作、表演提供了丰富而又生生不息的素材。少数民族地区艺术院校是为各行业输送艺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之一,其学生既是民族艺术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也是民族艺术文化的反思者和创造者。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二十一世纪,少数民族地区艺术院校学生要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以其文化自觉为前提。

  • 标签: 少数民族地区 艺术院校 学生 民族艺术 文化自觉意识
  • 简介:历史上的宁夏银北地区①是经引黄灌溉得以开发的农业地带,也是当代宁夏地区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这一地区回族分布相对较少,但在诸多乡镇中仍保留着浓厚的传统经济成分,加之该区域所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受其直接影响而形成的区域传统经济,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历程中,演进出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现象。本文以黄渠桥集市的变迁为视角,来洞悉本地区回族传统经济是如何借助集市这一社会共同体联结乡村社会并与市场经济相互适应的,从而在一定意义上来反映探究地区城镇化发展与回族传统经济相互整合的逻辑与基础性机制。

  • 标签: 城镇化 回族传统经济 变迁 集市
  • 简介:双江县、孟连县均属于云南省少数民族自治县,如何指导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顺利地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本文从研究的角度,通过对上述两个县进行广泛深入调查的同时,积极、大胆地探索有关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音乐教师素质提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 标签: 现状 研究 培训 建议
  • 简介:作为情感与信仰的物化标志,带有吉祥观念的装饰纹样无声地表达着人类怀抱自然、化解凶险、繁衍发展的生命意识和生活信念。暗八仙装饰纹样是由八仙故事演变而来的道教纹样,暗八仙纹样以神话故事"八仙过海"中八仙的八个法宝造型为基础而形成,始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整个清代,是典型的明清时期民间传统吉祥纹样。文章将针对"暗八仙"纹的来源、寓意、装饰应用进行论述,发掘其在浙北地区古民居中的传承与创新意义。

  • 标签: 暗八仙纹 吉祥 装饰纹样
  • 简介:万字符作为中国吉祥符号的一个重要的元素,它影响着民间艺术并且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万字符对于中西方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象征意义,对万字纹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为我国传统吉祥纹样题材的发展与演变规律形成系统认识,有助于对这一世界纹样在中国的发展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有助于推进我国传统吉祥符号纹样的发展。万字符是一个古老而流传许久的符号纹饰,它是"西兰卡普"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纹样。通过对西兰卡普的了解,能更好地把握万字符的象征意义和构成形式,在西兰卡普的运用中,万字符以单独成型式和组合式两种方式存在。本文首先对万字符的起源以及出现进行探索,然后对万字符的象征意义进行归纳分析。再介绍万字符在西兰卡普中的具体体现。从而根据现状分析总结吉祥符号在我国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性。

  • 标签: 万字符 西兰卡普 艺术科技 寓意 民间艺术
  • 简介:本文以相关文献资料为基点,对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内蒙古地区书法理论研究方面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重要事件进行梳理、研究和总结。认为杨鲁安、张长弓、梁一孺、宋生贵、张树天、陈晗晟、唐春玉、霍如涛等人的相关论述是区内书法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指出区内一些书法教材及书法教育理论,以及2010年以后出现的以书法为研究对象的硕士论文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有一定价值;认为《全国首届碑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学术书籍的出版,是区内的重要书法理论事件,对推动书法理论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内蒙古 书法理论 代表作品 书法事件
  • 简介:“莫要再说琼结,琼结,因为它使我想起了达娃卓玛。琼结的达娃卓玛呀,漂亮得象月亮中的仙子一样。”如果说,在西藏民歌中经常唱到的“琼结达娃卓玛”是历史上,抑或是传说中的一位月亮仙子般的美女的话,那么,在今天的琼结还真出现了一位堪与月亮比光芒辉彩的歌仙之星——仓决卓玛。西藏山南地区文工团尖子演员,国家一级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中国音乐家协会西藏分会理事,1992年全国歌王、歌后大赛中被评选出的西藏歌后……这些不胜枚举的待遇、头衔和称誉,都体现了今天琼结达娃卓玛的辉煌。辉煌闪烁自达娃卓玛的家乡“琼结的达娃卓玛,她家就在大象山下,

  • 标签: 卓玛 琼结 中国音乐家协会 民族声乐艺术 西藏和平解放 格桑花
  • 简介:随着社会转型的纵深发展,散杂居地区的回汉族际交往逐步增强。由于受儒家文化濡染,处在散杂居区的西马垓回民把以宗教信仰和与之相匹配的风俗习惯为核心的伊斯兰文化作为主体,同时吸纳与伊斯兰文化不相违背的具有共通性儒家文化成分,从而构建了伊儒文化有机结合的民族志范例,减弱了民族文化之间的反差,增强了民族文化间的共同性,促进了回汉民族间的和睦相处,推进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 标签: 儒家文化 散杂区 民族关系 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