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古今谈》是浙江省文史馆的馆刊,落生于1985年,与改革开放的祖国一起成长。我们的宗旨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雅俗共赏地守护人类的精神家园。今年恰逢文史馆60年庆,也是馆刊创刊的第26个年头,今天的《古今谈》拥有一群相对稳定的读者,也有一群愿意为《古今谈》写稿的优秀作者。关心和支持《古今谈》,成了读者与作者共同的心愿。他们之中有耄耋学者、专家;有在位的将军和在职的文化工作者,更有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60后70后的学术传人;

  • 标签: 精神家园 编辑工作 文化工作者 中国传统文化 改革开放 雅俗共赏
  • 简介:我国的年鉴,在1979年以前寥寥无几,不到10种。同年,邓小平同志在接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人员时指出:“编辑出版年鉴,很有必要,这是国家的需要,四化建设的需要”。之后,年鉴便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从1980年的6种。发展到当前的1300~1400种,增长了200多倍。《贵阳教育年鉴》是年鉴庞大家庭中的一员,创刊于1989年,已走过10年的历程,今年将编辑出版第十卷。笔者从1989年《贵阳教育年鉴》创刊之日起,即任其主编,我经过10年学习、探索和总结,认为编辑出版年鉴,必须有所继承,有所借鉴,有所创新,才能使年鉴健康发展。

  • 标签: 年鉴编辑 编纂工作 创新意识 工作方法
  • 简介:《广西通志》各专志编辑室,各市、县、城区地方志办公室及各有关单位: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由广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全区古籍整理工作。为组织和完成此项工作,广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决定成立广西古籍丛书编辑委员会,委员会组成名单如下:

  • 标签: 《广西通志》 编辑委员会 古籍丛书 编纂委员会 古籍整理工作 地方志
  • 简介:《宜兴年鉴》已连续出版11卷580万字,发行2万余册,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在编纂质量上,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每年都有一些遗憾之处。尤其是框架结构不够合理,内容收录不够全面,有些条目无新意,语法遣词错误多等,编纂技术上的问题较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编辑人员业务不精、基本功不扎实,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浏览我省部分县(市)级综合年鉴,感觉类似问题也较为普遍。

  • 标签: 年鉴编辑 《宜兴年鉴》 地方志 方志学 中国
  • 简介:皇甫谧(215年~282年),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晋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一说甘肃灵台,一说宁夏固原)人,系汉太尉皇甫嵩之曾孙。原为关陇望族,家道中落后过继给叔父,迁徙至河南新安(今渑池一带)。《晋书·皇甫谧传》云:“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叔母任氏对他的“目不存教,心不人道”多次进行批评,才使他感悟道:“予长七尺四寸,未通史书。与从姑子梁柳等或编荆为椐,执杖为矛,分陈相刺,有若习兵。母数谴予,予出得瓜果归以进母。

  • 标签: 皇甫谧 编辑史 古代 中国 甘肃
  • 简介:地方志书的学术性决定了地方志编辑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同时地方志编辑的学术素养直接影响到地方志书的学术品位。长期以来,对地方志书学术性认识不足。地方志书特殊的编纂体例模式、机构体制等直接影响到地方志编辑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学术素养。在编纂实践中,地方志编辑提升学术素养要处理好政治性与学术素养、地方志书体例与学术素养、理论研究与学术素养以及沟通协调能力与学术素养的关系。

  • 标签: 地方志 编辑 学术素养 学术性
  • 简介:毛泽东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这一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经中央批准编辑出版的多种版本的《毛泽东选集》(以下简称《毛选》)和毛泽东文选、文集、选读中。《毛选》的编辑出版工作,主要分为新国成立前、后两大阶段。

  • 标签: 《毛泽东选集》 编辑出版工作 版本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著作
  • 简介:最近阅读了几部市、县年鉴,总体感觉文字比较通顺,但与志鉴的质量要求尚有差距。笔者认为,进一步提升地方综合性年鉴质量,重点是编辑人员要明确出版宗旨、增强责任意识。

  • 标签: 年鉴质量 编辑人员 出版宗旨 责任意识
  • 简介:为提高《广西文史》的办刊质量,自治区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于3月20日和22日分别在南宁、桂林召开座谈会,邀请两地专家学者、部分馆员就《广西文史》如何明确定位、拓宽稿源、扩大影响等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文史研究馆 座谈会 广西 南宁 桂林 作者
  • 简介:(三)"四书"中的《论语集注》"四书"包括《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它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编纂和注释的,从而使这四本书成为宣传其理学观点的基本教材。这四本书,在儒家诸多典籍中属于文字较少、意义明确显豁、字句又较为通达明白的,并集中反映了儒家思孟学派的主要观点。

  • 标签: 《论语》 编辑 流传 《大学》 《孟子》 《中庸》
  • 简介:新时期以来,随着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对编辑学的研究日益引起学术界和出版界的重视,编辑学作为一门学科,从上世纪80年代末发展至今,其学术地位已得到确立,一些专门的或分支性的编辑学研究也开始出现,如新闻编辑学、图书编辑学、期刊编辑学等

  • 标签: 学术期刊 编辑 社会地位 学术地位 知识结构
  • 简介:陈寅恪先生在上世纪50—40年代曾就出版其着作事,多次致信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这些书信所述的范围涉及其着作的撰写体例和出版事宜等,从中具见陈先生的学术个性,是研究陈先生学术和出版史的珍贵资料。

  • 标签: 陈寅恪书信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陈寅恪著作
  • 简介:宗白华先生作为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散文家,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他早年的编辑经历及其为我国编辑事业所做的贡献,却一直不为人了解。本文作一简单介绍,寄托我们对宗先生的尊敬缅怀之意。宗白华先生1897年12月15日出生于安徽安庆。1919年7月1日,他参与筹...

  • 标签: 宗白华 编辑思想 郭沫若 编辑工作者 科学救国 编辑原则
  • 简介: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进入商业化领域,但却在很短的时间里飞速发展,成为席卷全球的革命性浪潮,其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的影响将是巨大而深远的。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到来,21世纪的地方志载体必然发生重大变革,网络方志必将成为新世纪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发展 浪潮 信息技术 商业化 变革 全球
  • 简介:坎坷童年何云,原名朱士翘,1904年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朱巷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长年患肺病,无劳动能力,全靠母亲给人做些针线活来维持生计。幼年的何云,早已饱尝了涉世的艰辛。七八岁就给人家放牛,帮助母亲来支撑贫苦的岁月。何云从小就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一边放牛,一边读书,13岁这年高小毕业。毕业后,何云一心想到杭州师范学校读书,但终因家贫、父病,不能遂愿。1918年,14岁的何云经三叔父介绍到北乡杨家溪小学当了教员,以贴家用。192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杭州师范学校,如愿以偿。

  • 标签: 杨家溪 贫苦农民 上虞县 新华日报 云一 八路军总部
  • 简介:为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系统地对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进行马列主义教育,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编辑出版党的主要领导人的著作.从而形成了以《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为代表的众多经典文献。中共领袖的著作,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缩影,又为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思想的武器和行动的向导,对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编辑出版 领导人 著作 中共 中国共产党领导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简介:2012年11月13日上午,《广西通志》专志编辑室主任座谈会在南宁市召开。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李秋洪出席并讲话。参加会议的有自治区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顾问蓝日基,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唐中克、邓敏杰以及27个区直单位专志编辑室的有关负责人。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秦邕江主持会议。

  • 标签: 《广西通志》 主任座谈会 编辑室 南宁市 专志 办公室主任
  • 简介:《陕西年鉴》是省政府主管,由省地方志办承编的省级综合性年刊,从1997年由省社科院移交我办,已连续编纂出版9期,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全体编辑人员的努力,其整体质量逐年在提高。《陕西年鉴)2003年卷被评为全国地方志系统年鉴一等奖。《陕西年鉴》2005卷如期完成了组稿和编辑任务,已于元旦前夕出版。《陕西年鉴》的编辑出版,在全省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年鉴条目 编辑工作 资料征集 《陕西年鉴》 整体质量 地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