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2 个结果
  • 简介:分析了在新形势下地质分析测试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提出了加快实验室建设应从显示特点、加强创新、提高自身能力等方面入手,开创地质分析测试工作的新局面。

  • 标签: 地质调查 分析测试 市场化 经济全球化
  • 简介:本文是在前人四十多年工作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同位素地质学及其相互关系,将花岗岩地区的构造、岩浆、热液、铀成矿活动进行了排序。本区火山活动之后存在四次酸性、基性岩浆活动;存在早期(150Ma以前)挤压向晚期(140Ma以后)拉张裂陷转化的构造格局;伴随岩浆、构造活动,有两次面状、两次带状碱交代活动;并存在早、晚两期五个阶段的铀成矿作用。

  • 标签: 花岗岩 活动序列 铀矿化 岩浆 构造
  • 简介:荷兰皇家壳牌发表声明已经乌克兰国营能源公司Naftogaz达成在Dniepr-Donets盆地进行勘探的协议,初期投资约为1×10^8美元。该协议内容包括合资条款以及工作安排,允许该公司进入Naffogaz在该盆地拥有的10个许可区,总面积约3×10^4平方公里。

  • 标签: 天然气勘探 乌克兰 协议 壳牌 签署 能源公司
  • 简介: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在推广实施“中国石油勘探生产技术数据管理系统”中,运用数据建模分析、数据库原理以及信息系统理论技术,提出了搭建勘探开发数据整理平台的工作思路、技术原理、技术方法;通过对勘探开发数据整理平台的开发应用,基本上实现了西南油气田公司数据录入、审核、加载集中管理,其成果直接用于西南油气田公司的数据建设工作,为今后西南油气田公司及其它油田公司开展数据建设提供了工具借鉴。图8参2

  • 标签: 数据整理平台 设计与开发 功能 应用
  • 简介:今天国际油气区块市场的机会似乎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多。资源国控制和监管着获取这些机会的大门。本文将分析政府是怎样履行这方面职责的,重点是资源国政府开展轮次招标的经验。数十年来,在美国海域、北海和澳大利亚海域发放油气区块都优先选用了轮次招标。如今这种方法已在非常不同的国家得到使用,如巴西、伊朗和法罗群岛(FaroeIsland)。最近的趋势表明,每年至少有20个国家举行轮次招标。资源国政府使用轮次招标的目的,是使相互竞争区块作业权的公司尽可能增加义务工作量。轮次招标也符合公平竞争原则,而许多政府为了消除垄断、限制性发包以及危害性极大的腐败现象,都在积极引入公平竞争机制。然而仍有许多国家依靠双边谈判发放区块,另有一些国家则是两种方法兼顾。本文要剖析轮次招标的若干具体内容,包括相关资料的收集获取、区块选择、参与投标的资格认证、投标要素、标书评价和发标程序以及轮次招标的管理。所举实例用于说明资源国政府如何解决一系列问题,如在标书评价中增加透明度、为所有竞争者创造一个公平竞争舞台以及由现有的所有者控制资料。过去十年来,轮次招标出现了更加明确及公开竞争和透明度更高的趋势。尽管外部投资的减少对它产生影响,但这种趋势很可能继续下去。假如有限的财力和专业技术能有效地用于萧条的勘探环境,尤其是那些勘探新区和勘探程度很低的国家,那么国际和其他机构的最有效投资就可能很好地建立一种国际许可证招标的公平机制。总之,每个国家都必须根据自己的需要、文化和社会制度,研究出一套区块招标的策略,但不需要标准形式的轮次招标程序。

  • 标签: 油气区块市场 轮次招标 竞争机制 资料收集 区块选择 资格认证
  • 简介:伴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不断恶化,绿色IT逐渐成为当前及今后主流的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绿色IT及数据中心的相关概念,结合石油勘探的行业特点分析了国内石油勘探数据中心的现状,阐述了建设石油勘探数据中心可采用的绿色IT方法和技术。

  • 标签: 绿色IT 石油勘探 数据中心 高性能计算
  • 简介:Linux集群系统远程控制技术研究的核心是通过对BIOS和操作系统内核的研究,找到控制计算机硬件、节点休眠及远程唤醒的方法,从而降低集群系统的能耗,节约生产成本。该研究通过内核的优化技术、APM和AC-PI电源管理技术,实现各种部件的状态控制;通过内核接口实现节点的休眠、待机和唤醒。

  • 标签: 远程控制 内核优化 单部件控制 控制策略 均衡调度
  • 简介:帕姆谷(PalmValley)气田于1965年3月被发现,帕姆谷1号井日产天然气11.7×10~5立方英尺,产层是奥陶系的砂岩和碳酸盐岩。在这以后,又钻了五口井,井口流量变化较大,日产量从很少一点达到100万立方英尺,甚至有的超过130×10~6立方英尺/日。基质孔隙度和渗透率一般都是极低的。通过岩心、测井分析和干扰试验证明,地层中广泛延伸的裂缝系统,是气体主要的渗滤通道。新钻井(帕姆谷4井,5井和6井)都进行了目标明确的综合性现代电缆测井,以识别裂缝的位置和方位。经综合数据分析,能够确定裂缝的方向和密度对井间的影响以及井口产能的差别。裂缝产状从平行于层理面、且井间可对比的裂缝带变化到井眼斜交的垂直裂缝或近于垂直的裂缝。高产井可能与高的裂缝密度有关,帕姆谷气田中的裂缝沿背斜轴向发育,如交切平行或近于平行主剩余应力方位的主裂缝带。

  • 标签: 测井分析 裂缝密度 基质孔隙 电缆测井 地层倾角 高产井
  • 简介:厘米级GPS动态定位的实现,加速了机载GPS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传统的测量领域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本文首先评述了实现厘米级GPS机载测量的关键-运动中载波相位模糊度解(简称AROF动态技术)的最新进展;综合介绍了GPS在航空摄影测量、航空重力测量、机载激光地形断面测量、机械激光大地水准测量、机械激光水深测量、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测图等方面应用的实践结果;评述了多传感器组合配置的机载平台综合测量技术向着3S(GPS/RS/GIS)集成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机载GPS测量技术航空重力测量 发展趋势 ADOF方法
  • 简介:1996年以来,中国原油产量基本在1.56×10^8~1.69×10^8吨之间徘徊,2000年产量达1.626×10^8吨,2001年增加到1.649×10^8吨,2003年达到1.698×10^8吨。但现在东部油田在减产,西部发展比预期慢,海上油田产量仍较低。据预测,2005年、2010年、2015年我国原油产量将只能分别达到1.73×10^8吨、1.75×10^8吨、1.85×10^8吨。我国石油产量不可能大幅增长,2020年预计为1.8×10^8~2.0×10^8吨,然后将逐渐下降。

  • 标签: 石油产量 供需矛盾 中国 原油产量 油田产量 年产量
  • 简介: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EI)已经逐渐成为当前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内地震反演研究的主流。在简要讨论EI的基本原理基础上,介绍了基于模型的EI反演方法和EI的工作内容,以实例分别介绍当前国外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中应用EI技术对油气储层进行岩性识别和流体预测的应用效果,概述了EI技术的发展前景并对我国EI的研究应用提出建议。

  • 标签: 反演 弹性波阻抗 AVO 岩性识别 流体预测
  • 简介:环状构造发育的中亚区域形成了近纬度带,它的中心部分包括了天山南部。在这一地区分离出沿纬度方向伸展的花条形式的环状构造的集聚,在乌兹别克斯坦西部这一点非常明显。统计确定环状构造的某些组的平均半径从几千米变化到一万多米。显示出在这种构造范围内垂直运动占优势,这导致出现圆丘形环形构造、下凹的环形构造和多谱图的环状构造。最初生成的环状构造

  • 标签: 环形构造 深部流体 垂直运动 纬度 天山 伸展
  • 简介:论述了目前我国油气化探分析测试技术现状,提出油气化探测试应朝着发挥先进的分析仪器设备,地质、物探、化探相结合,研究建立适合油气微生物勘探的测试方法等方向发展,发挥其在地质实践中的作用。

  • 标签: 油气化探 分析测试 现状与应用
  • 简介:本书以我国主要类型的气田和凝析气田(气驱气田、水驱气田、异常高压气田、凝析气田和非常规煤层气田)为对象,在总结前人经验和大量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这类气田开发的基本理论、方法、经验和最新技术进展,并附有气田开发的实例。

  • 标签: 凝析气田开发 天然气工程 丛书 技术进展 异常高压 煤层气田
  • 简介:1996年以来,中国原油产量基本在1.56×10^8~1.69×10^8吨之间徘徊,2000年产量达1.626×10^8吨,2001年增加到1.649×10^8吨,2003年达到1.698×10^8吨。但现在东部油田在减产,西部发展比预期慢,海上油田产量仍较低。

  • 标签: 供需矛盾 中国 石油 1996年 2001年 2003年
  • 简介:本文论述了粤北地区火山活动之后的岩浆活动特征以及其铀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本区在火山活动(J3)之后出现深源酸性、基性~中基性岩浆活动,为深源浅成同熔型花岗岩浆和幔源基性~中基性岩浆系列,其形成的构造环境为拉张环境;早期铀矿直接受火山期后酸性岩浆和基性~中基性岩浆活动控制,而晚期铀矿则间接火山期后岩浆活动有关,且早期铀矿深源浅成帽峰式花岗岩同时、同地及同源产出,而晚期铀矿的铀源也主要来自帽峰式花岗岩体。

  • 标签: 后火山岩浆活动 铀成矿 构造环境 两期铀矿
  • 简介:针对坪北油田油水系统结垢严重的问题,通过对地层产出水、注入水、结垢物的分析研究,对各种水体之间的配伍性进行了实验,分析了结垢机理,找出了结垢原因,筛选、评价出了适合于坪北油田的缓蚀阻垢剂F21,并确定了其最佳使用浓度。现场应用表明,其效果明显,完全适用于坪北油田防垢的需要。

  • 标签: 坪北油田 油水系统 结垢 防垢 缓蚀阻垢剂
  • 简介:中国大陆含煤盆地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华北板块、华南板块及准噶尔-兴安活动带的构造活动相对稳定的陆块或地块上,形成时代主要为石炭-二叠纪、晚三叠世-早白垩世和第三纪。依据所处大地构造区域的位置及沉积构造特征,大体可分为板内克拉通型陆内断陷、坳陷型。含煤盆地中形成煤层气藏受下列条件控制:①古气候、古植物、古地理、古构造以及沉积环境控制了煤的形成、分布及品质;

  • 标签: 中国 煤层气盆地 地质特征 形成时代 变质程度 封盖层
  • 简介:储量信息是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重要成果。本文从探明储量和井筒数据的特点出发,设计了相应的预处理方法,对储量计算单元数据进行了面集化处理,对井筒数据进行了多尺度分级表示,并用Qt和C++设计了三维可视化框架,采用OpenInventor三维可视化开发工具实现了储量、井筒信息的综合展示交互,使地质研究和决策人员能够直观掌握区块的储量上报、动用等信息。

  • 标签: 储量 油气田 计算单元 井筒 可视化
  • 简介:该课题主要是针对大庆萨中开发区油田处于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油田在采取了大量综合调整措施,并在采用基础井网、一次加密井和二次加密井等多套井网开发条件下,结合油田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将动态研究成果和认识向进一步精细方向发展。量化油田油层组的可采储量和动用状况,为今后油田三次加密调整、二类油层上返注聚以及水驱进一步提高开采效果提供认识上的保障。

  • 标签: 采收率 加密井 可采储量 水驱技术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 砂岩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