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Immunethrombocytopenicpurpura)是一种自身抗体介导血小板减少的综合症。紫癜多数由血小板数量的减少引起,所以称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其致死率却非常高。近年来研究证实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机体免疫反应有关,故也称为自身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该病的血液学特征是外周血中的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的表面结合有抗血小板抗体1。目前,临床上采用排除法诊断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将其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类。该病的治疗目标是提高血小板计数到安全水平。研究表明ITP是异质性疾病,其发病过程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血小板生成障碍2。

  • 标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发病机制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瘢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以4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瘢病人于我科进行治疗的过程进行探讨,进行正确的护理措施,既基础护理观察病情、预防出血、用药及心理护理等。结果48例病人通过治疗和正确的护理措施后,有效率35.4%,显效率60.4%,无效率4.2%。结论由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瘢病人的临床表现及观察病情的结果可看出,对病人进行具有针对的护理,可以显著的增加病人的治愈率,提升病人满意度。

  • 标签: 护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更有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方案。方法通过单一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组)与常规强的松(对照组)治疗ITP的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45例,显效率71%,对照组30例,显效率37%,两组差异有显著(P<0.01)。同时比较两组血小板恢复情况,治疗组快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结论单一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ITP对迅速减轻出血症状,提升血小板计数,提高疗效有明显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特点以及血液学特征。方法纳入2017年08月--2018年08月,本院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日期单双号为基础,分为实验组(n=44)、对照组(n=44),实验组询证理念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实施循证理念下治疗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具有特殊临床表现及血液学特点,且急慢性型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早期准确诊断、指导临床治疗以及病情判断等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血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将收治的60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2014年1月~2015年6月)远程随机化分组,对照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经过护理后护理满意度的数据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优势更为明显,P<0.05。结论采用舒适护理方案后,可以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病情症状具有极大的改善效果,安全高,值得在以后的临床护理运用。

  • 标签: 人血丙种球蛋白 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理血升板汤联合强的松治疗特发性白小板减少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理血升板汤联合强的松治疗,对照组20例用强的松治疗,服药6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理血升板汤联合强的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满意。

  • 标签: 特发性白小板减少性紫癜 理血升板汤 中西医结合治疗 强的松
  • 简介:目的探讨婴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TP)的临床特点,评价三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ITP患儿90例,按照入院顺序不同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采用激素治疗,B组采用丙球蛋白治疗,C组采用丙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比较三组患儿治疗后血小板恢复情况。结果发病≤6个月34例(37.8%),6个月至1岁25例(27.8%),1~2岁18例(20.0%),2~3岁13例(14.4%)。A组总有效率73.3%,明显低于B组(90.0%)、C组(9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d后三组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多(P〈0.01);5d后,B、C组患儿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A组(P〈0.01,P〈0.05)。B、C组患儿血小板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婴幼儿ITP具有以下特点:(1)发病因素复杂多样;(2)起病急,缓解快;(3)发病与病毒感染、预防接种等可能有关;(4)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糖皮质激素和丙球蛋白联合应用治疗ITP可明显缩短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效果良好。

  • 标签: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特点以及血液学特征。方法:纳入2017年08月--2018年08月,本院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日期单双号为基础,分为实验组(n=44)、对照组(n=44),实验组:询证理念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用于系统红斑狼疮(SLE)合并难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可行及安全。方法对12例SLE并难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行国产rhTPO皮下注射,15000U/d,疗程14d。结果用药前血小板计数与用药后相比,P均<0.01。停药后3个月血小板计数与治疗前比较,P<0.01。结论rhTPO治疗SLE合并难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确切,且较为安全。

  • 标签: 血小板生成素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血小板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罗华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癫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采用美罗华联合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法,采取严格规范地进行药物配制,控制输液速度,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等措施。结果16例中2例发热,2例畏寒,1例皮疹,1例心悸,经过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使用美罗华治疗时应严格掌握使用方法,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美罗华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糖皮质激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引入金标免疫标记技术,对2004年1月—2007年5月在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连续住院确诊的儿童急性ITP34例,作以EB病毒感染IgM检测。结果34例中14例EB病毒的IgM阳性,阳性率为41.18%。结论儿童急性ITP的发病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

  • 标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儿童 EB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治疗病例30例,采用中药清热化瘀配合西药治疗。结果结果,治愈53.3%,有效率96.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显著。

  • 标签: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清热化瘀汤 血热 血瘀
  • 简介:静脉注射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已被公认,普遍认为2.0g/kg的效果更为肯定.自1996年6月以来,我们采用减少剂量的IVIG治疗17例ITP,已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丙种球蛋白 静脉注射 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