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古代医家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多从肾论治、从痰瘀论治,现代兴起的“毒损脑络”理论是在古人认识其病因病机基础上,认为肾虚、痰浊、瘀血互相转化,交互为患,一起构成浊毒犯脑的病理基础,形成虚痰瘀毒恶性循环的有害网络。因“毒损脑络”与络病病理改变不谋而合,因此提出“化浊解毒通络法”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大法,以期为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一定思路。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治疗 毒损脑络 络病
  • 简介:周安方教授为全国知名中医专家,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及内科临床工作近50年,学验俱丰,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内科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为封藏之本”出自《素问?六节藏象论》,是指肾具有潜藏、闭藏的生理特性,其一指肾藏精,其二指对机体内营养物质或代谢物及生命活动的摄纳作用。周教授运用此理论治疗泌尿生殖疾病,疗效颇佳,现总结其经验,以馈同道。

  • 标签: 肾主封藏 泌尿生殖疾病 专家经验 周安方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中医辨证分型与大隐静脉超声观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132例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分为脉络湿邪阻滞证组、脉络湿邪瘀阻证组、脉络湿毒瘀热证组,分别对3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比较3组大隐静脉近心段管径、返流峰值速度、返流时间。结果3组大隐静脉近心段管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中每2组管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隐静脉近心段管径从粗到细的顺序为:脉络湿毒瘀热证组、脉络湿邪瘀阻证组、脉络湿邪阻滞证组。3组返流峰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中每2组返流峰值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隐静脉近心段的返流峰值速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为:脉络湿毒瘀热证组、脉络湿邪瘀阻证组、脉络湿邪阻滞证组。3组返流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中每2组返流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隐静脉近心段的返流时间从长到短的顺序为:脉络湿毒瘀热证组、脉络湿邪瘀阻证组、脉络湿邪阻滞证组。结论大隐静脉超声观察指标与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辨证分型
  • 简介:姜良铎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从息论态"理论。此理论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引入"信息""状态"等概念,将中医学的辨证依据从"望、闻、问、切"四诊信息扩大到参考西医学病理生理、理化检测结果等方面,全面、准确、有重点地收集诊疗资料。

  • 标签: 热病 信息 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左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74例,并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5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1周内进行心功能测试,对照组健康人群在体检时进行心功能测试。结果:阳虚型和寒凝型冠心病患者的二尖瓣血流速度、左房射血时间、左室等容舒张时间明显低于总体样本,左房射血前期明显高于总体样本,左心室收缩各指标则明显高于总体样本(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左心功能指标具有相关性,进行辨证施治有助于改善病情。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中医辨证分型 左心功能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