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发生的心脏事件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3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观察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且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有着严重的心率变异性,有可能引发多种急性心脏事件的发生,进行有效治疗,可避免心脏事件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阻塞性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心脏事件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加隔鳖甲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采用针刺加隔鳖甲灸治疗,对照组37例仅采用与观察组相同的针刺治疗。两组均为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针刺结合隔鳖甲灸的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为67.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隔鳖甲灸可明显改善腹泻型IBS的临床症状,其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 标签: 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 灸法 间接灸 泄泻 肠易激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5月~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者,共计74例。按照奇偶数字法,分组74例患者分成A组与B组,每组37例。两组都予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A组采取桡动脉路径,B组采取股动脉路径。观察两组术中出血情况,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时间。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为(28.94±4.53)ml,B组为(36.01±6.04)ml。A组明显少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1%,B组为29.73%。A组明显低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手术时间,A、B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桡动脉路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既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又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加用健脾固肾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固肾汤口服,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69.70%,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血浆白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健脾固肾汤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究绝对卧床休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综合治疗并要求在治疗期间绝对卧床休息,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不作绝对卧床休息要求。结果:两组治疗治疗后疼痛改善程度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卧床休息有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绝对卧床休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俞募配穴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本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常规取穴针灸,将压痛明显的2组穴位通以电针仪装置,疏密波条件下留针30min;观察组采用俞募配穴法进行针刺,2组针刺手法一一对应。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McGill疼痛评分、贝克焦虑量表评分以及外周单核细胞NMDA受体、血浆缓激肽的表达变化。结果:1)治疗后2组McGill疼痛评分及贝克焦虑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的趋势更明显(P〈0.05);2)治疗后2组外周单核细胞NMDA受体及血浆缓激肽表达量均较治疗前下调,其中观察组下调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俞募配穴可以明显缓解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患者外周血NMDA受体及血浆缓激肽的表达有关。

  • 标签: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俞募配穴 血浆缓激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从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共52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吗替麦考酚联合泼尼松口服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临床生化指标,并评价其治疗效果,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后2周患者的尿蛋白、血肌酐及血胆固醇水平均开始下降,到治疗后6个月仍呈现下降趋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开始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开始上升,直至治疗后6个月,仍呈上升趋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24周临床总有效率为82.7%,显著高于治疗12周的59.6%,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本组5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11例患者出现轻到中度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均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情况。结论吗替麦考酚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率高,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吗替麦考酚 肾病综合征 前瞻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WLSY-8000型伟力电脑肾病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临床常规激素治疗及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50例在临床常规激素治疗及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病治疗仪穴位脉冲疗法。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第7天时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结束后第4天随访两组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在治疗第3天时,尿蛋白转阴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第7天、第10天和第14天,两组尿蛋白转阴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病治疗仪在PNS治疗方面,可降低尿蛋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且安全易行,不增加肾脏负担,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肾病治疗仪 激素
  • 简介:目的:探究启发式带教模式对康复治疗师实习中综合能力培养的应用效果。方法:文章首先阐述了综合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康复医学的必然要求,随后从启发式带教模式对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全面论述,并提出考核制度的落实,作为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结果与结论:启发式带教模式是康复治疗师实习中综合能力培养的较为有效途径。

  • 标签: 康复治疗师 综合能力培养 启发式带教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针刺配合美沙酮治疗海洛因戒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Database,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AcademicJournalFull-textDatabase,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BiomedicalLiteratureDatabase,CBM)、重庆维普数据库(ChongqingVIPDatabase,CQVIP)、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中针刺配合美沙酮治疗海洛因戒断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RCTs),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在严格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对每个纳入试验进行偏倚风险和质量评估。使用RevMan5.3软件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或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8个研究,共9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配合美沙酮在总有效率与单纯美沙酮治疗相比无统计学意义[RR=1.05;95%CI(0.99,1.11);P=0.11];痊愈率优于单纯美沙酮治疗[RR=1.45;95%CI(1.19,1.78);P=0.0003];复吸率低于单纯美沙酮治疗[RR=0.691;95%CI(0.60,0.80);P〈0.00001]。基于系统评价结果,采用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评价证据质量,结果显示:证据水平均为低级,推荐强度为弱推荐。结论:从纳入的文献来看,针刺配合美沙酮治疗海洛因戒断综合征有效,较单纯美沙酮有一定的优势,但需要更多的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来证实。

  • 标签: 针刺疗法 物质禁断综合征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采用电针及归脾汤联合高压氧((highpressureoxygen,HBO)治疗脑卒中抑郁症(post-strokedepression的治愈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150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中医治疗组(归脾汤内服辅助针灸治疗)、高压氧治疗组((单纯采用高压氧治)和综合治疗组(采用高压氧联合归脾汤内服及针灸疗法),每组各5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黛力新等常规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电针疗法和口服归脾汤,西医高压氧治疗组采用高压氧治疗(1次/日,每周5d),综合治疗组患者则在中医治疗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1次/日,每周5d),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及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表评分对三组患者的PSD抑郁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中医治疗组、高压氧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患者的CSS评分(15.10±5.90)、(17.40±6.20)和(12.80±4.60)分均较组内治疗前(22.50±6.10)、(23.20±5.90)和(23.40±5.40)分明显改善,且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治疗组、高压氧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患者的HAMD-17评分(17.50±3.70)、(19.10±4.90)和(13.90±4.40)分均较组内治疗前(23.20±5.50)、(22.10±5.70)和(22.80±4.70)分明显改善,且与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在抑郁治疗的总有效率(92.0%)亦明显优于中医治疗组(78.0%)和高压氧治疗(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联合推拿疗法及归脾汤对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高压氧 针灸治疗 归脾汤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泡洗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恢复期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42例中风恢复期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基础联合中药泡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关节活动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疼痛情况明显减轻,观察组上肢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肩手关节活动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8.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药泡洗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恢复期肩手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患者疼痛、活动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预后康复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风恢复期 肩手综合征 中药泡洗 康复训练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