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对影响紫菊植株内有效成分含量的因素如生长环境、栽培措施、植株器官与组织差异、生长发育时期和干燥加工方式进行了综述,并分别对其栽培及加工技术提出了建议.认为生长环境和紫菊不同部位都会造成有效成分含量的较大差异,不恰当的干燥方式会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

  • 标签: 紫锥菊 有效成分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优选当归补血汤的仿生提取工艺。方法:仿制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作为提取溶剂,固定提取温度(37℃)和提取溶剂(人工胃肠液),采用均匀设计4因素5水平试验方案,以乙酰苯肼致小鼠血虚模型和限食加力竭致小鼠气虚模型为研究对象,筛选基于补血作用和补气作用的当归补血汤仿生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在提取温度(37℃)、提取溶剂(人工胃肠液)相同的情况下,当归补血汤仿生提取最优工艺为第1次提取人工胃液用量8倍、第1次提取时间3.0h、第2次提取人工肠液用量7倍、第2次提取时间4.0h。结论:以药效学指标结合化学指标综合评价和优选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易行,较适用于生产实践。

  • 标签: 当归黄芪 半仿生提取 均匀设计 补血补气
  • 简介:目的:研究红树植物黄槿(HibiscustiliaceusL.)的化学成分。方法:分离纯化采用硅胶色谱、SephadexLH-20凝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结构鉴定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与文献对照确定。结果:从黄槿中共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木栓酮(1)、粉蕊黄杨二醇(2)、β-粘霉烯醇(3)、羽扇豆醇(4)、日耳曼醇(5)、豆甾-4-烯-3-酮(6)、豆甾-4,22-二烯-3-酮(7)、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8)、β-谷甾醇(9)和豆甾醇(10)。结论:化合物3~5和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黄槿 三萜 甾醇
  • 简介:半夏为我国传统大宗药材之一。进入21世纪后,制药企业大量采用半夏生产新药和中成药,对半夏的用量逐年增长,价格连续10年上涨,一跃成为我国中药材市场上的主流品种和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据市场调查显示,半夏价格在2001~2010年的10年问连续上涨,引起业界特别关注。半夏价格缘何由2000年的15元(千克价,下同)上涨至2010年的110元?据了解,有多种因素造就半夏价格不断攀高,现剖析如下,供业界参考。

  • 标签: 半夏 中药材市场 制药企业 主流品种 市场调查 价格
  • 简介:目的:观察脑维康(NWK)对D-半乳糖致脑老化大鼠模型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大鼠背颈部皮下连续注射D-半乳糖生理盐水(80mg/kg)8周建立脑老化大鼠模型,灌胃给予NWK8周。以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以分光光度法检测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过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aleicdialdehyde,MDA)的变化,以HE染色进行脑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D-乳糖致脑老化大鼠在水迷宫中的游泳持续时间、路径长度明显延长。给药8周后,NWK23mg/kg、46mg/kg组大鼠游泳持续时间、路径长度较模型组明显缩短,搜索策略均有改进。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全脑AChE活力、MDA含量均明显升高,SOD活力明显降低。给药8周后,与模型组大鼠相比,NWK各给药组大鼠全脑AChE活力明显降低,NWK46mg/kg组大鼠全脑MDA含量明显降低,脑组织形态结构有所改善。结论:NWK可改善D-半乳糖致脑老化大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

  • 标签: 脑维康 D半-乳糖 学习记忆
  • 简介:枸杞乙醇提取物100mg/kg、500mg·d×50d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有明显提高作用,并可减少心、肝、脑组织脂褐质浓度,提高RBCSOD活力,表明枸杞改善记忆的作用与其促进体内自由基的清除有关。

  • 标签: D-半乳糖 衰老小鼠 改善作用 乙醇提取物 改善记忆 脂褐质
  • 简介:目的:探讨皂提取物对微循环障碍和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采用电刺激法制备大鼠颈总动脉栓塞模型,按Rayer法制备大鼠下腔静脉栓塞模型。大鼠手术前连续给药3天(皂提取物150mg/kg、75mg/kg、38mgml/kg),测定电刺激致大鼠颈总动脉血栓形成所需时间及静脉血栓重量。采用肾上腺素加冰水浴法复制大鼠急性微循环障碍模型,造模后24h(第5日)用激光多普勒测定耳廓灌注量(PU)、运动的血细胞浓度(CMBC)及血细胞的运动速率(V),同时进行尾静脉取血,测定给药后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CV),血小板计数(PLT)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结果:与模型组比,皂提取物给药后血栓湿重、干重明显降低,皂提取物各剂量组给药后血栓形成时间有不同程度延长。与模型组比,皂提取物各剂量组耳廓灌注量(PU)、运动血细胞浓度(CMBC)、血细胞运动速率(V)均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皂提取物各剂量组均显著降低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体积分布宽度(RDW-CV);但对血小板计数(PLT)无明显影响,皂提取物各剂量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均明显降低。结论:皂提取物能抑制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障碍。

  • 标签: 皂角提取物 血栓形成 微循环障碍 凝血时间
  • 简介:目的:由于狭叶茴香属于我国的濒危野生物种之一,寻找狭叶茴香的理想替代药材非常必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狭叶茴香和假地枫皮这两种八属植物的根皮提取物注射液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大鼠角叉菜胶足跖肿胀模型,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模型以及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评价这两种注射液的抗炎活性。小鼠热板致痛模型和小鼠醋酸致痛模型评价这两种注射液的镇痛活性。结果:这两种注射液均表现出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实验结果中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结论:假地枫皮的根皮提取物注射液的抗炎镇痛作用与狭叶茴香的相当。实验结果显示,假地枫皮有可能成为狭叶茴香的理想替代药材。

  • 标签: 木兰科 狭叶茴香 假地枫皮 抗炎 镇痛
  • 简介:目的:探讨地方标准收载药材作为新药研发原料药材资源的研究方法。方法:查阅资料和标本,分析确定出主要分布区,制定调查路线;进行野外初查,制定适合调查品种的野外调查方案。结果和结论:根据资源分布和数量调查结果确定出资源量集中的区域,采集用于质量研究的样本,归纳出影响药材质量的一些因素。

  • 标签: 土大黄 巴天酸模 资源调查 中药新药
  • 简介:目的:建立蒙药尼安嘎日那格-10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DikmaTechnologies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1∶89);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8nm。结果:栀子苷在6.00~60.00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7.85%,RSD为1.2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蒙药尼安嘎日那格-10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 标签: 尼安嘎日那格-10 栀子 栀子苷 HPLC
  • 简介:目的:研究莪术醇对小鼠皮肤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莪术醇对B16-F10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的莪术醇对B16-F10细胞状态的影响;通过流式FITC-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莪术醇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通过间接荧光标记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莪术醇对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通过罗丹明123染色,检测不同浓度的莪术醇对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莪术醇处理B16-F10细胞24、48、72h,均可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的抑制细胞增殖;显微镜观察到莪术醇可以引起细胞形态变圆,漂浮等细胞死亡现象。12.5、25、50、100μg/ml莪术醇作用48h后,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9.5±3.4)%、(35.1±2.8)%、(45.9±4.1)%、(60.5±1.9)%,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诱导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百分率分别为(6.9±1.8)%、(12.4±2.1)%、(20.9±3.1)%、(29.1±3.5)%,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引起的线粒体膜电位的百分比分别为(40±1.1)%、(33.7±4.2)%、(27.3±2.5)%、(17.9±2.9)%,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莪术醇可以抑制B16-F10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其凋亡机制可能与细胞内活性氧组分的产生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有关。

  • 标签: 莪术醇 小鼠皮肤黑色素瘤 凋亡 活性氧组分
  • 简介:10种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外对钙离子载体A23187刺激人多形核白细胞产生白三烯B4影响试验的结果表明:1×10-5mol/L的大黄素的抑制率为100%,3×10-5mol/L齐墩果酸的抑制率为45.5±4.4%,1×10-4mol/L的放线瑞香宁、去氧胆酸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 标签: 白三烯B4 大黄素 齐墩果酸 放线瑞香宁 去氧胆酸
  • 简介:目的:研究桂芍知母汤及加味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测量足肿胀度,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和IL-10水平,并观察踝关节及周围组织病理。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布洛芬组(63mg/kg)、桂芍知母汤组(17.325g/kg)、桂芍知母加活血组(21g/kg)与桂芍知母加藤类组(25.2g/kg)足肿胀度均能明显下调,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并对关节滑膜炎性细胞浸润、结缔组织增生等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桂芍知母汤及加味均能有效缓解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局部炎症反应,其机理可能与减少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的合成,升高抑炎因子IL-10有关。

  • 标签: 桂芍知母汤 佐剂性关节炎大鼠 TNF-α IL-1Β IL-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