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取同期的40例健康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两组生物肿瘤标志物检验结果,及两组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各项检验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肿瘤生物标志物 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及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乙肝确诊、乙肝病毒携带者为例,随机抽选本院此类人员共90例为研究样本(样本纳入时间2020年5月~2021年4月),依据双盲抽签法分组后,予以对照组(n=45)酶联免疫吸附检验,予以观察组(n=45)化学发光免疫检验。分析两组乙肝表面抗原检出效果及检验效能差异。结果:HbsAg、HBsAb、HBeAg、HBcAb抗原阳性检出率组间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HBeAb抗原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诊断敏感度、阳性检出率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HBeAb抗原阳性检出效果及诊断符合率均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故乙肝、乙肝感染者病情进展评估参考性确切。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乙肝 临床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展开免疫检测诊断工作中将电化学发光法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并判断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展开研究工作,工作开展时间为2020年5月——2021年5月,选取100例贫血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检验样本进行控制,分别为高浓度(对照组)和低浓度(实验组),随后给予患者电化学发光和免疫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液成分。结果:两组患儿各项血液成分含量中,血清蛋白和叶酸含量的数据差异较小(P>0.05),无比较意义,而微量元素含量和维生素含量的数值中,实验组的各项指标成分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均相对较大,表示为P

  • 标签: 电化学发化免疫检测 应用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效果,并指出该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住院的194例甲状腺癌患者,其中97例为实验组,健康患者人数97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检查,实验组进行放射免疫分析法检验,检测两种检测方法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性的差异。结果:通过对两组数据的对比与分析,实验组的测定的准确率相对于对照组的高,在FT4、FT3、Tg以及TSH中,FT4、FT3、Tg的数值较高,TSH比对照组的数值低。结论:在甲状腺癌中患者的症状相对明显,病变的位置可以通过影像学显示出来。与此同时,病人需要做生化检查来确认诊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准确率较高,与生化免疫检验相比,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临床应用中非常有用,确保了患者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放射免疫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对乙肝病毒血清学的检验效果。方法:以100例乙肝患者为我院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组,给予对照组(50例)应用酶联免疫法检验,给予实验组(50例)应用化学发光法检验。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阳性率为62.00%,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的定性、定量检测率分别为60.00%、52.00%、24.00%、42.00%和60.00%,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化学发光法对于乙肝病毒血清学的检验效果更加显著,更加有利于诊断准确率的提升。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乙肝病毒 血清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口腔修复中全瓷材料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收的口腔修复患者当100例开展本次研究,回顾病例,以不同的修复材料作为分组依据,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50例对照组与50例实验组。对照组用钴铬合金材料,实验组用全瓷材料,对比牙周指标、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实验组PD、SBI、PLI水平优于对照组的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不良情况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的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全瓷材料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不仅可以改善牙周指标,还能减少不良情况发生率,故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口腔修复 全瓷材料 牙周指标 不良情况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型生物陶瓷材料用于年轻恒牙牙髓切断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60例年轻恒牙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将其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儿进行比较,发现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观察组患儿,P<0.05)。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儿,(P<0.05)。结论:在临床上将新型生物陶瓷材料用于年轻恒牙牙髓切断术的治疗中,能够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普及。

  • 标签: 新型生物陶瓷材料 年轻恒牙 牙髓切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