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穴位透刺配合电针法治疗周围面瘫的临床疗效予以观察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周围面瘫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针刺治疗法,观察组患者实施穴位透刺次配合电针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透刺配合电针法治疗周围面瘫的临床疗效显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穴位透刺 电针法 周围性面瘫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刺治疗与康复护理结合治疗周围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4例周围面瘫的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给予实验组患者针刺治疗并结合康复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对其病情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经针刺治疗并结合康复护理干预治疗4周之后,其得分与满意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可比。结论针刺治疗与康复护理结合治疗周围面瘫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合温针灸择期治疗非风热型周围面瘫的疗效。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的周围面瘫患者,分为研究组(治疗方案为针刺合温针灸治疗)和对照组(单纯采取针刺治疗)。结果(1)两组治疗前House-Bmckmann量表评价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House-Bmckmann量表评价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治疗前面部残疾指数量表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面部残疾指数量表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针刺合温针灸择期治疗非风热型周围面瘫疗效肯定。

  • 标签: 针刺 温针灸 面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46例急性期周围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从急性期开始接受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73.91%,治疗总有效率91.3%,对照组痊愈56.52%,治疗总有效率78.2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脑电基本节律、波幅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期周围面瘫患者行针灸治疗,能够快速改善患者周围面瘫症状,减小后遗症发生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灸 急性期周围性面瘫 总有效率 面瘫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埋线治疗周围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埋线治疗。观察2组治疗2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疗程后痊愈率治疗组为75%,对照组为78.3%,两组有效率均为100%。2组痊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周围面神经炎采用埋线治疗疗效同采用针刺疗效无显著差异。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周围性面瘫 埋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急性周围面瘫病患采取中医穴位帖敷治疗措施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2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面瘫病患,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病患常规治疗方案,给予观察组病患穴位帖敷治疗方案,并分析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对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及病患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病患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患,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周围面瘫病患采取中医穴位帖敷治疗措施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意义重大。

  • 标签: 急性周围性面瘫 穴位帖敷治疗 病患满意度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物理疗法治疗周围面瘫的疗效。方法19例周围面瘫患者采用针刺加TDP、闪罐、中频脉冲电、中药热敷治疗。结果经过1~3个疗程治疗后,痊愈11例(63﹪),显效5例(29﹪),好转3例(8﹪),无效0例(0﹪)。结论针刺配合物理疗法治疗周围面瘫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针刺 物理疗法 TDP 闪罐 中频脉冲电 中药热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周围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符合周围面瘫诊断的患者30例,采用靳三针疗法面瘫针(取穴地仓、颊车、翳风三穴)针刺及推拿手法,每日1次,7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3.4%。结论本方法治疗周围面瘫可快速消除面神经水肿,促进神经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靳三针疗法/面瘫针 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周围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102例急性期周围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针刺+刺络拔罐,51例)和对照组(针刺+电针,51例),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评价疗效。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治愈29例,显效17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96.08%)高于对照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2,P<0.05)。结论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周围面瘫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面部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针灸治疗 刺络拔罐 周围性面瘫 急性期 董氏奇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型皮内针(撳针)配合面肌功能训练治疗周围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周围面瘫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用新型皮内针(撳针)配合面肌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毫针治疗,每周7次,治疗3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周进行通过House-Brackman量表、面部残疾指数评定。结果59例患者完成治疗。干预后,两组House-Brackman量表、面部残疾指数评定均显著改善。实验组干预3周后House-Brackman量表、面部残疾指数评定后治愈率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皮内针(撳针)面肌功能训练治疗周围面瘫优于毫针治疗,且患者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

  • 标签: 贝尔面瘫 皮内针 针刺
  • 简介:摘要目的为周围面瘫合并寰枢椎失稳患者采用龙氏正骨手法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报道。方法将2017年10月我院针灸康复科收治的1例周围面瘫合并寰枢椎失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其采用龙氏正骨手法配合针灸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并最终治愈,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在进行治疗15天后,该例患者的病情痊愈,其症状消失,两侧面肌的运动功能对称,无听觉及味觉异常。对该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其病情未复发,未出现其他不适的症状。结论为周围面瘫合并寰枢椎失稳患者用龙氏正骨手法配合针灸治疗效果确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周围性面瘫,寰枢关节,龙氏正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膝状神经节损害所致周围面瘫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4月,医院中医科收治的糖尿病膝状神经节损害所致周围面瘫患者6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以及在此基础上中药汤剂辩证治疗。结果观察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标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H-B评分低于治疗前,两组对象FDIS、FDIP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辩证用药治疗糖尿病膝状神经节损害所致周围面瘫可以增进疗效。

  • 标签: 糖尿病 膝状神经节损害 周围性面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针刺并结合推足太阳经筋为主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以来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共120名,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0人,分别为针灸组、针灸及推足太阳经筋组,两组分别都是每10次为一个疗程,可应用2个疗程,疗程后做出相应的疗效评定并分别归纳各组的优劣势。结果针灸组的治愈率为75%,综合组的治愈率则为90%,因此,综合组在临床效果上明显更优于针灸组。结论周围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中,综合应用针灸并加之以推足太阳经筋的治疗方法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灸疗法 针灸加推足太阳经筋疗法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 简介:摘要观察以针刺、隔姜灸治疗顽固面瘫的疗效。面瘫周围)是针灸临床常见病之一,在祖国医学文献中称“口眼歪斜”,是因其症状的形象而命名。在临床工作中,面瘫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由于其神经损害程度不同,有一部分疗效欠佳。自2005年以来,笔者接诊一些历经多个疗程而未能恢复的患者,采用针刺、隔姜灸的方法治疗,取得一定效果。

  • 标签: 针刺 隔姜灸 顽固性面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面瘫患者应用针灸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人多年来临床实践工作经验以回顾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对面瘫患者应用针灸治疗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结果在应用针灸方案治疗面瘫患者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静脉和经筋的病位;了解患者病史且需注意寸口脉诊;局部配穴与远道取穴有机结合;对病程在三个月以上的顽固面瘫可应用火针治疗。结论我国针灸对面瘫的治疗已经有悠久的传承,且其临床应用价值在无数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我们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和最新的医学医理相结合,在患者临床实际情况基础上针对治疗,可取得突出的临床疗效,更好的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 标签: 针灸 面瘫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透刺为主综合治疗顽固面瘫的疗效。方法采用电针透刺、梅花针、拔罐、中药外敷内服综合治疗顽固面瘫86例。结果痊愈54.7%;显效29%;好转12.8%;无效3.5%;愈显率83.7%;总有效率96.5%。结论电针透刺为主综合治疗顽固面瘫疗效确切。

  • 标签: 顽固性面瘫 电针透刺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针结合麦粒灸治疗顽固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取常规体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腹针结合麦粒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及H-B面神经功能分级治疗前后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82.61%,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治疗组提高面神经功能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腹针结合麦粒灸治疗顽固面瘫疗效显著。

  • 标签: 顽固性面瘫 腹针 麦粒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刀疗法治疗顽固面瘫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新的且疗效突出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顽固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53.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治疗是一种治疗顽固面瘫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针刀疗法 普通针刺 顽固性面瘫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肌电图瞬目反射检查1,探讨雷火灸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测定面神经麻痹患者雷火灸治疗前、后瞬目反射的R1、R2波潜伏期。结果面神经麻痹患者雷火灸治疗后瞬目反射R1、R2波的潜伏期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面神经麻痹患者通过检测瞬目反射的潜伏期,证实了雷火灸治疗的疗效。

  • 标签: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雷火灸 瞬目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