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CR快速检测用于细菌类微生物污染的细胞培养液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人为污染的HeLa细胞作为研究材料,选择16srRNA基因序列作为细菌类微生物通用引物,选择煮沸法提取细菌基因组DNA,设计PCR检测培养细胞污染的程序,分析检测结果。结果人为污染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的Hela细胞,其培养上清液中可扩增出与目的片段相符的片段。结论煮沸法降低了细胞培养中细菌类微生物污染检测的难度,能够早期发现污染,为珍贵细胞的挽救争取时间,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PCR 细菌 培养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84消毒液在清洗腔镜器械清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手术后的妇科双极50件随机分成两组,A组(实验组)用84消毒液浸泡5min;B组(对照组)用多酶清洗液浸泡5min;两组浸泡后取出,按常规方法清洗,比较两组器械残留血污情况和清洗时间。结果B组隐血实验阳性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清洗腔镜器械采用84消毒液浸泡可以明显提高清洗质量,能明显降低血迹的残留,是一种经济使用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腔镜器械 84消毒液 清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护士手细菌污染对于护理工作的影响,针对新生儿护理操作前后护士手细菌污染情况进行调查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妇产科护士80例作为研究对象,护士在对新生儿护理操作前后,采集受细菌,并对护理前受细菌污染与护理后手细菌污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妇产科护士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操作后,手部细菌的污染长度严重,染菌阳性率已经达到了98%,而早护理操作之前,护士手部细菌的感染情况则相对较低,阳性率16%。结论负责新生儿护理的护士在完成护理操作之后,就要使用消毒液消毒,然后遵循六步洗手法,以使手部细菌污染率有所降低。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护理操作 受细菌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羊水污染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总结其临床意义,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31在本院分娩的18822例活产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性质羊水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情况。结果Ⅲ度羊水污染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羊水清、I度羊水污染、Ⅱ度羊水污染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27,P<0.01),其他各组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度羊水污染的新生儿更易发生新生儿窒息,在产程中严密监视羊水性状的变化,如发现羊水Ⅲ度污染时,应及时处理,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 标签: 羊水污染 新生儿 窒息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一项针对梅县城区内居民住宅户的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情况的调查,对随机抽取的67户家庭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在检测的67家住户中,有38家甲醛含量超标,合格率仅为43%。结论所调查居民住户空气质量不理想,室内装修材料、通风条件、装修时间是影响室内甲醛含量高低的三个主要因素。

  • 标签: 梅县 室内空气 污染 甲醛含量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0例手术后出现难愈腹部切口病人的病因分析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手术后均腹壁切口延迟愈合患者。结果采用针对支原体感染的局部换药,10例病人切口全部愈合良好。结论选择针对支原体抗生素和促创面愈合药物局部用药,可明显缩短愈合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吸氧管放置深度对减少吸氧管污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切开患者30例,采取自身对照方法,分别将吸氧管放入气管导管口内4cm,8cm及3cm,9cm各8小时,氧流量1~2L/min,粘贴位置为气管内套外侧近下巴缘及左或右颈外侧区,气管口覆盖单层湿方纱,吸痰时方纱及吸氧管取出,连续监测吸氧管有无自行弹出及触及周边皮肤、衣物。结果吸氧管放入气管导管口内4cm,8cm与3cm,9cm各8小时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吸氧管放入气管导管口内4cm~8cm,粘贴位置为气管内套外侧近下巴缘及左或右颈外侧区,可以减少吸氧管自行弹出及触及周边皮肤、衣物的次数,减少护理人员处理,更换吸氧管的次数,从而降低护理工作量。

  • 标签: 气管切开吸氧管放置深度吸氧管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护理干预对羊水胎粪污染儿洗胃后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1.2月~2011.5月分娩150例羊水Ⅲ度胎粪污染新生儿进行常规洗胃后随机分成观察组(77例)与对照组(73例)。观察组给予联合护理干预,包括早期少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给予常规喂养及护理。结果观察组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后第14、17、20、23小时奶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少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有助于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洗胃后胃内容物的排空,及胃肠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少量喂养 非营养性吸吮 羊水胎粪污染 呕吐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2015年凉山州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监测结果。方法2015年在凉山州各大中小型农贸市场、超市等采集食品样本,对化学污染物有害元素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2015年凉山州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结果表明,含铅元素较多的食物为蔬菜豆类、鸭蛋、粮食、皮蛋类,在食物中超标率达到5.5%,对食物造成较重的污染;镉含量较多的食物为蔬菜茎类、鸭蛋,总砷含量较多的食物为海带、紫菜,普遍超标。结论2015年凉山州常见食品中存在部分化学污染物有超标状况,时刻威胁着人类身体健康,有关部门需进一步加强此方面的监管力度,大力普及和宣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

  • 标签: 凉山州 食品 安全 化学污染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株洲市市售食品中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情况。方法对株洲市辖区内超市农贸市场及餐馆的食品按GB4789进行检测。结果四类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为17.01%,检出率前三依次为生畜肉(37.50%),生禽肉(37.50%),生食水产品为(22.72%)。结论应全面加强食品各环节的卫生管理,加大食品卫生监测力度。

  • 标签: 株洲市 食源性致病菌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脂与谷丙转氨酶试剂对总胆汁酸检测携带的污染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进行体检的68例健康者的血清,进行随机混合成若干等份血清。选取10份混合血清作为对照组,取上述10份血清加入血脂试剂检测作为血脂试剂组,加入谷丙转氨酶试剂为谷丙转氨酶试剂组。分析比较血脂试剂对总胆汁酸的检测影响以及加入谷丙转氨酶试剂后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血脂试剂组总胆汁酸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谷丙转氨酶试剂组血清总胆汁酸浓度与血脂试剂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试剂对于总胆汁酸检测可能有携带污染,导致总胆汁酸检测增高,且随着检测次数增加,或加入谷丙转氨酶试剂,增加中间检测项目,其影响逐渐降低。

  • 标签: 血脂试剂 谷丙转氨酶试剂 总胆汁酸 携带污染 血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无菌注射剂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污染因素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了讨论分析。注射剂生产中的主要污染来源为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需要采取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来消除污染,以达到注射剂无菌的质量要求。

  • 标签: 无菌注射剂 污染因素控制 无菌检查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不安全因素,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去污染区工作质量。方法于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工作实践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通过改进,去污染区工作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防范去污染区常见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降低差错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去污染区 不安全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电子垃圾污染环境对儿童铁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全世界最主要电子拆卸区之一的贵屿镇224名3~7岁儿童(暴露组)和比邻濠江区204名同年龄段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取静脉血检测血铅、血清铁、铁蛋白指标。结果暴露组血铅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暴露组血清铁、铁蛋白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电子垃圾污染环境存在除铅外其他多种有害金属,其交互作用可能导致当地儿童铁代谢有异于其他地区。

  • 标签: 电子垃圾 血铅 铁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医院清洁工由于经常处理医院污物及医疗垃圾,手的污染较医务人员更为严重。加强对清洁工手污染的监管与重视,强化他们的防护意识,告知他们手的清洗和消毒方法,减少手带菌的污染,防止医院内的交叉感染。方法建立清洁工专管员,建立由清洁工专管员带教培训和考核机制,采取口头复述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考核的方案,以及各科室对清洁工的协同指导和管理。结论手带菌感染是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清洁工的手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是控制和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

  • 标签: 清洁工 手污染 交叉感染 监管与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牡丹江市早餐中细菌及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种类。方法参照《2013年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工作手册》的方法,使用2013年采集的全市25份早餐,进行菌落总数、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结果25份早餐样品中菌落总数超标样品19份,12份早餐中大肠埃希氏菌超标,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未检出。结论牡丹江市早餐中细菌污染率相对较高,建议加强市场卫生的监控力度,增强对从业人员的监管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关键词致病菌;食品污染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分析重症监护室呼吸机排出气体微生物污染的具体情况。方法选择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综合性重症监护室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50例伴有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对照试验,分析使用细菌过滤器前后,呼吸机出气端细菌感染的情况。结果使用细菌过滤器后,呼吸机的出气端的细菌感染情况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在使用呼吸机时,配合使用细菌过滤器,可以有效降低细菌感染的发生几率,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呼吸机 出气口 细菌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村民生活饮用水污染调查,明确污染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污染,预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方法采用现场流病学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采集的水样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并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污染生活饮用水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氨氮、臭和味超出国家标准。结论此事件是由化工制药厂污染地下水引起的化学污染事件。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化学污染 事件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