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药具有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作用。由于其多成分产生的多靶点效应,使其有效性、安全性难以评价。代谢学技术能整体和系统地分析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情况,符合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有助于揭示中药作用的分子机制。本文主要阐述了代谢学在中药有效性和毒性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其在中药研究中的优势和不足。

  • 标签: 中药 代谢组学 有效性 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放疗、放疗和化疗三种治疗对于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三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于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6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其中采用化放疗治疗的有36例,采用化疗治疗的有21例,采用放疗治疗的有19例,比较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化放疗、放疗和化疗三患者的生存期平均为8.6月、6.5月及2.3月;三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分别30.6%(11/36)、23.8%(5/21)及5.3%(1/19);化放疗疗效好于放疗,但两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放疗和放疗患者的疗效明显好于化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放疗对于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化放疗 放疗 化疗 肺癌脑转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近年来收治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低危患儿从诱导缓解期至庇护所预防期临床相关资料,探讨影响低危儿童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05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期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儿科就诊,归为B细胞型ALL低危患儿,采用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为主导的多中心(SHAQ)协作研究方案即SCMC-ALL-2005方案治疗。收集、整理临床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检验样本均数之间的差别。全部数据经SPSS17.0软件处理。结果1.治疗前复发与对照临床资料比较发病时的一般情况,融合基因及染色体,无明显差异(P均>0.05)。2.治疗情况方面(1)庇护所预防期复发治疗天数明显延长(P=0.047);(2)感染次数巩固治疗期复发明显增多(P=0.049),但抗感染治疗天数,从诱导缓解期至庇护所预防期无明显差异(P均>0.05)。3.腰穿次数及血制品输注腰椎穿刺数,输注红细胞及血小板数,两无明显差异(P均>0.05)。4.化疗药物的使用从诱导缓解期至庇护所预防期化疗强度比较,阿糖胞苷、6-巯基嘌呤、甲氨蝶呤的化疗强度,复发明显低于对照(P均<0.05)。结论感染是导致治疗早期化疗剂量减少及化疗延迟的主要原因;治疗早期阿糖胞苷、6-巯基嘌呤、甲氨蝶呤的化疗强度不足是导致复发的根源。采取个体化化疗方案及适当的护理,减少感染,按计划完成化疗,对减少复发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低危组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血清MP-IgM流行趋势。方法采用金标斑点免疫渗透法检测1455份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标本。结果在受检的1455例患者中MP-IgM总阳性检出率为19.2%。各年龄MP-IgM阳性检出率存在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x2=46.22,P<0.05),具体表现为1岁以下MP-IgM阳性率明显低于1~3岁(q=-0.1720)、3~6岁(q=-0.2375)及6~15岁(q=-0.1399);1~3岁明显高于老年(q=0.1360);3~6岁明显高于成人(q=0.1411)和老年(q=0.1360)。间接表明1岁以下感染MP感染率最低,其次为老年和成人。结论MP-IgM检测对MP感染的早期诊断,尤其在儿童青少年呼吸道感染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IgM检测 年龄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32例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化的分析,总结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化特点。方法对32例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及免疫化结果,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食管小细胞癌分为单纯小细胞型、混合细胞型两种类型,镜下多为单纯小细胞型。免疫化示肿瘤细胞表达NSE(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Syn(突触素)、CgA(嗜铬蛋白A),阳性表达率NSE为91.3%,Syn为94.3%,CgA为80.1%。结论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化特点,确诊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学及免疫化检查。

  • 标签: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 病理组织学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联合沉渣包埋切片及免疫化检测在胸水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8例胸水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测,其中65例恶性及可疑恶性胸水进行沉渣包埋切片,并联合应用免疫化染色,进一步明确诊断及追溯其组织来源。结果65例胸水液基细胞学检测阳性49例(75.38%),可疑阳性16例,经沉渣包埋切片及免疫化检测出阳性61例,阳性率9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免疫化标记结果证实,肺腺癌41例、肺鳞癌2例、肺神经内分泌癌1例、恶性间皮瘤2例、胃肠道癌9例、乳腺癌2例、胆管癌1例、卵巢癌3例、反应性间皮增生4例。结论液基细胞学联合沉渣包埋切片及免疫化检测,可提高胸水细胞学诊断准确性和阳性检出率,并对判断肿瘤细胞组织来源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液基细胞学 沉渣包埋切片 免疫组织化学 胸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鲍曼不动杆菌(AB)侵袭烫伤家兔致淋巴细胞蛋白质的变化。方法将24只健康成年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烫伤、AB侵袭2h、AB侵袭6h,每组6只。对照家兔37°C模拟烫伤,其余3家兔均造成背部30%TBSAⅢ度烫伤,AB侵袭2h、6h组分别于伤后18、22h经耳缘静脉注射2ml对数生长期AB悬液。4家兔致伤后24h取颈动脉血分离获取淋巴细胞,提取细胞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结果4家兔淋巴细胞平均蛋白质点数为960个,与对照相比,其余3筛选出差异蛋白质点17个,鉴定10种蛋白质点,包括9种蛋白质,表达下调或明显上调。结论家兔烫伤后或烫伤后感染AB后淋巴细胞蛋白质发生了明显变化,这可能与伤后免疫抑制和脓毒症的发生有关。

  • 标签: 烫伤 鲍曼不动杆菌 淋巴细胞 蛋白质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介入时机针刺穴对原发性痛经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0例纳入经前针刺,另40例纳入即刻针刺,比较两患者针刺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前,经前针刺和即刻针刺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经前针刺和即刻针刺的中医证候评分均优于治疗前,经前针刺优于即刻针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介入时机针刺穴均能够改善患者的痛经症状,但与即刻针刺治疗相比,经前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降低了中医症候评分,疗效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介入时机 针刺 原发性痛经 中医症候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GrowthFactorI,IGF-Ⅰ)与2不同人群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25例正常妊娠、35例早期自然流产、19例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systicovarysyndrome,PCOS)自然流产患者血清中的IGF-Ⅰ水平。结果流产IGFⅠ的浓度为115.4±12.5μg/L,正常妊娠为129.6±11.3μg/L,PCOS流产IGF1的浓度159.9±8.5μg/L,流产检测结果低于正常妊娠,PCOS流产检测结果高于正常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1的表达在不同流产人群作用不一,有待近一步研究。

  • 标签: 自然流产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多囊卵巢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畸形愈合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桡骨远端粉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别分为A、B两。两患者均接受手法复位及夹板固定治疗。经治疗后3个月复诊并观察两患者腕关节功能分级比较。结果A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5.0%,B为58.8%,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年龄为桡骨远端粉碎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不一的主要因素之一。

  • 标签: 年龄 桡骨远端粉碎骨折 畸形愈合 腕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免疫化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活检样本中的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免疫化Envi-sion二步法对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检验所收集的以明确病理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活检标本320例进行检测,分析p63、TTF-1、CK5/6及NapsinA等蛋白的在鳞癌和腺癌患者上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鳞癌患者的P63及CK5/6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腺癌(P<0.05)。腺癌患者的TTF-1及NapsinA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鳞癌(P<0.05)。结论使用免疫化技术对肺癌活检标本检测,对p63、TTF-1、CK5/6及NapsinA等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能够提高对肺腺癌与肺鳞癌鉴别的准确性,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 标签: 肺癌活检标本 免疫组化检测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癌粗针穿刺与术后活检标本病理分级及免疫化的比较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所的98例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行粗针穿刺活检,与其术后活检标本的病理分级和免疫化结果做比较分析。结果粗针穿刺活检与术后病理分级符合率为78.0%(Kappa值为0.48)、ER的符合率为97.0%(Kappa值为0.88)、PR%符合率为88.0%(Kappa值为0.69)、HER2符合率为95.0%(Kappa值为0.70)、Ki67表达的符合率为76.0%(Kappa值为0.48)。结论乳腺癌粗针穿刺活检可以准确预测ER、PR、HER2的表达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但是对癌症的分级与Ki67的检测符合性有待提高。

  • 标签: 乳腺癌 粗针穿刺活检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丹参作用后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蛋白质双向电泳分离体系,提高其分辨率和重复性。方法丹参作用于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提取全蛋白,按标准条件对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并对各个关键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最终选择的裂解液配方是1%TBP,4%CHAPS,0.2%Bio-Lyte,40mmol/LTris,8mol/L尿素,2mol/L硫脲;使用pH4~7的IPG胶条,电泳参数根据Bio-Rad公司的预设方案进行调整;改良硝酸银法进行蛋白质斑点染色。从而获得了满意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结论成功建立了丹参作用后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蛋白质双向电泳分离体系,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重复性,为进一步较为系统、全面、准确的评价丹参及其复方制剂的作用机制和药效提供方法学基础。

  • 标签: 双向电泳 蛋白质组 丹参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厦门市部分职业人员不同年龄的血液黏度水平,分析该人群血液黏度异常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北京世帝L-G-R80型血液黏度分析仪。检测5230名职业人员血液黏度水平,按年龄间隔分成5,并将各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厦门市部分职业人员血液黏度平均水平(切变率选取由高切至低切200、30、5、1s-1)及血浆黏度201s-1分别为4.35、5.61、9.41、20.95、1.63mPa。s。该人群总的血液黏度水平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4.4%、28.8%、47.8%、51.6%、22.5%。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超重、吸烟、饮酒、职业等为血液黏度水平异常的影响因素。结论厦门市部分职业人员血液黏度水平异常检出率均较高,尤其是低切血黏度水平及其异常检出率。该研究对于了解高血黏度的人群分布和生活因索对血黏度升高的作用,以及合理调整生活习惯、制定健康计划、预防血栓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职业人员 血液黏度 切变率 影响因素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年龄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接诊的15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两,将不足75岁的患者作为观察,将75岁及以上的患者作为对照,对两患者均行PCI治疗。结果在临床危险因素比例、血管病变及PCI成功率方面,观察明显优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IC术后一年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年龄的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PCI治疗 TIMIⅢ血流 心肌梗死 再发性心绞痛 血运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MP-2/4、BMP-7、BMPR-IA在不同时期HS及NS中的表达的差异。方法对增生期和成熟期的HS各20例、NS10例进行免疫化染色(S-P法),在光镜下观察其阳性表达的分布与强度并进行比较。结果上述因子在不同时期的HS的表皮、真皮(成纤维细胞、基质、毛囊)中均可见阳性表达,但BMP-2/4在增生期HS较成熟期HS中成纤维细胞的阳性细胞多;在NS的表皮、真皮(基质、毛囊)可见阳性表达,但在成纤维细胞中无阳性表达。结论BMP-2/4、BMP-7、BMPR-IA在各时期HS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均较NS明显增高。

  • 标签: BMP-2/4 BMP-7 BMPR-IA 增生性瘢痕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年龄老年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脏超声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2018年我院入治老年心梗死患者150例,其中根据年龄分为A(60~70)岁、B(70~80)岁、C(80~90)岁,对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同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女性比例大于B女性比例大于A女性比例,其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为20%,其次是B并发症发生率为40%,并发症发生率最高为C75%,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患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男性患者的发病率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增长,并发症发生概率也在逐渐增加,年龄增长对预后产生消极影响,并发症概率更高。

  • 标签: 不同年龄 老年心肌梗死 心脏超声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鞘配合塞丁格(Seldinger)技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s,PICC)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经PICC专科护士评估后认为在直视下穿刺置入PICC有困难的40例乳腺癌患者,在健侧上肢运用血管鞘配合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患者均采用5Fr血管鞘配合PICC套件,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成功,其中1针成功29例,2针成功8例,3针成功3例,失败0例。结论采用血管鞘配合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操作成功率高,提高了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置管的临床适用率和置管成功率,减少了患者痛苦和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管鞘 改良塞丁格技术 PICC 乳腺癌
  • 简介:摘要骨髓是恶性淋巴瘤常见受侵部位,合并骨髓受侵患者将出现淋巴瘤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浸润等症状,这部分患者预后较差。骨髓涂片免疫化、骨髓活检是恶性淋巴瘤骨髓受侵常用检测技术,下面就两项检测技术的实际价值及对比优势进行了分析。

  • 标签: 骨髓涂片免疫组化 骨髓活检 恶性淋巴瘤 骨髓受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