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急诊修复手部皮肤逆行撕伤。方法根据手部皮肤逆行套状撕伤的损伤程度,应用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技术及其相关方法急诊修复20例手部皮肤逆行撕伤。结果除1例皮缘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其余19例全部成活。术后20例均得到随访,外形与感觉等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急诊修复手部皮肤逆行撕伤,手部功能和外形恢复满意。

  • 标签: 手创伤 皮肤撕脱伤 显微外科技术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详细地探讨了手指受挤压旋转撕后如何选择合适的再植方法,为临床断指再植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自我院外科2014年1月~2015年6月因挤压旋转撕性断指,断指需要再植的2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研究,按其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邻指动脉移位,对照组采取自体小静脉移植法,每组各14例患者。比较两组手术后断指再植的成活率。结果观察组21指的完全成活为20指,成活率为95.2%,对照组22指完全成活为16指,成活率为72.7%,可见,观察组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8周的功能跟踪显示观察组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指受挤压旋转撕后,根据其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进行再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严格掌握其并发症,加强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以此来提高其成活率。

  • 标签: 断指 再植 显微外科 成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讨经阴道非垂全子宫切除术临床特点,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两组患者均于术前进行全身麻醉措施,阴道组患者采用经阴道非垂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腹部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选用传统腹部全子宫切除手术进行治疗。结果阴道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腹部组患者,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非垂全子宫切除术是临床治疗子宫良性病变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经阴道 非脱垂 全子宫切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胺酮联合丙泊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76例手术患儿,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给予对照组氯胺酮麻醉,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氯胺酮和丙泊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在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方面,不具有可比性。结论对手术患儿实施氯胺酮联合丙泊麻醉,能够减轻患儿的痛苦,保持平稳的生命体征,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小儿麻醉 氯胺酮 丙泊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茶碱为内标,建立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对乙酰氨基浓度的方法。方法经0.5%异丙醇叔丁基甲醚和二氯甲烷萃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血浆中对乙酰氨基能很好分离,无血浆内源物干扰,最低检测浓度(LLOQ)为0.5mg?L-1,对乙酰氨基的血药浓度在0.5-2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低、中、高浓度(1mg?L-1、5mg?L-1、15mg?L-1)绝对回收率分别为71.82±10.14%、61.48±1.8%、63.45±4.02%,日内及日间RSD均小于15%。结论该实验建立的检测方法简便、快速、无干扰,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适合对乙酰氨基血药浓度检测。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胺酮联合丙泊用于小儿静脉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7月手术患儿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9)与对照组(n=29),观察组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心率(HR)、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及恶心、呕吐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前后HR波动较小,对照组患儿麻醉前后HR波动较大,两组麻醉后5min、15min、手术结束时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恶心、呕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氯胺酮联合丙泊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术后清醒快,效果满意。

  • 标签: 氯胺酮 丙泊酚 小儿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茶增多症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临床总结。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儿茶增多症的临床手术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9例达到临床治愈,1例较重的儿茶增多症的患者手术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我院对患者实施的手术治疗是比较合理的治疗方法,总治愈率达到90%。

  • 标签: 儿茶酚增多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异丙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应用。方法本研究46例患儿分为三组,给予不同剂量的异丙进行诱导,2.5mg/kg10例,3.0mg/kg24例,3.5mg/kg12例,30~40s注入,为预防注射部位疼痛,200mg异丙溶液中加入利多卡因20mg。待患儿意识消失后,用1%地卡因咽喉部喷雾表面麻醉,然后置入支气管镜。采用喷射呼吸机,经支气管镜插孔喷射给氧,驱动压0.2mPa,频率100~160次/分。置入支气管镜时出现呛咳反射或肢体抽动追加异丙1.0~1.5mg/kg。麻醉诱导后每隔5min重复给予异丙0.5~0.8mg/kg,静脉推注维持麻醉。麻醉中监测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同时观察麻醉效果。结果本研究患儿采用异丙诱导剂量为2.5mg时需追加药物明显增多。3.0~3.5mg/kg异丙诱导看到满意效果。结论小儿器官异物取出术异丙诱导剂量以3.0~3.5mg/kg较适宜。

  • 标签: 不同剂量异丙酚 小儿器官异物取出术 3.0~3.5 mg/kg诱导效果满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丙泊联合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0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一组为对照组,在进行无痛胃镜时使用丙泊和生理盐水;另一组为研究组,进行无痛胃镜时使用丙泊联合芬太尼。观察两组检查前后的起效时间以及清醒的时间和心率(HP)、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结果对照组的起效时间以及清醒时间均比研究组长,检查过后研究组的患者心率有所减慢,平均脉动压有所降低,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丙泊联合芬太尼相对单独使用丙泊在无痛胃镜患者中具有显著优势,相对来讲应用较为广泛,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丙泊酚 芬太尼 无痛胃镜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妇女生殖器垂的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了46例老年妇女生殖器垂均进行手术治疗。根据病人生殖器垂程度,选择个性化的手术方式,手术同时矫治合并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术后恢复比较快。结论本组病例因行生殖器垂手术,术后复查也证明这是最简单、这种有效的手术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妇女 生殖器 脱垂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隐形脐带垂的原因及加强治疗、护理的措施。方法结合本院2008年12月份至2011年11月份13384例分娩案例的资料,对其中32例隐性脐带垂病例的临床治疗、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2例中出现胎先露,或是骨盆入口衔接不良,或是第一、第二产程异常等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隐性脐带垂的比例将近0.24%,32例出现隐性脐带垂的病例,经过人工破膜、徒手旋转胎头以及阴道内诊后,120s到300s之间突然胎心减速到每分钟不足100次,采取吸氧、5%碳酸氢钠溶液滴注后,有22例顺产,其余10例出现胎儿窘迫,有9例采取急诊剖宫产,另1例钳产。结论隐性脐带垂极可能引起脐带绕颈,羊水过多,或是相对头盆不称,或是胎儿巨大者,需要徒手旋转胎头,调整胎方位,及时给予吸氧,并借助胎心监护仪加强监测和护理,如果产妇宫口未开全,应采取头低臀高位(15°到30°之间),或是侧卧位,以降低脐带受压,并采取静脉滴注维生素C+葡萄糖液的方式来提高抗缺氧能力、减小血管通透性。只要加强、加深认识,采取合理、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及时诊断,便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隐性脐带垂,保证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 标签: 隐性脐带脱垂 产妇 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釉质矿的临床发病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60名错颌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口腔正畸治疗前后牙釉质矿的发病情况。结果经过矫治后,牙齿矿患者和牙齿矿率出现增长,与矫治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140颗为上颌牙齿矿,107颗为下颌牙齿矿,上颌牙齿矿发生率与下颌牙齿矿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牙釉质矿,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口腔卫生习惯,从而降低牙釉质矿的发生率。

  • 标签: 口腔正畸 治疗 牙釉质脱矿 发病情况
  • 简介:摘要重度盆腔器官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发病率约为40%。POP患者,特别是POP-QⅢ期(依据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盆腔器官垂定量分度法)及以上者,常合并有排尿和排便困难、尿失禁及粪失禁等症状,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该文章的患者同时患有膀胱结石,是此类病症中的典型案例。

  • 标签: 重度盆腔器官脱垂 巨大膀胱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截肢患者术后应激障碍的相关因素,以减少患者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一科收治的糖尿病足截肢(截趾)患者进行采用创伤后应激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结果90例糖尿病足截肢(截趾)术后患者存在应激障碍者为28例,占31.1%。糖尿病足截肢(截趾)术后患者存在应激障碍与有无配偶、工作学习、家庭关系及社会交际情况相关。存在应激障碍患者及非应激障碍患者SCL-90评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存在应激障碍相关因素的截肢(截趾)患者,应加强患者心理疏导护理,以减少患者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生。

  • 标签: 脱疽 截肢术后 应激障碍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为观察直肠粘膜缝扎硬化注射加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垂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的住院病人中随机选择了56例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垂的患者,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直肠粘膜缝扎硬化注射加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PH术加外剥内扎术,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直肠粘膜缝扎硬化注射加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垂是有效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脐带垂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方法对收治区间为2015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发生脐带垂的22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每11例患者为一个小组,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未进行预防和应急处理,观察组患者进行预防和应急处理,然后对新生儿的Apger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Apger评分进行比较分析时,采用预防和应急处理的观察组患者新生儿Apger评分明显高于未采用预防和应急处理的对照组患者新生儿。结论对孕妇进行脐带垂预防以及及时的脐带垂应急处理可以提升胎儿的存活率,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医学治疗中要予以重视。

  • 标签: 脐带脱垂 预防 应急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固定正畸患者牙釉质矿的好发部位及预防对策。方法搜集2013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行固定正畸治疗的53例病例资料,对患者治疗后牙釉质矿的发生情况、好发牙位等进行观察及统计。结果53例患者有牙齿共1145颗,其中固定正畸后出现矿者21例(130颗),矿率占39.6%(11.4%),包括托槽龈方矿者64颗(49.2%),托槽边缘矿者47颗(36.2%),邻面矿与带环周围矿者各有13颗(10.0%)与6颗(4.6%)。好发牙位以上颌侧切牙矿最多,占31.2%,其次为上颌中切牙与上颌尖牙,矿率各占20.2%与18.9%。结论经固定正畸处理后,患者有较高的可能性发生牙釉质矿,且矿多集中于上颌侧切牙、中切牙及尖牙等牙位,临床需充分重视并加强防治,以减少牙釉质矿的问题发生。

  • 标签: 固定正畸 牙釉质脱矿 好发部位 预防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疽,西医学又称“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急性动脉栓塞、糖尿病足”等。临床上,属于寒凝经脉型应用阳和汤加减治疗,效果较好,使部分患者免除了截指(趾)。

  • 标签: 阳和汤 脱疽 寒凝经脉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蒙石散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间住院治疗的60例腹泻患儿,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抗病毒、对症补液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蒙石散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儿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6.7%,实验组有效率96.7%,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石散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护理操作安全简单,且娴熟的操作,护患沟通对治疗尤为重要。

  • 标签: 小儿腹泻 蒙脱石散 保留灌肠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