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对心电学研究也更加深入,千变万化的心电图中包含着丰富的心电信息,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的涌现,为心电学家解释各种疾病状态下的心电图表现提供了重要条件。因此,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对我国心电学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实验研究揭示心电波形形成机制、冠状动脉显影与心电图对照揭示心肌缺血的心电特征、基因与心电图对比揭示遗传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特征、心电动态监测揭示心电现象的联系与发生时机,从而推动我国心电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心电学 心律失常 研究方向 动态监测
  • 简介:摘要本文就中药龙胆的炮制方法及炮制后的应用做简要论述。

  • 标签: 龙胆 炮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更进一步对中药炮制的超分子化学机制进行探究。方法结合中医药研究现状,在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采取中药生物超分子体特征以及现阶段在人体“气析”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中药炮制的超分子化学机制进行更进一步探究。进而解决现阶段中药炮制学所存在的棘手问题。结果超分子化学机制研究表明,中药即巨复生物超分子体,所谓中药炮制就是在高温、高湿以及添加辅料(也可不加辅料)等外界条件下,令中药生物超分子主客体发生化学变化进而炮制出新药的技术。中药饮片则是在中药超分子进行化学反应后主客体分子发生了质的变化而得到的产物,炮制而得的重要饮片其药效与药性取决于炮制过程中质量标准十分严格、化学反应是否充分,饮片的药效与药性则直接主导着主客体“印迹模板”所发生的变化程度,一般可应用“气析”作用测出其变化程度。结论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以及人体的超分子“印迹模板”作用,辅以中医人体经络脏腑研究成果共同为基础实施生物超分子中药炮制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目前中药炮制的各类问题,且所炮制出的中药饮片具有单用确定性以及联合使用的调配性,进而有效建立了中药临床配伍调配体系,值得重视。

  • 标签: 气析作用 中药炮制 超分子 印迹模板 临床给药 化学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药剂管理的措施以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实施普通管理的中药药剂资料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实施标准化管理的中药药剂资料作为实验组,对比2组中药药剂管理结果的差异性。结果2组患者满意情况以及工作人员满意情况相比,P<0.05。结论在中药药剂管理中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促进中药药剂的的用药、配置以及服务的合理化。

  • 标签: 中药药剂 管理 标准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治疗中怎样合理使用中药。方法结合患者病情,通过辨证论治,选择合适的药物,称取适当的剂量,制定合理疗程,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及用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结果临床医药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中药的合理用药,可提高中药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结论加强整体观念、重视辨证论治,把握中药药性及配伍禁忌,真正做到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中药 临床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遗尿的原因及表现,通过治疗,提高小儿遗尿的疗效。方法通过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观察其疗效。结论通过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可明显提高小儿遗尿的疗效。

  • 标签: 中药 针灸 治疗 小儿遗尿
  • 简介:摘要本文对中药化学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指出了中药化学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并对中药化学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 标签: 中药化学 研究思路
  • 简介:摘要概述中药熏蒸疗法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应用现状,认为在骨伤疾病、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疗效显著,以此分析中药熏蒸在中医护理领域的应用优势。

  • 标签: 中药熏蒸 护理工作 临床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作为药房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环节,中药饮片管理质量的好坏会对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病人的用药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可见,加强药房中的中药饮片管理应成为现阶段中药师所关注并致力于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围绕中药饮片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并提出优化的对策,以期能为同行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 标签: 药房 中药饮片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在放化疗致白细胞减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6月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77.17%;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低于对照组的25.7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治疗在放化疗致白细胞减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放化疗 中药治疗 白细胞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归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并制定预防对策。结果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应高度重视。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提高药物使用安全性。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胸闷,气急、哮鸣及咳嗽为主要症状.哮喘发作的原因很多但约有三分之二患者由于呼吸道感染而引起。临床上多数患者能够经过抗生素及平喘药物的治疗使病情缓解。但仍有部分患者由于反复使用抗生素、激素未能控制发作。结论采用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哮喘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顽固性哮喘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足浴对产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20例。两组产妇都是顺产后6小时或剖宫产术后24h拔尿管后,生命体征平稳,知情同意及常规的产后护理下进行足浴;观察组120例进行中药足浴,对照组120例进行温水足浴。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3d焦虑量表评分、宫底高度、恶露量及睡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足浴对产后康复有显著促进作用,能够全面提升产妇产后康复质量。

  • 标签: 中药足浴 产后 康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中药保留灌肠加中药薰蒸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7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7例。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97.30%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观察组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均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于中药保留灌肠加中药薰蒸治疗慢性盆腔炎中严格执行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疗效,且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中药保留灌肠 中药薰蒸 慢性盆腔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中药房工作人员6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一般管理方式,给予研究组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措施,比较两组工作人员调剂准确性以及药品调换率。结果在调剂准确性方面,对照组是66.7%,研究组是100.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药品调换率方面,对照组是66.7%,研究组是33.3%,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项比较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均具有意义。结论将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用于中药房管理之中,不但能够降低药品调换率,同时也能增强调剂的准确性,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中药质量 规范化管理 中药库房管理
  • 简介:(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魏村卫生院213127)摘要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其任务是遵循中医中药理论体系,在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其进行研究、整理,逐步搞高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定质量标准,提高饮片质量,提高中医临床医疗效果。本文分析了中药炮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 标签: 中药炮制 质量标准 炮制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疗法对失眠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和睡眠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失眠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观察组和镇静药物治疗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例,对照组50例。治疗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相关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失眠患者在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与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失眠患者进行针灸联合中药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焦虑、抑郁程度,还可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针灸 失眠 焦虑 抑郁 睡眠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药材在种植、采收、加工、储藏等过程中,受自身因素及环境条件的影响,极易发生蛀虫和霉变等现象,会降低药材的质量,从而影响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对抗储藏法是中药材传统的养护方法之一,主要是将两种或多种中药材共同储存,利用中药自身挥发出化学成分来抵抗药材生虫霉变。本文根据各类中药材所含化学成分的不同,阐述了几种常用的中药材的对抗储藏法。

  • 标签: 中药材 对抗储藏 蛀虫 霉变 中药养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检验指标中药物的干扰因素分析。方法从我院2017年01月至2018年01月期间的临床检验患者选择出40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临床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给予积极的对策。结果存在诸多的药物对检验指标的影响明显,一种药物可能会影响多项指标,一项指标可能会受到几种药物联合使用的影响。对检验指标的影响大小,因患者所用药物的剂量和种类有关。结论临床中的药物对检验指标的影响非常大,在临床中应当注意此问题,检验员与医生、医生与患者必须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将这种影响降低,以保证检验指标的真实性、可信性。

  • 标签: 临床检验指标 药物 干扰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