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芪薯糖骨汤治疗绝经后妇女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属脾肾亏虚血络瘀阻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的绝经后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88例,分2组,每组44例,在糖尿病饮食运动教育、西药降糖上,对照组应用补钙、抑制骨吸收治疗,观察组(符合肾虚血瘀症性患者)运用芪薯糖骨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治疗后两组骨密度、中医症状、VAS评分变化。观察结果发现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可改善骨关节疼痛、提高骨密度,改善中医症候,降低骨折风险,减少药物副作用,相关不良反应出现率低。结论芪薯糖骨汤治疗绝经后妇女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疗效佳,临床实用性更强。

  • 标签: 绝经后妇女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 芪薯糖骨汤 中医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肥胖妇女早期子宫内膜癌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肥胖妇女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6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基点分实验组、常规组各31例,常规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实验组采用腹腔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手术、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比,对肥胖妇女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有效缩短其手术、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肥胖妇女 早期子宫内膜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金牛区2015-2016年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超声检查结果。方法入选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的已婚育龄妇女免费生殖健康检查3106例,均进行超声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育龄期妇女超声检查患病率为12.6%,其中子宫肌瘤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年龄为30-40岁的患病率为16.6%,明显高于年龄为23-29岁的患病率9.3%,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金牛区2015-2016年已婚育龄妇女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以子宫肌瘤为主,年龄偏大的育龄妇女的患病率更高,定期对育龄妇女进行免费生殖健康超声检查很有必要,通过超声检查,及早发现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方面的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育龄妇女 生殖健康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和分析南海地区育龄妇女的β-地中海贫血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此文予以研究的资料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南海区妇幼保健院接受孕前地中海贫血筛查的1849名育龄妇女,予以回顾性分析,研究1849名育龄妇女的β-地贫基因点突变状况。结果1849名育龄妇女中,检出β-地贫基因点突变占据33.69%,其中,检出(SEA)基因缺失杂合子、(41-42)位点突变杂合子、(3.7)基因缺失杂合子、(654)位点突变杂合子、(-28)位点突变杂合子人数、(17)位点突变杂合子、(4.2)基因缺失杂合子、(SEA和4.2)基因缺失、(SEA和3.7)基因缺失杂合子、(71-72)位点突变杂合子、(QS)位点突变杂合子、(βE)位点突变杂合子、(43)位点突变杂合子、(27/28)位点突变、(3.7和4.2)基因缺失、(-29)位点突变杂合子、(Ⅰ-1)位点突变,分别占据52.49%、14.93%、8.19%、5.62%、5.46%、4.49%、3.53%、0.96%、0.96%、0.96%、0.96%、0.48%、0.32%、0.16%、0.16%、0.16%、0.16%。结论南海地区育龄妇女的β-地贫基因点突变检出情况比较高,需要进一步加强本地区育龄妇女的孕前β-地中海贫血筛查。

  • 标签: 南海地区 育龄 妇女 &beta -地中海贫血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更年期妇女保健应用性激素替代疗法与常规保健治疗的对比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88例更年期妇女,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44例患者,常规组采用常规保健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性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接受治疗后性激素指标及其他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对更年期妇女保健应用性激素替代疗法,不仅能够优化患者的各项指标,而且能缓解更年期症状,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广意义。

  • 标签: 性激素替代疗法 常规保健疗法 更年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绝经后妇女预防性卵巢切除术后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3月于我院行预防性双侧卵巢摘除术的良性子宫病变患者29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均为绝经后妇女。根据绝经年限将其分为三组A组(1~3年)9例、B组(>3~10年)10例、C组(>10年)10例。采用Kupperman评分表对三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自我感觉进行评价;检测并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三组患者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2)和睾酮的水平。结果术后3个月,A、B两组总Kupperman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C组患者手术前后湿热出汗、心悸、疲乏及泌尿系疾病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C组心悸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泌尿系症状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E2、FSH及睾酮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B组患者E2及睾酮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而术后12个月又升高;FSH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术后3个月升高,术后12个月下降,但术后12个月高于术前(P<0.05)。结论绝经期尤其是绝经时间在3年以内的患者预防性的卵巢剔除术后雄激素与雌激素均显著降低,而FSH明显增高,绝经症状明显加重,从而降低生活质量。

  • 标签: 绝经妇女 卵巢剔除术 卵泡刺激素 雌激素 睾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哈萨克族妇女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以及相关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哈萨克族妇女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孕妇98例,按照患者贫血程度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各4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为重度贫血,实验组患者为轻度贫血,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干预措施,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干预措施之后产生的临床效果。结果哈萨克族孕妇在妊娠期后期的血红蛋白具体含量与新生儿的血清铁、孕周、体重身长以及血红蛋白等呈现出一定的线性关系,对照组新生儿与实验组新生儿在身长上明显更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患者贫血程度的加重,会造成早产儿以及新生儿体重严重不足发生率显著上升。结论哈萨克族妇女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病的不同程度对新生儿结局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采用不同干预措施也会产生不同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哈萨克族 新生儿结局 妇女妊娠期 缺铁性贫血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ESR1和ESR2基因遗传变异和妇女产后抑郁症关联性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且产后出现抑郁症的9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产妇血液建立数据库,对ESR1、ESR2基因进行SNP搜寻,同时与产妇产后抑郁症表型进行分析,探寻关联性。结果分别在ESR1基因第1外显子以及ESR2基因第6外显子上发现SNP,同时对两个SNP进行基因型判定,用R软件分析关联性,发现ESR1、ESR2与妇女产后抑郁症没有明显的关联性。结论ESR1、ESR2基因遗传变异均不是妇女产后抑郁症的主要基因。

  • 标签: ESR1 ESR2 产后抑郁症 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