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面部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面部烧伤患者中选择66例进行调查分析,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以实施心理护理,各33例。比较两组的心理状况。结果对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提示观察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有明显降低,护理满意率则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面部烧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面部烧伤 心理护理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了解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为医务人员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疏导提供借鉴。通过有计划的与家长进行谈话,观察及了解家长心理变化及家庭情况,总结父母心理变化特点。提示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运用护理心理学帮助家长面对现实,树立信心,及早的积极参与配合,有利于患儿整个的康复治疗过程。以此总结出脑性瘫痪患儿家长需要深入人文关怀和情感支持,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家长心理负担,减轻家长悲观心理,有助于尽早接受现实,积极面对。

  • 标签: 脑性瘫痪 家长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价值,为社区高血压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社区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1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11比例分组(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加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期间负性情绪评分、血压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护理前,2组社区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以及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对比,P>0.05。护理后,2组社区高血压患者相同观察指标评分以及水平对比,P<0.05。组间护理总满意度对比,试验组社区高血压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满足社区高血压患者身心护理需求,利于负性情绪、血压水平改善,具有实施价值。

  • 标签: 社区高血压 血压水平 负性情绪 护理效果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的重肝患者有何影响。方法在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选取48例重型肝炎患者,所用患者进行血浆置换112次,观察患者前后心理变化。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对比其心理抑郁及焦虑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观察组患者焦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观察组患者的正常率(75%)比对照组患者的正常率(45%)高,差异明显,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患者的心理,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减少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 标签: 血浆置换 重型肝炎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6月-2016.8月间收治的91例肺结核患者,分析患者一般资料,总结其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制定护理干预计划,评估干预后患者焦虑评分及满意度。结果91例肺结核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6例(94.51%)。91例肺结核患者干预后SAS(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明显优于入院时,P<0.05。结论护士为肺结核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焦虑评分。

  • 标签: 肺结核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合理的分析深井内科患者住院治疗的心理状态和情况。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的进行情绪变化的分析,采用焦虑评价分析,抑郁自评标准对比分析的方法,准确的判断患者的心理状况水平,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预分析效果,准确的分析观察随访的效果。结果100例患者中,有78例?患者伴有焦虑问题,占78%,35例患者伴有抑郁情绪,占总比例的35%,干预前的患者SAS和SDS评分标准为75分和80分左右,经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后,患者的SAS、SDS实际的评价分析标准为55分和58分。准确的分析心理干预后,患者实际的干预效果优于干预前的情况。结论神经内科的患者往往伴有多种情况的焦虑和抑郁问题,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及时改善患者的各类不良情绪问题,临床价值水平较为显著,是值得有效的推广应用效果。

  • 标签: 神经内科 患者心理 住院
  • 简介:摘要随着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引入与和谐社区概念的提出,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社区的研究开始逐渐升温,主要集中在社区的精髓———社区心理意识的研究之上,旨在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个性化和智能化的心理卫生服务。文章从社区心理意识的概念与内涵、社区心理意识形态与影响因素等多方面介绍研究成果和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关键词社区心理意识;社区归属感;社区情感

  • 标签: 社区心理意识 社区归属感 社区情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中,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其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焦虑 抑郁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临床培训的方案,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方法以我院护士为例,采用实证分析法和医学统计学方法对40名护士进行培训,评估培训方案实施前、后学员在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专业技能、临床实践、护理查房、教育与咨询、科研等核心能力方面的变化。结果40名参加培训的学员各项考核均合格;通过培训,学员的核心能力均获得明显提高。结论以核心能力培养护士培训方案具有因需施教与因材受教相结合的特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形式。

  • 标签: 护士 核心能力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心理护理对胃癌手术病人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行胃癌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不同组别,即参照组(n=43)和试验组(n=43)。对参照组选择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试验组选择采取心理护理模式。结果干预后,参照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行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配合,能使患者不良心态情况改善,提高临床治疗、护理配合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胃癌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心理护理及护理对策对中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名中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家属及本人同意知情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治疗,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理因素是影响中风患者行为的主要因素,心理护理及护理对策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论心理护理及护理对策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适合于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风 心理护理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在消化内科患者心理状况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0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焦虑及抑郁情况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舒适度和满意度分别为95.00%和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焦虑以及抑郁情况,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且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 标签: 心理干预 消化内科 焦虑 抑郁 舒适度
  • 简介:摘要本案例报告中的兰兰是一个即幸运又幸福的女孩。她是一个被领养到福建的幸运孩子。领养她的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因为本家庭三个都是男孩,那时一个月的小兰兰就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了。目的是作为家里的领养媳。当兰兰上初中三年级的时候,一次去同学家玩,同学的妈妈很不客气的将事实告诉了原本学习优秀的她。晴天霹雳的信息从天而降,从那以后她那颗好强的心,就无依无靠了,她不敢接受这个现实。因为她的三哥自由恋爱这年结婚了,对她的打击非常的大。从此她变得自卑、独来独往、学习成绩下降、忧郁、性格内项了,便有不好的行为出现不与家人打招呼自己出门几天后才回来,家人找不到她、先后有过三次分别用药物和煤气自杀手段轻生,家人发现的早,自杀未成功。随着年龄的增长,意识到心理有问题,自己有抑郁症的倾向,在家人的劝说下来找咨询师。

  • 标签: 心理治疗 激励治疗 家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肺癌患者化疗期间中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心理护理。对比观察分析两组患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束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肺癌患者化疗康复期间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康复,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肺癌患者 心理护理 化疗期间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科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观察、总结和分析。方法以我院急诊科于2015年12月到2017年1月接收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精神情况以及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惧等8项情绪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精神病性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的传统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并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从而促进患者的恢复,总体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急诊科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结核病由于治疗时间长、病情恢复慢、易复发,更易发生多重耐药。这些原因很容易给患者的精神、家庭、经济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压力。多重耐药结核杆菌(multidrugresistanttuberculosis,MDRTB)指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2种或2种以上抗结核药耐药的结核杆菌。由于生理、心理各方面的原因,感染耐药结核杆菌时,治疗更为困难,患者易出现心理障碍,产生绝望心理,不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作为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改变思想,使其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 标签: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护理/心理学 人类
  • 简介:本文对目前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因素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因素主要有生活挫折,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学习,现代化城市、生活、婚姻、家庭等。对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因素教育进行研讨并提出了几点做法。

  • 标签: 心理健康 学生 心理因素 教育法 人际关系 中专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共接收68例艾滋病患者为对象。在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关系,环境适应,独立程度,精神状态和信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心理护理,艾滋病患者可以有效改善自己的焦虑、抑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艾滋病 常规护理 心理护理 效果体会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