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咽喉部软骨样脊索瘤的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分析两例咽喉部软骨样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回顾。结果:两例分别随访8月和1年均无复发。1例侵及环状软骨,行气管切开术。结论:咽喉部软骨样脊索瘤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和漏诊。彻底切除肿瘤是治疗关键。

  • 标签: 软骨样脊索瘤 咽喉
  • 简介:恶性淋巴瘤主要发生在淋巴结,累及乳腺极少见,而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更罕见,1967年Lattes统计共173例,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04%~0.5%和所有乳腺肉瘤的10%[1],国内亦有零星报告.本文收集我院自1980年至1999年乳腺肿块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恶性淋巴瘤者5例,现报告并行复习文献如下: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瘤 病例报告 临床诊断
  • 简介:1病例资料女性患者,40岁:因“头痛头晕4个月,月经紊乱1年余.停经4个月”来院,追问病史,自幼左耳听力丧失.未行任何治疗;目前无视物模糊、无视力下降、无泌乳、无多饮多汗、无面部疼痛、无面部麻木等临床表现:体格检查: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可,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略粗糙,无明显色素沉着,口唇略肥厚.肢端未见明显肥大,视力视野正常,两侧睑裂等大.两侧鼻唇沟对称。

  • 标签: 听神经瘤 垂体瘤 手术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探讨2006年9月至2010年6月应用微波消融治疗股骨及胫骨普通骨肉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本组共15例,男9例、女6例,中位年龄16(5~52)岁。发病部位:股骨远端6例、股骨干5例、胫骨近端4例,Enneking分期均为IIB期。所有患者经活检确诊后,术前多药联合化疗1周期。手术按恶性肿瘤广泛切除原则显露肿瘤,对瘤段骨行多根微波天线矩阵式微波消融。消融完成后清除坏死肿瘤组织,5例行自体或异体腓骨移植+钢板内固定、3例行骨水泥填充+钢板内固定、2例行自体或异体腓骨移植复合骨水泥填充+钢板内固定、3例单纯钢板内固定、2例单纯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同术前化疗方案行4周期辅助化疗。术后2年内每3个月,术后2年以上每6个月,术后5年以上每年复查1次,随访截至时间2013年12月。结果所有病例均获(51±20)个月的随访。术后复发并肺转移4例(复发时间术后平均10.2个月)、单纯肺部转移1例,该5例全部死亡;其余10例无瘤生存。复发率26.7%,3例为骨内复发,1例软组织复发;肺部转移率33.3%。2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3%和53%。6例出现病理骨折及内固定断裂,骨折率40%。术后半年评价患膝关节屈伸活动均接近正常,但长期随访出现病理骨折者的肢体功能明显恶化,术后3年病理骨折组评分明显低于无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波消融治疗下肢长骨骨肉瘤总体生存情况与国内目前整体治疗效果相当;由于灭活骨愈合过程漫长,行植骨及内固定重建后发生病理骨折风险较高;对下肢临关节骨肉瘤,瘤段骨扩大切除人工假体置换可能更为适宜。

  • 标签: 骨肉瘤 下肢骨 导管消融术 微波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在临床中,关节结核以髋、膝关节最为多见,发病初期通常症状表现为滑膜结核,但病情进展较慢,主要表现为炎性渗出,但发生于肩关节罕见,我科收治1例左肩关节滑膜结核伴蚕豆体病变患者,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72岁,因"发现左肩肿块6个月"于2015年8月11日入院。患者2年前诊断为肺部结核。入院体检:左肩可见自三角肌、冈下肌环绕肩关节圆形包块,大小约12cm×5cm×6cm,质软。

  • 标签: 结核 滑膜 肩关节 蚕豆体
  • 简介:骨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granuloma,EG)属于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langerhanscellhistiocytosis,LCH)的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原发性免疫缺陷性良性肿瘤样病变。骨EG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其发病率约占骨肿瘤的1%,而脊柱EG更少见。脊柱EG表现为椎体溶骨性破坏,以单发为主,少数有侵袭性,可侵及椎体附件和周围软组织;其中,胸椎EG发病率最高(54%),颈椎EG发病率最低(11%)。

  • 标签: 嗜酸细胞肉芽肿 颈椎 骨疾病 外科手术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48岁,因“腹部渐膨隆2年,腹胀10天”于2008年12月22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开始发现下腹膨隆,并逐渐加重。病程中无腹痛、便秘、恶心、呕吐、脓血便等;近10天来体重减轻约3kg。在当地医院行彩超检查示:“腹部肿块”,遂入我院。

  • 标签: 恶性间质瘤 腹膜后 原发性 腹部肿块 临床资料 体重减轻
  • 简介:临床上发生于阴茎的肿瘤少见,其病理类型主要为阴茎鳞状细胞癌,其次为继发性肿瘤,大多由膀胱癌、前列腺癌和直肠癌转移而来.原发于阴茎的淋巴瘤则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阴茎 淋巴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其相关诊断问题.方法应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5例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35例中消化道内32例,其中胃21例(60.0%)、小肠9例(25.7%)、直肠2例(5.7%);消化道外3例,分别肠系膜、腹膜后、肠系膜及腹膜后混合各1例(8.6%).免疫组化表达,CD117(+)100%、Vim(+)97%、CD34(+)84.4%、NSE(+)54.4%、Actin(+)50%、SMA(+)33.3%、S-100(+)33.3%、Syn(+)16.7%、Des(+)12.5%.CD68和CgA(-)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充分认识其病理形态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CD117的染色,才有利于正确诊断.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 诊断标准 免疫组化
  • 简介:中枢神经细胞瘤是比较少见的颅内偏良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0.1%。近年来对颅内中枢神经细胞瘤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其肿瘤发现率和文献报道有明显增多的趋势。本文总结报道了我院近6年36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治经验,并结合文献讨论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进展,提高对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3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36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并复习文献。结果:36例肿瘤24例全切除,12例近全切除,死亡2例。术后均行放射治疗。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手术结合放疗为最佳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 标签: 中枢神经细胞瘤 手术 放疗
  • 简介:神经鞘瘤是椎管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常表现为神经根痛及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好发于髓外硬膜下,且以颈段多见。它起源于脊神经根,大多不超过两个节段,部分椎管内神经鞘瘤经椎间孔向椎前或椎旁生长成巨大哑铃形,有的甚至可长入胸腹腔,包裹血管,压迫骨质,侵蚀椎体及附件。给手术增加很大难度。我院神经外科脊柱脊髓疾病病房近期收治1例罕见的严重侵蚀椎体及附件的巨大型神经鞘瘤,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椎管内肿瘤 神经鞘瘤 巨大型 侵袭性 内固定
  • 简介:患女,41岁,历双侧腋部隆起16年,并左腑部肿物2个月于1997年3月入院。患者于16年前妊娠期间发现双侧腋窝前下部逐渐隆起,哺乳期肿大至鹅蛋大小,中央有米粒大小的开口溢乳汁样液,哺乳斯结束后隆起缩小到荷包蛋大小,溢液消失。迄入院前2个月.左侧隆起再次增大,内有一花生米大小肿物,生长较快,现约蛋黄大,无疼痛及其它不适。

  • 标签: 双侧 副乳 纤维腺瘤 肿物 腋部 腋窝
  • 简介:背景与目的:髓母细胞瘤是儿童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本文通过对24例儿童髓母细胞瘤显微外科治疗分析,总结儿童髓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经验。方法:收集1999-2007年我院经手术证实的儿童髓母细胞瘤2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例,女8例,平均年龄7.5岁,常见症状和体征为高颅压征和共济失调,全部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放射治疗。19例随访6个月至6年。结果:全组病例中,肿瘤全切21例,大部分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手术死亡率4.2%(1/24),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儿生存质量得到提高。结论:掌握显微手术方法和手术中注意事项,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及减少手术并发症.手术后辅助放疗有利于改善预后。

  • 标签: 髓母细胞瘤 显微外科手术 放射治疗
  • 简介:目的:报告3例股骨远端肿瘤患者假体置换25年后的翻修病例,总结股骨远端肿瘤型假体因远期松动而再次行假体翻修手术的结果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3例因股骨远端肿瘤型假体置换术25年后松动,在本院行假体翻修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膝关节周围疼痛、行走困难等)、影像学表现(X线示假体松动移位及翻修后假体位置)、手术方法及技巧、术后功能恢复等,3例翻修术后随访至少5年。结果3例翻修术后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周围疼痛缓解,术后X线示关节位置可,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假体松动、移位、断裂等并发症,根据1993年美国骨肿瘤学会评分系统(MSTS93),3例术后功能评分分别为70%、80%及73.3%,术后患者功能恢复良好,同时也未出现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肿瘤型假体长期使用,可出现松动、感染及排异等并发症。肿瘤假体远期松动行翻修时,取出松动的假体及骨水泥较容易;初次假体置换术后,假体周围会形成大量瘢痕组织甚至生物假膜,生物假膜切除应尽量彻底;翻修时患者多有软组织缺损,应准备肌瓣转移术。

  • 标签: 股骨肿瘤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人工关节 再手术 骨肿瘤 髋关节
  • 简介:目的报告1例血友病性关节病误诊35年的病例,为临床医师提供借鉴的经验与教训。方法患者,男,42岁;7岁起发病,35年,多家医院均未能确诊,术后方明确血友病性关节病的诊断。结果患者7岁时出现“双髋、双膝酸困不适及疼痛,渐进性加重,伴关节活动幅度逐渐减小”等症状被当地医院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对症治疗,因效果不佳,于1个月后在当地人民医院误诊为“双膝骨结核”,给予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症状无缓解,之后双髋、双膝关节反复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达35年。于近期加重,我院以“双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收住院。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尽管术后给予伤口处加压包扎、冰敷、常压引流等处理,术后第1天引流量高达2400ml,且伤口敷料持续出现大量渗血。始考虑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漏诊即请血液科会诊。查:特异性凝血因子Ⅷ为13.70(正常值:O.60~1.60)、Ⅸ103.30(正常值:0.80-1.20)方确诊为甲型血友病性关节病。结论本例甲型血友病性关节病长期误诊,教训深刻。提示临床医师须强化病史问诊的能力,重视相关疾病的体征以提高对不同关节炎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必要时,应及时请相关专科医师会诊。

  • 标签: 关节炎 血友病A 误诊 关节炎 血友病
  • 简介:目的:进一步总结胆总管囊肿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例胆总管囊肿的临床诊治分析,结合文献综述胆总管囊肿的诊治方法。结果:12例中术前确诊9例(75%),误诊3例(25%),均经手术治疗,随访1—10a,再手术2例,恶变1例,行囊肿切除术+肝管空肠吻合病例效果良好。结论:胆总管囊肿确诊后应根据Todani分型行相应的手术治疗,预防囊肿恶变等远期并发症。

  • 标签: 胆总管囊肿 诊断 手术治疗 T型管引流术 囊肿切除术
  • 简介:目的总结和探讨多发性原发性脑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多发原发性脑瘤患者进行了手术、放疗及化疗,共中3例并给予χ刀、γ刀治疗.结果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3例,治疗6月死亡1例,治疗1年死亡2例;恶性星形细胞瘤2例,治疗1年死亡1例,至今存活1例;低级别星形细胞瘤2例治疗后至今存活;恶性淋巴瘤1例治疗1年半死亡.结论手术、放疗、化疗结合χ刀、γ刀综合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多发性原发性脑瘤 手术治疗 放疗 化疗 χ刀治疗 Γ刀治疗
  • 简介:本文通过对46例直肠癌患者生存期及使用化方法的病例分析,显示直肠癌的术后辅助化疗在手术治疗后或术后放疗后应不失时机地进行,化疗方面案的选择应极据患者的一般情况使用含氟脲嘧啶和蒽环类抗生素为佳,直肠癌患者的死亡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肝脏转移及腹腔淋巴结转移,腹水形成并恶性液质致身衰竭。

  • 标签: 直肠癌 术后化疗 中位生存期
  • 简介:原发性静脉平滑肌肉瘤是指来自静脉血管壁中层的平滑肌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清,病例数罕见。软组织肉瘤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1%,其中,平滑肌肉瘤约占全部软组织肉瘤的6%,而血管壁起源的平滑肌肉瘤所占比例更少(﹤2%)。科学准确的检测手段及手术是治疗原发性静脉平滑肌肉瘤的关键,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于2012年2月收治原发性髂外静脉平滑肌肉瘤患者1例,并及时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平滑肌肉瘤 原发性髂外静脉平滑肌肉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