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北京肿瘤医院的后门,看到了"李嘉诚基金会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北京肿瘤医院宁养院"的建筑.走进去看,具有现代化的气息的办公室宽敞明亮,医生们也都是院康复科的老熟人,他们正在做着一项在我国内地医疗界具有开拓性意义的慈善工作--为减轻晚期癌症的痛苦而斗争!

  • 标签: 肿瘤 康复 宁养服务 北京
  • 简介:临终关怀是为那些对治愈性治疗无反应的晚期患者提供积极和全面的照顾,以控制疼痛及有关症状为重点,并关注其心理、社交及精神需要,目标在于提高和改善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的临终关怀仍处于起步阶段,应大力加强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从而优化医疗卫生结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效果。

  • 标签: 晚期癌症 临终关怀 家庭病床
  • 简介:目的探讨辅助检查温馨提示表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新入院需做术前辅助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行常规的口头宣教,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口头宣教的基础上增加了辅助检查温馨提示表的应用。比较两组患者对辅助检查的认知情况;需重新预约检查时间的发生率;医生对辅助检查宣教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辅助检查的认知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需重新预约检查时间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医生对辅助检查的满意度显著提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检查温馨提示表在患者辅助检查中的使用有助于提高患者对辅助检查的认知,增进护患间关系,降低需重新预约检查时间的发生率,使得手术能如期进行;同时也提升了医生对辅助检查宣教的满意度,增进医护之间的关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辅助检查 检查温馨提示表 宣教 优质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对患者在经椎间孔内镜术后不同时期回归社会生活的随访分析,对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的时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68例于我院接受经椎间孔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其中男42例,女27例,年龄28~53岁,平均38岁。其中7例(10.3%)4周内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为A组;31例(45.6%)在4~8周内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为B组;30例(44.1%)在术后8周后恢复日常工作及生活,为C组。随访三组术前、术后1.5个月、3个月、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评分,利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前VAS评分5.78±0.14,术前ODI评分0.70±0.01,术后6个月VAS评分1.53±0.14,术后6个月ODI评分0.13±0.01,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VAS评分A组2.43±0.53,B组1.42±0.85,C组1.20±0.89,A组与B、C两组的术后6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ODI、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实施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手术的患者,4周后恢复正常日常生活及工作更有利于术后的恢复,并维持更好的生活质量及就医感受。

  • 标签: 内窥镜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椎间盘移位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 简介:基于心理社会肿瘤学的理论构架,结合近年来研究进展,阐述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反应与心理、行为因素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转归中的作用。提出应构建家庭支持、专业支持及志愿者支持的多维社会支持网络,提升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肿瘤 心理学 社会支持 家庭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人口学因素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2年8月至2011年2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行直肠癌根治手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的患者,采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QLQ-C30与CR38量表进行术后生存质量的横断面调查,按不同人口学指标进行分组,对各组生存质量得分比较分析.结果共收到269份有效量表.青年比中老年直肠癌患者在社会-心理学相关领域如情绪功能(P=0.021)和未来期望(P=0.044)方面,承受更大损害,而老年患者则主要是在生理相关领域如躯体功能(P=0.039)、性功能(P<0.001)和性感受(P<0.001)方面受损更严重.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生存质量得分低主要集中在性功能(P=0.022)、性感受(P=0.036)及症状领域如疲倦(P=0.043)、疼痛(P=0.002)、失眠(P=0.018)及胃肠症状(P=0.029).教育程度低以及无工作的患者生存质量更差.结论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的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受损领域和程度各不相同,术后随访、康复治疗以及社会支持需有针对性地进行.

  • 标签: 生活质量 直肠癌 随访
  • 简介:目的探讨出院护理计划服务在行肠造口术的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受肠造口术的结直肠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出院护理计划服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对患者情绪状态评估,肠造口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常用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同时统计患者自我护理情况。结果出院时,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SAS评分(43.5±4.2vs.42.5±6.3,t=0.985,P〉0.05)和SDS评分(41.5±3.6vs.41.3±4.1,t=1.047,P〉0.0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出院3个月后,试验组SAS(44.5±3.5vs.52.5±4.5,t=2.382,P〈0.05)和SDS(42.5±3.5vs.50.5±4.2,t=2.411,P〈0.05)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入院和出院时,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得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入院时(5.5±2.8vs..5.8±1.5,t=0.639,P〉0.05);出院时(12.6±3.6vs.12.5±3.3,t=5.325,P〉0.05)],出院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3.7±3.8vs.8.5±2.5,t=9.342,P〈0.01)。出院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造口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100%(49/49)vs.95.9%(47/49),P〈0.05;97.9%(48/49)vs.89.8%(44/49),P〈0.05],试验组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1.6%vs.63.3%,P〈0.05)。结论出院护理计划服务用于结直肠造口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使患者维持较高的健康知识水平并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肠造口 出院计划服务 效果
  • 简介:探讨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状况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200例住院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总分为(7.05±3.48)分,社会支持总分为(28.75±4.37)分。不同病程、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住院次数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总分、社会支持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的得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总体情感指数得分、生活满意度得分两两间均存在一定相关性(P<0.001),其中社会支持总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高度相关(r=0.834,P<0.001)。结论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均较低,两者呈高度相关。应注意加强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社会支持,帮助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提高主观幸福感。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老年 主观幸福感 社会支持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