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广东省皮肤病医院是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直属、大型公立皮肤性病专科医院,2014年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申报并获批为广东省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皮肤科专业基地。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委《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做好2015年住院医师规培招录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院拟开展2015年度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学员的招录工作。

  • 标签: 规范化培训制度 住院医师 皮肤病医院 广东省 皮肤科 招生简章
  • 简介:背景:额部纤维脱发(FFA)是一种获得性瘢痕性脱发,目前被认为是毛发扁平苔藓(LPP)的一种临床变异。本研究旨在调查FF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比较其与LPP的异同点。方法:从8例FFA患者和8例LPP患者的头皮损害处取活检标本行显微镜检。2例FFA和4例LPP皮损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尽管FFA和LPP患者的临床特征明显不同,但两种疾病的组织病理学表现相似。FFA和LPP的普通镜检都显示毛囊峡部及漏斗部炎性淋巴细胞浸润,外毛根鞘存在凋亡细胞,毛囊周围同心圆状纤维变性使毛囊结构毁坏,从而继发瘢痕性脱发。相对LPP而言,FFA显示较少的滤泡性炎症和较多的凋亡细胞。部分LPP患者表皮滤泡间炎性浸润,FFA患者则无此特征。2例FFA患者直接免疫荧光检测阴性,4例LPP患者中2例显示免疫球蛋白和(或)补体沉积。结论:FFA较LPP的凋亡细胞增多而炎症轻微,并伴有少量表皮滤泡。尽管作者未找到FFA与LPP间明确的组织病理学差异,但FAA的组织病理学表现相当有特征性。

  • 标签: 扁平苔藓 临床变异 纤维化 病理学研究 脱发 毛发
  • 简介: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与通脉瘀汤合用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选择45例因慢性下肢缺血引起糖尿病足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15例,共30条患肢,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组(B组)15例,共28条患肢,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与通脉瘀汤合用治疗组(C组)15例,共29条患肢。治疗12周,观察各项指标,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A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肢体疼痛、冷感、间歇跛行、皮肤温度、踝臂指数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在缓解肢体疼痛、冷感、间歇跛行、皮肤温度方面与B组治疗后比较更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因慢性下肢缺血引起糖尿病足是有效的方法,与中药通脉瘀汤合用可以提高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的疗效。

  • 标签: 骨髓干细胞移植 自体 中药 糖尿病足
  • 简介:目的:分析全程系统护理干预对艾拉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患者(CA)的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探讨其在艾拉光动力治疗的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2年1月1日~2013年4月31日于我所性病科就诊的99例尖锐湿疣患者,依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均采用艾拉光动力治疗,两组方法相同。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全程系统护理干预。自制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变化、治愈率及满意度的调查。结果:CA患者存在恐惧、焦虑、多疑和忧郁等负性情绪,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存在的心理问题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各种负性心理状况的人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治愈率达94.0%,与对照组(8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5,P<0.05);实验组满意度达96.0%,与对照组(71.4%)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03,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仅有4例复发,而对照组有25例患者病情反复,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7,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关注艾拉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患者心理情况,并采取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治愈率及患者满意度,取得更满意的临床效果,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 标签: 艾拉光动力 尖锐湿疣 护理干预
  • 简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涉及到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其临床表现多样,病程迁延反复,治疗及疾病管理非常复杂。首先需要控制包括疾病复发在内的炎症反应,其次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因炎症控制不足导致的不良后果以及长期药物治疗(尤其是糖皮质激素)带来的不良反应。在患者的整个生存期进行复杂而多样的疾病管理是一种慢性疾病管理模式。医师们要考虑的不仅是治疗原发疾病,还需要考虑到控制疾病的长期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肾脏疾病、预防和控制感染等。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预后 疾病管理
  • 简介: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inicalLaboratoryandStardardsInstitute,CLSI,原名NCCLS)于2003年出版了关于产孢丝状真菌的液体培养基稀释法(微量法与多量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M38一A…,规范了不包含皮肤癣菌在内的丝状真菌的药敏试验条件,如接种量、孵育周期、孵育温度、培养基配方和MIC判定标准等。

  • 标签: 产孢丝状真菌 药敏试验 方案
  • 简介:目的:观察含活性钙离子及神经酰胺3纳米脂质体的护肤品缓解面部皮肤敏感症状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治疗前后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筛选127例面部皮肤敏感症状患者入组,受试期间面部单用皮肤屏障修护霜2周,期间避免外用及口服药物,收集患者的临床照片及症状评分表,比较患者在使用前、使用后1周及2周的主观症状(干燥、灼热、瘙痒)和客观症状(脱屑、红斑)评分,并计算有效率和显效率。结果:与使用前相比,面部皮肤敏感症状患者使用皮肤屏障修护霜1周后,干燥、瘙痒、灼热、脱屑、红斑五大皮肤敏感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脱屑症状评分由(2.31±1.82)分减少为(0.83±1.09)分;红斑评分由(4.62±1.89)分减少至(3.01±1.81)分,主观症状干燥、瘙痒、灼热感的症状评分分别由(5.84±2.50)、(3.70±2.71)、(3.00±2.64)分减少为(3.67±2.16)、(2.05±2.24)、(1.50±2.11)分;持续使用2周后,脱屑、红斑、干燥、瘙痒、灼热等症状的评分继续降低至(0.55±0.93)、(2.13±1.83)、(2.67±2.16)、(1.52±2.01)、(0.93±1.70)分,与使用前、使用1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缓解脱屑、红斑、干燥、瘙痒、灼热的有效率加显效率在1周时分别为82.1%、66.9%、68.7%、72.2%、75.8%,2周时分别为90.6%、85.6%、87.8%、84.2%、83.9%。结论:皮肤屏障修护霜对缓解干燥、灼热、瘙痒、脱屑、红斑等多种面部皮肤敏感症状具有一定的效果。

  • 标签: 皮肤屏障 面部皮肤敏感症状 活性钙离子 神经酰胺3纳米化脂质体 护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