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癌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甲状腺疾病 患者中抽取150例,均接受超声检查和病理检查,比较2种检查结果。结果:本组150例患者中,甲状腺炎40例,甲状腺癌6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50例。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超声检查显示甲状腺癌符合率为85.00%,其中髓样癌符合率为66.67%,乳头状癌符合率为82.00%,滤泡状癌符合率为87.50%。甲状腺炎符合率为100.00%,甲状腺良性肿瘤符合率为84.75%。甲状腺癌超声影像学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内部低回声,血流丰富,有淋巴结转移的可能。结论:在甲状腺癌诊断中,超声检查操作简便、无创,但诊断准确率不高,应和其他检查方法相结合,为疾病诊治提供有利参考。

  • 标签: 甲状腺癌 超声诊断 病理诊断
  • 简介:2012年,教育部卫生部出台了《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实施“卓越计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一个重要内容。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农村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如何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卫生人才,促进基层城乡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目前无法回避的问题。

  • 标签: 教育培养 高职院校 医生 基层医疗卫生单位 专业人才培养 医疗卫生事业
  • 简介:计划生育手术中,常常遇到一些因宫颈内口紧无法施行手术或因足月大、瘢痕子宫、哺乳期子宫、过期流产等增加了手术难度。为此,扩张宫颈口,使之松弛是手术能否顺利完成的基本条件。我院于1995年5月生1996年10月采用干脐带扩张宫颈口,顺利施行困难计划生育手术150例,现报告如

  • 标签: 计划生育手术 扩张宫口 脐带 宫颈内口紧 过期流产 受术者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实行靶向治疗的癌症患者进行护理,探究肿瘤护理计划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对象选择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采用靶向治疗的癌症患者,共计66例,并遵从“乱数表法”分配原则,将参与实验的患者分入对照组和护理组,两组人数相同,均为3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实验组则实施肿瘤护理计划;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后的病情进展,并将两组患者预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组预后效果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癌症患者进行靶向治疗的过程中选择肿瘤护理计划预后效果极佳,可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护理计划 癌症患者 靶向治疗 应用研究
  • 简介: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医院重症监护在整个医疗体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重症监护部门的管理成为整个医院的管理范畴。在重症监护病房中,使用机械通气在治疗患者疾病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气管插管的非计划性拔管是机械通气中最严重也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严重伤害,如何管理气管插管成为重症监护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尚未达到气管插管拔管指征而将人工气道的导管拔除包括非人为因素的气管导管拔除。非计划性拔管给患者带来严重不良后果,同时增加院内感染机率,护理安全是衡量整个医院护理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ICU代表了一个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更应加强安全管理,保证患者安全。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神经重症病房气管插管376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28例,分析原因并讨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下关键词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护理对策

  • 标签:
  • 简介:目前糖尿病患者一般需终身服药,制定初诊糖尿病患者的系统教育计划,对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2005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的管理和教育”,制定本计划。旨在帮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

  • 标签: 糖尿病 临床药师 教育
  • 简介:【摘要】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做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对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规范群众生育行为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鉴于当前情势,必须注重对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保证计划生育工作落到实处。

  • 标签: 创新 计划生育 宣传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超声检查在妇科计划生育临床手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 选择 2016.01-2016.12 , 1 年中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 480 例,按照检查方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240 例,术前超声检查),观察组( 240 例,术前超声检查联合术中超声引导)。手术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的诊断均较准确,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超声检查在妇科计划生育临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率,值得在临床进行应用。

  • 标签: 超声检查 计划生育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肿瘤护理计划在癌症患者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选取104例因肿瘤就诊于本院的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本次调查时间于2019年度的5月至2020年度的8月。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分得52例。对比组与研究组均采用靶向治疗,在此基础上,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用肿瘤护理计划。分析两组最终护理结果。结果:对比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较低、研究组较高,两组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肿瘤护理计划 癌症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计划免疫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其有效护理措施。方法:2021年8月-2022年7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计划免疫儿童10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关于不良反应,试验组的发生率4.0%,和对照组22.0%相比更低(P<0.05)。关于家长满意度,试验组数据98.0%,和对照组84.0%相比更高(P<0.05)。结论:社区计划免疫用针对性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家长满意度提升也更为迅速。

  • 标签: 护理对策 社区 不良反应 计划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妇产科计划生育采取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20 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接收的80例引产手术妇女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方式、实验组在进行手术前则使用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引产手术妇女的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和引产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计划生育 引产成功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全剂次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儿童50名作为依从组,并选取同期未接种儿童50名作为未依从组。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收集两组等信息,分析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儿童家属文化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家属认为预防接种的重要度是影响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依从性的单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属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家庭平均月收入≥4000元、家属认为预防接种重要是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依从性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可参照相关保护因素提高接种依从性,提高接种率。

  • 标签: []  儿童计划免疫 预防接种 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心内科护理中的病情监测和护理计划优化策略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有效的护理策略,以提高心脏患者的护理质量和临床结果。首先,我们强调了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电图,以及持续记录心脏功能参数的重要性。其次,我们强调了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制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调整。关键策略包括药物管理的精细化、病情评估的定期更新以及患者教育的强化。最后,我们探讨了护士在病情监测和护理计划中的角色,并提出了加强团队协作的建议,以确保全面的护理覆盖。

  • 标签: 心内科护理,病情监测,护理计划,优化策略,个体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血液透析患者非计划性下机危险因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计划性下机组、非计划性下机组,计划性下机组32例,非计划性下机组28例。分析非计划性下机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 两组服用降压药、自理能力、上机前接受健康教育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非计划性下机与服用降压药、自理能力、上机前接受健康教育有关,临床应基于危险因素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

  • 标签: 血液透析 非计划性下机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出院准备计划对冠心病出院患者护理结局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06月至2023年06月接收100例冠心病患者,按护理方式分组,将患者纳入常规组(n=50,辅以常规护理)、研究组(n=50,辅以出院准备计划),比较两组6个月内再入院率。结果:研究组患者6个月内再入院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出院准备计划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降低再入院风险。

  • 标签: 出院准备计划 冠心病 再入院率
  • 简介:目的研究自发性早产和医源性早产的病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234例早产患者。结果自发性早产166例,医源性早产68例,早产发生率为6%。两组病例在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流产史、经产妇、早中晚期早产构成比等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在是否接受正规产检率、剖宫产率、孕妇CRP水平等方面有明显差异。胎膜早破为自发性早产的主要原因,ICP、产前出血、子痫前期是导致医源性早产的前3位因素。结论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等早产相关危险因素能降低早产的发生率,选择合适分娩方式能降低早产儿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 标签: 自发性早产 医源性早产 发生因素 分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