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8 个结果
  • 简介:经化学研究,自9种鼠尾草属植物中获得各种多酚酸类化合物,其中11个成分为缩酚酸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是由R-(+0-β-(2,4-二羟基苯基)乳酸和咖啡酸的衍生物或咖啡酸的二聚物酯化而成,除了迷迭香酸和紫草酸以外,此类缩酚酸未曾从其它植物中分离得到,因此命名其为丹酚酸A,B,C,D,E,H,I,J和异丹酚酸C。丹酚酸F,G和甘肃鼠尾草酸A为新的多酚酸类化合物,药理研究结果说明这些多酚酸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对这些化合物的心,脑损伤保护作用亦进行了研究。

  • 标签: 丹参 同属植物 水溶性活性成分 缩酚酸 丹酚酸 抗氧化
  • 简介:从60年代起,抗癌新的发现主要从原植物的代谢产物中寻找。实际上,好几种正在使用的抗癌化疗试剂不是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就是其结构类似物,比如从长春花中分离到长春花类生物碱,从盾叶鬼臼中分离得到的表鬼臼毒素类衍生物,从短叶红豆杉和欧洲红豆杉中分离到的紫杉二萜类成分,从喜树中分离到到喜树碱类衍生物,目前我们仍在这四个化学系列进行药物研发,其中包括新化合物临床或临床前的试验,此外,也致力于从其它高等植物发现先导化合物,例如以Sarcomelicope生物碱为母核的一类具有前景的新型acronycine衍生物。未来的研究仍主要领先筛选天然产物及其结构类似物来寻找到具有抑制肿瘤和体外肿瘤的化合物,并且为了寻找到机理不同的新型抗癌药,采取全球策略是绝对必要的,另一种策略就是建立天然产物库,高通量筛选已知的和新的具有潜力的目标化合物,最后,应该强调的是细胞毒药物的一般毒性研究仍是找到更好的以肿瘤为靶的药物的重要方法。

  • 标签: 植物 提取 抗癌成分 抗癌药 天然产物库 高通量筛选
  • 简介:目的研究丁座草块茎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方法分离丁座草块茎的乙醇提取物。结果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各种光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α-香树素(Ⅰ)、3β-乙酰氧基-熊果-28,13-内酯(11)、3β-乙酰氧基-熊果-11(12)-烯-28,13-内酯(Ⅲ)、3β-乙酰熊果酸(Ⅳ)、3β-乙酰齐墩果酸(V)、β-谷甾醇(Ⅵ)、熊果酸(Ⅶ)、(+)-松脂素单葡萄糖苷(Ⅷ)。结论化合物Ⅰ~Ⅲ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列当科 丁座草 三萜化合物
  • 简介:查阅近年来有关天然植物成分抗真菌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综述了天然植物成分抗真菌研究的新进展。天然植物以提取物和活性成分的形式发挥抗真菌作用,或作为抗真菌药物的增效剂和增敏剂,与抗真菌药物联合应用。研究的深入为筛选天然植物抗真菌活性成分和先导化合物提供了有利条件。

  • 标签: 天然植物成分 抗真菌药物 综述
  • 简介:目的:综述芦荟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方法:根据近10年的中外文献,从芦荟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方面加以阐述.结果与结论:芦荟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芦荟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通常我们越对不了解的人或事物越会容易产生偏见,会根据固有的认识对这类人或事物下定义。这正如我们对医院和对药店的认识一样,看病去医院,买药去药店。老百姓对于在药店能得到什么服务的理解也仅仅停留于购买药品而已,与到菜市场买萝卜白菜基本没有区别。下面的场景可让我们感受和理解到他们之间的差异性。

  • 标签: 双胞胎 药名 分区 药师 购买药品 药店
  • 简介:采用醇提与水煮双重提取抗病毒合剂中有效成分,并用薄层层析法测定了合剂中有效成分靛玉红的含量。

  • 标签: 提取 靛玉红 薄层层析
  • 简介:从白刺花成熟种子中分得6个生物碱成分,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为氧化苦参碱Ⅰ(oxymatrineⅠ),氧化槐果碱Ⅱ(oxysophocarpineⅡ),苦参碱Ⅲ(matrineⅢ),槐果碱Ⅳ(sophocarpineⅣ),槐胺碱Ⅴ(sophoramineⅤ),和槐定碱Ⅵ(sophoridineⅥ)。Ⅵ为首次从本植物中获得。

  • 标签: 白刺花 种子 生物碱
  • 简介:目的研究尖叶长柄山蚂蝗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冷浸法以75%的乙醇对尖叶长柄山蚂蝗进行提取,利用色谱柱、大孔树脂等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再结合单体化合物的理化数据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结果共分离鉴定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邻羟基苯甲酸,β-胡萝卜苷,白桦酯醇,2-羟基十六烷酸。所有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结论尖叶长柄山蚂蝗其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 标签: 尖叶长柄山蚂蝗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 简介:目的:测定服用抗癫痫中药制剂患者血清中苯巴比妥、丙戊酸和卡马西平的浓度,以监测抗癫痫中药制剂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患者空腹血清苯巴比妥、丙戊酸和卡马西平的浓度。结果:研究对象为2009年到我院门诊就诊并确诊为癫痫并服用抗癫痫中药制剂的患者57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5例,年龄10~49岁。57份血样中,除42例患者的血样中未检出西药成分外,其余15例患者血清中均检出1~3种西药成分。57例患者中54例病情未得到控制,且2例出现大发作。结论:抗癫痫中药制剂使用时部分存在添加苯巴比妥、丙戊酸和卡马西平这3种抗癫痫西药,中西药合用未考虑药物相互作用、重复用药、超剂量用药等情况,贻误治疗时机,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给患者带来较大损害。因此,临床上使用抗癫痫中药制剂时应加强血药浓度监测,同时也应加强抗癫痫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癫痫 中药制剂 血药浓度 监测
  • 简介:目的:探讨乌头碱类成分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比较2005年版、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乌头类生物碱的质量控制要求,分析乌头碱类生物碱的毒性及其化学结构特征。结果与结论:2010年版药典与2005年版药典比较,2010年版药典对乌头类药材质量控制要求有利于药材使用的安全有效;2010年版药典对含乌头类生物碱成分的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议对含乌头类生物碱成分的中药制剂,在质量标准中研究建立双酯型生物碱的限量检查方法,以及双酯型生物碱水解产物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等单酯型生物碱的总量测定,制定合理的含量范围,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 标签: 乌头 乌头类生物碱 双酯型生物碱 单酯型生物碱 质量标准
  • 简介:从豆秋植物锦鸡儿Caraganasinica的根(中药金雀根)中分得5个异黄酮类成分,分别鉴定为flemichapparinB(1);5-羟基-7-甲氧基-3′,4′-二氧亚甲基异黄酮(2);5-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酮(3);芒柄花素formononetin(4)和赝靛黄素pseudobaptigenin(5);其中化合物2为新的天然异黄酮化合物。

  • 标签: 金雀根 异黄酮类成分 锦鸡儿
  • 简介:葛根是一味常用中药,来源于豆科葛属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或甘葛藤砌erariathomsoniiBenth的干燥根。葛根具有多种显著的药理活性,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本文对葛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黄酮、葛根苷、香豆素、三萜及三萜皂苷等类型。同时总结了近年来葛根药材定性定量分析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葛根 野葛 甘葛藤 化学成分 成分分析
  • 简介:摘要:抗感冒药是人们日常生活最常见的一种药物,其种类多,不同种类成分差别大,分析抗感冒药成分有助于控制药物质量。该文对西药类抗感冒药的主要成分及分析方法进行了阐述。

  • 标签: 抗感冒药 药物成分 成分含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