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沙枣在河西走廊广泛栽培,多年来由于品种机械、生物学混杂及生境条件与栽培方法差异,造成品种严重退化。为进一步探索提高沙枣品种质量,繁优良品种,开发综合利用价值,我们从沙枣的主要产区广泛收集沙枣品种资源,从原种的果实质量及容器育苗培育的高生长、地径、根系生长、生物产量等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代号为9、24、17、5号等品种表现良好。初步选定果肉经济型沙枣7个、抗逆速生型沙枣9个、二者兼备型沙枣5个品种为优良品种。本试验为定向培育经营提供沙枣种源依据。

  • 标签: 种源 沙枣品种 出苗率 生长量 根系 生物量
  • 简介:杏原产我国.是北方果树栽培的主要树种。因果实早熟,色泽艳丽,果肉多汁,酸甜适口.在春夏之交的果品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但是,一般杏果个小,果实保鲜期短.花期耐低温能力差。单位面积产量低.制约了杏树的发展。我们从八达杏实生苗中选育出自然杂交变异的优良单株,通过大树改接扩繁,培育出果个大、外观美、品质好、

  • 标签: 杏果 新品种 大果型 耐低温能力 果树栽培 果品市场
  • 简介:2011年上半年水果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1—4月份.水果平均批发价格均在6元/千克左右,比2010年同期涨幅在35%以上:5月份水果价格5.73元/千克.比2010年同期高22.51%;6月份水果价格4.68元/千克.比2010年同期高3.49%。

  • 标签: 果树生产 机械化 批发价格 高位运行 水果
  • 简介:花卉产业是浙江省农业的十大支柱产业之一,新昌县的花卉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步提升,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针对近年来本县花卉产业转型调整的关键阶段,对全县花卉产业开展摸底调查,找出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 标签: 花卉产业 调研分析 对策探讨 新昌县
  • 简介:文章主要研究早实核桃实生优的具体过程,从现有资源中挑选出优良品种,对比品种特性,实现育种的经济化和快速化,并总结其栽培技术,以提高核桃的质量和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 标签: 早实核桃 实生选优 品种特性 栽培技术
  • 简介:2018年1月5日,由山西省运城市果业发展中心、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运城分公司和格林大华期货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2018年苹果期货策略报告会在运城市召开,来自山西、陕西、河南等省的大型果蔬企业、仓储企业、贸易商、加工商、客商、果农、专业投资机构、私募基金公司的300多位代表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上,山西省果业工作总站副站长廉国武作了“世界、中国、山西苹果生产现状”的报告;郑州商品交易所农产品部高级经理李科作了“苹果期货合约规则详解”的报告;

  • 标签: 报告会 运城市 期货 苹果 果业发展 仓储企业
  • 简介:目前陕西猕猴桃种植面积超过6.7万hm2,产量超过100万t,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周至、眉县、秦岭北麓、渭河、宝鸡渭滨区和渭南潼关县.笔者于2014年7月24~28日进行了实地调查,对该地的猕猴桃果园管理技术有了更深了解,旨在能为提高广西猕猴桃的管理技术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果园管理 猕猴桃 技术考察报告 陕西 管理技术 种植面积
  • 简介:介绍‘榕春早’茶树新品种的区域试验结果,阐述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主要农艺性状、抗逆性、鲜叶特征和适制性、鲜叶和制品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等。

  • 标签: 茶树 '榕春早’ 区域 试验
  • 简介:为探索农药减量控害新技术,笔者2016年5月在灵川县九屋镇甘草村5年生沙糖橘果园进行了“一喷三省增效减量化精准施药技术”防治柑橘红蜘蛛试验,利用农药添加剂达到省药、省水、省工和增效目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处理对比,每333m2节省14.5min-15.4min施药时间和31.78L~33.89L的药液量;虫螨克(1.8%阿维菌素EC)1500倍药后48h防效68.67%,添加奇功助剂3000倍防效为87.42%,22%阿维螺螨酯SC2000倍药后48h防效74.77%,添加奇功助剂3000倍防治效果为85.44%;省工、省药、省水和增效效果明显。

  • 标签: 助剂 省药 省工 省水 增效
  • 简介:2017年12月17日-22日,桂北不同区域沃柑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霜冻前树冠不覆盖,树体受冻轻者冻害2级,重者达冻害5级;沃柑果实冻伤率平均达96.2%,重者达100%。霜前覆盖,果实冻伤率平均为15.7%。不同砧木沃柑果实受冻情况不同,枳壳砧较轻,其他砧木较重。挂果量大、秋梢少的树受冻严重,挂果量适中、秋梢或晚夏梢生长正常的树受冻较轻。

  • 标签: 沃柑 霜冻 调查 灾后恢复
  • 简介:甘肃省静宁县聚天地之灵气,挥地域之优势,集万民之智慧,凝大众之财力.经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在穷山恶水的环境中,建成了甘肃苹果栽培第一大县.全国著名优质苹果基地和重要苹果出口基地,至2008年底,全县果园总面积4万公顷,占耕地的40.8%,户均0.43公顷(6.5亩),人均0.086公顷(1.3亩).建成了7个绿色果品标准化生产专业乡和60个专业村。2008年结果园面积1.5万公顷。产量24万吨,产值4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89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

  • 标签: 优质苹果 农民人均纯收入 调研 产业 绿色果品 标准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