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6 个结果
  • 简介:媒介这个有别于传播学的概念,是符号学和符号叙述学的基础。媒介是符号携带意义的感知部分。意义媒介化是符号成为符号的前提,也是文本成为文本的先决条件。媒介特点决定叙述体裁,叙述类型就是媒介类型。媒介隔开经验世界,使纪实与虚构有了可能。媒介范围划定叙述学边界,为有效处理文本世界与经验世界的关系提供学理依据。可以说,媒介隐藏着符号学和叙述学的全部秘密。

  • 标签: 符号 媒介 意义媒介化 文本化 符号叙述学
  • 简介:《尤利西斯》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完美、最优秀的意识流小说。1998年,美国兰登书屋评选的20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中,《尤利西斯》名列第一。乔伊斯用意识流手法展现了现代物质社会对人的心理、精神的扭曲与异化,折射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小说《尤利西斯》的美学价值不仅在于对现代社会精神危机的探析,还在于叙述方式的探索与创新,本文拟从叙述学的视角探究《尤利西斯》的叙述话语,以期进一步认识这部经典之作。

  • 标签: 《尤利西斯》 叙述特色 精神危机 长篇小说 西方社会 现代社会
  • 简介:我以为应该从杨遥写作以来的小说创作进行有覆盖面的分析,这样对杨遥小说的特点才会把握得更准确.当我试图去分析时,又不得不面对着杨遥小说特质的某种缓慢地变动.缓慢并不意味着没有变化,而是这种变化呈现出来并被我们意识到时,往往经历了较长的阶段.之所以这样,我想是与杨遥小说创作的某种天生的谨慎和对小说技艺的精心打磨有关系的.

  • 标签: 小说暗 情感流 暗情感
  • 简介:持取景器者鲁敏是视角独特、兴趣驳杂的小说家。我想到她的小说《取景器》,那位女摄影师关注的主题是那么与众不同:井、屋檐、背影、面孔、畸形人、野猫、菜场。独特“取景手法”使其拥有了重新解释和命名世界的权力,她给出的解释是:“我需要一下子发现拍摄对象与众不同的东西,那隐藏着的缺陷、那克制着的情绪、那屏蔽着的阴影部分!”

  • 标签: 鲁敏 叙述人 取景器 拍摄对象 阴影部分 小说家
  • 简介:回归尼采式生命意志构成《瀑布》的中心题旨,也是玛格丽特.德拉布尔为挣扎在工具理性与伦理教化浸淫与滥觞中不断丧失性灵和情感的人们开出的一剂解毒药方。本文借助尼采悲剧理论阐释作品中日神精神、酒神精神以及二者结合的美学意蕴对女性既定命运的僭越功能,从原型批评的角度解读《瀑布》中的悲剧救赎路径,展示女主人公藉由强力意志实现自我提升的心路历程。

  • 标签: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 日神精神 酒神精神 原型分析 悲剧救赎
  • 简介:新世纪以来,江西散文创作持续着汹涌澎湃的势头,在反映世情广度、把握历史高度和透析人性深度几个层面,渐进与拓展,涌现了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散文佳作。这些年,"江西散文现象"备受文坛关注,散文家的创作和行文充分发挥出个性特质,通过主体意识的自由挥洒,取法自然、思考人生,以千姿百态的散文结构自由而充沛地展示大千世界的韵味,新秀佳作连连不断,精品力作结集出版,频频获奖。中生代散文家、新锐散文作家、女性散文作家、新生代散文

  • 标签: 散文写作 散文作家 文化散文 散文作品 陈世旭 结集出版
  • 简介:《帕梅拉》闻名于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作者塞缪尔·理查逊创造性地运用了书信体这一叙述手法,细腻地刻画了日常生活和人物情感。书信体在《帕梅拉》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书信中天然的第一人称展现了无可置疑的真实性,叙述者表述真实,受述者补充真实。另一方面,伤感主义也在书信体中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书信体叙述策略与内心情感世界达到了完美结合。

  • 标签: 帕梅拉 书信体 第一人称 伤感主义
  • 简介:节奏一般是指声音的停顿长短、轻重缓急、高低起伏变化的衔接关系。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认为,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而且"深信声音节奏对于文章是第一件要事"[1]。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的节奏美

  • 标签: 叙述语言 围城叙述 语言节奏
  • 简介:1自由,仅仅是一种虚构。飞鸟的姿态正日趋沉重,水中的气泡爆破的声音像一个孩子终于完成一场游戏。被遗忘在墙角的玻璃球,说我滴溜溜旋转的岁月,如同空幻之梦残留在手上的余温只有一丝悬于梁上,被蜘蛛缠绕

  • 标签: 旋转 虚构 声音 叙述 玻璃球 象征
  • 简介:迄今为止,“红色娘子军”这个文艺题材,已经生成了包括报告文学(1957)、琼剧(1959)、电影剧本(1961)、芭蕾舞剧(1970)、京剧(1972)、小说(2004)、电视剧(2005)在内的多种文艺样式。这些文艺样式在创作时间、成稿方式、情节梗概、艺术手法等方面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不过,这些作品均声明其取材于1930年代“女子军特务连”的事迹。

  • 标签: 红色娘子军 文艺题材 叙述 文艺样式 报告文学 电影剧本
  • 简介:在托马斯·品钦的《V.》中,以符号V.的繁衍扩散为特征的离散结构暗示出历史阐释的熵化,凸显了历史的问题性和叙述的盲点。每一章的叙述人是谁?叙述人从哪里获取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否可靠?V.的多义性与叙述视角的分化是否有着逻辑上的关联?《V.》的隐喻结构和历史探索对表现小说的主题具有怎样的意义?本文拟从隐喻结构与叙述视角之间的关系入手,挖掘V.的象征意义,贴近作者的历史关切。

  • 标签: 托马斯·品钦 《V.》 隐喻结构 叙述视角
  • 简介:阿来的《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本文从文化身份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认为阿来所从事的是一种"边界写作",多元文化共生的文化大语境对他的文化身份的构建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这直接导致了他采用"寓言"式的叙述策略,并以此来重构自己的文化身份。

  • 标签: 阿来 文化身份 叙述策略
  • 简介:摘要《疯狂动物城》的叙述者通过叙事的距离、节奏、情感色彩和价值判断不断标示其回顾性立场和视角,而在叙事过程中又频频诉诸全知叙事手段侵入故事中其它角色的视觉、听觉、心理感知,使叙事者身份分裂、可疑、指向不一,暗示其叙事的虚构性和不可靠性。因此《疯狂动物城》的高明之处,不仅仅在于动画的精细、故事情节的巧思、政治隐喻的贴切,更在于其自然化“非自然叙事”的流畅性和娴熟性。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手法因其高度隐蔽性和欺骗性,在传播政治概念和文化倾向时具有高度的杀伤力,这是文化研究学者不得不认真对待和急切需要思考手段拆解的。

  • 标签: 回顾性叙述者 全知叙述者 隐蔽性
  • 简介:杜甫长律颇能显示其“浩荡津涯”的艺术特征。杜甫的叙述方式,前期多用“缘事而发”,后期则转向“以情使事”。排律是体现杜甫探索新叙述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基因”源自赋的铺陈排比的艺术精神。跳脱的叙述方式与反讽的内结构,则是杜甫排律成功的要素。

  • 标签: 杜甫 排律 铺陈排比 叙述方式
  • 简介:姜刑敏的中篇《打口融应该说是一篇较为耐读的小说,但同时也是一篇颇有争议之作。小说讲述的故事看似陈旧,但经过作者的巧妙布局安排却也耐人深思。一次因缘巧合的机会,没有任何一技之长的农村女花枝意外获得了一份酬薪相对很高的保洁工作,命运的突变因此激起了她想在城市买房安家的欲望,而一旦他们夫妇费尽周折付了首付之后,竟然因为无形的压力——担心失掉工作买到的房子被强行收回,乃至最终精神失常。

  • 标签: 小说 叙述 精神失常 中篇 故事 巧合
  • 简介:某一天,我突然想为祖母写点什么,却迟迟动不了笔.这两天接连起了好几个头,结果都不满意,让我心烦意乱.在我的笔下,她像个木偶,像个皮影戏中的人物,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我暗自吃惊,我竟对我的亲祖母没有一点了解.抱愧之心席卷而来,夜不能寐.

  • 标签: 叙述角度 祖母叙述 笔记系列
  • 简介: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十九年御驾亲征高丽,攻克辽东城,其间所作诗篇,记录了此次征战的情况。通过对其这一时期所作的《辽城望月》的译疏,可见李世民军旅诗作的雄健风格,并反映出李世民的军事策略,并进一步考证此次征战的史实。

  • 标签: 李世民 《辽城望月》 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