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8 个结果
  • 简介:梅兰历经50余年的舞台生活,将多种艺术领域的创作思想融于京剧艺术的舞台表演之中,使得旦行的表演艺术臻于尽善尽美的境界,形成了自身独具风格、博大精深的表演流派,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戏剧表演艺术家之一。其实不仅于此,梅兰也曾师从王梦白、陈师曾、齐白石等人,潜心于书画的创作与鉴赏,而堪称一位具有专业水准的书画家。同时,他在诗文、雕塑、电影等方面也有所钻研或实践。

  • 标签: 艺术观念 梅兰芳 表演艺术家 述论 舞台表演 创作思想
  • 简介:<正>贝尔娜苔特·拉女士1937年出生于法国南部尼姆省,因酷爱艺术,曾进入古典芭蕾舞学校学习。1957年,弗·特吕弗执导《顽童》,拉被邀演出,同年在夏勃罗导演的影片《漂亮的赛尔日》中饰演女主角获得成功,遂正式转入电影界,成为演员。此后,拉不断演出主要由《电影手册》的编辑、影评家摄制的影片,而这些影片不久都被称为“新浪潮”影片,拉本人也因之被称为“新浪潮”的“教母”。由1957年至1966年,拉已先后演出了27部影片。1969年,拉芳主演的《海盗的未婚妻》获得巨大成功,至1985年她先后参加了71部影片的演出,加上以前拍摄的影片,共拍摄影片达98部之多,平均每年拍三部影片。在此期间,拉也演舞台剧和拍摄电视片。1985年,拉曾作为代表团成员来华参加“法国电影回顾展”活动。近年来,她常被邀为国际电影节的评委,已有许多国家和地区曾为她举办“拉电影回顾展”。法国《首映杂志》已将拉列为“法国电影界的重要人物”。1986年,拉因《不知害臊的姑娘》一片获得1986年度法国“凯撒奖”最佳女配角奖。今年四、五月,拉女士应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邀请,前来讲授表演课程。《电影艺

  • 标签: 新浪潮 女演员 影片 表演艺术 舞台剧 法国
  • 简介:今年是人民艺术家梅兰先生逝世四十周年,为了怀念和学习这位伟大艺术家光辉的一生,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上演以梅先生《太贞外传》改编的大型京剧《中国贵妃》。梅葆玖在讲述这次的演出意义时说:“很好地学习和继承他的艺术革新精神。在父亲的一生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无论是剧目建设、演出形式,还是唱腔、伴奏、表演、舞蹈、音乐、舞美、化妆、服饰等方面,都在不断变化,不断丰富、不断发展,都是同广大观众对京剧欣赏需求的不断变化相适应的。所以他的艺术总有很鲜明的时代感,同时又是符合京剧自身规律的,也是最有生命力的。”与此次盛大演出相呼应的,表达出广州芭蕾舞团“怀念梅大师的一瓣心香。”采用源自西方的芭蕾舞艺术形式来表现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艺术大师,其难度可想而知,不能不引发艺术界和广大观众的兴趣和关注。

  • 标签: 京剧 演出 《梅兰芳》 观众 艺术家 舞剧
  • 简介:任何具有普遍意义的事物,它的生成及其发展都有它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现实土壤,美术也不例外。中国美术在建国后的头三十年里,遵循的是艺术为政治服务的思想路线.那个时候国画山水、花鸟、油画风景、静物、人体等表现轻松、娇好、休闲,以欣赏和愉悦为品质的所谓“非主题性”创作,很难登上大雅之堂,受到不应有的遏制,弄不好还要挨一顿批判。现在回忆起来,仍然使许多老一辈艺术家们心有余悸,不寒而栗。

  • 标签: 中国画 吕维超 画家 动物画
  • 简介:当年在上海芭蕾舞学校以及芭蕾舞艺术团里,同学们都不叫茅惠的大名,叫她芳姿容出色身段玲珑曲线优美,但美中不足的是她的个头略显瘦小。但有一点却是没有人能比得上她的,这就是心计。

  • 标签: 茅惠芳 舞蹈艺术 芭蕾舞 艺术人生
  • 简介:章诒和在《南方周末》(2008.4.24)发表同题文章说,赴日一行,有幸欣赏到日本“国宝级”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主演的昆曲《牡丹亭》,惊叹他把一个中国古代青春少女杜丽娘从活唱到了死;感叹他把已死的梅兰精神复活在东瀛。坂东玉三郎扮演杜丽娘的成功,完全是他尊崇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和表现。他的唱词是地地道道的汉语,剧场的字幕才是对应的日文。全剧从头至尾、举手投足皆可看出坂东玉三郎对《牡丹亭》心存虔肃。

  • 标签: 梅兰芳 日本 精神 《牡丹亭》 《南方周末》 中国传统文化
  • 简介:在京剧界中,“京朝派”自恃“正宗”,蔑视“海派”,由来已久。然而,被视为“正统”的“京朝派”名家——谭鑫培、王瑶卿、梅兰、马连良,莫不都是“京朝派”的叛逆,而以善于改革、独辟蹊径著称!尤其是最为京剧界所推崇的艺术大师梅兰,恰恰是因为他早年到上海演出,备受启发,锐意革新,才逐渐形成戏曲艺术中闪烁异彩的“梅兰体系”。1931年,梅兰初到上海,“打炮戏”是专重唱功的《彩楼配》,给人的印象也颇不差,但是,比较受欢迎的,还是后来所唱的二本《虹霓关》。通过比较,梅兰发现上海的观众爱看唱做并重,而且要新颖生动一路的玩意儿。而不很喜欢那类抱肚子傻唱的老戏。这就促使

  • 标签: 梅兰芳体系 京剧界 彩楼配 虹霓关 谭鑫培 马连良
  • 简介:梅兰大师一生从事京、昆表演,对戏曲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梳理评述他对戏曲的理论贡献。梅大师进行一系列创作演出之后,1931年与余叔岩、齐如山等组建了北平国剧学会,研究京剧。正如《剧学月刊·概述》阐明宗旨:“一、本科学之精神,对于新旧彷徨、中西糅杂之剧界病象、疑难问题,谋得适当之解决。二、用科学方法,研究本国原有之剧艺,整理而改进之,俾成一专门之学,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并提出研究“关于戏剧所涵容之学问,如心理、历史、社会、哲学、宗教、音乐等皆是。”[1]

  • 标签: 理论贡献 梅兰芳 戏曲 科学方法 1931年 余叔岩
  • 简介:2018年,浙江省曲艺家协会全面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紧扣“把方向、抓队伍、出作品”任务,勇担“正作风、强团结、树形象”使命,团结发挥主席团作用,凝心力,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新成就。提高政治站位,工作导向严把控加强政治学习,强化政治引领。

  • 标签: 曲艺家 政治学习 工作责任制 意识形态 开拓进取 浙江省
  • 简介:2010年春天,叶惠老师走了。她安安静静地走了,据说就像她平时安安静静的神态一样。可是,这种安静的离去,更让我们揪心的难过,我们甚至不能大声地哭泣,只能默默地把更多的泪水和伤心咽下去。

  • 标签: 老师 怀念 平静 2010年 安静 哭泣
  • 简介:关于《梅兰》这部电影,我只想谈一些最基本的情况。《梅兰》是由中国电影集团主导,在对中国电影生产、发展进行综合判断之后做出的投拍决定。我们都很清楚地知道,中国电影产业就目前来看还不算成熟,还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新千年的时候,中国电影票房只有四到五亿人民币的水平,但是,到2008年,我们的票房收入达到343亿的规模。

  • 标签: 《梅兰芳》 中国电影集团 人生 电影生产 综合判断 电影产业
  • 简介:对于绝大多数女明星来说,每当被人问及情感乃至家庭的状况时,其讳莫如深的不安表情,闪烁其辞的搪塞言语,都远远甚于对他们芳龄垂询时的那份尴尬。而很长时间没有在歌坛亮相的郭公在复出之际,却处处津津乐道于自己的家庭、老公、儿子,而且还把儿子小球球50天的咿呀童语录进了新歌《家》中。可以说1990年的第四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是把郭公事业带入一个高

  • 标签: 歌手 家庭问题 《家》 电视连续剧 女明星 大奖赛
  • 简介:梅确是'梅'自然属性的梅和艺术属性的梅,二者交相辉映。这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让我们进一步探寻,梅的文化属性如何?同时再测试一下,梅兰和文化属性的'梅'之间,是否又有许多相似之处?

  • 标签: 艺术属性 近代中国 历史进程 穆桂英 程砚秋 荀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