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60年9月以后,中共中央恢复了1954年撤销的6个中央局。陶铸被任命为中南局第一书记。11月下旬,中南局在郑州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我当时25岁,作为唯一的速记员全程参加了为期3天的会议。当年的与会者多已作古,我有责任为历史留下记录。

  • 标签: 第一次会议 中南 事件 中共中央 1954年 书记
  • 简介:平遥文庙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既是儒家经典的聚合场,又是儒家文化的传播源,通过举办祭孔仪式、开笔礼、成人礼,开设国学讲堂,运用立体展陈方式,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标签: 平遥文庙 活化传承 庙学合一 庙馆合一
  • 简介:明代吴门画派宗师文徵明,生前就名满海内,四方求画的人,接踵不绝,时人得其寸缣尺褚,珍若拱璧。由此出现大量临仿、伪造的作品,以求射利。王樨登《吴郡丹青志》记载:“寸图才出,千临百摹,家藏市售,真赝纵横,一时砚食之士,沾脂浥香,往往自润。”后世临仿、作伪的作品更是不计其数,以致造成存世文徵明书画作品真伪杂糅,情况错综复杂。

  • 标签: 微明 文徵明 朱文 类图 图式 嘉靖
  • 简介:诗的形成、发展是中国诗史上的重大事件,清末名士杨钟羲的《历代五诗评选》分期选评了汉代至明初大量的五诗诗人及诗作,具有批评和文献的双重属性及价值。其选评的取舍、数量的多寡以及品评内容体现了选评标准、选评方法、诗学取向和价值追求,主要表现为推崇五古诗,主张风骚兴寄、雅正质实兼及清远、魏晋唐宋互参,以及“不可执一观之”、“宣情乃诗之道”等诗论。在大量征引、品评中亦可见杨钟羲与《诗品》《六一诗话》《石洲诗话》《昭昧詹》“常州词派”等诗论的密切关联。因而,《历代五诗评选》在五诗史、五诗批评以及杨钟羲诗学思想研究方面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 标签: 清末民国 杨钟羲 《历代五言诗评选》 特征 诗学
  • 简介:本文将宋玉的《大赋》和《小赋》作为记载楚王与楚宫廷文人进行文字游戏的一则历史史料来进行分析.认为,无论是赋篇所记载的此一文体的运作方式还是其中显示的游戏文字态度,两赋都和先秦隐语有着密切而明显的承传关系.这两篇赋作透露出先秦隐语向以状物为主的汉代散体赋嬗递变化的痕迹,因此在赋体发展史上具有活化石般的重要的参照性价值.

  • 标签: 大小言赋 文字游戏 运作方式 游戏态度
  • 简介:早在10多年前,我便开始思考推动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抓手是什么,有什么可以成为我们通往未来更美好、更合理社会的一个抓手?市场经济、公民社会、民主政治都是,但是建立市场经济、公民社会、民主政治,或者创造一个合理的公正社会的前提是什么?我想到,可能我们探讨一两百年,中国的核心问题,从起点上来说还是言论自由的问题,首先要给人有说话的自由,

  • 标签: 言论自由 中国 社会进步 市场经济 公民社会 民主政治
  • 简介:劲草知春,悠悠歌。流水年华痴情伴。四壁书香漫清斋,缕缕意,丝丝情,随风远。山林舞韶,衣袂翩跹。光阴易逝人何在?真草隶篆入尺幅,满枝新,红蕾竞,才情展。

  • 标签: 艺术赏析 人生 书法
  • 简介:四川是汉赋的第一故乡。赋作为一种文学体载,虽肇端于战国荀卿(今存《礼赋》、《知赋》等五篇),但真正成为讲究文采、韵节,兼有诗与散文性质的赋体,则是在西汉。西汉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当时处于西汉战略出发地和战略大后方的巴蜀地区,最早感应到大汉太平盛世的脉搏跳动。从成都走进长安的司马相如,最早运用大赋的形式讴歌天汉气象,放飞时代梦想(以《子虚赋》、《上林赋》为代表)。

  • 标签: 辞赋 《子虚赋》 《上林赋》 黄金时代 社会历史 巴蜀地区
  • 简介:在海南黎族地区每逢农历,各村寨的黎族同胞聚会于旷野上,挑着山兰米酒,带上竹筒饭,举行打粉枪、射箭比赛、中老年黎族男女吟歌对唱、跳竹竿舞等特色浓郁的民俗民风活动。

  • 标签: 黎族地区 三月三 民俗民风 竹竿舞 中老年
  • 简介:藏书家、编辑家姜德明,将自己珍藏的巴金、叶圣陶、茅盾等名家给他的书简影印,加上'笺中声影杂录'二十篇,合编成《作家百简》(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版)。《作家百简》披露的是姜德明所藏名家书简,但很少读到姜德明自己的书信。

  • 标签: 姜德明 人民日报 花城出版社 序跋集 编辑家 《见闻杂记》
  • 简介:晚明的历史特殊性已成为学界共识,在这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层面都发生了不同于此前的变化。在女性婚姻家庭层面,女教的相对流行、伙伴式婚姻关系的出现,均成为新的社会现象。本文以晚明吴江叶纨纨的《愁》为中心,考察女教与晚明婚姻中的女性之间的关系,重点探讨女教对女性情理观、婚姻观以及对待婚姻生活态度的影响。本文认为,这一时期女教为婚姻关系中女性情感与道德模式的选择提供了更多可能,对这一时期女性,特别是上层社会女性传统的情理观和婚姻观造成冲击,并因此对其现实婚姻生活产生影响。

  • 标签: 女教 婚姻 《愁言》 晚明 情理
  • 简介:上博楚竹书所谓的《子道饿》篇当称之为《鲁司寇寄吉游於逡楚》。此篇记载的主要是子游之事,与孔子无涉。筒文所谓“鲁司寇寄游於逡楚”,子游辞行“至宋、卫之间”遇险,当是子湘为孔子“庐墓年”以後之事。这是传世文献从来没有过的新莉载。以此与《荀子。非十二子》篇互参,可知子游在孔门中的地位,速胜於子夏、子张之辈。上承孔子,下启思、孟的,不是颜、曾,而是子游。

  • 标签: 上博楚竹书(八) 子游 鲁司寇 子思学派
  • 简介:江南月,春风和煦,草长莺飞,度过寒冬的人们纷纷走向清溪、秦淮河、莫愁湖畔,嬉水优游;走向绿野田畴,采摘野菜,尽情享受这美丽的阳春月。

  • 标签: 散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美丽的三月三》
  • 简介:农历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在中原有拜祖先、拜轩辕的说法,传说这天是盘古、黄帝、王母、真武大帝的诞辰。“”是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是传统骆越文化的主要表现,统称为“”歌圩。

  • 标签: 三月三 广西 传统节日 主要表现 越文化 中原
  • 简介:春秋时期,“不朽”已被作为口头和书面用语.时时点亮人们的激情和自豪。打开《左传》就会发现,那时的志士仁人大都爱说“死且不朽”,而且真诚践行。他们已把“不朽”作为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甘愿拿生命换取。

  • 标签: 三不朽 生命价值 春秋时期 书面用语 《左传》
  • 简介:陶渊明五诗复译活动频繁,其间中外复译者自觉地履行"译者隐身"的本分,本能地适应陶渊明五诗色彩词的原貌;自发地践行"译有所为"的职责,能动地选译并结缔陶渊明五诗色彩词翻译互鉴的生态环境。由复译聚集而成的翻译副文本场内,陶渊明五诗复译者聚焦色彩翻译的稳定性,持续地开发目的读者的阅读视域及印记空间,促进翻译传播。

  • 标签: 陶渊明五言诗色彩词 英法复译 生态翻译 翻译副文本
  • 简介: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地域辽阔,注定系方言大国。仅就汉语方言大致可分成八区:官话区、吴语区、湘语区、赣语区、客家话区、闽北语区、闽南话区、粤语区。它们又各自有许多小方言,如官话区里的郑州话、昆明话等;吴语区里的苏州话、杭州话等;客家话里的江西客家话、福建客家话、四川客家话,广东还有河源、梅州客家话等等。

  • 标签: 客家话 客家人 祖宗 汉语方言 人口众多 语区
  • 简介:《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鲍文卿道:‘老爹尊姓?'那人道:‘贱姓倪。'鲍文卿道:‘尊府在哪里?'那人道:‘远哩!舍下在牌楼。'"牌楼,在南京城北,其地理位置至少在明代就很突出。《明应天府外郭门图》上,旧河(金川河)城内中段标出"牌楼",甚是醒目。明清两代,鼓楼以北称为城北乡,丘陵山岗,尼庵僧刹,荒坡菜地,河沟池塘,屋舍俨然,鸡犬相闻……无需出城,便可踏青。

  • 标签: 鲍文卿 城北乡 《儒林外史》 僧刹 金川河 屋舍俨然
  • 简介:首先向今天与会领导,各位老师、朋友深深鞠躬,表示诚挚感谢!我校返四门专业同仁欲办学科建设研讨谋划已久,今天这半天会,形虽“仪式”,意不寻常;会前会后的践行叙述,研讨、共识等的操作、实施,仍在进行时态中。所以,我“登台”非“总结”越俎代庖,仅以个人身份对诸君参与研讨,郑重诚表致意并作一二解说。

  • 标签: 鞠躬 学科建设 进行时态 个人身份 仪式
  • 简介:清嘉庆八年(1803)至道光元年(1821)。先后在汉中任定远厅抚民同知、汉中知府长达18年之久的严如熤,是一位政绩突出、口碑较好的高级封建官吏。在汉期间,他写了大量有关守土治民和民生疾苦的文章诗词,其中的篇告示、首歌词是这些诗文中的佼佼者,至今读来,仍不禁使人感佩。

  • 标签: 严如熤 告示 歌词 清代 封建官吏 汉中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