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准确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指导冠心病血运重建方面十分重要。近年来,基于功能学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对于远端心肌的影响正改变着传统血运重建的理念。血流储备分数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优势已被临床验证,但因其操作有创、费用较高、检查中应用血管扩张药物副作用较大等原因,在我国应用相对受限。定量血流分数作为一种新型、无创、快速评估冠状动脉功能学狭窄程度的工具,受到研究者的青睐。本文综述定量血流分数的临床研究进展,并展望其未来临床应用。

  • 标签:
  • 简介:《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在2012年8月28日发表了一项关于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稳定性冠状动脉患者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还是药物治疗的一项注册研究(FAME2Trial)结果。这项前瞻性登记研究表明,在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和功能性显着狭窄的患者中,FFR指导的PCI加上最佳药物治疗的患者相比单独使用最佳药物治疗,减少紧急血运重建的需要。

  • 标签: 血流储备分数 PCI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药物治疗 医学杂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我院150例冠状动脉复杂病变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病变特征、手术策略、手术方式和PCI治疗效果,分析以上结果与Syntax积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选取自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通过血管造影证存在PCI治疗指征患者150例。根据临床SYNTAX积分总体分布三分位数值,按0-22分为低分组(n=62),23-32分为中分组(n=45),高于33分为高分组(n=43)。比较不同Syntax积分各组的合并症及冠心病分型情况、冠脉病变特征、PCI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用时及术后效果以及PCI技术选择情况。结果两两比较分析发现高分组的前降支+回旋支病变发生比例为53.5%明显高于低分组的32.2%,P<0.05,高分组的分叉病变比例46.5%,明显高于低分组的27.4%,P<0.05,钙化病变高分组的发生率30.2%明显高于低分组的12.9%,P<0.05。各种常见PCI并发症发生情况中,高分组冠脉夹层及冠脉急性闭塞的发生率分别为9.3%及6.9%,明显高于低分组的0%,P<0.05,冠脉夹层的组间比较同样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yntax积分无论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从长远来说,仍有着相当的潜力有待挖掘。

  • 标签: Syntax积分 冠心病 PCI 评估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血流储备分数(caFFR)与导丝血流储备分数(FFR)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医院行经导丝FFR检查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168例(血管数186支),将入选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及匹配的稳态主动脉压送至核心实验室,盲法下进行caFFR测定。根据年龄将入选患者分为非老年组(<65岁,93例)和老年组(≥65岁,75例),分析caFFR在非老年与老年组患者中与导丝FFR的相关性、一致性,并导丝FFR≤0.8作为研究参考标准,比较caFFR在两组间的诊断价值。结果老年组患者caFFR与导丝FFR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r=0.796,P<0.01);caFFR在非老年组和老年组的诊断准确性91.9%比93.1%、敏感性91.8%比93.2%、特异性92.3%比93.0%、阳性预测值97.1%比91.1%、阴性预测值80.0%比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aFFR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非老年组为0.964,老年组为0.972,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0823,95%CI:-0.037~0.052;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caFFR与导丝FFR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一致性,诊断价值与非老年人相似。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血流储备分数 计算流体力学
  • 简介:大型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左室射血分数正常时可能发生心力衰竭(HF),并且射血分数正常的HF(HFpEF)患者可占到HF人群的50%[1]。HFpEF的总体死亡率可能高达射血分数减低HF(HFrEF)患者的死亡率[2],虽然HFpEF的大部分死亡是心血管性死亡;但与HFrEF相比,HFpEF的非心源性死亡较高。近十年类HFpEF患者的预后并未得到改善,凸显长期缺乏对该重要综合征的有效治疗。

  • 标签: 射血分数 总体死亡率 非心源性死亡 流行病学研究 重点综述 舒张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护理培训积分平台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充分调动护士学习培训的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强化业务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与工作质量。方法 根据我院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成立积分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并完善积分制考核管理方案,设计一种简单易行的积分制管理专用程序-护理积分平台,将其应用于我院护理人员培训考核管理中。结果 借助护理积分平台对护士实行积分制考核后,全院护士参培率、考核合格率均显著提高,考核不合格人数明显下降。结论 护理培训积分平台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是激发护士学习热情、调动工作积极性、增强其责任心和紧迫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 标签: []积分制考核 护理积分平台 积分配置规则
  • 简介:目的探讨实行积分制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制订积分制实施方案,包括积分方法、加分标准、扣分标准、考核办法等。结果护士和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提高(P〈0.01),护理质量提高(P〈0.01),护理不良事件减少(P〈0.01)。结论积分制管理可以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积分制 护理管理 护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建立黄皮叶中黄皮新肉桂酰胺 B质量分数测定方法。方法 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 Al(NO3)3-9H2O-NaNO2显色法及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新肉桂酰胺 B的质量分数, FRAP(Ferric i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法对黄皮叶新肉桂酰胺 B类成分的抗氣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 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定量要求 ,芦丁质量浓度在 8~64pg/mL的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 r=0.9991),平均回收率为 99.9%,RSD为 1.9%(n=6)。结论 建立的质量分数测定方法简单快速、重复性良好、结果准确可靠。

  • 标签: 黄皮叶 新肉桂酰胺 B 含量测定
  • 简介: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也是心脏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因素之一[1,2].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衰可分为LVEF降低的心衰(HFrEF)和LVEF保留的心衰(HFpEF).近年来HFpEF患病率相对于HFrEF明显增加,本文就HFpEF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进行阐述.

  • 标签: 心力衰竭 保留射血分数 舒张功能障碍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徐磊 张龙江 张佳胤 吕滨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17
  • 出处:《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医学影像科 100029,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南京 210002,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 200233,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放射影像科100037
  • 简介:摘要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即CT-FFR能够实现冠状动脉解剖及功能的“一站式”评估。当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探讨该技术在冠状动脉疾病功能性心肌缺血诊疗和预后评估方面的重要价值。本文将就近年来CT-FFR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并简要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血流储备分数
  • 作者: 蒋庆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重庆嘉陵医院,重庆市400032
  • 简介:心力衰竭(HF)仍然是造成死亡率、住院和生命质量降低的主要因素。作为心血管病发展至最严重阶段时的主要临床综合征,HF已经引起了科学研究人士和临床工作者们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射血分数中间值心脏衰竭也逐渐成为了HF领域的科研热门话题,既往对HFpEF这一群体的历史资料更甚少。随着HFpEF这一技术的单独出现,相应的临床应用也将伴随发生,新技术、新药物也不断出现。本文针对HFpEF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左心室射血;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预测脑出血(ICH)血肿体积扩大的新方法。方法分析128例自发性脑内血肿的CT扫描图像。使用ABC/2方法和3D Slicer软件测量血肿体积,计算差值并与血肿形状分类比较其预测血肿体积扩大的效能(血肿体积扩大≥6.0 cm3;血肿体积扩大≥12.5 cm3)。结果患者首次头颅CT扫描用ABC/2法测量的ICH血肿体积[(21.4±16.4)ml]较3D Slicer法[(17.7±14.0)ml]测量值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69,P<0.001);患者第2次头颅CT扫描采用ABC/2方法[(26.3±21.8)ml]测量ICH血肿体积较同一方法首次测量值大[(21.4±16.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99,P<0.001)。ABC/2法与3D Slicer法测量的ICH血肿体积差值与规则形(r=0.628,P<0.05)、不规则形(r=0.603,P<0.05)、多叶形血肿体积扩大(r=0.591,P<0.05)均具有相关性。首次头颅CT扫描ABC/2法与3D Slicer法测量血肿体积的差值预测血肿体积扩大≥6.0 cm3的曲线下面积大于血肿形态的曲线下面积(0.866 vs 0.755,Z=2.496,P=0.013);首次头颅CT扫描ABC/2法与3D Slicer法测量血肿体积的差值预测血肿体积扩大≥12.5 cm3的曲线下面积大于血肿形态的曲线下面积(0.911 vs 0.731,Z=2.674,P=0.008)。结论与血肿形状类别相比,ABC/2和3D Slicer测量的体积差异可以更好地预测血肿的扩大。

  • 标签: 脑出血 血肿体积扩大 血肿形状分类 3D Slicer
  • 简介: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心力衰竭逐渐成为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很多患者通过规范化诊治,射血分数得以恢复。近期多项研究发现这类射血分数恢复的心衰患者的病理生理、临床特征、预后等与持续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或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不同,提示这群患者可能是一类独特的人群,值得我们关注。本文主要针对射血分数恢复的心衰的定义、病理生理机制、临床特征、治疗管理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射血分数恢复 心力衰竭 逆重构 心肌康复
  • 简介:摘要近年来,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在单次检查同时获取冠状动脉的解剖和功能信息,成为心血管影像临床研究的新热点。为推动CT-FFR技术在我国的规范化应用,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组织专家参阅大量文献并结合我国的临床实践,经反复讨论并达成以下共识,包括CT-FFR技术原理、工作流程、注意事项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

  • 标签: 冠状血管 血流储备分数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如今血流储备分数(FFR)被认为是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进行功能评价的"金标准",是指导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策略的有力工具。FFR是一项简单、可靠、重复性良好的检查方法。多项研究表明,FFR指导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支架植入数目及医疗花费。近年来由FFR衍生出的一些新技术为狭窄病变的功能评估提供了更多可能。本文对FFR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