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3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家蚕变态期脂肪体解剖和石蜡组织切片观察发现:脂肪体从5龄未到蛹后期由柔软片状组织变成絮状组织,分布在整个体腔;从预蛹期开始,家蚕脂肪体经HE(Hematoxylin—Eosin)染色,内外层脂肪体着色存在明显差异,内层脂肪体颜色较深,且细胞较小,揭示了两类脂肪体细胞结构的存在着差异;脂肪体所含空泡随着变态发育进程逐渐增多,并内层脂肪体空泡比外层多;脂肪体的消溶从5龄开始,蛹2天达到高峰,并逐渐退化成离散溶解状;但在整个变态期间,存在部分细胞核染色清晰的脂肪体细胞。

  • 标签: 家蚕 变态期 脂肪体 形态结构
  • 简介:为探究辽东山区冰缘地貌表层土壤的质地特征及侵蚀强度,对48个典型冰缘地貌的土壤样品进行粒度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级配良好,且径级跨度较大,质地以黏土质粉砂为主,粉砂其次,偶见砂质粉砂。土壤粒度整体较细(粒度参数平均粒径Mz的值约6.45),分选差(标准偏差σI约1.89),以正偏居多(约占58%),峰态多为很窄峰(约占83%);粒度频率分布包括单峰(25%)、双峰(50%)和多峰(25%);结合萨胡判据和南北坡土壤粒度不对称等特征,初步推测早期土壤沉积组分来自近源浅表风化和远源风成沉降,其混合组分经冰缘流水搬运改造后形成土壤沉积。根据分维值(约2.28)、级配比例及敏感组分的提取可知,沉积水动力不强,地表植被覆盖越优良,对流水侵蚀能力的消耗和抑制则越显著。供试样品的粒度特征反映流水侵蚀强度不大,植被覆盖发挥了重要的水土保持功能。

  • 标签: 冰缘地貌 土壤 粒度 萨胡判别 分维值 环境敏感组分
  • 简介:为了摸清青海省大通种牛场草地和牲畜资源,2001年8月对该场草地资源做了详细调查,结果表明,全场土地总面积558.66km2,草地总面积4.98×104hm2,其中可利用面积4.74×10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4.84%.草地质量较好,生产能力较高.

  • 标签: 大通种牛场 草地资源 特征
  • 简介:野生人参的发现距今以有4000多年的历史,近五十多年以来由于森林面积的大幅度缩小和过分的采挖,野生人参仅局限在北纬40°-48°,东经117.6°-134°的长白山脉,主产头道松花江、二道松花江畔的抚松、靖宇、敦化等,鸭绿江衅的集安、长白、临江等地。由于野生人参渐渐减少,1992年被列为国家珍稀濒危植物。

  • 标签: 野生人参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珍稀濒危植物 松花江 森林面积
  • 简介:浙江黑松叶蜂在福建局部地区发生严重危害,通过对其危害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危害症状隐蔽性,发生具有暴发性,幼虫危害历期长,根治难度大等特点。同时,经过风险分析评估表明,该虫种为福建省重要的林业有害生物和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对全省松林已构成了很大威胁,建议应将其列入福建省林业主要虫害进行管理,加强对其的综合治理,防止其继续扩散蔓延。

  • 标签: 浙江黑松叶蜂 危害特征 风险评估
  • 简介:文章利用生态学和地理区系成分的方法对武汉市中心城区的古树资源进行资源特征研究,武汉市现有的古树名木共1130株,隶属26科46属59种,其中刺柏的树龄最大有1200年,而朴树的数量最多,占22.39%;植被区系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偏重于温带性质;本文还对古树资源应用及其保护提出建议。

  • 标签: 古树资源 资源特征 中心城区 武汉市 应用 温带性质
  • 简介:生态农业观光园既具有丰富的景观观赏和游憩活动内容,又有特殊的生产特性。分析了其与城市用地、城市绿地、城市公园、郊野公园、传统农业观光园等的关系,结合观光农业的本质深入研究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本质,并总结了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特征

  • 标签: 生态农业观光园 观光农业 本质 特征
  • 简介:耕作侵蚀的过程机制和防治技术研究是我国现阶段水土保持科学与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关于小型旋耕机耕作的土壤再分布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较少。应用磁性示踪法研究旋耕机等高耕作、向下耕作和向上耕作的土壤再分布模式和强度,查明耕作速度对旋耕机耕作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向下旋耕机单次耕作过程中均引起土壤同时发生向上坡和向下坡移动,且均导致土壤发生向下坡净位移;不同耕作速度时等高耕作和向上耕作土壤净位移与坡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向下耕作二者无显著相关性(P〉0.05);土壤净位移量表现为快挡等高耕作(11.53kg/m)〉快挡向下耕作(11.40kg/m)〉快挡向上耕作(7.59kg/m)〉慢挡向下耕作(7.33kg/m)〉慢挡等高耕作(6.87kg/m)〉慢挡向上耕作(6.29kg/m);快挡时上下坡交替耕作的耕作侵蚀速率小于等高耕作,但慢挡时二者相当。旋耕机耕作相比传统耕作机具的耕作侵蚀明显下降,其推广应用对于防治紫色土坡地耕作侵蚀和土壤退化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耕作侵蚀 耕作位移 耕作速度 耕作方向 磁性示踪 紫色土
  • 简介:2004年5月、7月、9月和12月对大力加湖鲟鱼放养场水化学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力加湖鲟鱼放养场水质良好,透明度变幅在45~90cm,pH值变幅在6.69~8.72,水呈中性。水型属重碳酸盐类,钙组Ⅰ型(CI^ca)软水。水中主要营养元素含量,总氮含量较高平均为1.63mg/L,磷酸盐含量较低平均为0.0339mg/L。离子含量以冬季最高104.52mg/L。春季最低51.64mg/L。水中离子含量高低次序为HCO3^-〉Ca^2+〉Cl^-〉Mg^2〉Na^+s+K^+。探讨了水体的营养类型和利用。

  • 标签: 大力加湖 鲟鱼放养场 理化特征
  • 简介:番茄的颜色和色素含量是决定果实品质的两个重要特性。在本研究中,使用绿色和紫色番茄植株分别作为母本和父本,分别产生了6个遗传群体,即P1、P2、F1、BC1、BC2和F2。通过数量性状的多代联合分析研究果实颜色和色素含量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绿色和紫色果之间的果实颜色的最佳遗传模型为MX1-AD-ADI。BC1、BC2和F2代色度值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2%、59%和77%,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10%和13%。番茄红素含量的遗传符合MX2-ADI-AD模型,BC1、BC2和F2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4%、74%和93%,而多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20%、0%和0%。叶绿素的遗传模型为MX1-AD-ADI,BC1、BC2和F2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9%、74%和59%,多基因的遗传率均为0%。胡萝卜素的遗传符合MX2-ADI-ADI模型,BC1、BC2和F2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6%、4%/5%和54%,而多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0%、0%和13%。

  • 标签: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果实颜色 色素 遗传率 遗传模型
  • 简介:林野厅于3月10日发表了关于在森林中的健康状况变化及康复效果的调查,科学地证实了森林对人体的作用,认识到排除癌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免疫机能)“NK”细胞活性度有所提高。

  • 标签: 日本 森林资源 保健效果 问卷调查 心理检测
  • 简介:拖拉机、柴油机的技术资料中提供的各种调整数据,通常是适合一般正常情况的。而旧的拖拉机、柴油机,特别是技术状态较差的机车,由于零件的磨损较大,相关零件配合关系发生变化,调整数据的选择要有所不同,以便更好地发挥机具效能,延长使用寿命。

  • 标签: 调整数据 柴油机 拖拉机 技术状态 延长使用寿命 气门间隙
  • 简介:本文把编译dBASEⅢ和编译BASICA之优点容为一体,在IBM-PC机上实现了比较完善且实用的解析木数据库通用管理系统。该系统除具有其他计算机软件的功能外,着重解决了当前解析木计算程序存在的四个方面问题:1、解析木计算结果不能直接存入数据库;2、园盘数据输入量出错且速度慢;3、园盘数据库出错检查困难;4、不能批量处理解析木,内业工作总体效率低。系统还具有检索、统计、打印卡片等功能。

  • 标签: 通用管理 计算程序 计算机软件 内业工作 总体效率 批量处理
  • 简介:机载激光雷达(LiDAR)是一种新型数据获取手段,目前在林业资源管理、森林防火、林木砍伐等方面已广泛应用,但尚未形成完整的、实用的林业LiDAR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通过分析已有LiDAR数据应用于林业资源管理方面的理论和方法,以目前开源LiDAR点云数据处理技术、海量点云数据可视化技术,以及GIS相关分析技术为基础,结合林业资源管理需求,设计并研发了基于LiDAR数据的林业资源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系统实现了Li-DAR点云数据的管理与可视化、数字高程模型生成、数字地表模型生成、冠高模型生成、平均树高估计等功能,为基于LiDAR数据的林业资源管理提供统一的平台。

  • 标签: LIDAR 点云 林业资源管理 系统设计 CHM 平均树高
  • 简介:南海的刺网渔具,自建国以来,在渔具材料化纤化和渔船动力化的推动下,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1980年渔业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发展更为迅速.据1983年的调查,全海区刺网渔船已超过36,000艘.网具种类有11个结构型式,共181种,网片数量约长达52,000多公里.这11个结构型式及数量如下:

  • 标签: 刺网 渔具 南海区 网具 种类 数量
  • 简介:为掌握山东省日照市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提髙日照市水土保持规划与决策的科学性,利用日照市水利局雨量遥测系统61个雨量站点2005—2014年日降雨资料计算降雨侵蚀力,并运用Excel2013、ArcGIS10等工具分析日照市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从年度变化来看,日照市站均年度降雨侵蚀力最大值(2008年)是最小值(2014年)的2.90倍,站均汛期降雨侵蚀力最大值(2007年)是最小值(2014年)的3.74倍。从月度变化来看,降雨侵蚀力主要集中在5—9月,尤其集中在7—8月。2)从空间分布来看,各站点年均降雨侵蚀力、汛期降雨侵蚀力呈现东南沿海地区较髙、内陆地区较低、中部地区最低的特征,变化范围分别在2942.07~4921.45、2694.36~3921.78MJ.mm/(hm2.h.a)之间,分区县看,岚山区最髙,东港区次之,莒县和五莲县较低;各月的降雨侵蚀力重点也不尽相同。3)从时间变异来看,站均年度降雨侵蚀力变化范围在1831.55~5306.12MJ‘mm/(hm2‘h.a)之间,均值、中值分别为3826.01、4053.62MJ.mm/(hm2.h.a),标准差1089.46MJ.mm/(hm2.h.a),变异系数28.48%c;站均月度降雨侵蚀力变化范围在1.23~1171.93MJ.mm/(hm2.h.a)之间,均值、中值分别为318.83、61.51MJ.mm/(hm2.h.a),标准差397.99MJ.mm/(hm2.h.a),变异系数124.83%c。4)从空间变异来看,各站年均降雨侵蚀力变化范围在2755.23~5061.15MJ.mm/(hm2.h.a)之间,均值、中值分别为3826.01、3730.97MJ.mm/(hm2.h.a),标准差512.81MJ.mm/(hm2.h.a),变异系数13.40%c。本研究结果可为日照市水土保持规划与决策、土壤侵蚀预报等提供参考。

  • 标签: 降雨侵蚀力 时空分布 日照市 山东省
  • 简介:足迹学作为痕迹检验的一门专门学科,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侦查破案中。目前对足迹检验技术的研究,处于空前繁荣的局面。但在足迹检验的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足迹检验中所能依据的足迹特征不够丰富,足迹基础理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过度依赖于个人的经验,缺乏检验;公安实践中对不完整足迹的检验认定缺乏足够客观依据。笔者通过几年来对赤足足迹的研究与实践,试析赤足足迹的新特征以及赤足足迹足型特征的一般规律,以期为丰富、完善足迹检验科学的理论基础贡献微薄之力。

  • 标签: 特征 痕迹检验 应用 基础理论 检验技术
  • 简介:目前有关遮目鱼ChanoschanosForskal外部形态特征的研究,例如:体色、头、鼻和鳃盖骨的形状、皱褶或鼻孔的存在,以及各种鳍条的长度、大小、形状与粗糙结构等,似乎看不出遮目鱼外部性别之间有明显的区别。但是,仔细观察性成熟遮目鱼的肛门区,就可以清楚地辩别出雌雄性别在结构上的差异。

  • 标签: 遮目鱼 产卵 外部性别特征 肛门
  • 简介:桑里白粉病食菌瓢虫是发生在桑叶上以取食桑里白粉病菌丝孢子的一种瓢虫,本文通过对桑里白粉病食菌瓢虫的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形态特征观察,揭示其各虫态的表面形态特征,为桑里白粉病食菌瓢虫的生物学研究、种属分类提供依据。

  • 标签: 桑里白粉病 食菌瓢虫 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