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绝经女性抑郁症患者采用“快走”康复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 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8月-2022年12月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确诊为绝经女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个组别,即42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快走”康复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AMD抑郁量表评分更优,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KMI绝经症状评分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血清BDNF水平更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快走”康复模式具有的优势,能够使绝经女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快走”康复模式 围绝经期女性 抑郁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绝经综合征患者开展中医针药结合治疗的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绝经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n=2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开展中医针药结合治疗,就两组患者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等进行评定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口干舌燥、烦躁、盗汗等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绝经综合征患者开展中医针药结合治疗有助于提升疗效,促进中医证候积分改善。

  • 标签: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中医 针药结合 中医证候积分
  • 作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10-19
  • 出处:《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21年3期第13卷
  • 机构:松原吉林油田医院  吉林  松原  138000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绝经综合征使用激素治疗的最佳剂量以及效果。方法:实验对象是46例绝经综合征患者,实验组激素治疗中采用标准剂量,对照组激素治疗中采用低剂量。对比两组的激素及血脂代谢。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当,P>0.05;对比对照组,实验组FSH、LH更低,E2更高,实验组治疗后血脂代谢更低,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实验组更高,但是P>0.05。结论:绝经综合征使用激素治疗中,采用标准剂量以及低剂量的疗效相当,前者不良反应多,改善激素及血脂代谢方面理想,在实际工作中,应合理选择其剂量。

  • 标签: 不同剂量 激素 围绝经期综合征 激素 血脂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绝经女性原发性输卵管癌(PFTC)患者的特征性超声表现和临床症状,为超声早期诊断PFTC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2012年5月至2022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PFTC患者,年龄46~85岁,其中绝经过渡期早期(46岁)1例(2.9%),绝经过渡期晚期(48岁、49岁、50岁)3例(8.8%),绝经后期30例(88.2%)。年龄(60.9±9.7)岁,中位年龄60岁。分析超声诊断、临床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临床症状以阴道不规则出血较多见。根据附件包块特点及盆腹腔内其他脏器受累情况将34例PFTC术前超声声像图分为4组:(1)A组:6例超声表现为附件区腊肠样囊性包块,内壁不光滑,内壁可见乳头状中等回声凸起,可见不完全条形分隔,乳头状凸起及分隔上可见丰富或较丰富血流信号。超声诊断输卵管积水1例,附件区囊肿2例,PFTC 3例。(2)B组:13例附件区可见囊实性包块,形态不规则,部分区域可呈腊肠样改变,囊性部分透声差,实性部分可见丰富或较丰富血流信号。超声诊断PFTC 2例,卵巢癌11例合并宫腔积液2例,3例伴腹盆腔积液。(3)C组:11例附件区形态不规则实性肿物,呈低回声,可伴前后穹隆腹膜及大网膜增厚,肿块内可见丰富或较丰富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卵巢癌10例,盆腔转移癌1例。(4)D组:4例未发现附件区包块,其中3例伴有腹水,考虑恶性肿瘤所致,来源待查。34例PFTC患者术后病理结果:高级别浆液性癌30例,低级别浆液性癌1例,浆液性输卵管上皮内癌2例,输卵管原位浆液性癌1例。其中3例双侧PFTC,左侧10例,右侧21例。4例为PFTC合并卵巢癌。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病理分期结果为Ⅰ期8例,Ⅱ期9例,Ⅲ期11例,Ⅳ期6例。A组术前超声诊断PFTC准确率50.0%;B组术前超声诊断PFTC准确率15.4%;C组与D组术前超声均未正确诊断PFTC,但均提示盆腔恶性肿瘤。结论双侧卵巢清晰显示、附件区腊肠样包块、伴丰富或较丰富低阻力指数血流信号的乳头状凸起及低速新生血管等特征性超声图像有助于超声检查对PFTC的早期诊断,对预测PFTC的病理分期帮助不大;有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或下腹疼痛的绝经后女性均应警惕PFTC。

  • 标签: 输卵管肿瘤 超声检查 阴道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绝经综合征患者采用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分析。方法:选择绝经综合征患者8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中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97.50%>80.00%),E2激素水平较高(33.92±1.55>23.75±1.72),LH(23.05±1.33

  • 标签: 围绝经期综合征 激素替代 临床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盆底磁刺激对绝经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80例绝经综合征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03月-2021年07月,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盆底磁刺激治疗,在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VHIS评分、FSFI评分、HAMA评分和HAMD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绝经综合征患者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盆底磁刺激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不良情绪,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盆底磁刺激 围绝经期综合征 焦虑 抑郁 阴道健康 性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二仙汤治疗绝经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1年12月我院接受的60例绝经综合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治疗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给予的是常规方法治疗和二仙汤治疗,治疗后对结果分析和对比。结果:分析和研究两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其中试验组的认知度评分、躯体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分别是92.36±0.47分、95.36±0.14分、94.56±0.3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可知,试验组优势明显。分析和对比两组的症状评分,治疗后试验组的评分是13.69±0.28,明显低于对照组。分析和对比两组具体治疗结果,其中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3.3%和73.3。结论:针对绝经综合征患者给予二仙汤治疗,优势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借鉴和实施。

  • 标签: 二仙汤 围绝经期 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绝经异常子宫出血(AUB)患者治疗中采取地屈孕酮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诊治的AUB患者66例,其中挂号尾号为偶数的患者33例为对照组,挂号尾号为奇数的患者33例为观察组,分别采取炔诺酮,地屈孕酮治疗,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性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月经量以及月经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子宫内膜厚度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 炔诺酮 地屈孕酮 性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心理护理与规范化健康教育对绝经妇女不良情绪、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5月就诊于本院的52例绝经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对照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心理护理与规范化健康教育),各26例。结果:研究组不良情绪评估得分与生活质量评估得分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围绝经期 心理护理 规范化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绝经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治疗中予以宫腔置入曼月乐方式治疗的价值。方法:试验者是2019.01至2019.12在医院接受治疗处于绝经的子宫异常出血患者70例,以数字奇偶法均分2组,治疗方案为运用安宫黄体酮与宫腔内置入曼月乐,比对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曼月乐进行治疗,可得到理想疗效的同时,还能对子宫内膜增生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具有安全性较高、使用较为便捷等特点,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式,建议推广。

  • 标签: 异常子宫出血 围绝经期 曼月乐 疗效
  • 作者: 杨海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7期
  • 机构:吴兴区人民医院&吴兴区妇幼保健院,浙江 湖州313008
  • 简介:目的:分析炔诺酮联合黄体酮在治疗绝经异常子宫出血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21年2月份至2022年6月份期间所收治的绝经异常子宫出血患者56例作为此次调查研究对象,分成两组为:对照组患者28例、观察组患者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黄体酮治疗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炔诺酮联合黄体酮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比较组间患者的止血效果,观察组效果更加显著,差异有意义(P<0.05);组间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对比,治疗前组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绝经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实施炔诺酮联合黄体酮治疗,可以获得更为显著效果,使得患者获得更为良好止血效果,使得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向正常值恢复,有效促进预后,在临床治疗之中可以进行推广。

  • 标签: 炔诺酮;黄体酮;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止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肃省汉族、回族、藏族女性绝经综合征的发生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7290例40~55岁女性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以问卷方式调查人口学特征、婚育月经史,并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对绝经综合征相关症状进行评估。资料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甘肃省女性自然绝经年龄为(47.43±3.99)岁,其中回族女性最早,为(47.08±4.29)岁;职业、受教育程度以及居住地,三个民族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05);绝经综合征发生率回族为58.85%(246/418),藏族为44.16%(136/308),汉族为41.06%(2695/6564),三个民族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症状汉族轻度人员占比最多,回族、藏族中度人员占比最多,三个民族之间轻度和重度的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从事重体力劳动是三个民族女性发生绝经综合征共同的危险因素。结论促进和帮助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改变落后生活劳作模式,加大教育及医疗卫生的投入、加强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针对各民族绝经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逐项改善,将有助于绝经综合征预防和诊治工作的开展,对促进各民族女性健康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民族 绝经 自然绝经年龄 围绝经期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绝经异常子宫出血者的优质护理使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在2018年1年内住院治疗的绝经异常子宫出血的病例80个为研究案例,以随机抽样法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常规组等两组病例的患者都使用中医疗法的方案,常规组使用原来旧式的护理办法;实验组使用优质护理办法,分析这两个小组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效果和护理业务的认可程度。结果:对比患者子宫出血量,实验组的患者比常规组患者的出血量显著减少,用时很少,小组之间的对比效果明显,拥有统计学的概念(P

  • 标签: 优质护理 围绝经期 子宫出血使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绝经医务人员焦虑抑郁症状与女性激素相关性。方法:本研究观察对象均选自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期间本院在职的绝经医务人员中,共200名,根据改良Kupperman评分结果进行分组,焦虑抑郁组(总评分>15分)88名,正常组(总评分≤15分)112名,完成以上两组医务人员的血清性激素检测工作,并且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焦虑抑郁组医务人员的促卵泡生长激素(FSH)和促性腺激素(LH)和正常组相比,差异较小,P>0.05;焦虑抑郁组医务人员的雌二醇(E2)明显高于正常组,睾酮(T)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绝经医务人员焦虑抑郁症状同女性激素水平之间有密切关联,尤其是E2水平异常提升,T水平下降,均可影响情绪状态,且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症状发生。

  • 标签: 围绝经期 医务人员 焦虑抑郁症状 血清性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黄体酮和戊酸雌二醇片联合用于绝经综合征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8月-2022年7月本科接诊绝经综合征病人(n=120)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60人,前者用黄体酮和戊酸雌二醇片,后者用戊酸雌二醇片。对比疗效等指标。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96.67%,和对照组数据81.67%相比更高(P<0.05)。关于FSH和LH,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数据分别是(40.23±5.47)U/L、(28.74±3.62)U/L,和对照组(44.65±6.13)U/L、(35.87±4.95)U/L相比更低(P<0.05)。结论:绝经综合征联用黄体酮和戊酸雌二醇片,疗效确切,激素水平改善也更加明显。

  • 标签: 围绝经期综合征 黄体酮 疗效 戊酸雌二醇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技术在绝经妇女骨质疏松诊断中的价值展开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集的107例骨密度检测绝经女性的临床资料为研究组,选择同时期到本院体检的非绝经、非绝经女性106例为对照组,研究组绝经女性可根据月经情况分为研究A组(月经规律60例)、研究B组(月经紊乱47例),3组女性均进行骨密度检测,比较3组女性骨密度检测结果;比较骨量异常与骨量正常女性年龄、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结果:研究B组腰椎骨密度低于对照组、研究A组,绝经女性年龄、FSH水平高于骨量正常女性,E2水平低于骨量正常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绝经女性使用骨密度(DXA)检测技术诊断骨质疏松效果较好,发生骨质疏松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密切联系。

  • 标签:
  • 简介:摘要白祯祥主任医师擅长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患者之类绝经综合征,其重视病证合参与方证思想,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主要在于脾肾气虚兼肝肾阴虚,其中气虚责之脾肾、阴虚责之肝肾,治疗上强调气阴双补,以黄芪为组方之要,巧用归经药以直达病位,并重视结合药理研究成果。其自拟方药健脾补肾汤可达补气益阴清虚热、补肾柔肝调气血、软坚消肿助抗癌之功,临床疗效较好。

  • 标签: 乳腺肿瘤 内分泌治疗 类围绝经期综合征 白祯祥 名医经验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应用米非司酮诊治绝经子宫肌瘤患者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在社区医院确诊的94例绝经子宫肌瘤患者纳入研究(时间:2020.6-2021.6),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各47例,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分别采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的子宫肌瘤体积及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的子宫肌瘤体积及血红蛋白水平在治疗前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的子宫肌瘤体积明显比对照组小,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索绝经女性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以及其冠脉病变程度的临床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份至2021年10月份在我院行冠脉造影的绝经妇女,从中随机抽取甲组(非冠心病组)45人,乙组(冠心病组)45人。这90例妇女均进行了冠脉造影,分析两组妇女冠心病危险因素以及冠脉病变的情况。结果:对甲乙两组病人临床数据分析后发现,冠心病组病人高血压、高血脂等情况高于非冠心病组的病人,P

  • 标签: 围绝经期 女性患者 冠心病危险因素 冠脉病变程度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绝经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当中,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干预后,对患者盆底肌张力恢复情况及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价值。方法:针对我院妇科绝经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80例予以样本选取,2019.01~2021.10时间段设置为样本收录时间范围,密封信封抽选分组,通过分组对照模式,分析治疗干预效果,40例对照组患者利用盆底肌训练联合雌三醇治疗,40例实验组患者利用综合康复治疗,纳入统计患者(1)盆底肌张力恢复水平;(2)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针对纳入对象实施盆底肌张力恢复水平、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指标统计,治疗工作实施后,实验组较之对照组,各项测定值指标更优,(P<0.05)。结论:绝经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当中,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干预措施,可全面改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加强整体总治疗效率,疗效积极。

  • 标签: []综合康复 围绝经期 全子宫切除术 盆底功能障碍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