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1例大肠癌患者和8例肠道非恶性病变手术患者的外周血CK19mRNA的表达。结果8例胃肠道非恶性病变手术患者、8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CK19mRNA无阳性表达;41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单次外周血采样CK19mRNA阳性表达率为41.5%;两次采样总阳性率大肠癌患者为65.9%,外周血重复采样阳性率高于单次采样(P〈0.01)。DukeC、D期患者CK19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DukeB期(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是一种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可以作为检测大肠癌微转移的指标并指导其治疗和预后。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肿瘤微转移 角蛋白19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1资料与方法资料:对照组140例,均系健康义务献血人员,男88例,女52例;年龄20~50岁,平均32.5岁。恶性肿瘤组138例;早期45例,中期38例,晚期55例。方法:器仪Aa—400大型生化分析仪,随机配套试剂,均空腹采肘正中静脉血,严格按该机操作说明进行。2结果对照组140例血清钙为(2.29±0.18)mmol/L。肿瘤组138例,血清钙为(2.18±0.22)mmol/L,其中早期45例,血清钙为(2.24±0.17)mmol/L中期38例血清钙(2.20±0.21)mmol/L,晚期55例血清钙为(1.95±0.23)mmol/L。随机取恶性肿瘤组中患者100例(早

  • 标签: 血清钙 恶性肿瘤患者 血清白蛋白 降钙素 高唐县 生化分析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化疗和生物治疗研究的进展,人们在思考如何把生物治疗与化学治疗相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单用或与化疗相结合的生物治疗药物有:细胞因子、造血生长因子、树突状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血管抑素和内皮抑素、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细胞信号通路调节剂、反义治疗药物、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和基因治疗等.恶性肿瘤生物化疗的临床应用类别包括:同步性生物化学疗法,序贯性生物化学疗法和化疗失败后的补救性生物治疗.

  • 标签: 恶性肿瘤 生物治疗 化学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晚期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1985年1月~1997年11月间收治的54例晚期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病例行外科治疗,其中36例患者术前接受计划性术前放疗,剂量为40Gy。手术方式:8例经前颅凹颅面联合入路切除累及颅底的鼻腔鼻窦肿瘤,26例行一侧上颌骨并眶内容切除,19例一侧上颌骨切除,1例姑息切除。全部病例获随访。结果: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2%、52.3%、47.8%。结论:采用恰当的手术入路和有效的重建方式,配合放射治疗可有效提高晚期上颌窦癌的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鼻腔鼻窦肿瘤 放射治疗 外科手术 上颌骨切除 姑息切除
  • 简介:目的分析1983~1997年磁县恶性肿瘤死亡情况.方法死亡资料来自磁县肿瘤登记处,采用ICD-9编码,EPI软件统计分析.结果1983~1997年,男性恶性肿瘤平均死亡率223.71/10万,女性142.69/10万.1983~1987年,男女恶性肿瘤死亡的前三位均是食管癌、胃癌和肺癌,分别占肿瘤死亡总数的84.1%和77.2%;1988~1997年男女死亡位次变化为食管癌,胃癌和肝癌;分别占肿瘤死亡总数的80.9%和75.2%.男性食管癌死亡率和中调率下降16.2%和20.8%,女性下降3.7%和10.3%,男性肝癌死亡率和中调率上升26.0%和22.9%,女性上升16.8%和15.0%;女性宫颈癌死亡率和中调率分别下降54.17%和56.47%,乳腺癌和直肠癌、结肠癌和肛门癌上升.结论食管癌和胃癌仍是磁县主要死亡的恶性肿瘤,但男女食管癌死亡率和中调率下降,上升最显著的是男女肝癌,下降最显著的是宫颈癌.

  • 标签: 恶性肿瘤 死亡率 登记
  • 简介:本文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方法,对75例恶性肿瘤患者,62例普通病人及正常人对照组75例,进行血清弓形虫抗体的检测,以效价≥1:64为阳性。结果表明,恶性肿瘤组感染率为33.3%,普通病人组感染率为11%(P<0.01),正常对照组感染率为5%以下(P<0.001)。以恶性葡萄胎患者感染率最高,达83%;其次为白血病及消化道肿瘤,分别为40%,39%,以上三种肿瘤患者的抗体滴度几何均数(GMT)分别为48.51,63.59和38.1。7例乳腺癌和11例肺癌患者抗体均为阴性。

  • 标签: 恶性肿瘤 弓形虫感染 抗体
  • 简介:通过详询病史及其诊治经历分析漏误诊原因并探讨防止的办法。漏误诊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是:面对较好的一般健康情况及营养状态,失去了对恶瘤的警惕;对于30岁、特别是50岁以上,消化道新近出现的问题且对治疗反应不佳者,或病史虽较长而新近有变化者,应及时澄清有无恶瘤的问题重视不够。如果这些原则能得到医生的重视,并通过科普宣传让尽可能多的群众所掌握,对防止漏误诊必大有帮助。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如何避免恶瘤漏误诊的问题,尚需中医工作者探讨和解决。

  • 标签: 误诊原因 病史 消化道恶性肿瘤 治疗反应 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工作
  • 简介:目的:本文对恶性肿瘤病人心电图变化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本文共记录262例心电图,其中132例为恶性肿瘤组,130例为正常人组,观察和比较两组心电图异常改变的例数和总体异常发生率.结果:恶性肿瘤组在窦速、T波改变、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肢导联低电压、电轴偏移等心电图异常事件发生的例数为44例,异常率为33%,正常人组心电图异常事件发生的例数11例,异常率为8%.结论:恶性肿瘤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正常人组明显增高,并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

  • 标签: 恶性肿瘤 心电图 临床分析 心脏病 肺心病
  • 简介:为研究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努力提高早期诊断和改善预后,回顾分析我们自1981年1月至今共诊治的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34例,并将我们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小肠 恶性肿瘤 诊断 治疗 临床资料
  • 简介:目的本文对我院应用深圳国产OUR-QGD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全身伽玛刀)治疗体部恶性肿瘤1100例,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其中肺癌及转移性肺癌606例(55%),肝癌及肝转移癌116例(10.6%),食道癌98例(9%),胰腺癌72例(6.5%)等。方法应用美国PICKER2000型螺旋CT行薄层扫描获得定位图像,在TPS治疗规划系统上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和显示。根据肿瘤性质质、类型、部位、血管、神经、气管、食管、胃、肠、膀胱的毗邻关系制定适合的治疗计划,再行治疗方案的模拟显示、评估、修正,确定治疗次数5~9次,边缘剂量400~900cGy/次,等剂量曲线50%-90%。结果1100例患者中,有临床症状者1004例(91.3%),有不同程度的改善,46例(4.2%)无临床症状治疗后无变化,30例(2.7%)症状加重,20例(118%)近期死亡;1100例患者中,840例患者治疗后2~4个月行CT/MRI影像复查,220例病灶完全消失(26.2%),550例病灶缩小(65.5%),42例病灶无变化(5%),18例出现转移(2.1%),10例病灶增大(I.2%)。临床总有效率为91.3%,影像有效率为91.7%。结论全身伽玛刀治疗体部恶性肿瘤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身伽玛刀 放射剂量 等剂量曲线
  • 简介: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不能手术的妇科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27例患者,其中卵巢癌14例,子宫内膜癌5例,宫颈癌8例,经妇检、B超、CT确诊为晚期且失去手术机会.采用Selding氏法,经单侧股动脉插管,行DSA后,将导管超选至双侧髂内动脉供血动脉近端,注入以铂类为主的3种化疗药,并栓塞肿瘤或/和转移灶供血动脉.结果介入治疗1至4次后,所有病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瘤体有不同程度缩小.其中5例于首次治疗后2周,行肿瘤根治术,术后3个月继续介入治疗,随访结果表明,患者生存质量提高,中位生存期19个月.化疗的副作用明显低于全身静脉给药.结论介入治疗为不能手术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妇科 不能手术 恶性肿瘤 介入治疗
  • 简介:<正>继发于肿瘤性疾病的尿酸性肾病不常见,但在猛烈化疗时易促发。现将我院肿瘤科1990年7月份所见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8岁,工人。1990年6月10日因左锁骨上及左颈部淋巴肿大三个月,上腹部隐痛一个月入院。三个月前,患者无意中触及到左锁骨上有一黄豆大的肿块,后逐渐增大且左颈部出现多个渐增大的

  • 标签: 尿酸肾病 尿酸性肾病 左颈部 肿瘤科 化疗 恶性肿瘤
  • 简介:例1.54岁,孕6产5。因绝经3年,阴道不规则流血1月于1982年11月7日入院。2年前曾有“宫颈炎”病史,行冰冻治疗后好转。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上唇糜烂,子宫正常大小,右附件区阴性,左侧骶韧带增厚。肛诊:直肠粘膜光滑。取宫颈上唇组织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鳞状细胞癌。入院诊斯:宫颈鳞状细胞癌Ⅱa期。于同年11月18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颈癌根治术。

  • 标签: 宫颈 上唇 入院 正常 妇科恶性肿瘤 鳞状细胞癌
  • 简介:目的探讨肾脏恶性肿瘤的超声及其他影像学诊断.方法对28例经B超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超定性诊断肾癌20例(20/28);螺旋CT定性诊断10例(10/17);MRI定性诊断7例(7/10).结论对于大于1cm的肾癌,B超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定性诊断率相差不大;熟悉肾脏恶性肿瘤的二维及多普勒超声表现,结合临床病史及其他影像学检查,是减少漏、误诊,提高超声诊断水平的关键.

  • 标签: 肾癌 超声诊断 影像学检查
  • 简介:恶性肿瘤近年来已逐渐上升为人类主要死因之一,其防治工作成为卫生部门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我市自1993年10月开展此项调查研究工作,为探讨恶性肿瘤的发病因素和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现将我市1990—1992年恶性肿瘤死亡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 标签: 死亡分析 肿瘤死亡率 标化死亡率 卫生部门 调查研究工作 全死因
  • 简介: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绝大多数化疗药物有骨髓抑制作用,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机体免疫力降低,导致严重出血,感染者有生命危险。因此,当病人白细胞<1.0×10^9/L,特别是粒细胞<0.5×10^9/L持续5d以上,他们发生严重细菌、霉菌或病毒感染概率大大增加,此时病情

  • 标签: 恶性肿瘤 化疗 骨髓抑制 护理体会
  • 简介:肿瘤介入治疗以其创伤小、疗效好的特点,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通过采用动脉介入导管留置术,使用周期特异性药物和非周期特异性药物常规静脉化疗用药方案,经导管超选择插至肿瘤供血动脉内进行药物灌注化疗,了解治疗效果以及毒副作用。

  • 标签: 连续动脉灌注化疗 恶性肿瘤 临床应用 治疗方法 毒副反应 疗效
  • 简介:癌症是全身除毛发外的所有组织器官呈现过度和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对机体危害极大,直接威胁人类生命,而治疗癌肿过程中的化疗引起的呕吐又是直接影响机体生理素质、化疗疗效和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各种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呕吐是难以避免的,主要原因是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并且骨髓抑制、脱发、体重下降、疲劳等毒副作

  • 标签: 恶性肿瘤化疗 癌症病人 生存质量 骨髓抑制 生理素质 化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