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内装置方法预防粘连分离术(TCRA)后再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中重度粘连并成功分离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宫内放置的装置不同分成3组,A组放置金属元环(IUD)(30例);B组放置支撑球囊(30例);C组放置金属元环+防粘连膜(38例)。对比3组患者术后宫恢复情况、术后宫粘连评分改善率、临床疗效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对于中重度粘连患者成功分离宫粘连后3组患者治疗前后宫粘连评分差值,C组较A、B组均有显著改善(A组:9.50±8.00,B组:11.00±7.00,C组:14.50±9.00;A、C组比较,P<0.001;B、C组比较,P<0.001)。3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差值,C组较A、B组均有显著改善[A组:(2.34±1.43) mm,B组:(2.53±1.72) mm,C组:(3.82±3.00) mm;A、C组比较,P=0.003;B、C组比较,P=0.005]。3组治疗后月经量比较,C组较A、B组均有显著改善(A、C组比较,χ2=8.420,P=0.015;B、C组比较,χ2=8.678,P=0.013)。术后1、3个月常规行宫腔镜检查,根据2015年中国粘连分级评分标准再次进行评分,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组效果最佳。结论TCRA内放置金属元环联合防粘连膜在预防中重度TCRA后再粘连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宫腔粘连 子宫球囊支架 金属元宫环 防粘连膜 宫腔粘连分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治疗中重度粘连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河南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接受治疗且完成至少1年随访的103例中重度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根据宫腔镜检查结果确诊,并接受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或电切术。根据临床疗效将103例患者分为无效组(21例)与有效组(82例),比较两组年龄、病程、术前月经状况、术前内操作次数、发病原因、粘连分度、粘连范围、粘连部位、术后雌孕激素用量的分布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影响中重度粘连患者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无效组病程25~30个月、粘连分度5度、粘连范围>2/3的例数占比高于有效组,术后雌孕激素用量为大剂量的例数占比低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25~30个月)、粘连分度(5度)、粘连范围(>2/3)是影响中重度粘连患者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后疗效的危险因素(OR>1,P<0.05),术后雌孕激素用量(大剂量)则是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病程、粘连分度、粘连范围、术后雌孕激素用量与中重度粘连患者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后疗效具有密切关联。

  • 标签: 宫腔粘连,中重度 宫腔镜 宫腔粘连分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填塞治疗难治性性产后出血保留子宫保守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我院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组.A组行纱布填塞压迫止血治疗,B组行宫放置Bakri球囊压迫止血治疗.对比两组放置时间,止血起效时间、填塞物留置时间、再次出血率和感染率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发现,B组操作时间,止血起效时间、填塞物留置时间明显短于A组,感染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置球囊压迫止血较纱布填塞在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治疗中具有简单易行,技术要求低,止血效果好,感染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关键词填塞Bakri球囊;纱布填塞;压迫止血;难治性产后出血中图分类号R71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61-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粘连分离术联合雌激素对于粘连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68例粘连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宫粘连分离术,术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不同剂量的雌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月经情况、形态恢复情况、复发率的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月经好转例数、形态恢复总有效率更高,复发率更低,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粘连分离术后给予合适剂量的雌激素协同治疗,不仅有效改善形态,还可以防止发生再粘连。

  • 标签: 宫腔粘连 雌激素 宫腔粘连分离术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超声(TVS)、输卵管碘油造影(SHG)、超声子宫水造影(SIS)以及三种方法联合对不孕症患者中子宫粘连(IUA)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30例行宫腔镜检查或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各种检查方法对IUA的诊断结果,评价各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及预测值。结果:230例病例中共确诊IUA患者112例,阳性率为48.7%。单一采用TVS、HSG或SIS检查,对IUA的诊断灵敏度均较低,其中以SIS最高,达到64.2%;三种方法特异度均高于灵敏度,其中以HSG最高达到90.4%;三种方法的漏诊率均明显高于误诊率,其中HSG漏诊率最高,达到60.0%。三种方法中SIS的正确诊断指数最高,达到47.5%。HSG阳性似然比最大(4.167),SIS阴性似然比最小(0.430)。将三种方法联合以后,诊断灵敏度提高到80.8%,漏诊率下降到19.2%,正确诊断指数达到65.4%,整体结果明显较单一诊断方法好。结论:存在异常的不孕症患者中粘连阳性率较高,单一阴道超声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或超声子宫水造影检查的灵敏性较低,漏诊率较高,与金标准诊断的一致性较差,联合TVS/HSG/SIS三种方法用于粘连的诊断,准确性、可靠性及预测值均较好。

  • 标签: 不孕症 宫腔粘连 诊断方法 敏感性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粘连的效果。方法对2005年3月~2011年8月在宫腔镜下治疗的粘连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10例经宫腔镜诊治.形态恢复正常率为92.72%,月经恢复正常率为93.15%。结论宫腔镜下双极电凝分离宫粘连效果佳,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及口服补佳乐可有效预防再次粘连。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对一例患有积脓导致急腹症患者治疗过程进行分析,并评估治疗的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22年02月收治的一例患者展开调研,患者在就诊时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发热以及其他腹部不适症状。经过详细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妇科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积脓所致的急腹症。对其采用引流术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康复出院,后期随访状态良好,无复发。结论:积脓多发生在绝经后女性,临床症状不典型。引流术是最有效最好治疗方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清洗的吸引头隐血试验的结果,选择日常最佳的管类医疗器械的清洗流程。方法选择4种清洗吸引头的清洗方法,分别为全自动机洗无超声,全自动机洗有超声,全自动机洗有超声+1次多酶洗剂浸泡,全自动机洗有超声+2次多酶洗剂浸泡+手工刷洗。每种清洗方法各经历为时5天的隐血试验,通过隐血试验检测血液残留,进行比较。结果4种清洗方法隐血试验阳性率分别为100%、89.6%、27.9%、9.6%。结论全自动机洗有超声+2次多酶洗剂浸泡+手工刷洗隐血试验阳性率最低。选择此法作为日常管类医疗器械的清洗流程。

  • 标签: 管状医疗器械 隐血试验 选择 清洗流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宫腔镜诊治粘连的临床效果,为粘连的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以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治疗的65例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宫腔镜下实施粘连分离手术,并在术后1、3、6个月后宫腔镜检查评估疗效,回顾性分析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治疗粘连65例的情况。结果65例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治愈率为67.7%;总有效率为90.8%。术后月经过少缓解率92%;闭经缓解率75%;周期性下腹痛缓解率100%;妊娠率41.4%。结论宫腔镜下实施粘连分离术是治疗粘连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宫腔镜 宫腔粘连 分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粘连发生的相关因素、诊治和预防。方法对39例宫颈、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有人流史;38例(97.4%)经治疗后症状消失,1例(2.6%)再次粘连。结论手术创伤和术后感染是宫颈及粘连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宫颈粘连宫腔粘连人工流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子宫内膜创伤是发生粘连的必要条件, 最终严重影响女性生育问题 ,且术后复发是影响生殖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尽管术后使用各式各样预防再粘连的方法,但分离的效果却不尽人意,术后的复发率仍居高不下。本文通过对临床上 术后各种治疗 方法的分析讨论,以期为临床 对 粘连 的综合化管理 提供 部分参考 。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 综合化管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前认为,宫腔镜是诊断粘连的金标准。宫腔镜是诊治粘连有效及安全的方法,粘连程度越重,月经越难恢复,粘连越易复发,术后配合人工周期疗法,可有效防止再粘连,使患者基本恢复正常形态及月经周期,且为日后孕卵着床重建相对正常的环境,提高妊娠率,减低流产率及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因素与妊娠丢失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因曾妊娠丢失1~5次来我院要求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70例。结果70例患者中,发现异常49例,包括粘连、炎症、结核、内膜苍白、宫颈内口松驰,异常率为70%;自然流产44例中,异常36例,占81.82%(36/44),其中主要为粘连,占70.45%(31/44),其次为炎症、内膜苍白、结核;异位妊娠21例中,异常12例,占57.14%(12/21),主要也为粘连,占33.33%(7/21),其次为炎症、内膜苍白;5例早产宫腔镜检查1例经病理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结核,其他4例正常,其中2例宫颈内口松驰。结论异常是导致妊娠丢失的重要危险原因。在自然流产和异位妊娠中,粘连的发生比率最高。建议妊娠丢失患者应首选宫腔镜检查排除病变,降低再次妊娠丢失的风险。

  • 标签: 妊娠丢失 宫腔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