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游记文学在18世纪到19世纪早期的英国文化中曾享有唯我独尊的特权地位,其流行程度超过了其他任何形式的文体,并且与当时的民族文学和民族身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基于表达事实和虚构的位置感的需要,多数浪漫主义游记文学都包含获得历史可靠性的强烈愿望。在坚持游记文学真实性的同时,浪漫主义作家从不掩饰对其他游记作品和史料的借鉴、吸收和引用。本文以浪漫主义核心游记文学史观为切入点,以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第三章被控剽窃的事实为依据,着重讨论浪漫主义关于“文学式借用”与“有罪式剽窃”观念的形成,以及拜伦剽窃案的文学影响和对后世创作的意义。

  • 标签: 浪漫主义游记文学 拜伦 剽窃 影响
  • 简介:雌雄同体(androgyny)这个文学构想是伍尔夫研究,尤其是《一间自己的房间》研究中经常被提及的重要概念之一。本文从三方面讨论柯勒律治对伍尔夫雌雄同体观点的重要影响,指出伍尔夫在对雌雄同体的界定上很大程度受到了柯勒律治的影响,阐释柯勒律治与伍尔夫雌雄同体的基础都是性别与灵魂之间的对应性,但伍尔夫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使其丰富和发展了柯勒律治的雌雄同体,梳理了出现在柯勒律治与伍尔夫作品中具有雌雄同体特质的典范作家,指出伍尔夫在此点上与柯勒律治观点的相似性。

  • 标签: 柯勒律治 伍尔夫 雌雄同体
  • 简介:爱默生和梭罗所奉行的超验主义自然无法完全解释艾米莉·狄金森内心深处对"自然之谜"的疑惑,因她有意识地在诗歌创作中进行了极富独创精神的"再定义":"自然"等同于"知识",为直觉或"超灵"难以洞悉;"自然"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它对人的基本利益漠不关心,两者之间的疏离感无法打破.因为不能体悟"自然"的本质,诗人对"自然"的敬畏感逐渐加深,也构成了她对超验主义自然冷静的质疑.狄金森和爱默生都相信读者应该经由个人的实践去感受和解读"自然之谜",而两者之间最根本的不同在于狄金森最终确定该命题无解.

  • 标签: 艾米莉·狄金森 超验主义 自然观 再定义
  • 简介:现代西方批评理论表现出很强的科学性,本文以新批评和德里达的"文本"概念为例,认为这些科学化的研究,并不纯粹是对文学活动特征、真相的揭示,而包含了一种主观"信仰"的选择。

  • 标签: 新批评 德里达 批评理论 文本
  • 简介:浅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道主义宗教文艺徐雪梅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的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其文学创作极为丰厚。虽然他不是理论家,也没有对自己的文艺观点进行过系统的阐述,但他却对与创作直接有关的艺术理论问题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这些观点都散见于他的作品、文章、...

  • 标签: 陀思妥耶夫斯基 人道主义宗教 《卡拉马佐夫兄弟》 文学创作 人性恶 俄罗斯
  • 简介:体现了但丁的宗教哲学.从本体论看,它与基督教神学是一致的,即一元论的上帝.但从认识论看,它抛弃了基督教原罪中的"罪",而更强调恶,强调恶的主观性、个人性.但丁接受了基督教的末世论及灵魂不灭的学说,但却更强调人的个体人格及主体性.尽管他是在宗教意义上强调主体性与自由意志,但上帝再也不是宇宙的终极本源,而是道德与信仰的最高存在和人的精神之源.

  • 标签: 基督教 宗教哲学 灵魂不灭 末世论 上帝 存在
  • 简介:研究一个民族的生死为何,对观察其社会思想与精神层次有着重大意义。阿拉伯民族蒙昧时代的文学作品,也时常流露出对死亡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看法,这可以作为当时阿拉伯民族思维的一个折影,虽然历史上这个民族当时还没有将生死作为哲学问题而系统考虑。

  • 标签: 蒙昧时代 悬诗 生死观
  • 简介:平安中期,陷于现实政治、理想追求与佛教信仰矛盾深渊中的代表性文人群,把源于白居易的狂言绮语作为重要的思想思潮与文学思潮引入日本,从而使佛教信仰与文学追求统一起来,增强了对文学的信心与勇气,使创作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平安中晚期、镰仓时期和南北朝·室町时期,狂言绮语作为日本重要的文艺思潮,几乎在所有文艺领域发生过巨大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其本身也逐渐从二元论发展到一元论,甚至成为庶民教化的媒介,最后融入整个文艺之中.

  • 标签: 白居易 日本文学史 狂言 佛教信仰 现实政治 理想追求
  • 简介:《麦克白》的悲剧感看似有悖常情,不过我们怜悯的对象并不是作为“恶人”的麦克白,而是他所代表的挣脱了宗教、传统和道德束缚后,陡然迷失在高度张扬的自我之中的人性。这种迷失反映了文艺复兴末期人文主义者的信仰危机。

  • 标签: 《麦克白》 同情 基督教宇宙观 人文主义
  • 简介:在马拉美不多的文学创作中,三部戏剧作品《希罗底》、《牧神》与《依纪杜尔》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马拉美戏剧创作的生命力在于他真诚地吸收了20世纪之前、也许是有史以来最为经典的戏剧创作—莎士比亚的作品,同时又以自己的诗学为出发点,揉以形而上美学的思考,划出了一道以时代为背景、又超出时代维度的流星轨迹。这可以说是其戏剧观之现代性的一个体现。

  • 标签: 马拉美 戏剧 诗学 莎士比亚 张力
  • 简介:美国杰出的文学批评家希利斯·米勒是西方20世纪中后期的一位集大成式的人物。中外学界只注意到了他早期的现象学文学和中期的解构主义文学,很少论及他后期的言语行为理论文学。本文集中分析考察了他后期言语行为理论的文学本质、结构和批评,并阐述了其理论贡献,填补了国内外米勒研究领域里的一个空白点。

  • 标签: 希利斯·米勒 隐喻性 修辞性 阅读的伦理学
  • 简介:弗罗斯特是一个正统基督徒但他自己又说他的宗教情怀不正统,正统与非正统矛盾统一于诗人的思想与情感深处:矛盾于如何看待上帝,统一于对基督教义包括对上帝的理性认知。弗罗斯特的宗教是面向现实人生的宗教。弗罗斯特的眼光不投向天国,而投向现实人生。人应该努力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应该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上帝身上,不应该奢望上帝在人间实施公正与仁慈。弗罗斯特面向现实人生的宗教并不意味着他真的反对基督教,他反对的是不分是非、不辨善恶、盲目、迷信地进行偶像崇拜,反对不关注现实人生而关注虚无缥缈的天国。这其实是对宗教意义真正的了解和认知。

  • 标签: 弗罗斯特 宗教观 现实人生
  • 简介:象任何领域个别而又伟大的人物一样,普希金善于对历史、对古代文化进行饱含哲理的思考。他把握历史的立足点是现在,因此,他没有沉迷在史料的海洋中津津乐道于考证,而是总能跃出历史的事象,将过去贯通于现在,用历史解决当代的问题,进而找到对未来的决断,对未来的责...

  • 标签: 普希金 历史主义 俄国历史 俄国文化 达吉雅娜 《叶甫盖尼·奥涅金》
  • 简介:近代意义上的西方文学诞生自18世纪法国的沙龙中,它曾经参与了法国大革命前后在知识阶层爆发的激烈的政治论争。斯达尔夫人的《论文学》奠定了文学研究的两条路径,即社会批评和审美批评。20世纪的形式主义理论在“文学性”追求的背后有着浓厚的哲学和意识形态含义,即人类精神的自由与完善,这与斯达尔夫人的文学以及二战之后萨特的“介入”理论并无二致。宗教和神学不断为文学叙述提供着不同的世界和丰富而细腻的生命体验,同时,20世纪的神学和哲学解释学又为文学文本的分析提供了方法论来源,这不但使哲学与文学,而且亦使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文化史”写作与文学叙述渐次走向了融合。

  • 标签: 近代西方文学 形式主义 文学性 介入 叙述 新文化史
  • 简介:本文以宋濂入仕明朝为界,重点探究了其前期和后期的两种文学——一类是基于自然之道、文道并重的自然文学,强调文学的审美性;一类是基于伦理之道、重道轻文的载道文学,强调文学的实用性——并阐明了两种文学中"文"与"道"的矛盾,以及这种矛盾对宋濂文学创作的艺术风格、体裁形式、题材内容的影响,最后探究了两种文学的交叉复杂性及其成因。

  • 标签: 文道矛盾 自然文学观 载道文学观 交叉复杂性 文本缝隙
  • 简介:本文拟从宗教文化的角度,对19世纪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诗中的宗教内涵予以初步分析,追溯狄金森一生对于宗教的态度:从青少年时期反抗基督教教规教义的束缚到对上帝态度的转变,直至最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宗教和神学体系,体现出诗人对于信仰孜孜不倦的追求.

  • 标签: 艾米莉·狄金森 女诗人 反抗 宗教观 独特 自身
  • 简介:物质主义诱惑下道德失败的悲剧与人对于道德的发现是康拉德小说的两大主题,王松林《康拉德小说伦理研究》紧紧抓住康拉德小说的伦理关怀,对康拉德创作的伦理背景、康拉德伦理的形成机制以及康拉德的小说伦理的艺术表现展开了充分论述,并多有新见,体现了一种学术创新精神。这是我国康拉德研究领域一部资料翔实、观点新颖、独具特色的力作。

  • 标签: 康拉德 《康拉德小说伦理观研究》 伦理
  • 简介:安妮·塞克斯顿虽然被划分在“自白派”诗人之列,但她的诗却富蕴强烈的反权威、反中心的解构思想,她试图以独有的视角来观察和再现一个“非中心化”人类社会中的包容性和不确定性,以巨大的勇气把矛头直指人类社会思想结构中两个既有的权力中心——父权和神权,用尖锐的诗性语言不断冲击现有僵化结构的中心地带,意在将其逐一消解。她的作品在去中心化的同时,带着后现代人文信仰,试图重构一个独立、平等、平面化的人类社会景观。

  • 标签: 塞克斯顿 后现代 去中心化 重构
  • 简介:当下人类所面对的全球变暖和生态危机,警示了现代化发展对“人地亲和”的忽略及偏废,其恶果是:脱缰狂奔的工业化、城市化导致人地分离;废农济工竟奉为发展的捷径,粗暴的“环境行为”却成了开放的时尚。何以重建人地的和谐关系?新近问世的知青文学给了我们不少启迪,其中戴思杰借改文为影之举,巧用人为的生态灾变,一反“再教育”主题中常见的怀旧心态,为青春期的亲仇爱恨之隋注入了厚重的栖息伦理,以此讴歌人地亲和的回复。

  • 标签: 人地亲和 知青文学 地隅体验 居住生态 发展观 欧美现代文明
  • 简介:白璧德的“人文主义”宗教包含两个要点:一、“宗教”的概念:二、“人文主义”与宗教的关系。白璧德对于“人文主义”与宗教之关系的判断曾遭到以信教者为代表的西方“传统主义者”的攻击与批驳,并引发了一场“人文主义者”内部的论争:如艾略特认为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有取代宗教的倾向,强调人文主义依赖于宗教;白璧德则一方面肯定了“人文主义”不能取代“真正的宗教”,另一方面认为它具有“宗教之外的有效性”,从而否认“人文主义”依赖于宗教。由于白璧德会根据不同的语境对自己的判断作相应的调整,因此他的表述经常表现出前后不一致的样态,本论文将结合具体语境对白璧德的宗教作一阐发,并力求对其中存在着的“矛盾”给出可能的合理解释。

  • 标签: 白璧德 艾略特 佛斯特 “人文主义” 宗教思想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