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辨证取对生理产产妇产后宫缩痛的临床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 2019年 6月- 2019年 12月在我院生产的产妇 8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患者 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和常规产后宫缩痛处理措施,观察组产妇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埋豆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在生产后 2h、 12h、 24h、 48h和 72h的腹部疼痛状况、子宫收缩状况以及阴道出血状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腹部疼痛状况、子宫收缩状况以及阴道出血状况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辨证取基础上延伸出的耳穴埋豆护理方式可以有效减轻生理产产妇产后宫缩痛对于产妇生活质量的影响,该方式可以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辨证取穴 生理产产妇 产后宫缩痛 影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72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n=36)。其中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通督调神针法,研究组的治疗方法为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为期 1个月的治疗,研究组的肢体痉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Fugl-Meyer和 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进行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 标签: 通督调神针法 夹脊穴 脑卒中 后痉挛性瘫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黄丸外敷神阙治疗骨折长期卧床病人便秘的疗效。方法:选用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骨折长期卧床便秘病人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分组法分为常规组和大黄组,各46例,常规组使用常规治疗方式,大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大黄丸外敷神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与生存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大黄组上述指标评分低于常规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大黄丸外敷神阙对于骨折长期卧床导致便秘的病人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大黄丸 神阙穴 骨折 便秘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 联合针刺肝胃经腧对功能性便秘( FC)病人 的短期效果 。方法: 将 2018.9 至 2019.9 收治的 144 例 F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72 例。对照组给予胃经腧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刺肝经腧,均为隔日 1次,连续治疗 4次( 1周)。治疗 1周后,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症状和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 2组患者的短期疗效。结果: 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无脱落病例;对照组共剔除 2例。最终观察组 72 例、对照组 34例纳入疗效统计。治疗后, 2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在改善便秘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100.00%( 72 /72 ),对照组为 85.29%( 58 /68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 在常规针刺胃经腧的基础上,联合针刺肝经腧治疗功能性便秘,能有效改善患者便秘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联合针刺 肝胃经腧穴 功能性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胃炎患者应用吴茱萸粉涌泉贴敷对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 对2019.10~2020.3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0例胃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抽取55例进行常规护理,归为参照组;另55例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吴茱萸粉涌泉贴敷,归为研究组,分别于护理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完成对患者睡眠质量的评估。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PSQI评分总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胃炎患者进行吴茱萸粉涌泉贴敷能够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确保临床疗效。

  • 标签: 胃炎 吴茱萸粉 涌泉穴 穴位贴敷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探讨中医学针刺治疗失眠的选规律。运用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国内中文医学数据库中有关中医针刺治疗失眠的文献,统计文献里的穴位使用的频次。共检索出中医针刺治疗失眠的文献247篇,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保留符合统计要求的文献198篇,共使用穴位91个,总频次为1 747次。中医针刺治疗失眠,多选用特定,其中以膀胱经穴位选用最多。

  • 标签: 失眠 穴位 中医针刺 文献研究
  • 简介:摘要: 妇科疾病是女性患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作者在临床中应用了刮痧和艾灸八髎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特别是对气滞寒凝所导致的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的治疗。分析了刮痧结合艾灸八髎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 标签: 妇科疾病 刮痧 艾灸 八髎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单宁酸在全酸与自酸条件对通用型粘接剂在牙本质表面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60颗无龋离体人磨牙置于存储盒中随机盲取分成2组(全酸A组与自酸B组,n = 30),再将每组随机分为5个亚组(n = 6)。在使用通用型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SBU)前,在牙本质面分别涂抹浓度为0%(对照组)、25%、50%、75%和100%的单宁酸3 min并冲洗吹干。实验试件在37 ℃水中保存24 h后进行微拉伸强度测试(μTBSt)。使用Two-Way ANOVA与Games-Howell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体式显微镜观察断裂面模式并在扫描电镜(SEM)下观察微拉伸试件的牙本质断端。结果在全酸模式下,75%单宁酸组粘接强度[(34.51 ± 8.43)MPa]与100%单宁酸组粘接强度[(36.16 ± 5.20)MPa]显著高于其他各组(F = 32.301,P<0.001);在自酸模式下,25%单宁酸[(31.06 ± 3.41)MPa]可显著提升SBU与牙本质粘接强度(F = 23.570,P<0.001)。双因素分析结果证实,单宁酸浓度(F = 23.134,P<0.001)与酸模式(F = 4.465,P = 0.036)对粘接强度具有显著影响且两要素间显著相关(F = 28.231,P<0.001)。断裂模式分析与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牙本质表面不同酸模式与不同浓度单宁酸所形成的界面形态差异显著。结论在不同酸模式下,不同浓度的单宁酸均可显著改善SBU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

  • 标签: 单宁类 牙本质 酸蚀 拉伸强度 通用型粘接剂 Single Bond Universal 微拉强度伸测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针灸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临床选规律。方法 对中国知网、万方以及维普数据库中有关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取的文献进行检索,通过数据挖掘法筛选出与纳入标准相符的文献,总结分析其中涉及的穴位、穴位处方 ,确定选规律。结果 腧主要选取内关、合谷、外关、三阴交、手三里、曲池、肩髃、足三里、尺泽、阳陵泉,腧所选经脉主要为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腧所选部位主要分布于上下肢,特定主要是八脉交会、交会、五输。针灸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的选规律是局部取、循经取以及对特定予以重视。结论 针灸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需要以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及阴阳平衡理论为指导,选取属于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等痉挛瘫痪肢体所在的腧加以配伍,从而将腧协同增效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促使针灸治疗效果的有效提升。

  • 标签: 针灸 脑梗死 痉挛性瘫痪 选穴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电针颈夹脊配合微波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80名颈型颈椎病患者,按照等量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施以电针颈夹脊配合微波治疗,对照组施以常规微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颈椎关节活动度及VAS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两组患者经治疗后颈椎活动前屈、后伸、左屈、右屈度均有一定改善,且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电针颈夹脊配合微波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电针 颈夹脊穴 颈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针刺夹脊联合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 72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9月 -2019年 8月间,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参照组,给予患者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另一组为实验组,给予患者中医针刺夹脊联合刺血拔罐进行治疗,每组各 3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 VAS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参照组,( p<0.05),差异显著;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性显著,( p<0.05)。结论 对带状疱疹患者实施中医针刺夹脊联合刺血拔罐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中医 刺血拔罐 针刺 夹脊穴 带状疱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夹脊结合脊柱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效果。方法:选我院 100例 2017年 4月 -2018年 6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实施针刺夹脊治疗,观察组则实施针刺夹脊加上脊柱推拿治疗。比较对照组、观察组疗效;查体压痛消失时间、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相关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腰椎功能 JOA估值;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疗效、查体压痛消失时间、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腰椎功能 JOA估值相比较照组更好,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针刺夹脊加上脊柱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理想。

  • 标签: 针刺夹脊穴 脊柱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 短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针刺百会后、电针刺激时与进针前的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的差异情况,探讨电针刺激百会的即刻脑功能改变。材料与方法收集20名健康受试者,进针并“得气”后,连接电针刺激仪。扫描在联影3.0 T MRI进行,利用头颅柔性线圈,分别于进针前、进针后、电刺激时分别进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扫描。利用RESTplu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后处理,对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针刺百会后与针刺前相比,ReHo值增高的脑区有左侧中央后回、右侧中央前回;ReHo值减低的脑区有两侧颞中回、小脑。电针刺激百会时与针刺前相比,ReHo值增高的脑区有两侧中央后回、两侧中央前回、右侧颞上回、两侧舌回、右侧脑岛、左侧距状裂;ReHo值减低的脑区有两侧楔前叶、小脑。结论本研究获得了针刺百会“得气”状态以及电针刺激时的ReHo值变化,证明了利用头颅柔性线圈及配套装置研究头电针刺激的即刻脑效应的可行性。

  • 标签: 电针 功能磁共振成像 局部一致性 百会穴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针刺夹脊联合中药内服外用 在 肱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者 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 年 5 月至 2019 年 8 月 我 院收治的肱骨踝间骨折患者 92 例 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 研究 组,每组 46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骨折术治疗, 研究 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针刺夹脊联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比较 两 组 患者的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5.65%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78.2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刺夹脊联合中药内服外用可提高肱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者临床疗效, 具有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 标签: 肱骨踝间骨折 中药内服外用 针刺夹脊穴 临床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刺激量针刺合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83例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按随机数表分成5组,对照组16例使用常规药物治疗,A组16例、B组17例、C组17例和D组17例,均实施不同刺激量针刺合谷治疗,比较5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A、B、C、D组治疗总有效率中B组治疗总有效率最高(100.00%),A、B、C、D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100.00%、82.35%、70.5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3.75%,A、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跟其他几组相比,其中B组患者的H-B量表评分、TFGS量表评分及DNFG量表评分均有所上升(均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给予不同刺激量针刺合谷治疗,疗效显著,其中以逆经脉斜刺进针、行针5 s治疗方法最佳,可促进患者面部神经和肌肉快速恢复。

  • 标签: 针刺 合谷穴 缺血性脑卒中 中枢性面瘫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针刺风池、天柱、完骨及颈夹脊治疗中风后复视,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8月至2018年8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中风后复视患者2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初次就诊病历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15例,对照组14例。对照组选取精明、球后、攒竹、阳白、太阳、四白、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作为治疗穴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刺风池、天柱、完骨、颈夹脊作为治疗穴位。两组均每天行针1次,每次留针30 min,每7 d针刺5次,14 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对复视像距离、复视主证积分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复视像距离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主证积分在各方面均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78.57%(P<0.05)。结论配合针刺风池、天柱、完骨、颈夹脊治疗中风后复视可降低复视像距离、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相对常规取效果更佳。

  • 标签: 中风 复视 针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刺三阴交、阴陵泉治疗二胎剖宫产后宫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进行分娩的二胎产妇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于产后给予抗炎及促宫缩治疗并不给予任何镇痛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三阴交、阴陵泉。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疼痛发生状况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发作次数为(1.51±0.42)次/d、疼痛持续时间为(23.46±8.67)min/次,均少于对照组(2.49±0.57)次/d、(51.04±12.92)min/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 h VAS评分为(7.49±0.42)分、产后24 h VAS评分为(5.03±0.61)分、产后48 h VAS评分为(4.15±0.6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8.76±0.58)分、(7.92±0.69)分、(7.14±0.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三阴交、阴陵泉在治疗二胎剖宫产后宫缩痛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疼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疼痛持续时间缩短,疼痛程度降低,有助于促进产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二胎 产后宫缩痛 针刺疗法 三阴交 阴陵泉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TDP灯照射患者关元的干预下,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中药灌肠保留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1日—11月1日在湖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中医科住院需要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灌肠操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TDP灯照射关元,连续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灌肠总有效率、灌肠前后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药灌肠总有效率为81.82%(27/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25%(2/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3.94%(31/33),高于对照组的71.88%(23/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P灯照射关元后中药灌肠患者保留时间延长,促进了中药的吸收,提高中药灌肠治疗的疗效,延缓疾病的进程。

  • 标签: 肾功能衰竭,慢性 灌肠 TDP灯 关元穴 中药保留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灸按膝六法对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下肢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于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行单膝膝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等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灸按膝六方法。两组各观察14 d,比较两组小腿周径差(术前,术后第1、7、14天)、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等指标变化,术后第14天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测有无DVT形成,并评价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组内术肢小腿周径差术后第1天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天与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术前、术后第1天术肢小腿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7、14天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组内术后第1天与术前PT、APTT、D-二聚体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天与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术前和术后第1、7天PT、APTT、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两组PT、APTT、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DVT 6例(15.0%),观察组患者无DVT发生;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灸按膝六能够减轻术后下肢肿胀,改善凝血功能,预防DVT发生,患者满意度较高。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深静脉血栓形成 膝六穴 满意度 疗效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刺百会透曲鬓配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脑瘫患儿的效果及对患儿脑血流量、下肢功能、肌张力和外周血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3(ICAM-3)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河南省职工医院收治的90例脑瘫患儿采用密封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针刺百会透曲鬓配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治疗期间患儿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儿疗效、脑血流量、下肢功能与肌张力、外周血PECAM-1、ICAM-3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脑动脉收缩期峰值流(Vs)、平均血流速度(Vm)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I)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s、V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I、R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粗大功能量表(GMFM-88)D区与E区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内收肌、腘绳肌、腓肠肌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GMFM-88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肌张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外周血PECAM-1、ICAM-3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百会透曲鬓配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脑瘫患儿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脑血流量、下肢功能,降低肌张力,调节外周血PECAM-1、ICAM-3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

  • 标签: 神经节苷脂 针刺 百会穴 曲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