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叙述在B6935计算机TEXT-TRIEVE软件包支持下建立“射电天文文献数据库”过程。通过对数据库查询几个例子,说明其合作效果。经过实践提出了TEXT-TRIEVE软件对文献检索不足之处。

  • 标签: 射电天文文献 数据库 查询 文献检索
  • 简介:利用绝对自行资料,确定了年轻疏散星团NGC2244天区恒星运动学成员概率,并对星团成员概率以及自行矢量分布、不同成员概率恒星位置分布情况、径向数密度轮廓等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星团特征尺度;进步结合已知星团距离和视向速度资料,计算了NGC2244维空间运动速度,结果表明NGC2244是个典型薄盘族星团。

  • 标签: 疏散星团 NGC 2244 成员概率 空间速度
  • 简介:3MHz区分放大器有天文,VLBI接收机,国防科研中有广泛应用,研制成功5MHz区分放大器在相位噪声和隔离度上分达到了频期效果,相位噪声插入损耗小于3dB,隔离度大于60dB,并且保持了氢频标信号稳定度,还可用于长线传输,因此比较好满足了时频系统,特别是主稳定本振系统使用要求,而且有着良好应用前景。

  • 标签: 放大器 低噪声技术 频率标准 VLBI接收机 相位噪声 射电天文
  • 简介:根据1988-1994年国际计量局(BIPM)时间部时间公报公布数据,应用相关分析方法对时间实验室原子时水平原子钟性能关系进行了些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原子时水平均匀性参数(双月平均速率标准偏差σr、时间起伏标准差σx、频率稳定度σy(τ)原子钟性能权重相关系数为0.4-0.8,其中频率稳定度相关系数大些,多年平均结果大于0.6。2、这些定量分析可以说明原子时水平不仅取决于原子钟性能,而且原子时算法优化程度和时间传递技术水平等其它因素也有密切关系;在原子钟组相对稳定情况下,这些因素可能变成影响原子时水平主要因素。

  • 标签: 原子钟 原子时 相关分析 均匀性参数 频率 稳定度
  • 简介:简单介绍SVD(奇异值分解)算法数学基础、背景和解算过程,并基于模拟数据检验结果分析,说明了SVD算法特性和功能。SVD算法不但能够解决最小二乘方法所能解决各种问题,而且还能够对后者所不能解决部分问题给出判据。因而有利于问题深入和解决。推荐对SVD算法,预以关注和应用。

  • 标签: 数据处理 最小二乘法 SVD算法 奇异值分解 数据分析 建模
  • 简介:现代科学技术很多领域都离不开时间精密计量。对地球自转不均匀性测量等系统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对人造或自然天体运动研究、对远程或空间运载工具运行轨道研究和测控等等,都需要个高度均匀时间尺度。高精度频率标准时间比对,也需要个均匀时间尺度做参考。作为最广泛时间频率信号传播媒介无线电时号,更需要同步和协调。在此背景下,从七十年代初起,国际原子时被正式定义和采用。目前国际原子时TAI是由国际计量局BIPM(1988年以前由国际时间局BIH)根据国际单位制系统时间单位秒定义,以世界上几十个研究单位运转200多台原子钟读数计算建立时间尺度。

  • 标签: 时号改正数 国际原子时 地球自转 国际时间局 无线电时号 时间尺度
  • 简介:本文将1988-1992年期间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地球定向参数快速服务和预报值IERS终值作了比较,得到快速值终值偏离平均值分别为-0.8mas(X)、-0.9mas(Y)和+0.11ms(UT),均方差分别为±1.4mas(X、Y)和±0.32ma(UT)。分别按5、10、…、90天预报长度得到预报值终值偏离均值和均方差。在各种预报长度下均值变化范围不大,只有约1mas(X)、3mas(Y)和3ms(UT)量级,当预报为30天时均方差分别为±11.2mas(X)、±8.6mas(Y)和±6.0ms(UT),当预报长度为90天时均方差达到±20.8mas(X)、±19.2mas(Y)和±14.7ms(UT)。

  • 标签: 地球定向参数 地球自转服务 预报值 IERS终值
  • 简介:对杨志根等人在2005年估计全球6个并置VLBI站相对形变率(特别是相对垂直形变率)结果与最近VLBI全球解VTRF2005相应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北美GreenbankNRAO20和NRA085—3两个VLBI站之间每年3~4mm相对垂直形变率和WesffordWEST—FORD和HAYSTACK两个VLBI站间每年1~2mm相应结果可以进步得到肯定;太平洋夏威夷岛KOKEE和KAUAI两个VLBI站每年2—5mm相对水平形变率和日本鹿岛KASHIMA和KASHIM34两个VLBI站间每年1~2mm相应结果也可以得到确认。然而,每年2—4mmKASHIMA和KASHIM34站间相对垂直形变率结果,在过去所有观测研究结果中都被基本肯定,在VTRF2005中结果中却几乎消失了,对其中可能原因作了讨论。此外,对北美的FD.VL—BA和HRAS085两个VLBI站间相对垂直形变率仍不能肯定,在不同全球解中,FD—VLBA站形变率解结果是基本稳定HRAS085站在VTRF2005中垂直形变率结果为(2.61±3.91)mm/a,估计结果符号相反,并且比在VTRF2003中相应结果大了2.2mm/a,估计误差也大了近7倍。有关结果还有待采用更新资料进行讨论。

  • 标签: 地球参考架 并置VLBI站的相对形变率 VTRF2005
  • 简介:利用太平洋区域近300个验潮站月平均海平面观测资料,初步揭示了赤道带(10°N-10°S)和高纬带(30°N-50°N,30°S-50°S)两个纬度带内平均海平面的年际变化地球自转际变化之间关系。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地球自转加速时,太平注赤道带平均海平面上升,高纬带平均海平面下降;地球自转减速时,太平洋高纬带平均海平面上升,赤道带平均海平面则下降,据此,我们指出了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对海平面纬向变化可能产生影响。

  • 标签: 海平面变化 地球自转 日长变化 年际变化 验潮站 纬向变化
  • 简介:抽样选取了27上海天文台佘山站参与天测测地VLBI实验,分别进行了单解算。通过分析解算参数随剩余钟行为和剩余大气效应分段拟合长度变化,得到以下初步结论:(1)选取不同分段拟合长度时,站坐标解算结果和时延残差加权均方根存在差异。最大分别至百米级和数十皮秒,因而分段拟合长度不能随意选取。(2)分段拟合时段长度存在某合理取值范围。它不宜过长,否则钟和大气剩余效应短周期变化不能很好地模型化。为了保证待估参数解算时有足够自由度,拟合时段不宜过短,融将导致法方程近于或出现奇异,达不到较好控制噪声效果。(3)由于各次实验,同实验中不同台站相应钟和大气条件存在差异。有必要对每次实验以及每次实验中各观测台站分别分析。寻找合适分段拟合长度,这在实际操作中显然相当烦琐。(4)般而言,在剩余钟行为拟合长度缺省值60min情况下,剩余大气效应分段拟合长度以介于10min至40min为宜;在剩余大气效应分段拟合长度缺省值20min情况下。剩余钟行为分段拟合长度以介于20min至100min为宜。

  • 标签: 天体测量 VLBI 数据处理 剩余大气效应 大气 电离层
  • 简介:本文在诱生引力理论中探讨了量子虫洞和宇宙量子场论,在黑格斯场ψ真空期待值附近,我们求解了Wheeler-DeWitt方程,得到了虫洞波函数严格解,并且探讨了最子化问题,我们发现宇宙创生服务Planch分布。

  • 标签: 量子虫洞 宇宙量子场论 诱生引力理论 黑格斯场 真空期待值
  • 简介:用1984-1999年期间地极坐标序列和两个大气角动量序列。分析了不同Chandler周期和品质因子Q取值对Chandler摆动周期激发功率谱密度,以及观测激发大气激发之间相干系数和相干相位影响,结果表明,不同Chandler周期和品质因子Q取值对观测激发功率谱密度,以及观测激发大气激发之间相干系数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分析Chandler摆动观测激发地球物理激发关系时,不能仅以观测激发某个地球物理激发序列(如大气激发)更好逼近来选择Chandler摆动最佳周期,因为Chandler摆动是多种地球物理激发共同作用结果。

  • 标签: Chandler摆动周期 大气激发 地极移动 激发机制 品质因子
  • 简介:1.56米天文望远镜已于1989年上海天文台佘山工作站投入使用,经校正,瓣极轴指向偏离北极为:0″.±4″.48(在方位上)和0″.±2″.21(在高度上)。望远镜跟踪误差也被测定:在天顶附近30分钟内所作128观测得到望远镜跟踪均方根误差为±0″.36。结果表明,1.56米望远镜恒动跟踪十分优良。

  • 标签: 天文望远镜 反射望远镜 仪器误差 极轴 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