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9 个结果
  • 简介:结合百色工务段管内线路设备的实际情况,从发挥大型养路机械施工作业特点和优势入手,制定了统一调配,形成合力,严格在施工前、施工中及施工后配合机作业的有效措施,提高了维修水平,保证了线路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 标签: 工务段 大机作业 配合 百色市
  • 简介: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国贸-老街区间单洞双层隧道直接穿过百货广场裙楼下6根桩基,需要进行桩基托换,该桩基托换工程中桩的最大轴力达18000kN,是目前国内外托换建筑层数最多、单桩托换轴力最大的工程.项目通过模型试验研究,提出了采用'企口+锚筋+预应力'的接头型式作为轴力桩基托换的梁-柱接头连接方式,并用1:2模型试验验证了该种接头的可靠性.通过1:4整体模型试验,研究了轴力桩基主动托换过程中托换荷载在托换结构中的分配关系及截桩过程中荷载的转换规律,并据以制定主动托换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同时建立自动实时监测系统,实施信息化施工.

  • 标签: 地铁施工 桩基托换 模型试验 施工监测
  • 简介:本文以广东省标准化设计为依托,以高填土(填土高度不小于8m)整体式盖板暗涵为研究对象,采用位移法及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对整体式盖板涵进行数值分析及模拟,位移法与MIDAS结果吻合较好,对整体式盖板涵底板与涵台线刚度比对内力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有助于更好的了解整体式盖板涵的受力情况.

  • 标签: 高填土整体式盖板涵 位移法 有限元分析 参数分析
  • 简介:2008年2月28日,路局安监室在太原东站组织了“CT型车辆轮对故障救援抬轮器”的现场模拟救援演示和操作培训,铁道部运输局有关领导、路局常务副局长杨国秀、总工程师王启铭亲临现场指导。大秦公司、各车务段、各车辆段等救援队人员参加了演示和培训。演示圆满结束后,常务副局长杨国秀作了重要讲话,对这次演练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该抬轮器在保证运输安全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要求路局科研所确保产品质量,按时完成大秦线各救援队的抬轮器配套工作,为大秦线重载运输安全作贡献。

  • 标签: 操作培训 车辆轮对 救援队 场模拟 演示 故障
  • 简介:2012年10月19日,太原铁路局科委组织专家组对太原铁路科研所研制的"便携式计算机联锁教学模拟系统"进行了技术审查。审查委员会现场观看了系统的各种功能演示并听取了课题组有关报告后,经讨论研究,同意该项目通过技术审查。便携式计算机联锁教学模拟系统具有与交大微联计算机联锁一致的站场图形模拟显示;系统可设置各类行车设备故障,实现了正常及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作业的教学、比武演练。

  • 标签: 教学模拟系统 计算机联锁 铁路局 便携式 审查 技术
  • 简介:跨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利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六种空间有限元模型,对各种模型结构自振特性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 标签: 模态分析 大跨连续刚构 有限元分析
  • 简介:结合岩洞隧道施工,介绍岩洞隧道出口松散岩堆体预加固处理及CRD法施工,提出不稳定岩堆体条件下隧道洞身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

  • 标签: 松散岩堆体 CRD法施工 总体方案 施工工艺
  • 简介:周山隧道为双向六车道分离式结构型式,最大埋深70m。隧道工程区为黄土地层,隧道出口段70m范围埋深在5-18m,属超浅埋黄土隧道。隧道开挖跨度达16.12m,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坍塌并波及地表。洞口段采用大管棚进行超前支护,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及时形成封闭结构。施工效果表明,所采用施工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地层变形,保证超浅埋段隧道施工安全。

  • 标签: 超浅埋 大跨黄土隧道 导向墙 双侧壁导坑法 地表沉降
  • 简介:介绍机换碴大修施工优化施工组织,改进清筛机结构,使换碴与路基封闭同步和利用旧枕的做法,提出了提高换碴大修速度和质量,节约大修投资和自然资源的建议。

  • 标签: 大机换碴 大修施工 优化 质量控制 消耗定额管理
  • 简介:1、"十二五"国检完成2015年9月至12月,交通运输部实施五年一度的、对全国范围内干线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的全面检查。2、《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2015年7月21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对外发布《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标签: 公路养护 全国联网 中国公路学会 科学技术奖励 资格审核 科研成果
  • 简介:基于有限元分析理论,借助有限元通用计算程序,以独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对该桥的自振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对结构进行的动荷载试验,将现场采集的试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自振频率理论值低于实测值,冲击系数实测值比理论值小,说明结构实际刚度比理论刚度,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

  • 标签: 斜拉桥 荷载试验 位移 频率
  • 简介:地铁南京站是地铁1号线、3号线的换乘站,客流量大,换乘客流多,如何做好南京站的客流组织工作是南京地铁1号线客运组织的重点工作。本文以1号线南京站为例,根据南京站在线网中的位置和客流特点,对南京地铁进入网络化运营时期后的客流控制措施进行一定的探讨。

  • 标签: 地铁 网络化运营 大客流控制
  • 简介:以跨津秦客专跨径80.6+128+80.6m的连续梁临时支墩设计为例,对连续梁临时支墩的计算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对京津城际延伸线跨津秦客专特大桥的临时支墩进行了数值分析,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说明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满足施工现场要求。

  • 标签: 连续梁 临时结构 数值模拟 支墩设计
  • 简介:本文采用三维标准κ-ε可压湍流模型及有限元体积法对高速列车穿越有竖井隧道时车头压力和微压波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和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其结果基本一致,同时具体分析了列车经过竖井时隧道流场的状态,为后续进行的竖井位置、个数、面积、高度对出口微压波影响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 标签: 隧道 竖井 车头压力 微压波 有限体积法
  • 简介:针对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突发客流情况,从保证乘客安全、满足出行需求出发进行组织与控制.通过研究麦加轻轨的强可控客流组织,探讨强可控客流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采用物理切割法、提高流速法、源头控制法3种组织与控制措施,分析强可控客流在实际中的组织与控制,为今后大型或特大型活动所形成的强可控客流组织与控制提供参考.

  • 标签: 城市轨道交通 麦加 强可控 大客流 组织
  • 简介:利用夜间机维修“天窗”,对普通无缝线路缓冲区进行焊接,难点在于能见度差,及如何安排好大机作业越过焊轨施工地点的进出时间,但只要做好照明、缓冲区部份钢轨先焊成长轨条等施工准备工作,就能充分利用夜间机“天窗”进行施工,从而减少施工对运输的干扰,高效安全地完成对线路技术改造的任务。

  • 标签: 焊连工艺 缓冲区钢轨 夜间施工 施工程序 无缝线路 大机“天窗”
  • 简介:由于支隧道的存在,交叉段结构受力复杂,围岩应力高度集中,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为获得交叉段合理施工方案,以四川雅砻江官地水电站内交通工程——隧道交叉段实态建模,进行5种可能方案的三维施工数值研究。结果表明,每种方案中交叉段围岩的竖向位移和应力集中程度均较其他部位高20%以上;开挖后立即支护或分部开挖,可明显降低交叉部围岩的应力集中程度;对交叉部控制截面进行线型优化,可改善裸洞受力情况。研究结论对设计、施工交叉隧道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主隧道 交叉段 拱形支撑 应力集中 线型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