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8 个结果
  • 简介:<正>在日本伦理思想史上留下划时代功绩、做出巨大贡献的思想家和(?)哲郎(1889—1960),他的学术地位在日本是首屈一指的,日本学者在《近代日本的伦理思想》一书中给他以很高评价,称他为“伟大的文化学家”。可以说,和的伦理思想是对近代日本伦理思想的总结,是东西方伦理思想相融合的产物。他的一生,经历了明治、大正、昭和时代,这正是日本明治维新、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军国主义、和战后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的历史时期。作为出生在医生之家的和哲郎,从小受到良好教育。23岁从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

  • 标签: 伦理思想 伦理学 集合体 日本明治维新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类存在
  • 简介:刘向说:"列子者,郑人也,与郑国缪公同时,盖有道者也。其学本于黄帝老子,号曰道家。"《汉书·艺文志》"道家"著录《列子》八篇,认为列子比庄子为先。汉刘向《列子新书目录》中说:"所校中书《列子》五篇,臣向谨与长社尉臣参校雠太常书三篇,太史书四篇,臣向书六篇,臣参书二篇,内外书凡二十篇,以校除重复十二篇,定著八篇。"晋张湛《列子序》称所注《列子》由其祖父在东晋初从王宏、王弼等人家中发现,经拼合整理而成。

  • 标签: 《列子》 超越价值 “子曰” 新书目录 艺文志 刘向
  • 简介:<正>亨利·西季威克(1838—1900)是十九世纪末西方伦理学界颇有影响的功利主义伦理学家。他的直觉功利主义伦理思想对本世纪各个伦理学流派,特别是直觉主义伦理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纵观西方伦理思想史的发展,他的伦理思想处于近现代伦理学的交接点,在一定意义上,也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鉴于我国伦理学界对他的伦理思想缺乏系统研究,我们有必要深入细致地研究他

  • 标签: 西方伦理思想 功利主义思想 西方伦理学 直觉主义 功利主义伦理思想 社会主义功利主义
  • 简介:集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伦理学界认真反思市场经济确立之后集体主义的缺陷与不足,对集体主义的基本内涵进行了诠释和界定,对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对如何完善发展集体主义作了积极探索.

  • 标签: 集体 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
  • 简介:《了凡四训》为明末袁黄所著,由“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部分构成。“立命之学”来自用以训诚儿子的《立命篇》;“改过之法”和“积善之方”分别取自《改过第一》和《积善第二》(又名《科第全凭阴德》),二者均取自早年的著作《祈嗣真诠》;“谦德之效”则是晚年的著作《谦虚利中》。《了凡四训》属于善书,主讲道德,其主旨是劝人为善,主要讲人的命运由人自己来把握,人孰能无错而关键在于改过,而且要与人为善,谦虚谨慎,如此才能得到好回报,平安度过一生。作者在发挥自己的道德观点与主张时旁征博引,涉及儒释道诸多经典,且杂以民间宗教书籍。

  • 标签: 袁黄 了凡四训 伦理
  • 简介:首先对江畅教授在西方德性伦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卓著成就表示祝贺!江畅教授以300万字写就《西方德性思想史》四卷本的皇皇巨著,并且是以不到五年时间写就,在国内几乎没有第二人有这样的高速度和这样惊人的高产。

  • 标签: 伦理思想史 德性 西方 教授 伦理研究 四卷本
  • 简介:君子是中国古代社会关于理想人格的道德期待,它产生于传统政治等级结构之中,是各种政治主体的抽象综合体,具有道德与政治的双重属性。王朝体制架构下,君子表现出维护王权思想、完善权力结构、整合协调政治秩序的功能。在当代语境中重新发掘君子人格的价值,首先要破解概念转换中的障碍,进而寻找其与当代中国社会价值共识的契合性,最后要发挥政府公民教育职能以弘扬其积极意义。

  • 标签: 君子人格 王权主义
  • 简介:密尔的美德学说有其实质内涵,又有其政治意蕴。前者是说,美德与智力、审美一样,都是我们运用和发展自己的高级官能而获得的,所以是我们获得幸福的基础,同时,美德又有伦理维度,即是一种能关注社会利益,具备公众情感的道德品质;后者是说,美德既然是获得幸福的基础,所以培育和促进人们的智力和美德就是优良政治的最主要任务。

  • 标签: 密尔 美德 政治意蕴
  • 简介:罗尔斯一方面恪守自由主义的中立原则,另一方面又拒斥霍布斯式的“私人社会”,认为良序社会的正义原则及相应的制度是一种内在善,是公民应为之奋斗的共享的终极目的,两者形成了紧张关系。为了解释其张力,罗尔斯援引奥克肖特关于事业联合体和公民联合体的区分指出,有着共享目的的政治社会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共同体,而只是实践联合体(公民联合体),它相容于中立原则。但事实上,对于罗尔斯而言,中立原则和共享目的的和解依赖于更深层次的共享——对自由及其相关价值的共享。正是奠基于这两个层次的共享目的,政治认同得以确立,“稳定性论证”才得以完成。

  • 标签: 政治 社会实践 联合体 政治正义 共享目的 政治认同
  • 简介:作为战国时期的“显学”,墨子伦理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忠德观念.挖掘墨子忠德内涵,不难发现其中既包含有做好分内事的忠于职守,也包含有爱民谨忠的君主之忠,还包含有过必谏的臣子之忠.此外,墨子忠德观具有独特的思想特质,其忠德思想来源于尚同尚贤的国家学说,并以天志明鬼为其道德立法依据,凸显忠信相连的价值取向,反映了从君惠臣忠的双向度向事上竭忠的单向度忠君倾向的转变.去粗取精,对于墨子忠德观的当代价值,应在客观评判的基础上,继承发扬其竭己为人的奉献精神,恪尽职守的职业操守,践履承诺的诚信意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注入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源头活水.

  • 标签: 墨子 伦理 忠德 当代价值
  • 简介:辜鸿铭女性伦理思想包含女性与文明、理想女性观、婚姻的道德基础与社会责任等三方面的内容。他对女性在文明中的价值的赞美、对传统妇女所从事的家庭劳动的社会价值的高度肯定,以及对婚姻的社会责任的极其重视,包含着伦理的合理内涵。与此同时,其思想的局限性也鲜明地体现在:重国格独立,轻视妇女人格独立,重视妇女“妻职”,忽视妇女“人职”;片面强调妇女在婚姻中的责任与义务,抹杀女性在婚姻中的主体地位。

  • 标签: 辜鸿铭 女性伦理思想 合理内涵 局限
  • 简介:“机器伦理”是当前道德哲学与人工智能领域交叉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如何在智能机器中嵌入符合伦理原则的程序,使其能在面对道德困境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机器伦理思想的发展具有内在机制,一方面是由于道德行为对象发生了由“人”到“非人”的转变,另一方面以机器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由直接关系变为间接关系。机器伦理思想促进了技术设计伦理由隐性向显性的变化,引导技术产品“负责任”地为人类服务。同时,机器伦理思想存在着将道德行为数字化、道德行为主体模糊化以及信任机制不明确等局限性。

  • 标签: 机器伦理 显性伦理主体 人机同构
  • 简介:在魏晋玄学中,王溺的哲学思想起了奠基者的意义,他的哲学比较好地表达了魏晋玄学的主题,也比较好地实现了儒道思想的会通;既建立了自己本体论哲学,也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现实关怀以及价值主张。与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康德思想比较,存有许多相通之处。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他的自由境界、道德追求以及价值取向和魏晋玄学有许多可比性,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就构成了两者超越时空的对话。

  • 标签: 崇本息末 崇本举末 消极自由 积极自由 以无为本 信仰上帝
  • 简介:<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举办的李奇同志道德思想研讨会于1993年7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首都的著名哲学和伦理学者、她的战友、同志与学生,以及来自天津、湖南、四川、山东、陕西等省市的伦理学者约50余人参加了会议。李奇同志是我国著名的伦理学家,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北平作地下工作。1938年到延安,先在马列学院学习,以后长期在出版、教育和党的宣传部门工作。1955年调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开始研究历史唯物主义和伦理学。她是

  • 标签: 李奇 道德思想 研究伦理学 研讨会 伦理学者 哲学研究
  • 简介:马克思的法伦理思想具有丰厚的理论内涵。在法的伦理根据上,马克思开显了现实本质与理想本质的双重视野;在法的伦理精神上,马克思论证了限制自由与保障自由的双向功能;在法的伦理原则上,马克思阐述了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双层结构;在法的伦理评价上,马克思坚持了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双维标准。

  • 标签: 马克思 伦理
  • 简介: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在现代文明中的作用,如何使科学技术真正为增进人类的幸福服务,这是处于世纪之交的思想家们所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日本著名宗教思想家池田大作曾对自然科学有广泛的涉猎,对于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有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在他同罗古诺夫教授、保林博士和汤川秀树博士等世界级自然科学家的对话中,尤其表现出了他的博学和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关怀,从中可以发现其丰富的科技伦理思想蕴涵.

  • 标签: 科学 智慧 知识
  • 简介:罗国杰先生奠定了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的基础。他肯定了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的独特性,确立了这一研究方向的学科地位;他廓清了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的基本问题;他指出了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正确态度是批判继承;他始终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基本原则来进行中国伦理思想研究;而他牢记在心的是要让中国伦理思想的研究能够解决现实问题。

  • 标签: 罗国杰 中国伦理思想研究 批判继承
  • 简介: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人物之一,霍克海默开创了西方工业文明的技术批判先河。而《启蒙辩证法》无疑是他批判理论的核心所在。通过对启蒙理性转变成为技术理性、工具理性,带来一系列技术的异化和人性的丧失进行深刻的批判,为反思现代文明,重新审视人类的生存世界提供了思路。

  • 标签: 启蒙 技术 理性 批判 异化
  • 简介:习近平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是针对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出现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而作出的马克思主义理性思考,其基石是主张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基本主题是围绕民族复兴而主张弘扬中国精神、陶铸中国品质,精神实质和本质特征是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而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述更彰显出宽阔的国际视野和人类担当。习近平爱国主义思想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构成,也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的新发展,具有独特的气质、神韵和影响力。

  • 标签: 近平 爱国主义思想 研究
  • 简介:孝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范畴,是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也是中国人的精神标识。先秦儒家孝德思想是中国孝文化的源头,它发端于夏商,萌芽于西周而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先秦儒家孝德思想内容丰富,养亲、敬亲、谏亲、安亲与丧祭等内容自成系统。这一思想系统在传统社会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必须站在正确的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当代价值作出科学分析。

  • 标签: 先秦 儒家 孝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