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就教育投资对新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的相关问题,运用数理模型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及实证分析,以期新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投资体制在改革与完善上能得到政府政策的有效支持,并为其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教育投资 新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 经济增长贡献 实证分析
  • 简介:利用2004—2016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以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金融开放、政策干预与经济增长的空间面板实证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政策干预与金融开放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性,金融开放和政策干预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政策干预下的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向效应。

  • 标签: 经济增长 金融开放 政策干预 空间计量模型
  • 简介:2015年-2017年新疆的外贸出口发展受挫,出口额下降。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从外贸供给改革的角度,对新疆外贸供给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对新疆外贸出口额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16年新疆15个地州的11个指标进行影响因素探析,发掘新疆出口供给潜力,为新疆外贸出口供给增长提供策略。结果表明:要提高新疆外贸出口供给增长,首要提高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即南疆三地州)的出口供给,对拉动新疆未来外贸出口供给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建议新疆进一步调整出口供给策略,提高贸易效率,实现新疆地区贸易跨越式发展。

  • 标签: 新时代 外贸供给 影响因素 因子分析法 对策
  • 简介:坚持"一极领先、多极崛起"是烟台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蓝区带动"战略的重要内容。莱州市作为烟台市蓝色经济西部增长极,是烟台市唯一具有"黄""蓝""高"三大战略优势叠加的县级市,应当提升发展定位,突出产业特色,优化产业结构,实施滨海开发,将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率先突破,加快崛起,打造具有高效生态特色的烟台西部增长极。

  • 标签: 经济增长极 转方式调结构 蓝色经济
  • 简介:上海经济发展要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供的人才数量增大、素质提高,人才结构进行调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在办学定位、管理体制、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为上海经济发展提供所需人才。

  • 标签: 上海经济快速发展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对策建议
  • 简介:该文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得到了技术进步与资本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发现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度所占比重仍然较低,因此我国仍然有必要鼓励技术创新,在加强资本投入利用率的同时,注重引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 标签: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贡献度
  • 简介:根据WIPO关于知识产权的分类,依据2004—2013年江苏省相关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知识产权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江苏知识产权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较强关联性,但不同知识产权类型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度并不相同。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要进一步发展品牌经济和加大农林科技投入等建议。

  • 标签: 区域经济增长 知识产权 灰色关联 江苏省
  • 简介:从国民生产总值、进口贸易额和出口贸易额的角度,采用基于小样本的ARMA最优预测模型的建模方法,分析山西省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区间,山西省进出口贸易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对称、单向正相关关系。在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的背景下,山西省应采取可行措施来提高进出口贸易能力,加快对外贸易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 标签: 进出口贸易 经济增长 ARMA最优预测模型 转型
  • 简介:落户岳阳的"一区一港四口岸",是顺应时代要求、谋求跨越发展的重要载体。发挥这个平台优势,打造湖南通江达海新增长极;依托这个平台,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创业人才的交流与培养。

  • 标签: 岳阳城陵矶 “一区一港四口岸” 通江达海 新增长极
  • 简介:就业问题是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解决就业问题有助于实现高职院校的转型升级以及社会的安定。基于辽宁省就业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就业水平,提出“坚持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充分利用就业政策支持;提高就业质量,创新就业类型”等措施,以推动政府和高职院校实现就业目标。

  • 标签: 高职院校 学生 就业水平 经济增长 辽宁省
  • 简介:近年来,上海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实际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并从2003年起在全国率先建立起每年度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公告制度,极大地促进了毕业生的就业。为进一步了解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上海市教科院职成教所有关研究人员选取上海市4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直接就业的702名2004届毕业生和78家相关用人单位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实地走访等形式进行了跟踪调查工作。调查显示。中职毕业生高就业率下同时存在就业质量不高这一问题,值得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在保证高就业率的同时,不断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既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更好地发挥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功能的内在要求。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长期共同努力,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形成技能型人才成长良好环境的长效机制。

  • 标签: 毕业生就业率 中职毕业生 职校毕业生 就业现状 就业质量 上海市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就业结构变化曾出现过异常,其对经济增长的消极作用起主导地位,并且,当期的消极作用大于其它时期的积极作用,导致综合结构效应为负数,中国的经济增长经验不支持“structuralbonus”假说;随着就业结构变化的增大,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综合结构效应的绝对值逐渐减小;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呈现:东部〉西部〉中部,并且,东部地区的结构效应趋于稳定,中西部地区的结构效应逐渐增强;中国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惯性,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上升,经济增长的惯性增强。

  • 标签: 就业结构变化 经济增长 结构效应 面板数据 固定效应模型
  • 简介:选取1988-2011年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与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格兰杰原因,城镇居民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每增加1%,城镇居民人均国内旅游消费将提高0.33844%.因此,可通过提升可支配收入水平,增强居民出游动机,进一步完善假期制度及大力发展旅游业等措施带动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

  • 标签: 城镇居民 可支配收入 旅游消费
  • 简介: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从服务业增加值与就业两方面对浙江省各地市服务业增长的结构效益与竞争力进行探讨。分析发现,浙江省各地市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受区域宏观经济背景的影响很大,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对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服务业产业竞争力优势作用的发挥对于促进服务业增加值和吸纳就业能力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要加强区域发展联动机制,加快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大力促进竞争力明显的服务业部门发展。

  • 标签: 浙江省 服务业 偏离——份额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