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把愿动词分为可能A、必要、可能B、愿望、估价、许可等六个小类,考察各小类愿动词连用形成的各种格式:从线性序列上看,挨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愿结构的称为连续连用;被其他成分隔开而形成两个或更多能愿结构的称为间隔连用。证明根据语义场理论和分布特征给愿动词分出的小类的有序性,还说明各类组合对连用的愿动词的影响,制约愿动词的质(肯定、否定)的条件。

  • 标签: 能愿动词 邓小平 愿望动词 可能 有序性 动词连用形
  • 简介:月亮和太阳,在李白和艾青的诗歌王国里高悬着,带着似水的柔情和如火的炽热,一个是那样的执着;一个是那样的悲壮。

  • 标签: 诗歌
  • 简介:摘要可能补语是现代汉语中非常重要的语法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频率非常高,但是由于句式语意复杂,而且在句法和语用上受限较多,因此给外国学生的学习和掌握造成了很大困难。据调查,可能补语是很多外国学习者认为最难掌握和准确运用的汉语语法之一。本文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探讨可能补语的语法意义,并着重分析可能补语的性意义。

  • 标签: 可能补语 现代汉语 语法 能性意义
  • 简介:慈利方言里“得”的语法功能很丰富,可用作助词、助动词、语气词及构词成分。“得”字句可分为性和非性两类,文章只对慈利方言中以“得”为标记的性结构格式进行描写和分析,该方言谓词前的“得”可构成14种格式,谓词后的“得”可构成27种格式。

  • 标签: 慈利方言 能性结构 “得”字句
  • 简介:<正>曾经自信对语言操纵自如的人们,在现代语言学的反思浪潮中,似乎已有点把持不住了:在被语言划定了的世界中,我们如何言说才不只是重复?利奇早就指出过“语言中的反创造性趋向:‘行话化’”,“这类行话可能会使我们对那种人为的简单化和类别化习以为常”,“行话取代了独立的思考。”由此引出了“到底是我们在说语言还是语言在说我们”的争议,一些不想被语言所言说的人举起了“挣脱语法的桎梏”的大旗,有人甚至扬言要“扭断文法的脖子”,似乎非如此不足以解几千年被奴役之愤恨。此举到底能否成功呢?我们不妨从理论和事实上来讨论。先考察命题:挣脱语法的桎梏。其中包含了“语法=桎梏”的子命题,语法到底是桎梏,还是言语交流的坚实底座,只待我们仔细分析就能明白这个预设本身是个假命题。

  • 标签: 诗歌语言 行话 词类活用 合法句子 魔方 反语法
  • 简介:【1】问:我们知道您是陈望道先生的第一个研究生,毕业后先后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工作,致力于语言学、修辞学的教学与研究。您是怎样走上语言学研究道路的呢?答:我是1957年进复旦的。当时中文系有三个专门化:古代文学、现代文学,还有一个是语言专门化。实际上,当时的专门化带专业倾向,本来是到了高年级才划分的。因为进校时正好是大跃进时期,赶上进行社会教育革命,所以我们很早就开始专门化了。其实最早我填的也不是语言学,我想搞古代文学。那时候进中文系都想搞文学,都想当文学家。当时领导上认为选语言学的比较少,希望大家能够改报语言专业。我因为父亲是语文老师,高中时看过吕叔湘、朱德熙先生的《语法修辞讲话》,脑海中有些语言学的概念,因此响应号召,就改报语言学了。

  • 标签: 访谈录 语言学研究 陈光 国际文化交流 古代文学 教学与研究
  • 简介: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清晰展现了元末至清末五百余年间北方话口语中性表达方式不断演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元末出现了句末附加语助词“有”的性述补结构,但这种结构很快消亡了。元明时期使用频率较高的“V得/不得(O)”式结构到了清代前期逐渐衰退,而“V得/不C(O)”式结构则在竞争中逐渐发展起来。此外,清代以来,汉语教科书中还出现了性述补结构与性助动词叠加使用的语言创新形式。而除了以上历时特征之外,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中还存在着明显的共时差异。

  • 标签: 朝鲜时代 汉语教科书 能性述补结构 汉语历史语法
  • 简介:答辩日期:2013年6月限定性范围副词指的是范围副词中表示限定的一个次类,其内部成员在语义、句法、语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就""才"""三词各自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而且其语义、句法、语用功能都较为复杂,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选取这三个词作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大规模真实语料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共时和历时的综合考察。

  • 标签: 范围副词 限定性 真实语料 句法分布 次类 共时
  • 简介:摘要学生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成为具有全面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高尚道德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本文对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提高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的实用性,达到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 标签:
  • 简介:我们身处一个讲求效率与实用的时代,学术研究似乎也有了可以“取巧”的理由。很多人不再认真考虑选题的意义,大家忙于在“热学问”中发掘“冷角落”,而不再追问真正的意义所在,目的为手段鸠占鹊巢。然而,当翻阅飞雄这本《保罗·利科的叙述哲学》时,我们分明能感到例外。他称自己这本书为“小书”,然而却是一本颇具分量的“小书”。赵毅衡先生的评价为:此书是国内介绍、梳理、推进利科叙述哲学的第一本书。欲理解利科叙述哲学者,须从此书开始。

  • 标签: 叙述 哲学 保罗 时间 学术研究 赵毅衡
  • 简介:本文论证了不同汉语复合构词法的产性互不相同,且构成一个连续统。偏正式复合法相对较为产,处于连续统较高的位置;联合式等复合法则相对较不能产,处于连续统较低的位置。通过词汇判断的事件相关电位实验,结果发现P600反映了人脑对汉语复合构词法产性的加工,即P600波幅越大,则被加工的构词法的产性越高,反之相反。因此,复合构词法产性差异有其认知神经基础。

  • 标签: 复合词 构词法能产性 词汇识别 事件相关电位
  • 简介:本文借鉴构式语法理论,讨论“性否定+疑问代词”组配形式的主观小量评述的话语功能,其中性否定指某些“V不C”形式;疑问代词选择“什么、哪里、多少、多久”,主要是后置于动词的“虚指”用法;“主观小量评述”是会话含义的概括,是语义层面的“部分量”含义在语用层面的映射。本文主要阐述三个问题:1)主观小量评述的构式类型;2)主观小量评述的理据解析;3)程度量评述的隐喻承继。

  • 标签: 能性否定 疑问代词 理据性 构式承继
  • 简介:<正>《汉语小词典》的编写工作开始于1972年。那个时期,“四人帮”践踏文化,精神食粮严重缺乏,出版界一片荒芜,书店没有几种书可卖,特别是工具书几乎一本也难找到。我们这些辞书编辑工作者,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深感本职工作没有做好,想利用在“干校”劳动之余暇,为人民做一点事,《汉语小词典》就是这样搞起来的。编写任务是由上海的几个大学、中学、工厂的同志和我们一

  • 标签: 词典 工具书 四不象 汉语 尝试 语词性